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贺兰敏之怎么死的

说历史 2023-06-09 04:17:10

贺兰敏之怎么死的

贺兰敏之,字常住,是贺兰安石与韩国夫人武顺的儿子,女皇武则天的外甥。那么,他是怎么死的呢?

贺兰敏之因为占用了武则天为母亲荣国夫人修建寺庙的工程款,被流放到雷州。据《新唐书》的其中一种说法是,贺兰敏之在流放途中绝望无比,选择上吊自杀。而《新唐书》中另一个说法是,武则天早就对贺兰敏之不满,于是派的人用马缰勒死了。

还有种说法是,贺兰敏之曾经多次侮辱过自己表妹太平公主身边的婢女,让太平公主怀恨在心。当贺兰敏之被流放时,太平公主便派人刺杀了自己的表哥。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贺兰敏之怎么死的

武则天的亲外甥,大唐妖孽,俊美异常的贺兰敏之为什么被处死?

贺兰敏之是谁?这位可是在史书中记载“年少貌美”的武则天亲外甥。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第一个妻子生下了武则天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之后娶了杨氏,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生了一个姐姐武顺,嫁给了贺兰安石,武则天排第二,还有一个妹妹是嫁给了郭孝慎。

姐姐武顺生了一儿一女,其中儿子就是贺兰敏之,所以也就是武则天的亲外甥了。在武则天的父亲死后,自己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对武则天的母亲并不太好,也让武则天的母亲怀恨在心。而武则天从小也没有受到过两个哥哥的照顾,更是对武则天态度恶劣。也是因为此,在武则天有了能力后,也对这两位哥哥开始报复。

本来做为武则天的兄长,哪怕不是有权的外戚,也可以富贵无忧,结果一个被贬到龙州,一个贬到濠州。虽然他们被贬不是武则天亲自下的命令,但肯定和武则天脱不了关系。

在这两位兄长死后,武则天还未成为皇帝,就上奏当时的高宗李治,想让贺兰敏之继承父亲武士彟曾经周国公的爵位。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贵为皇后,但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势力更加强大,必须要提拔一些自己的心腹,贺兰敏之这个亲外甥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的贺兰敏之可以预见,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武则天除掉呢?

武则天成为皇后,自然让那个武家在大唐的地位与日俱增,家族的势力也逐渐增大。而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更是被封为了韩国夫人,加上武则天的关系,武顺就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皇宫了,但是,也是因为此,意外出现了。

武则天能在十四岁被李世民看中,而选入皇宫,不仅仅是因为武则天是名门之后,更重要的也是因为武则天的容貌确实很漂亮。那她的亲姐姐武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然后武顺出入皇宫几次之后,就变成了高宗的宠妃了。

而姐姐武顺每次进宫的时候,还带着女儿贺兰氏,而贺兰氏也是一位貌美的女子,很快也让高宗宠爱有加。本来让姐姐和外甥女入宫,是让她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不料想却给自己树立了情敌。逐渐的,武则天越来越感受到外甥女贺兰氏的威胁,如果一不小心,可能自己的皇后位置都保不住。

深知后宫争斗的残酷,武则天也是扳倒了前皇后才成功夺得后位,怎么可能给自己留下威胁,让自己也落得前皇后的下场呢?虽然不了解贺兰氏的所有想法,但是肯定贺兰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否则也不会让武则天感觉到威胁,于是武则天就打定主意除掉对方。

在宫斗这方面,贺兰氏远远不是武则天的对手。于是,在一次高宗和贺兰氏一起在武则天母亲家中用膳的机会,让人在贺兰氏的饭菜中下毒。很快,贺兰氏就毒发身亡了。

贺兰氏一死,让贺兰敏之极度悲痛,就找到高宗述说。虽然不知道他和高宗讲了什么,但是以武则天在宫中的眼线,肯定会把内容全部知悉。而武则天更是在其中感受到了贺兰敏之的怀疑,而且怀疑的就是武则天她自己。这种事情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武则天为了保护好自己,必须要除掉贺兰敏之。

做为武则天的亲外甥,本意是准备极力培养的,可是贺兰敏之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更是挖武家的墙角。

