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雄心伟业奋斗,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早年就展现出极高的兵法才能,至今还留有为《孙子兵法》做的注解《魏武注孙子》。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大破黄巾军。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曹操在陈留散尽家财,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董卓死后,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绍、吕布、刘表、马超等割据势力。对外,曹操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统治期间,推出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策略,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长期操劳以及南征北战,让曹操患上了严重的头痛病。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谥号为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还热爱创作诗歌、散文,其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步出夏门行》、《短歌行》。
李世民曾评价曹操“匡正之功,异乎往代”,大为赞赏他的雄才武略,扶正汉朝朝纲的功绩。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奠定了曹魏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扩展资料
曹操的作品
1、观沧海
【作者】曹操?【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2、短歌行
【作者】曹操?【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3、龟虽寿
【作者】曹操?【朝代】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三国魏政权奠基人)
曹操
又名: 孟德(字) 阿瞒(小名)
性别: 男
朝代: 汉朝
生卒年: 155—220
国别: 中国
籍贯: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
类别: 军事家 政治家 诗人
主题词或关键词: 军事家 政治家 汉朝 诗人
栏目关键词: 百家姓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一名吉利。
曹操少时就聪明机警,有权术,喜读书,尤喜读兵书。但任侠放荡,游猎无度,不为世人所称道。惟桥玄、何颐、许邵等人看重他的才能,许邵称他 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20岁时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任内厉行法治,为了整治城四门的秩序,在城门左右各悬挂10多根五色木棒,违令者不论贵贱,均以木棒惩治。汉灵帝刘宏宠信宦官蹇硕,蹇硕叔父有恃无恐,犯禁夜行,也被曹操棒杀。曹操于是名动洛阳,得迁顿丘(今河南浚县西)县令。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初为骑都尉,参加镇压颍川波才所部黄巾军,旋以军功迁济南相。时宦官祸乱朝政,贵戚横行恣虐,曹操一再上书,但不合上意。后以避宦官、外戚之祸乱,拒就东郡太守职,托病闲居乡里。
公元189年,曹操出任典军校尉,与大将军何进、中军校尉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其事败露,何进被宦官张让、段硅杀害,并州牧董卓乘机率兵进驻京师洛阳,总揽朝政。董卓为人残暴,杀人无度,贪得无厌,纵兵抢劫,又图谋篡逆,朝野上下无不切齿痛恨。这年12月,曹操首倡讨伐董卓,与袁绍等起兵进击洛阳。次年兵败后率本部脱离袁绍,自后转战于濮阳、武阳、顿丘、睦固等地。公元192年,取兖州,败青州黄巾军,得降卒 30万,从中选拔精锐,编为"青州兵",开始形成一股较为有力的割据势力。
曹操为稳固兖州,继而统一北方,制定"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两大方针。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从长安逃至洛阳,曹操击败豫州黄巾军,得汝南、颍川两郡,亲自率兵迎汉献帝到颍川郡之许昌,自此以汉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使强大的袁绍及其他割据势力都处于被动地位。同年,设置田官,招募流民到许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所据兖、豫两州各郡都屯田积谷。曹操又竭力招揽人才,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命令,强调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者,无论门第高低,均可重用。
公元197年,曹操先用朝廷命令使钟繇到关中,稳定韩遂、马腾等十多支大小割据势力,然后亲率大军进击徐州、寿春,击败自称皇帝的袁术,迫使袁术渡淮南逃。次年,擒杀骁勇善战的吕布,取得了徐州。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势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抗拒地广兵强的袁绍,乘袁绍恃强轻敌,内部不和之机,两次轻骑偷袭袁军后方,焚烧其粮车和粮屯,后又全线出击,歼灭了袁绍的主力。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此后,曹操连年用兵,终于公元205年全歼袁绍,得其冀、青、幽、并四州。至公元208年,黄河流域基本被曹操统一。
这年秋季,曹操率10多万大军南征,先取荆州,迫荆州牧刘表(8月病死)子刘琮归附。旋与孙权、刘备联军隔长江对峙。后因北军远道奔袭,不服水土,不习水战,疾疫流行,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仓皇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从根本上打破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意图。战后孙权在江东的地位更为巩固,刘备也取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方,后又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面。曹操因刘备、孙权的压力,曾于公元210年发布文告《让县自明本志令》,以极恳切之语,称其没有"不逊之志"(灭汉称帝之心)。但又于公元213年和公元216年使部属推尊他为魏公和魏王,在邺(今河北临漳)建立都城,设置百官,使重要汉宫转做魏官。
他于公元196年制定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方针,使他始终握有政治上的主动权、比较稳定的战争基地和持久的战力,为北方各大小割据者所望尘莫及。按照这个方针,他重视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废除两汉租赋制度(东汉后期,三十税一竟减百分税一,等于免地主的田租),改为每亩纳田租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无额外租赋。严禁豪强兼并,并禁止豪强逼迫下户贫弱代出租赋。特别是口赋钱、算赋钱的废除,减少了商贾压榨农民的机会,有益于农桑的发展。又推行屯田制,招募无地或无畜力的农民,由各级典农官统筹耕种官田,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农和流民的饥饿状况,又开辟了一定的军用粮源。曹操为保障农业生产,在行军作战时亦严禁损坏农田,并身体力行,曾因所乘之马踏人麦田而割发置地。其次,是注意招揽和使用人才,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命令,变通东汉的举孝廉制,录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微贱人做官,甚至择婿也以才学为重,将女嫁给一目失明但才华出众的寒士丁仪。
