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传》里写的,乾坤日月,用一壶浊酒即可囊括,《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名列中国四大名著。
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剥削压迫,与统治阶级英勇斗争的悲剧,全篇塑造出108个英雄好汉,都是有血有肉,快意恩仇的人物。其中排行老三的智多星吴用在叛乱失败后自尽,那时他才明白了,整个梁山真正意义上的老大,从来都不是宋江,更不会是卢俊义,可惜一切为时已晚。
吴用是梁山好汉里的智囊担当,生得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文韬武略皆有涉猎,足智多谋常以诸葛孔明自比,道号“加亮先生”,江湖上给他冠了个“智多星”的名号。
吴用原本是一财主家的门馆教授,教几个东溪村的小童识字为生,在书里出场时说他作一秀才打扮,戴着一顶桶样的抹眉梁头巾,穿的是麻布的宽衫,脚着丝鞋净袜,长相是眉清目秀的模样,面目白皙,留着一把长须。吴用也会些武术,使的武器是八门玄机链和一把羽扇。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本应该是读书人大有作为,扬眉吐气的时候,但吴用为何只能屈居于一个小村落里?吴用籍贯郓城,父亲是那一带有名的才子,通晓四书五经、天文地理。
当时受父亲之命,吴用也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主考官想点他为状元,丞相蔡京却因为吴用没有拜访他,也没有厚礼供奉而记恨在心,从吴用的名字找茬儿,说要是取了个“无用”之人作状元,那实在有损大宋朝的形象,就这样让吴用落了榜,甚至皇帝还开御口永不录用。
就这样他打消了入朝为官的念头,他跟着一位偶遇的高人学习周易和兵法,结识了晁盖,闲暇时为百姓解解难。
吴用落草为寇的原因在《水浒传》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有所解释。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前往都城东京,走到黄泥岗一带被吴用使计,晁盖、阮氏三兄弟等人动手夺走了生辰纲。
这一段故事集中展示了以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广大的劳苦人民之间不可缓和的矛盾,话里话外施耐庵都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智勇双全和组织得当。
这一回在全书里的作用很显著,在前十五回里,都是单独表现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对现世的不满和抗争,但在“智取生辰纲”里,就开始了起义农民的群体行动,是梁山泊一干英雄聚众起义的开端,暗示了这群人与当局将展开长久的斗争。
吴用在梁山泊的“军师”生涯里,大可用神机妙算形容,无论是激将林冲取代王伦,还是大破祝家庄和曾头市,都能看见他的能力,梁山108为好汉聚义时,他的第三把交椅坐得问心无愧。
梁山泊统治阶级与吴用已经是离心离德的状态,他落草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早有暗示的事,正是需要这样一个人物,没有了吴用,好几个大关头他们都是跨不过去的。
林冲主导梁山泊的起义
吴用早在取生辰纲之前,就已经起了反心,他觉得有了资本做依靠,要么自己揭竿起义,要么找一方靠山,权衡之下,他选择了上梁山。
而生辰纲的金银珠宝就是一份投名状,见面礼,吴用从一开始出面动手,就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匪寇,而是想着要做成气候。阮氏三兄弟以打鱼为生,可在水泊梁山一带被白衣秀士王伦欺压,捞不到些许好处,阮小七被逼无奈,甚至放话“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
吴用不过是略施小计,就将兄弟三人收在了手下,他审时度势上了梁山,看出王伦没有能容人的胸襟,他立即制定了战术,挑起林冲和王伦间的矛盾,再加以挑唆,给自家兄弟划开一个安身立命的位置。吴用的这一步棋,基本奠定了梁山泊的基础,这时候已经算得上是初具雏形了。