贺兰敏之在记载中,就是一个美少男的模样,而自己也特别自恋,不过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而他的问题在于对于其他女性的追求,一点不会顾忌。本来继承了武则天父亲的爵位,本身也有官职,加上现在有了武则天贵为皇后的背景,完全可以很容易地拥有美女,可是他却不这样,非要从武家下手。

一开始,先搞定了武则天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外祖母,这已经完全违背了伦理。而后在武则天母亲死后,把武则天用于给母亲建造寺庙祈福的钱全部私吞。而后更是把已经定为太子妃的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用强。这已经是涉及到皇家脸面的问题。甚至把太平公主的宫女都侵害了,也有传言说是太平公主本人。

这种事情,已经让武则天无法容忍,哪怕是自己的亲外甥。于是,武则天就把贺兰敏之的种种荒唐事迹告诉了高宗,于是就被发配到了雷州,在路途中就被人勒死了。

武则天是贪恋权势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力,肯定会不顾一切。武则天的第一个孩子是一名女儿,即安定思公主,此时的武则天还不是皇后。但是为了可以登上皇后的宝座,义无反顾地亲手结束亲生女儿的性命。

在武则天生下安定思公主后,皇后就前来探望。当皇后离开,武则天就把女儿掐死,还把女儿的死嫁祸到皇后身上,于是高宗就打定主意废除皇后。而且,不单单是女儿,还有武则天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都是武则天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结果全部都无缘无故死去。

虎毒不食子,而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一切都很淡,只要阻碍了她,必定会被她除去,所以贺兰敏之这个自己作死的亲外甥,被除掉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贺兰敏之所以有如此怪异的行为,完全超出常理,可能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为被武则天除掉的妹妹报仇。否则,以贺兰敏之的地位,为什么非要对武则天身边的人下手,他本可以前途无量,想要什么有什么的,否则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结果就是,曾被称为大唐第一妖孽,也是武则天打算重点栽培的亲外甥,就一命呜呼了,一代美男就这样“香消玉殒”。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贺兰敏之?

?导语说到武则天大家都很熟悉。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关于她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传闻也是数不胜数。而贺兰敏之很多人就不那么熟悉了。他是武则天的外甥,以俊美的外貌而著称,人称“长安城第一美男”。那么,武则天为何要处死这样一个美男子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贺兰敏之的母亲贺兰敏之字常住,是韩国夫人武顺的儿子。这个韩国夫人很多人都听说过,是武则天的姐姐。相传她是一个寡妇,武则天可怜她孤儿寡母,常常召她进宫陪她说话,结果她最后却被李治相中,据说两个人还有了孩子,甚至唐高宗很可能因为这件事废后。这使武则天大发雷霆,秘密处死了韩国夫人,收养了她的儿子,也就是历史上的李贤。很多影视剧里都曾经出现过这个角色。

贺兰敏之的妹妹韩国夫人据说十分貌美,她的儿子贺兰敏之也有着十分英俊的外貌,并且风流倜傥,时人称他长安城第一美男。她的女儿贺兰氏也是貌美如花。离奇的是,李治在韩国夫人死后,又爱上了她的女儿贺兰氏,彼时贺兰氏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唐高宗被贺兰氏迷得颠三倒四,甚至要封她为魏国夫人,将她明媒正娶。

武则天当然恨得牙痒痒,她知道一旦贺兰氏进入后宫,必然要向自己这个姨母报杀母之仇。然而,她的政治头脑不允许她轻举妄动,直接杀掉贺兰氏。她找了一个机会,在泰山封禅时下毒杀死了贺兰氏,并嫁祸于自己早就想除掉的两位堂兄。一石三鸟,武则天大获全胜。

贺兰敏之的复仇母亲和妹妹都死于武则天之手,贺兰敏之不可能对此事一无所知。

一开始,武则天是非常赏识贺兰敏之的。她一度想赐贺兰敏之“武”姓,因此着力培养他,并打算为他封官赐爵。然而,杀死他的母亲和妹妹后,武则天感到自己必须除掉贺兰敏之了。一个优秀的男孩子,心怀为家人报仇的决心,怎么可能不起来造反呢?

