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买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覆水难收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故事的主角就是西汉的朱买臣。朱买臣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贫穷,靠砍柴为生,他的妻子瞧不起他,认为他没有出息而坚决离婚,朱买臣发达以后,他的前妻又来要求回到朱买臣身边,朱买臣就让人泼了一盆水在她面前,并告诉妻子,如果能让泼出去的水回到盆里,那么她就可以回来,前妻羞愤难当,最后自尽而死。
成语故事解释是如此,但在实际的历史中并不是如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朱买臣的前妻是被他害死的,朱买臣对待自己的前妻也有显摆和羞辱的意思,这才导致了前妻的自杀。
朱买臣是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人,家境贫寒但非常喜欢读书,他四十岁的时候依然非常的穷苦,夫妻二人只能靠砍柴为生。汉景帝的时候,吴王刘濞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为了躲避战乱,朱买臣夫妻俩背井离乡逃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建德下涯镇),见前面一条溪流,清澈透明,他们喝了一口觉得口感甘爽,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朱买臣并没有其他的特长,在富春县定居下来以后,依然以砍柴为生,夫妻二人一同去山上砍柴,然后由朱买臣去市场上卖,朱买臣为了能够更好的读书,在挑柴到市场的路上及卖柴的时候都大声的朗读,大家都觉得这个新来的人是个书痴,于是就当做新闻传来传去,并且在背后对朱买臣的妻子指指点点。
朱买臣的妻子也是个俗人,她承受不了这样的背后议论,让她非常难堪,于是她劝朱买臣挑柴时不要嘴里念个不停,让周围人当笑柄。可朱买臣不听妻子的劝告,无动于衷。反而越念越响,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围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其实朱买臣此时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但依然贫困,一身才华无处伸展,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地方官员注意到自己,接近于现在网红的心态,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他的行为并没有被地方官员关注到。
朱买臣的妻子首先受不了了,她是一个普通人,并不能忍受这样的指点和议论,于是坚决要求朱买臣休了她,朱买臣笑着对妻子说:你别看我现在是个穷鬼,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再等我几年,等到我富贵的时候好好报答你的功劳。”在当时看来,朱买臣的话就是骗鬼的,朱买臣的妻子对他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怎么会富贵的,于是坚决要求修书,朱买臣不同意,其妻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朱买臣最后只能同意了。
从这个过程来看,其实也不好说朱买臣的妻子多么的势力,朱买臣当时的确不是上进青年的表现,只能说是混日子,而他妻子跟他离婚以后,只是找了一个木匠生活,当然会比跟着朱买臣好一些。如果朱买臣一生就这样过去,说不定两人就不会青史留名了。
后来朱买臣被朋友推荐,先到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后来又被朋友严助推荐给汉武帝。朱买臣去了给汉武帝讲《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就任命他为中大夫,当时正要修筑朔方郡城,公孙弘上疏进谏,认为修城会造成国家经济疲退,财政吃紧。皇帝让朱买臣去和公孙弘辩论以使其折服。
后来为了平定东越,汉武帝让朱买臣做了会稽太守,而他到达会稽以后,发现了正在修路的前妻和她现任丈夫,于是派人把他们接到府中,好吃好喝的供着,一个月以后,朱买臣的前妻自杀了,朱买臣还出资进行了安葬。
大多数人看到这里,都认为这个势力的前妻最终没有好报,但其实看整个过程,朱买臣的前妻除了现实一点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朱买臣发达了,她并没有要求复婚,反倒是朱买臣用这种方式羞辱前妻,让她感觉到不舒服。毕竟朱买臣已经是太守了,自己和现任丈夫住在前夫太守家里,那肯定是怎么都不舒服,自杀也是很正常的,正因为自杀说明朱买臣的妻子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一个不要脸的人。
这件事情上朱买臣很鸡贼,通过这样的手段,既在前妻面前炫耀,你看我就说我会大富大贵吧,你不相信,又留下了好的名声。如果朱买臣是真心对待跟自己吃了20多年苦的妻子,应该悄悄地帮助,而不是这样大张旗鼓,真的爱就不要打扰她的生活。
胡说,根本不是羞愧自杀,明明是受够了朱买臣的羞辱而死。朱买臣前妻之死要是放在现代,必定是热点话题,朱买臣本人也将接受道德的审判。
首先声明,我对朱买臣的印象是很差的,他的人生就是小人得志的典范。至于什么名臣那不过是汉武帝做宣传需要罢了。
朱买臣这个人的前半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屌丝一个。穷得叮当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取到老婆的。
