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游牧民族最能征惯战,蒙古攻城到底是什么样的

以史为鉴 2023-06-23 08:01:41

游牧民族最能征惯战,蒙古攻城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蒙古攻城方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游牧民族最能征惯战的,无疑就是蒙古人,他们的骏马和弯刀让东亚和西亚都为之颤抖,他们的骏马所奔驰过的地方,除了杀戮还是杀戮,但除了野蛮的砍杀和令人惊叹的安息人射术之外,他们会有没有其他的战争方式,答案是有的,就让小编带你看看他们还有那些可怕的征战方式吧。

用屠杀制造恐怖,让整个城市颤抖。不要奢望蒙古人有同情心,他们是草原上嗜血的野狼,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手恐惧并杀死对手。很多时候蒙古人会让对手相信,如果他们选择抵抗,那么城里的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死亡。他们说道就会做到,如果一个城市拒绝投降,蒙古勇士将会杀死里面的每一个人,包括妇女和儿童,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把动物也杀掉。他们喜欢将那些被弯刀砍下的头颅高高的堆砌的路边,让路过的人看清楚,这就是激怒蒙古人下场。花剌子模的一位幸存的长老在记载中写道:可怕的蒙古人从来不会停止杀戮,他们的弯刀永远也不会生锈,因为他们会用血液来冲洗弯刀,他们甚至将孕妇的肚子割开,带走那些未出生的婴儿。

令人从心底感到恐怖的心理战。如野狼一般的蒙古勇士们手中不止有着锋利的马刀,他们还有着游牧民族特有的智慧。在战场上,他们用各种心理战术来迷惑和震慑敌人。如果他们探查到敌人的军队比自己人数多,他们就会利用战马的优势,因为每个蒙古勇士都会有几匹马用来骑乘,他们会把假人放在多余的马背上,让对手误认为他们有数不清的人马。他们还会在夜晚点燃无数篝火来让迷惑敌人,他们还会用树枝托在绑马尾上,而后打马奔腾扬起沙尘,让人们辨不清他们的人数,总之蒙古人会有上百种方式来迷惑敌人。

用蒙古包的颜色来告诉对手是生还是死。蒙古人在一些围城战中,他们会使用蒙古包,也就是帐篷的颜色来恐吓守城的人。如果他们搭起白色的帐篷,那就是告诉对手,如果打开城门束手投降,他们就会被宽恕,蒙古人的弯刀会饶恕每一个出城投降的人。如果对手选择抵抗,蒙古人就会搭起红色的帐篷,以此来告诉对手,那些拒绝投降的人会被杀掉。当蒙古人把黑色的帐篷搭起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生可怕的屠城,黑色帐篷罪不可赦的意思,蒙古人以此来告诉对方,他们的抵抗已经触怒了蒙古勇士,以此每个人都要必须死,不论男女老幼,全部会死在蒙古人的弯刀下。

将腐烂的尸体用投石机弹射到城内或丢入水源之中,制造瘟疫和巨大的灾难。蒙古大军可能是第一个使用生物战的部队。当他们攻打卡法城的时候,城里的人借助高大坚固的城墙来誓死抵抗。这令蒙古人十分恼火,这个时候,蒙古人开始觉察到可怕的黑死病已经开始蔓延,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里呆下去。于是他们在离开之前,将那些感染的尸体用抛石机投在城内,投石机此时变成了“投尸机”,尸体被远远不断的抛进城中,有一部分被丢入干净的水源中,然后他们迅速离开,但却将死亡留下。很快,瘟疫传遍了整个城市。有些幸存的人逃出城,但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向西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瘟疫传到了欧洲,黑死病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这一切都是蒙古人的杰作。

为什么当年蒙古军队这么厉害

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先后向欧洲发动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几乎战无不胜。在这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数量通常较少,总数最多不过20万人(在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在单次战役中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再现昔日蒙古大军攻打金国钧州一战中“层层叠叠,厚20里”的列阵,然而却屡战屡胜。这是什么原因呢?

天生就是斗士

和中国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蒙古人从小就是斗士,在马背上长大,小时候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后就早可以算成是职业军人。由于他们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究,这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显得很轻。他们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更使西方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难以望其项背。

蒙古人的社会组织也与战争非常适应,各部落的首领既是生活生产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在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着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

未必劣等的蒙古马

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蒙古马应该算作是世界上最劣等的马。这种马不仅身材矮小、跑速慢,而且越障碍的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的辽阔平原,蒙古马随时都可以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长距离不停顿地奔跑,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任务,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蒙古马还是一种食物来源——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

蒙古马的这种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了在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在1241年冬季,蒙古将军速不台的主力骑兵仅仅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而两地之间的距离竟有300多公里之遥,布满积雪,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攻无不克的武器