如果贺兰敏之没有做接下来的这些事,也许他还可以拣回一条命,武则天还没有杀他的理由。但是,也许这些事就是他复仇的方式,却断送了他自己的前程和生命。

不敬长辈,强抢女性贺兰敏之做的第一件错事便是和自己的外婆杨氏私通。《新唐书·外戚传》上将此事描述为“烝于荣国”。这不仅在当时严重违反了礼教,在现代也是有违人伦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发生在皇室,是对皇室有非常恶劣影响的丑闻。也因为这种不正当的关系,杨氏非常娇纵贺兰敏之,从不管束他的行为。

后来,贺兰敏之的行为越来越过分,甚至连当朝太子妃都要强抢。最过分的一件事便是,荣国夫人杨氏死后,丧期未满,贺兰敏之便脱孝服,奏乐享乐。武则天终于找到了处死他的最好理由,一气之下,将他处死。

结语“长安第一美男”的死法,史学界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死于流放的路上,也有人说他是被武则天毒死,或被武则天派去的人秘密缢死。但无论如何,贺兰敏之的一生都是一场悲剧。他的原生家庭和他自己,断送了他可能拥有的大好前程。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是人类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够克制欲望,用道德进行自我约束。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能够自我约束的人。

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一、太平公主的家族

介绍太平公主之前,应该先谈谈她的家族。因为唐代正处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阶段,贵族的势力在唐代特别是在唐前期的政治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域各层次贵族之间的分化重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比如太平公主来说,更是如此。太平公主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虽是皇族,但在当时并不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从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后,几代皇帝都对传统的一等大族特别是山东士族采取了又拉又打的政策,而以抑制为主。就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还下诏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资治通鉴》卷200),以削弱山东士族的势力。当时皇族也多与当世名臣或关中、代北贵族联姻,而基本不与山东士族通好。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太平公主的婚姻。

太平公主的母亲是武则天。武氏家族是一个地道的小族。武则天的父亲可能是一个木材商人,她的母亲杨氏则来历不明。武则天当皇后前后,曾编造她母亲是隋宗室遂宁郡公杨达的女儿,但她的心中其实是没有底的。因此当有人瞧不起她的家族时,她还会十分生气。当时的人也清楚这一点,一直拿武氏当小族看。骆宾王在那篇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就直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这个小小的武氏家族与山东士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守礼法”。比如我们看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可以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并把她的女儿也送进宫,侍奉舅舅(即唐高宗);武则天养有许多男宠为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或表弟妹)韦皇后私通;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了表嫂(或表弟妹)杨氏(即太子妃)等。太平公主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她不可能不受到这种风气的很大影响。

二、太平公主的生活

太平公主姓李,没有名字留下来。这不独是太平公主,唐代的公主包括皇后都没有名字留下。比如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历来是“皇后”的典范,但她也没有名字。武则天如果不当皇帝,也没有名字,当了皇帝之后,才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武?”。顺便说一句,现在称“武?”为“武则天”其实是不伦不类的。因为“则天”只是武氏的尊号,可以叫“则天皇帝”“则天皇后”,但不能叫“武则天”。这就好像一般不称唐太宗皇后为“长孙文德”一样。不过约定俗成,现在叫“武则天”关系也不大就是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上面有四个哥哥,其中三哥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太平公主的出生年月我们不知道。由于她最小的哥哥李旦(睿宗)生于龙朔二年(662年),所以她最早出生于龙朔三年(663年)。又由于她很可能死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因此她最多活了50岁。

关于太平公主的长相,史书说是“丰硕,方额广颐”(《旧唐书·太平公主传》,以下出自旧、新唐书《太平公主传》者,不再出注),也就是方额头宽下巴,体态丰满。武则天曾说太平公主“类己”。这可能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女儿长的像自己,另外就是说女儿的性格爱好与自己类似。太平公主“多权略”,喜参政,这与武则天相似;她在武则天晚年将张昌宗推荐给母亲作男宠,这种情趣与武则天也是一致的。

