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在现代的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说边境的战事情况需要八百里加急的来告知皇帝,或者别的地方有什么要紧事,都是需要八百里加急来通知给皇帝,那么,八百里加急到底是多块呢。
其实,古时候的加急信也是分档次的,一般来说呢,如果是普通的信件,当时的规定便是一天一百六十里,如果是加急信,根据加急的等级要求,可以分为一天四百里,一天六百里以及一天八百里,我们要说的八百里加急便是古时候加急信的最高等级了,一般只有古时候的皇帝或者皇室贵族才有资格享用。
一天八百里,其实也就是400公里,如果是按照这样的换算,那么一个小时也不过20公里,虽然这个速度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慢的,但是在古时候,交通条件不便,只能快马加鞭,一天400公里之间还不知道要累死多少匹马呢。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古时候传输重要文件用的交通工具有驿船、驿马、或驿鸽。这里的八百里加急主要是指通过驿马、驿站、驿丁(卒)的传递方式。八百里加急就是最高级别的加急快件,往往都是聚众叛乱或者边疆大事才会使用八百里加急快件,基本上两天就能到达。这个两天其实不到两天,在路上的时间也就1天多。这个速度就是到现在来看,也是非常迅速了。
按唐朝的度量衡,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303米,一里是454.2米,800里相当于现在的363.36公里,以100公里/小时的时速开轿车也要近4个小时不停歇。1天之内靠人力及马匹跑完这样远的路程实属不易。一匹马跑完全程是不可能的。古代在全国各地官道上都设置了驿站。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在唐代,全国的驿站多达1639座,服务驿站的人员有2万多人。驿站里面有驿舍,可供驿丁休息和换马。
对于驿站的管理有相关的律法,非常严格。驿长负责驿马的管理和驿站人员的管理,如果有缺漏和损失由驿长负责赔偿。对驿丁就更严了。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很多送加急快报的驿丁往往从烟尘中喧嚣而来,换了马又绝尘而去,中途有时甚至连喝水补充干粮的时间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律法规定,驿丁抵达驿站必须换马,不换马杖责八十。如果耽误行期,则杖责一百。如果延误了战事,导致失败,不管什么原因都要被判处绞刑。这就难怪驿丁拼命的骑马,有时严重的时候,会跑死几匹马,甚至跑死丁兵。死了马上换人又跑。所以就是强盗都不敢轻易去截取八百里急件。怕惹上官府的剿杀。如果处于交战的时候,像这样重要的情报通常不会用一个途径传送,怕半路被截取。因此有可能陆路和水路结合的方式,或者多路出发递送加急快报。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按唐朝政府官方规定,快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则为日驰500里。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就达到每天500里。
据载,南北朝的北周宣帝,在洛阳招摇过市,亲自乘御驿马,日行300里。看来,唐朝的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500里,那无疑用的马是御马级别,难怪如此神速。唐代的?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也要两天时间。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或称?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陆路上的驿丁,也同样受到煎熬。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倾盆大雨之中,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
在唐朝法律中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唐朝规定,驿长应负有若干责任,首先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情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对驿丁的处罚更严。唐朝规定,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
唐律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有人问:?执行八百里加急这样的重要任务,被敌人或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从这样严厉的法律看,一般强盗不会去动这些重要文件,免得招惹官方的拼命剿杀。而在交战时,应早料到敌方或会打埋伏拦截情报,至少会多途径多人携带文书以防万一。
唐律规定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唐国史补》曾记载一个负责签发公文的员外郎的官,他处理一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囚犯的文书,本应向河北、岭南两处发文,因夜间疏忽,只发了岭南一地,河北未发。事发之后,这个员外郎遭到了免官的处分。而泄露重大机密者处以绞刑。
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看见这样的场面,一名驿使一边急促的用马鞭频繁地抽打自己的坐骑,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身后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信使跳将下马,一边疾奔,一边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倒地不起,轻则昏厥过去,重则当场力竭而亡。
在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那时官府传递信息就靠驿使骑着快马奔跑在一个接一个的驿站之间,接力传递。文学作品里常用“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来描述宝马良驹。
按照唐代的换算方式:一里约等于454.2米计算,八百里约等于363.4公里或726.8华里。现在科学测试表明,一匹马就算累死了也不可能一天负重一个成人奔跑400公里即800里的路程,就算是传说中的“汗血宝宝”也做不到,何况驿站里一般都只是普通的强健快马而已!
古代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用作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以驿站制度相对完备的唐朝为例,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 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 驿田等。
驿站一般分为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是则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比如河南的驻马店市,就曾是南北交通信息传送的著名驿站,当时众多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
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的所谓“八百里加急”,就是土匪贼寇这类人,平时打家劫舍惯了,一般劫持什么人也不敢劫持送800里加急件的人,因为如果干了会遭到官府的全力缉捕、剿灭。
600里、800里不是跑不到吗?一匹马肯定跑不到,但是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早早备好快马和已经蓄精养锐的驿使,急件一到了此站,就换马后再接力跑。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在约20里(两个驿站的间距)内死命跑,就可跑出全程“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效果来。
唐代诗人岑参在其诗作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就描述驿使这种风驰电掣般的紧急信息传递。按唐朝时的官方规定,普通快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则为日驰500里。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时,距离在华清宫泡温泉的唐玄宗约3000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可见就是使用的当时最快500里/天的急件。
也是这个唐明皇,曾经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动用国家驿站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唐代诗人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来皇帝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荔枝新鲜和让“妃子笑”,很可能也动用了当时最快的500里加急的驿站“特快专递”,他这种动用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来满足个人私欲的行为当然也被后人笑骂了几千年!
驿站使用的类目和登记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要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征用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
传递紧急文件时,“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用来表示情况或者事件的紧急程度,一般并非速度实指。“六百里加急”泛指很快;“八百里加急”就是最快的速度、最紧急的军国大事了,相当于现在的特急件。
不同的级别使用的马匹也不同,在“八百里加急”中没有特殊情况不换人只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马,人的吃喝则全在马上,所以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经常出现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驿卒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
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整个清朝,用到八百里加急只有两次:一次是剿灭太平天国时,湘军攻克太平军“首都”金陵时,杨岳斌、曾国荃曾经用以报捷;另一次是慈禧太后面情难消,800里加急传旨处斩违规出京的大太监安德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下一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