曹操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通晓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诗继承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也写得质朴简约,清朗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代表的一批文人,被称为建安学派。
曹操还是一位具有无神论倾向的思想家。在《孙子注》一书中,他肯定"天"是自然现象,是没有意志的,提出了"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计"的无神论观点。他公开表明"不信天命之事",强调事在人为。他说:"天地间,人为贵。"曹操否定鬼神迷信。
当他任海里南相时,看到当地宣扬迷信,敬神驱鬼盛行,劳民伤财,他捣毁祠庙600多座,并下令不准去祠庙祭祀。曹操对世俗迷信活动,也严加禁止。当时太原等地为奉祀春秋时代的"贤人"介子推,在冬至后105天不生火,吃冷食。他认为这有害人的健康,便下令废除。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重,密令亲信设置72座假坟,以防葬后真坟被盗;又令后宫姬妾勤习女工,以卖鞋自给。同月死于洛阳。2月葬于邺地高陵(今河北临漳县一带)。谥曰武王。
曹操,东汉末期杰出的 政治 家与 军事 家,著名军事将领。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曹操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操生平简介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号吉利,小子阿瞒,是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期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且擅长写诗歌,在 书法 和音乐上也颇有修养,可以说文武双全。
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是汉朝第二代国相曹参的后裔,年轻时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与学业,但机警聪慧且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强,热爱武艺,又喜欢兵法,几次为官又为各种原因返乡。
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独揽大权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曹操不愿与其合作,于是逃到陈留,合义兵讨伐董卓,自此,曹操开始了漫长的征战之路。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入驻洛阳,被封为司隶校尉,后又被封司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先后消灭了袁绍、吕布、刘表、马超以及韩遂等割据势力,又享福了匈奴、鲜卑等,将中国的北方一统,为日后曹魏的立国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在洛阳病逝,死时六十六岁,死之前琉夏遗令,要求把自己葬在邺城西郊的高陵。同年十月,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于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登基为帝,改国号为魏,并追封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在北方兴修水利,屯田,从而将军粮缺乏的问题解决了;唯才是用,打破了门第的束缚;勤俭节约,不好华丽,将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扭转,说他是中国 历史 上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无可争议的。且曹操留下了《观沧海》等诗歌,对中国的文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有人说曹操为人奸诈,而曹操说过?宁肯我负 天下 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使得很多百姓都讨厌曹操,所以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
典韦和曹操关系
典韦是 三国 里形象分明的一个人物,嫉恶如仇,武艺高超,有大气节,曹操这个冷血之人都能为他嚎啕大哭,那么典韦何德何能让曹操如此动情。
典韦名扬天下是因为为民除害,当时同乡刘氏和李永为敌,李永在当地的名声很差。李永曾经是一个富豪,家中雇了一席人当做保镖侍卫,一般很难近的了身。但是典韦有勇有谋,他带着一车子鸡和酒等 物品 ,装作在等别人,然后刘永开门的时候,典韦揣着刀子若无其事的走上前,将刀子囊进了李永怀中,然后杀了刘永的妻子,慢慢的退出来,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离去了。当时来追捕的人都惊呆了,畏惧他的凶狠,不敢上前,后来典韦在城外遇到了刘永的保镖,双方大打出手,典韦以一敌多,然后脱身而去,从此名声大噪。
典韦先跟了张邈,之后张邈和曹操决裂,他投到了曹操的手下,隶属于夏侯淳。在濮阳之战中勇救曹操。这场战役的起因是曹操因为贪恋女色,惹得张绣起了杀心,设计截杀曹操,当时曹操方处于劣势,曹操的儿子曹昂为了能够让曹操先走,将自己的马给了曹操。典韦将曹操从草丛中背了出来,但是自己重伤身亡。
曹操感到愧疚和感动,对于自己的儿子死了都没有那么悲伤,但是典韦不一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典韦是他不可多得的悍将,当时他招募间谍将典韦的尸体偷回并且亲自安葬。等到第二年经过的时候,还下车止不住的痛哭流涕。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
在三国的历史上以及后来的演义小说中,袁绍和曹操是三国前期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袁绍割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颇有吞并四方的气势。然而却被曹操在官渡一战中打败,成就了曹操,令他有了真正实力令诸侯,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
纵看袁绍和曹操的生平,他们走的是从合作到分裂的一种道路。当曹操还是少年的时候,他还是很崇拜袁绍的。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曹操进入太学,得以同袁绍相识,而且有着亲密的联系。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和袁绍同任朝廷官职。之后二人相见的机会几乎没有,直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当时董卓是在洛阳肆意妄为,屠害忠良,令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曹操同各路的诸侯一样,都来到袁绍帐下,试图通过联盟的形式讨伐董卓。然而联军是各自心怀鬼胎,作战中各自为战,甚至是一旁观望的都有。曹操主导的战争首次大败,令其元气大伤,最后只能依附于袁绍。
之后袁绍占领了冀州,并将关东交于曹操代理。曹操在这一时期也曾利用条件,以讨伐黑山军的名义,进军东郡。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刘岱战死,鲍信将兖州转与曹操,自此曹操有了自己的可用的地盘。然而此时的曹操还是面临着四面的强敌,诸如袁术、公孙瓒等人,所以他仍旧需要袁绍的牵制。
当袁术、公孙瓒和袁绍火拼的时候,虽然曹操也参与其中,但这也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终于在恭迎天子这一事件上同袁绍产生了分歧。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迅速壮大,才迎来了他于袁绍的决战。
猜你感 兴趣 :
1. 曹操的生平事迹材料
2. 曹操生平事迹
3. 历史上三国武将排名
4. 曹操的谋士之贾诩生平
5. 三国名将有哪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忠简介
下一篇: 李广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