太平公主幼时常到姥姥杨氏家去。当时表哥贺兰敏之因和杨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来往于姥姥家的日子里,她可能遭到过表哥的 *** 。《旧唐书·贺兰敏之传》说:“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指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贺兰)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武则天可以容忍外甥与自己的母亲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因此这件事一出,就坚决把贺兰敏之除掉了。这件事发生时太平公主最大不超过8岁,它对太平公主的影响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中,太平公主私生活上的混乱既与家族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也与她幼时的经历不无关系。从史书记载看,与太平公主私通的起码有三人。一个是“胡僧惠范,家富于财宝,善事权贵,公主与之私,奏为圣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货流于江、剑”。这个惠范和尚倚仗太平公主,做了许多坏事。另一个是宰相崔氵是。崔长得很漂亮,但品性不好。他曾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送去侍候太子,自己也“私侍太平公主”(《资治通鉴》卷210)。还有一个是司礼丞高戬。关于高戬,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所爱也”(《资治通鉴》卷207)。

太平公主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与薛绍。大约在太平公主14、5岁时,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父母(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跳舞。父母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这件事或可看作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骚动。唐高宗看出了她的这种要求,用史书的话说就是“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为什么要选择薛绍呢?前面讲过,作为皇族的李氏家族在唐前期基本只和非山东士族的家族联姻,薛氏正是这样的大族。因此薛氏是李唐家族的传统姻亲。薛绍的父亲就是驸马,母亲也是公主(城阳公主)。武则天后来的男宠薛怀义本不姓薛,只是武则天想让他冒充大族,才令他改姓薛,并“令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令(薛)绍以季父事之”(《旧唐书·薛怀义传》),可见薛氏家族在唐皇室中的地位。至于为什么选择薛绍,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则天似乎对薛绍并不十分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仍然是因为薛绍兄弟的妻子不是贵族。武则天说:“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资治通鉴》卷202)武则天既然对薛绍不大满意,为什么同意了这桩婚事呢?这其中可能有个外在的原因。原来在这一时期吐蕃开始强大,唐蕃几次战争都以唐军的失败而告终。到调露元年(679)吐蕃前来求和亲,并点名要太平公主。武则天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不愿让她嫁走,但又不愿得罪吐蕃,以至想出了将太平公主变为道士“以拒和亲”的主意。太平公主不愿为道士,吐蕃的要求又没有收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快为太平公主找一个驸马了。永隆二年(681)公主与薛绍结婚。婚礼非常隆重。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持续了7年,育有两男两女。到武则天执政的垂拱四年(688),薛绍被诬告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通谋反对武则天,“杖一百,饿死于狱”(《资治通鉴》卷204)。薛绍之死或许与武则天当年就对他兄弟不满有关。另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就要改“唐”为“周”,她需要为女儿找一个武家的女婿了。

武则天一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后来由于武承嗣有病,就没有成婚。武承嗣看来身体是不太好,在这次议婚的三、四年后就病故了。于是武则天又选择了她的一个堂侄武攸暨做她的女婿。武攸暨此时已有妻室,武则天暗地使人杀掉他的妻子,强行将他配给太平公主做丈夫。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武攸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推测可能是因为武攸暨“沉谨和厚,于时无忤”(《新唐书·武攸暨传》),是个比较可靠、可以和太平公主长久生活的人。至于为什么那么着急让武攸暨配太平公主甚至不惜采用杀妻的手段,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想在她称帝前将女儿的婚事即与武氏联姻的事情安排好。

载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两个月后的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为王,武攸暨被封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与武氏联姻,使她被武则天很好地保护起来,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测。武攸暨与太平公主育有两男一女,延和元年(712)即太平公主死的前一年病故,与太平公主一起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两次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政治联姻,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才先后选择了薛氏家族和武氏家族。太平公主的生活非常奢侈。她在没有势力时就已经“崇饰邸第”,有了势力后更是“田园遍于近甸膏腴”,家中的男女仆人有千人之多,“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不可纪极”。她“食”的实封,曾达到过1万户。唐前期制度,食实封就是享受户丁交纳的租税。太平公主“食”的户都按大户计算,一户七丁。若一丁交绢二匹,太平公主一年仅得绢就有十四万匹,而当时国家年收入绢多则百万,少只有七、八十万匹,则太平公主的收入敌上了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太平公主的这种聚财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贪欲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了。这无疑会引来正直之士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这种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实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