至于他家到底有多穷,据说当初为了躲避战乱,他和妻子逃到会稽郡,由于没钱,只得在深山中搭个茅草屋住下。当时的老百姓至少还有几亩薄田,几间土屋,可见他混的有多差。
而且由于家里太穷,在那个男耕女织的年代,他的妻子竟然需要和他一起去山中砍柴换钱,否则一家人都要饿肚子,在那个年代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丢人的,也就比吃软饭强一点了。
就这样,朱买臣还不踏踏实实想办法多挣钱,整天想着如何一夜暴富。想来想去,他决定通过读书来提升逼格,好去混个官当当。估计他要是手里有点钱,就直接选择去赌场了。
而且朱买臣在挑柴去卖的途中,还打声背诵诗文,生怕别人听不到,这明显就是为了显摆。结果呢,换来的不是一声声惊叹和羡慕,而是沿途百姓的嘲笑。
其实这也不奇怪,在百姓们看来,勤劳发家才是正理。至于看书识字那是有身份的人才去做的事情,你朱买臣一个低保户看书能有什么用?毕竟那时候当官可是看出身的,没出身看再多书也是白搭。
不过朱买臣这么做也不是没有效果,至少他已经成为全镇的笑柄,算是人尽皆知了。
于是他的妻子受不了了,劝他别再大声背书了,在心里默背即可。而朱买臣的答复是“我不听我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叔可忍婶不可忍,朱买臣不努力挣钱养家,反而整天跑出去丢人,这日子是没法过下去了,于是他的妻子要求离婚。
朱买臣这下慌了,要知道他平时干活老惦记着读书,干活效率必然低下,要不是有妻子,自己早饿死了,可不能离婚。
于是又开始满嘴忽悠,说什么自己50岁必能富贵,现在四十多岁了,再熬几年妻子就能过上还日子了,还是别离婚了。夫妻相处二十多年,朱买臣是什么货色他妻子不知道?果断拒绝了,坚持要离婚。
最后朱买臣只得写了休书,他的前妻很快便再婚,至少过上了安稳日子。
离开了妻子的朱买臣果然经常吃不饱肚子,有时候干脆饿晕在路边,被前妻和丈夫看到了,总是忍不住给他点吃的。可见这是个善良女人。
后来朱买臣觉得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就托关系在县衙找个了差役的工作。所谓差役,其实也就是在县衙打杂的,有什么公务缺人都会叫上他,虽然累,但是好歹能养活自己,还能存点小钱。
有一次,上计吏(官府小吏的一种,地位比他这衙役高一些)要去京城汇报地方上的情况,朱买臣刚好随行押运,这下子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同乡严助,刚好当时汉武帝对儒学感兴趣,想推广儒学,而严助知道朱买臣喜欢读书,就将他介绍给了汉武帝。
一番交流下来,汉武帝已经大概知道朱买臣是个什么人了,觉得有利用价值,加上他在当时确实算有些才学,就留她当官。
后来还特意封他做会稽郡守,表面上说是让他衣锦还乡,其实哪里那么简单。汉武帝早看出来他是个喜欢显摆的人,所以特意让他回去显摆一番。
汉武帝此举叫做千金市马骨,而朱买臣就是那马骨,别人一看就朱买臣这水平都能得到重用,那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还不纷纷投效汉武帝?
换句话说,如果朱买臣不是这种爱显摆的人,怕是反而不会得到汉武帝的重用。
而朱买臣也非常配合,为汉武帝的找人计划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到了会稽郡外,朱买臣让随从在城外等着,晚些在进程,然后自己换上以前的破衣服怀里藏着太守的打印就进城了。到了这里,想必各位都知道他想做什么了吧?
他信步来到官府小吏吃饭的地方,那些小吏们一看他穿的这么寒酸都不搭理他。他吃完饭后,假装不经意间露出怀里的大印一角,引来身边人的好奇,非要看看是什么。
结果一看就不得了了,敢情这位是新任郡守,他立刻把此事告诉其他人,人们都不相信。以前那个落魄户怎么可能当大官,肯定是假的。
直到朱买臣的随从驾车入城,人们看着朱买臣上了车,才不得不相信。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今天怕是惹祸了。
于是当天,当地的大小官吏纷纷排队要求见郡守大人,朱买臣的住处一时门庭若市。
接下来说说朱买臣的前妻。一天,朱买臣路过某处,看到自己的前妻和其丈夫在修路,便将他们接到太守府居住,说是要报答往日的情意。
但是具体是怎么“报答”的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一个月之后朱买臣的前妻便自杀了。其实这一切不难想象,以朱买臣小人得志的心态,必定是整天想尽办法羞辱其前妻。
轻则说她当年多么有眼无珠,不听相信自己,现在后悔了吧之类的话,让她难堪。重则做出一些不可言喻的举动。
其实朱买臣心里完全没点数,这种时候他的前妻有两个选择,要么自杀,要么弄死朱买臣。由于朱买臣的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最终选择了自杀。
朱买臣一看,事情玩脱了,赶紧给了其前妻丈夫一笔钱,对外说是安付费,其实就是私了罢了。
然后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还去一个个给此前帮助过自己的人送钱,就是让人们觉得其前妻的死和他这个“好人”无关。就连其前妻羞愧自杀估计都是朱买臣散步的谣言罢了。
可怜了朱买臣的前妻,被这小人祸害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摆脱他几年,结果还是逃不过他的纠缠,死的实在是太冤了。
而朱买臣此人,则是个伪君子,他也不想想,要不是有前妻,他能偷懒读书?要不是前妻和其丈夫,他都饿死多少次了?不思恩图报也就算了,还害死自己的恩人,简直是恩将仇报。
好在天道昭昭必有一报。他由于长期玩弄朝政、诬陷政敌,最后事发被汉武帝给咔嚓了,他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只是汉武帝手里的一颗棋子吧,成为弃子只是迟早的事情。
朱买臣,又一个因后世文学作品而成名的人。
?
