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诸葛家族在三国均有较高势力,这真的是巧合吗

众妙之门 2023-06-25 09:17:39

诸葛家族在三国均有较高势力,这真的是巧合吗

"既生瑜,何生亮。"这话于声名远不如诸葛亮的诸葛瑾和诸葛诞而言,好像也有那么一丝说到心坎的感觉。毕竟,他们虽都出自诸葛氏,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和他们也是堂兄弟。但他们却分别为魏、蜀和吴效力,且诸葛亮的地位和声名明显是二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是一家人,那他们为何分别为三家卖命?诸葛亮干得最好,那他们都去蜀汉,诸葛亮不还能好好提携兄弟们吗?

个人经历和实力决定了他们各择其主

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亡父,随后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居住。建安二年(197)诸葛玄辞世,年仅十七的诸葛亮便进入隆中隐居,专心学问,立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建安十二年(207),听了数年诸葛亮大名的刘备终于下定去请诸葛亮出山。而因为刘备搞出了"三顾茅庐",两人也联手创造了精彩的"隆中对",诸葛亮最终便以谋士的身份加入了刘备的阵营。

而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其才华也是不凡的。他在少年时就曾游学于洛阳等地,积累起了不错的名声。建安五年(200),中原陷入战乱,诸葛瑾不得不南下去江东避难。而在这,诸葛瑾结识了孙权的近亲弘咨。

弘咨自然是乐于帮孙权招揽人才的。所以诸葛瑾和江东势力就这么产生了联系。后来诸葛瑾又和好友步骘、严畯一同在江东多地游历,为自己在士人群体中博得了非常好的名声,所以孙权就更不愿意放开这个可用之才。

至于诸葛诞,他虽同样出自诸葛家,但和诸葛亮兄弟俩只是同族堂兄弟,并没有走得很近。相比于早年一心隐居的诸葛亮和四处游学的诸葛瑾,诸葛诞走的是更普通的官宦之路。

因而他后来为曹魏效力,与他和曹操曾属于同一体系有着不小的关系。

所以诸葛家三兄弟选择的主上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他们个人的经历不同。因为成长路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差别,他们能接触到的人也有差别。这有点,谁先到便先得的意味。

分侍三家并不意味弟兄反目

刘备、孙权和曹操,总体而言自然是相互为敌的。但在他们争斗的的几十年里,他们也曾有过一定的合作,多方之间的交流,包括政治途径和军事途径,也是从未断绝的。

所以诸葛三兄弟虽然各在一方,但他们的沟通渠道并没有消失。

以诸葛瑾为例。他在东吴的身份,虽是谋士,但更像是"门面",是孙权用来招揽士人的"工具人"。

因为诸葛瑾虽博览群书,但他算不上精通军政事务。所以孙权没有让诸葛瑾成为自己手下的政治家或者军事家,而是成了一位思想文化界的孙权"官方发言人"。

但孙权也知道诸葛瑾和诸葛亮保持着联系。所以当东吴想要和蜀汉合作的时候,诸葛瑾就总是成为使者。当东吴和蜀汉闹翻的时候,诸葛瑾也得奉孙权之命和诸葛亮保持热络,以备下次需要合作时能尽快搭上线。

是故分侍三家,并不意味着诸葛三兄弟是从根本上割裂了联系。毕竟国情和私情,是两个层面的事务,不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矛盾。

各谋生路才是利益最大化

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诸葛亮在蜀汉扮演的角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整个政权的二把手;诸葛瑾在东吴扮演的角色是"门面",是孙权与蜀汉的"联络员";诸葛诞在曹魏扮演的角色的武将,是接触曹魏核心权力的重要人物。

如果把诸葛亮塞去曹魏,那他就得和荀彧等人抢生存空间;如果把诸葛瑾塞去蜀汉,那声名比他更显赫的诸葛亮就让他无路可走;如果把诸葛诞塞去东吴,那周瑜等人就成了他晋升路上的阻碍……是故他们作出的分侍三家的选择,已经是适合他们的了。

