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侯敏,武则天时期大臣,因有一位贤内助逃过一劫

众妙之门 2023-06-20 21:30:17

侯敏,武则天时期大臣,因有一位贤内助逃过一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侯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对于侯敏来说,他的一生,幸好他娶到了一个好的妻子。不然,他早就已经在那个乱世的时代死不瞑目了。当你了解到侯敏所经历的事情,他妻子所做的行为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他妻子能够被称作是古代最聪明的女子?因为她不仅一次救丈夫于危难之中,而且并不是碰巧做的事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要是有两个历史事件证明,侯敏的妻子对于侯敏来说,是一个救命恩人。那个时候的侯敏,只是一名小臣子。那个时候是武则天主掌朝政,其中有一个御史名叫来俊臣,性格残忍,权力巨大,性格傲娇,很多朝中的大臣都对他是十分的敬畏,生怕自己在他的面前做出什么事情,惹得御史不高兴,失去了官职。

但是侯敏却跟这个御史来俊臣关系十分的密切,他只懂得巴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侯敏的妻子董氏却看得懂一切,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赶紧劝阻自己的丈夫说,来俊臣是残害国家的国贼,得势不会太久,万一哪天失去势力,他的党羽就一定会遭罪,希望夫君不妨对他敬而远之。

侯敏有一个很好的优点,那就是他对自己的妻子说的话,会三思,他经过思考后发现妻子所言极是,于是就对来俊臣略微的疏远起来了,但是却被来俊臣感受到他的疏远,结果却被贬为县令。因为这个事情,侯敏内心很是失望,不希望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这样子,只是作为一名县令,于是就有了辞官回乡的念头。

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告诉他,不需要想太多,尽管去报到,但是也不要做好去那里长留的准备。其实侯敏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妻子是这样子说的,但是还是照做了,当他在给上级递名片的时候,故意写错了格式。

当时的州将看了之后十分的生气,说道:“你堂堂一个在金城的臣子,居然连一张名片都写不好,怎么去当这县令呢?”就直接没有等侯敏的解释,将他的公文搁置在一边了,所以侯敏也就没有能够上任。

对此侯敏非常担心,董氏却说:“但住莫求去。”,也就是让他直接在当地住下,千万不要有逃走的打算。住了五十天后,贼匪作乱,不但杀了武隆县的旧县令,并且还杀害旧县令的家人,侯敏因为没有能够上任,从而保全了自己一命。

在面对黑暗的朝廷关系中,董氏可以做到应对自如,而且能够看透一切,给自己的夫君最明确的意见,让他不走歧路,这是很难得的一位女子,这也是侯敏的幸运,因为他遇见了董氏,所以才有更好的人生。

不仅如此,后来来俊臣被诛杀,他身边所有的党羽全部被流放岭南,幸好侯敏因为听了自己妻子的话,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是来俊成的党羽而受到牵连。这该说是侯敏幸运呢,还是应该说幸好他有这样一位机智多谋的妻子。

武则天时期的名臣有哪些?

1、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

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2、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唐朝宰相、名将。娄师德进士出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情,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

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检校刑部尚书。征讨吐蕃兵败,贬为原州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再次拜相,迁纳言,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

3、许敬宗(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

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

其间参与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因此被封为高阳县男,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期间,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文本死后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高宗李治即位后,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4、魏元忠(?~707年),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唐朝宰相。初为太学生,学习兵法,累拜殿中侍御史。

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从定徐敬业的扬州叛乱,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积极作用,是唐代宰相之中颇有作为的一位。武则天晚年时,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为高要县尉。

唐中宗复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令、光禄大夫,封齐国公随波逐流,不再直言进谏。牵涉太子李重俊起兵反对韦后及诛杀武三思事,贬思州郡务川县尉。

5、李义府(614年—666年),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唐朝宰相。李义府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典仪、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

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因迎合高宗,建议废王立武,被拜为宰相,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并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又进爵广平县侯。

李义府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多有不法之行,后升任中书令,进爵河间郡公。他出身微贱,虽官居宰相仍不得入士流,因此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入士流。龙朔三年(663年),李义府因请术士望气,被长流巂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7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