历史上的朱买臣历史上的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大气晚成,而后又几起几落的大臣,擅长辩论,精通经集,尤其《春秋》《楚辞》。朱买臣一直到四十几岁还是个白身,他老婆能一直跟着他也算是他的福气了。谋生的手段主要靠砍柴,可最令他老婆忍受不了的是朱买臣?行且诵书歌呕道中?。
就算是现在,如果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一边走路一边大声背书或者唱歌,也是很讨厌的一件事,毕竟很少有人的声音都能被所有人所接受,所以朱买臣此举让他老婆感觉到非常难堪。尤其是朱买臣,他老婆越是制止他,他反而越大声。他老婆说要跟他离婚,他反而说:?你再忍几年,我现在四十多了,等到我五十岁就富贵了。?
?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能跟朱买臣十几二十多年了,也不会是图朱买臣的富贵,更何况是虚无飘渺的许诺。于是两个人也就离了。临走,他老婆还对他说了句狠话:?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意思说?像你这样的人,也就只配饿死在沟渠之中,怎能可能有钱??
不过,骂归骂,毕竟元配妻子还是有些感情的,后来有一回,朱买臣的前妻子和其现任丈夫上坟的时候,刚巧碰到又饿又冷的朱买臣,还特意供给他饭和水。
?
可是,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朱买臣后来还真的发迹了。有一次他随同上计(汉朝时地方负责每年上报各地的人口、赋税等等情况的官员即为上计)去京城出差。朱买臣上街买吃的,碰巧就碰到了当年的同乡好友严助。严助这时候已经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了。所以经严助推荐,朱买臣也就发达了。
后来,几经辗转沉浮,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而朱买臣的老家吴县正是会稽的郡治所在。当朱买臣的队伍进入到吴县境内之后,远远的朱买臣就望见他的前妻和现任丈夫正在修路。于是,朱买臣就把这两口子接进了太守府,并给他们安排在后园之中,供给他们衣食。
?
可没想到的是,他的前妻仅仅过了一个月就上吊自杀了。于是朱买臣又给了他前妻现丈夫一些钱财,让他安葬自己的妻子。后来,回到京城做了丞相长史的朱买臣因陷害张汤,而被汉武帝下令处死。
史书中并未明说朱买臣前妻的死因,只说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但是其上吊的原因却未明说,也没有说明朱买臣在那一个月里有没有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根据其妻之前的表现,并不能证明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只能说她需要的是朴实无华的生活,而朱买臣给不了,所以她才离开他。
后来,朱买臣把他们接回家,也没有说明其愿还是不愿。有一种可能:朱买臣将他们接回家,其前妻是不愿的,毕竟曾经的夫君,但是其现任丈夫因?贪慕虚荣?,所以也就去了。但是时日一久,朱买臣的前妻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便上吊自尽了。
文艺作品中的朱买臣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成语覆水难收。而覆水难收的故事讲的也就是朱买臣和其妻崔氏。只不过,在故事里面,崔氏已经被黑化了,而朱买臣则变成了被其妻抛弃的苦书生。
?
大概情节和历史上的相近,但是没有了朱买臣?当街大声朗诵五十岁富贵?之类的情节,应该是从故事角度,把朱买臣说得年轻一些更吸引人。刚开始,崔氏嫁给朱买臣的时候生活还能忍受,但是后来日子越来越苦,崔氏对朱买臣也自然越来越看不起了,于是开始各种尖酸刻薄、丑话连篇。
最后,崔氏竟然还背着丈夫通过媒婆找了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张木匠。就这样,穷书生朱买臣被迫休妻。但是其才华是无法掩盖的,竟然惊动了当朝汉武大帝。于是,汉武大帝一声令下,穷书生朱买臣成为了太守。崔氏一见朱买臣变成了朱太守,于是又放弃了张木匠,来投奔朱太守。太守朱买臣的马前,跑出来了太守的前妻崔氏。
朱买臣命人拿来一盆水,泼在了马前,跟崔氏言讲,若能将泼出去的水全都收回到盆中,就可以答应崔氏的请求。覆水难收,缘分已尽,羞愧难当的崔氏自尽于朱买臣的马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0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战国名将廉颇为什么打不过王龁
下一篇: 顺治为什么顺利登基皇位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