接下来吴用招兵买马扩大梁山规模,加快笼络人心。宋江上山后,吴用立刻察觉到晁盖与宋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多的人是奔着宋江及时雨的名头上梁山,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没有行动,肯定会将梁山分裂。
吴用虽然读了万卷书,但并没有什么“忠臣不事二主”的固定思维,这就是他超出诸葛亮、刘伯温的地方,没有不必要的愚忠。
在看出那种形势对自己更有利时,他就朝着那个方向去放弃旧友晁盖,拥护新主宋江,就是一个心机的体现。
在宋江站稳位置后,《水浒传》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就是要尽快招收仁人志士。每当宋江听说了哪位英雄人物,都得思考怎么把人拉入伙,这时候就需要吴用出谋献策,让人产生对朝廷的反叛之心,走上梁山。
二把手卢俊义、美髯公朱仝、霹雳火秦明等人都是吴用使计招收而来,可以说吴用就是梁山108名好汉聚义的背后推动者,等同于暗地里的首领。
不仅是在梁山泊中吴用掌握了话语权,即使是在后来招安后,他辅佐宋江也是功劳不小,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等多次战斗,都是吴用为梁山好汉拿出计谋。
宋江和卢俊义对吴用的依赖已经是无法舍弃的了,所以实际上梁山的老大就是吴用,只不过他临死才参透这个简单的关系,真是当局者迷啊。吴用之死的必然
在宋江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谋害后,吴用也深感朝廷已经是奸宦当道,早晚会危及自己,还不如趁早随着头领而去,自尽可能是他最好的选择,甚至是必然的选择。
吴用在招安前坐着梁山泊的第三把交椅,朝廷既然决意除去宋江和卢俊义,那离吴用的死期恐怕也是不远了。
他看似没有什么威胁,但当庭者向来是宁可错杀也不放过。而且吴用虽然有大智,但也是耍过几次小聪明的,能坐上高位,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人。
早先他就有了背叛晁盖的嫌疑,不过一直被按而不发,晁盖一派的人物只能隐忍。其次吴用为了逼迫几位好汉落草,手段可以说是残忍阴暗了,卢俊义妻离子散的下场、李逵怒杀小衙内的行径,背后都有他的推手,这样令人胆寒的决策,肯定有人生出了异心。
宋江在世,还能勉强维持和睦团结的现状,他一被害,人心大乱,吴用不能保证没有人会伺机报复。自杀怎么说都比被自家兄弟暗下黑手,或是被朝廷追杀好得多,这也算得上是他保全自己的一种策略吧。
宋江在喝下毒酒时,一同带着手下最忠心的兄弟李逵走了,这就让吴用看出来了宋江的用意,防止冲动的好汉们再次结成党羽谋反,将他守卫了一辈子的忠义毁去。
吴用作为尚且存活的最大首领,必定成为一众好汉的集结对象,可吴用早已看清,梁山泊大势已去,反抗不过是垂死挣扎,他只能以死表露自己的态度,断绝众人再次起义的念头。
《水浒传资料汇编》:“一味权谋,全身奸诈,佛性到此,澌灭殆尽”
“智多星”吴用,相貌清秀,白面长须,性格沉稳,衣着穿戴得如同秀才一般,常以再世诸葛亮自居,故道号“加亮先生”。吴用本是县城一财主门馆老师,却也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兼备。每当闲暇之时,总是略略地感觉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吴用和晁盖发小时期就是好朋友,当刘唐鼓动晁盖打劫生辰纲之时,吴用自知当私塾先生没有更大发展,便顺势运用自己的计谋帮助晁盖劫取了十万生辰纲(相当于1700万人民币),再策划晁盖一行人通过上梁山的方式,逃避朝廷追铺。初上梁山,瞅准了机会,用激将之法,刺激林冲怒杀了王伦,晁盖自然而然当上头领,吴用也抓住机会走上领导岗位。
当宋江第一次上梁山时,吴用就与宋江惺惺相惜,同时吴用还发现宋江极具江湖威望,颇得人心,相当一部分梁山好汉也特别服宋江。吴用将晁盖和宋江进行了对比,发现宋江更具有领导能力,悄悄产生了跟随之念。随后,宋江杀了阎婆惜,被迫再上梁山之时,急于立功,提出攻打祝家庄的想法,晁盖当时是不同意的,但吴用坚持力挺宋江,晁盖也只能无奈应允。
吴用宋江联合攻破祝家庄,凯旋而归后,晁盖的威望开始走下坡,由于吴用和宋江走的越来越近,两人组合作用和效果非常明显,梁山兄弟们逐渐向吴用和宋江靠拢。反之,晁盖在梁山上出现逐渐被架空的状态,晁盖为了快速树立权威,提出攻打曾头市,吴用宋江均极不赞成,反而刺激晁盖越发固执己见,心中对吴用更是不满。