且三国鼎立,按照当时的局势必有一胜。而兄弟三人都有不低的地位。所以在鼎立局面被打破后,按道理他们至少是有能力保住琅琊诸葛氏的。只可惜后来诸葛诞因为自己指挥失误,在曹魏甘露三年(258)给朝廷造成了巨大损失,才导致夷灭三族的悲剧。

总的来说,诸葛三兄弟分侍三国,是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的较为正确的选择,并非不可理喻之事。他们生在乱世,能留下声名,已是他们的成功。

揭秘三国最牛的家族不是魏蜀吴家族而是诸葛家族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诸侯争霸,魏、蜀、吴成为一方。但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家庭不是他们三个。


但有一家能在三国屹立不倒,地位显赫,位列三公之职,在三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哪家?虽然不是魏蜀吴的君主,但确实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家族。


诸葛亮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三哥诸葛均,2000年,26岁的诸葛瑾经孙权侄子介绍,投靠在孙权麾下,受到孙权的高度重视。这个时候,19岁的诸葛亮正在荆州生活。他不想投靠他的亲戚刘表或孙权,他每天“犁唱”直到刘备出现。诸葛亮在刘备的崛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历任蜀汉丞相、官隶校尉。刘备死前,托付给诸葛亮。从223年到234年,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长达11年。但他没有像历史上那些权臣那样,专权霸君,篡权夺势。他反而励精图治,投身蜀汉政权。


在诸葛亮之后,我们来谈谈他的大哥诸葛瑾。虽然诸葛瑾擅长文学,但他参与了吴栋的军事行动,如征服关羽和抵抗刘备。之后曾奉命镇守荆州,与曹魏大将曹真并肩作战,丝毫不落下风。太阳升起后,诸葛瑾被任命为将军,左后卫,并导致豫州牧羊人。吴栋的军衔不同于其他国家。军衔最高的是尚将军、鲁迅,其次是将军。也就是说,继孙之后,是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晚年的孙权脾气暴躁,经常杀害大臣。不过,诸葛瑾很谨慎,仍然得到孙权的信任,所以他的下场很好。孙权死前,诸葛瑾长子诸葛恪奉命辅政,实际掌握吴栋政权一年,却被吴栋宗室所杀。


除了蜀汉的宰相和吴栋的将军,还有一个诸葛家族的大人物曹魏。他就是诸葛丹!诸葛丹也是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亮的弟弟。与诸葛亮兄弟不同的是,诸葛亮一家没有南迁,而是留在了北方。25年,吴揭竿而起,诸葛诞传话,参与平叛。于是封他为正东将军,扬州都督,做了中庸地方官。


2057年,朝廷发函给诸葛丹,排名第三,但诸葛丹知道这是司马昭的计策,想切断他的兵权,于是起兵反叛,出兵淮南,但很快被平定,诸葛丹被杀。然而,诸葛丹非常积极,他的数百名秦冰没有一个投降。他甚至说:“我不恨为诸葛公而死。”诸葛丹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后代在东晋依然地位很高,家族也很兴旺。


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当时诸葛三兄弟的地位:“晋为大将军,弟梁为蜀丞相,次子柯、容皆为武将、将帅,弟生日名于魏。一家三方加冕,天下荣。”此外,世说新语还写明:“诸葛瑾明而从弟所生,名声甚大,各在一国。当时我就想,‘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所以,说诸葛家族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家族也不为过!

诸葛亮的家族在三国历史上很有威望吗?

诸葛亮一家在三国之前的历史上没什么太大的威望,更算不上名门望族,准确的说应该是没落了的氏族,还是地方性的。只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主政蜀国后才开始算的上名门。
诸葛珪是诸葛亮(孔明)之父,曾为泰山郡丞.
诸葛玄是诸葛亮(孔明)之叔父,为当时名士.
诸葛瑾是诸葛亮(孔明)之兄,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诸葛诞是诸葛亮(孔明)之族弟(并非同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而诸葛瑾之子恪,亦把持吴国军政大权一时。不过后来因为过于骄横导致全族被杀。
所以诸葛家族堪称三国时期望族亦不为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