蒙古人所使用的抛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原是中原各国在守备坚固的城防时,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武器。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就曾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

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于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当时的波兰人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在欧洲战场上,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对城墙尚未造成完全破坏时,守军便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蒙古人还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又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这种强劲的武器配合蒙古骑兵的机动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纵横欧亚,无人能挡。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地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往往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然后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10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7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

欧洲方阵的克星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轻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在战场上,欧洲重装甲骑兵往往结成整齐的方阵,如同铁壁铜墙一般势不可挡。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恰恰是欧洲方阵的克星。

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可惜蒙古人并不按照欧洲骑士的规矩来。他们特别强调部队的机动胜,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蒙古人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撤退。而遭到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因为他们必须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进行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一但敌军开始后撤,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正是凭借着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蒙古大军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由于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以至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靠数量庞大而取胜。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悬殊的。

综上分析,蒙古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就是必然的结果。而在日本和越南战场上的失败,恰好是因为这两个战场是蒙古军队根本无法发挥优势的地方。他们必须下马乘船,靠老天保佑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而抵岸后,在丛林山地面前,他们无法大规模地穿插机动,甚至还不能骑马。更为糟糕的是,潮湿的空气使他们难以适应,成为病夫,或者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就像欧洲军队不能适应他们一样。

同样是草原民族,为什么只有蒙古军队打到欧洲,无人可挡?

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一直都是经纬分明,有着很明显的界限!哪怕有过外族入主中原的时候,但是农耕和游牧民族一直有着明显的区别,不曾融合。双方有着的交易和睦的时期,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抗,战争一直是两个不同生活方式的种族之间的主旋律!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有着明显的区别,农耕文明一直就是汉人为主导地位,哪怕有偶尔的异族入侵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同化!汉族文化一直就是农耕文明的主流,但是游牧民族就不同了,自有明确历史记录起,大草原的主人一直在不停的变化着,有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从周朝时期的犬戎开始到现在的蒙古族,几经更替,如果给每一个族群写一部史书,那更是一篇皇皇巨著!

每当一个草原族群强大到一统草原时,游牧民族也就到了扩张最迅速的时期,农耕文明首当其冲,是被侵略的第一选择,但是中原王朝对于防御草原入侵甚是有心得,又有群山作为天险,长城作为屏障,一般的游牧民族很难突破!于是向西扩张侵略成为每一个游牧民族的最优选择,

秦汉时期的匈奴,南北朝时期的鲜卑,隋唐时期的突厥,北宋时期的契丹,都曾先后打到中亚,西亚地区,占领过广袤的领土!但是他们并没有再往西继续深入打到欧洲,只有蒙古人做到了这一点!为什么同样贵为草原民族,都曾经横行一时,为什么只有蒙古都突破西亚壁垒打到欧洲打到了多瑙河边,要不是内部出问题,甚至能打到非洲埃及!其实力之强成为历代游牧民族之最!

首先蒙古自身的问题,蒙古自唐代就出现了,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族群逐渐扩大,经历过残忍的草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蒙古族吃苦耐劳的能力比别的民族强上一线!蒙古族从突厥,契丹,女真的屠刀下存活下来,并且逐渐强大,他们对领地的需求比任何族群都旺盛,他们对战争的忍耐力比任何民族都强,在加上他们有了一个气吞万里如虎的领袖成吉思汗!对外扩张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主旋律!战马到达的地方就是他们占领并的地方!永无止境!

其次是蒙古人的武力问题,蒙古人继承了游牧民族的勇猛,精于骑射!并且不拘泥古法,善于创造新的战法,蒙古人骑术精通,吃喝拉撒都可以在马上进行,远程奔袭能力极强!极善于长途征战!蒙古人除了草原民族特有的战争本领,还从宋朝学习到了火药的使用,远程攻城器械也是运用娴熟,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蒙古族都没有明显的缺点,这就形成了横行天下的资本。

再有,当时的中原王朝四分五裂,西夏,宋朝,金朝都已经不是开国时代的能征善战,朝政腐败,军队没有战力,都没有能力牵制蒙古的精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蒙古族可以随心所欲的制定攻击计划,不用担心老巢被人攻击。

最后,欧洲,和中西亚地区没有出现强大的政权,没有能阻止蒙古西侵的力量!秦汉时期的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都是强横一时的存在,他们有效的阻挡了匈奴的西征!而隋唐时期,西方也出现了阿拉伯帝国,同样遏制了突厥的野心!蒙古恰恰没有碰到可以阻挡他们的力量,就一个花刺子摩,也被蒙古打到灭国!

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蒙古军队战力确实惊人,先进的战术,优良的武器,勇猛的士卒,善战的统帅,他们确实称得上天下无敌!真的是除了老天爷没人能打败的军队!这种情况下西征欧洲也就成了必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4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