晁盖自信心爆棚,此次军事行动特意没有带上吴用,只带了自己信得过的“老梁山”兄弟,起兵攻打曾头市。没想到曾头市易守难攻,多次全力攻击,无法取胜。而晁盖也是一个倔强之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派人到梁山请求支援,最后晁盖不幸中箭,只能兵败而回。
当晁盖中箭身亡后,吴用更是不顾晁盖遗嘱,协助宋江当上梁山的老大。吴用正是利用宋江的威望和人气,保住了自己在梁山上的权力地位。此后,吴用主动发挥自身的“智多星”作用,积极出谋划策,联合宋江击败曾头市、智取大名府,使得梁山黑道势力快速上升。
在此过程,吴用频频帮宋江出主意、想办法,收服众多位江湖好汉。在水泊梁山达到鼎盛时期,梁山好汉多达108位,风头一时无二。梁山好汉大聚义之后,吴用协助宋江两次击败童贯的军队,三次战胜高俅军队。而吴用也随着梁山的发展壮大,进而走上自己人生的巅峰。
朝廷招安梁山,而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就是当过官的,因而也一心想归顺朝廷。但吴用对招安的后果也是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曾彷徨犹豫,但是书生出身的他,骨子里也有为朝廷效力的渴望,也不想一辈子做强盗。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吴用还是选择了招安这条路,并配合宋江积极推进。
梁山归顺朝廷后,吴用宋江这一对老搭档,继续带领梁山军队与多方朝廷敌对势力作战,最后平灭起义军方腊,梁山好汉已伤亡大半。随着大面积战争结束,吴用被朝廷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在得知宋江被朝廷毒死以后,他才幡然醒悟,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而朝廷最终还是容不下梁山的,哪怕是已经残散的梁山,尤其是吴用,作为梁山的军师,一定会被敌视,结局不言而喻。
吴用想得明白:与其被朝廷害死,不如随宋江而去,至少还能保存一个忠义的好名声,遂与花荣一起上吊,死在宋江墓前,埋葬于宋江墓的左边。回首吴用这一生,除了奸猾多智,个人利益为先,善于利用和掌控他人之外,还算得上是一个心地比较端正的人。对于水泊梁山来说,“智多星”吴用还是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对书中武艺高强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提起梁山的领袖,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这三位首领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其中梁山的一把手是宋江,他不仅是众将士的精神领袖,还有着一颗渴望招安的心,也正是这招安的念头最终毁掉了梁山。
而最初将宋江劝上这条道路的便是吴用,他在宋江死后,选择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可也就是这一刻,他才恍然大悟,谁是真正的老大,这是怎样的一种说法呢?
吴用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他一直作为宋江的心腹和梁山的“大脑”。在晁盖还活着的时候,梁山本来的权力集中于晁盖,宋江和他的手中,然而事与愿违,他并不能接受梁山时任首领晁盖所建立的类似于“土匪”的生存模式,他一心渴望仕途可是又受世局阻拦,于是他将希望寄托于宋江身上,借助于宋江官吏出身的身份和野心,助自己的初衷达成。
最终晁盖不幸中毒箭身亡,权力便如他所望地分散到了他和宋江身上。一心渴望效力于大宋王朝的吴用,采取了曲线救国的谋略,借上梁山为铺设,一步步将宋江引上招安之路。最终结果大家也都清楚,这条招安的道路毁掉了梁山,甚至导致了一百零八位好汉最终走向灭亡。
在宋江死后,这位运筹帷幄的将领终于醒悟了,自己一生神机妙算,却未算准朝廷的险恶,自己也突然明白,梁山的一把手虽然是宋江,但一直却是被自己的私欲所左右,梁山落得这般田地,他根本脱不了干系,本来塑造的一个完美的仕途梦最终破灭,他更无法面对存活下来的兄弟们,尽管兄弟们依旧视他为领袖,可他却心如死寂,于是在兄弟宋江的坟前上吊自杀了,自杀前,他终于明白,原来梁山的老大并不是宋江,自始至终都是他,是他主导了一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