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洪承畴降清后是什么生活日渐不受重视

众妙之门 2023-06-26 03:10:02

洪承畴降清后是什么生活日渐不受重视

大家好,说起洪承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洪承畴这个人在明朝末年应该是非常著名的角色,他在明朝这边官位做到了蓟辽总督,那可是比正一品的武将还要高出半截的位置。他的前辈袁崇焕就曾经坐过这个位置。可是当时满清进入到了皇太极时期,这时候的满清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洪承畴个人的能力也比较有限,最终在大战中兵败被抓了起来。到了清庭以后,洪承畴一直绝食,认为就算是饿死了,也绝对不能投降,满清。当时是崇祯十一年,大明王朝还有六年的寿命,所以洪承畴认为大明还有希望。

如果大明王朝还有希望的话,那他现在投降满清,确实就是亏大发了。这就好像卢俊义投靠梁山好汉一样,人家原来的小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呢?而且满清虽然实力强大,到底也只是偏安一隅的小集团,哪里能跟庞大的天朝大明相提并论呢?这样的观念一直充斥在洪承畴的脑子里。但是皇太极比较聪明,他一直让已经投降的汉臣去劝说洪承畴,甚至自己还亲自问问洪承畴的近况,最终打动了洪承畴。

他投降了以后,进入角色十分快,为皇太极出了不少主意。正是因为这些主意,让皇太极发现,洪承畴简直就是小说里诸葛亮式的人物,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但是这么聪明的人,到底对自己是不是忠诚,这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皇太极在任的时候,洪承畴只是给他出主意,却没有得到任何有实权的职位。但是没办法啊,已经寄人篱下了,就不要想着能够飞黄腾达了。所以洪承畴几乎也认命了,但是他看到范文臣却得到了重用,祖大寿投降以后也能够得到重用,他心里自然是非常着急。

如果一直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那这辈子就算是毁掉了。所以洪承畴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一直等到多尔衮掌权以后,洪承畴开始为多尔衮做事。多尔衮也觉得他是一位人才,恰好此刻已经到了南下的时候,所以多尔衮给了洪承畴一个任务,那就是去说服南方明朝的将领们投降。而这个时候的洪承畴终于飞黄腾达,凭借他对大明朝的了解,和一系列强大的人际关系,他招揽了很多投降的将领。所以得到了多尔衮的赏识,成为了满清朝廷中第一位汉人宰相。

不过在劝说郑成功这件事上,他却碰了个大钉子,当时的郑成功想要北伐,手里有十多万大军,实在是清朝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所以洪承畴为了说服郑成功想了很多办法,自己刚刚得到信任,如果这件事办不好的话,那算是丢大发了。不过他的确没有办成这件事,因为郑成功跟他没有半点人际关系,而且刚刚得到隆武帝加封为国姓爷。本来已经用谎言说服了他老爸郑芝龙,却没能说服手握大权的郑成功,这也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

后来他在平定西边的战事中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孙可望本来是反清势力中,比较强大的一股力量。洪承畴相机行事,没有逼迫孙可望,最终看准了孙可望会跟李定国反目成仇,所以成功收服了孙可望,平定了西南边陲地区。说起来他还是吴三桂的恩人,因为他主动上书给顺治皇帝,说西南边陲起义太多,需要有大将镇守才能保证平安,所以吴三桂才捡了一个平西王的王位。

如何正确评价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后降清,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 获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于贰臣甲等列入《清史·贰臣传》。


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才能站得住脚,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根据唯物史观,对待人民的态度和历史上对中华民族是否有贡献来看,洪承畴对人民有益,对社会和国家有功。

洪承畴随多尔衮入京时,针对以往清兵到处烧杀掠夺的野蛮行径,提出约法三章:“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务”,同时免除三饷。进军江南和云贵,又减少苏杭赋税,停征漕粮,疏请朝廷赈济边民。这就是洪承畴“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政绩。再者,他借助入内院佐理机务,参与国家大计之机,制订一系列安邦定国的重要措施,诸如袭明制,行保举,选人才,学汉语等。招抚江南时,贯以“以抚为主”的方针,招抚安徽、江西要地十三府,以及豫、鄂、湘四十余寨。招降福建郑芝龙,减少战争损失和生灵涂炭。经略西南王省,实行“以战为守”,“广示招徕”,“开垦田亩”等政策,迅速绶靖南疆,实现国家统一。综上所述,洪承畴有惠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功于国家,应予充分肯定。

二、要从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的观点出发来评价洪承畴。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都是同胞兄弟。民族不分大少,应一律平等。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的时间达267年之久,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以清代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洪承畴顺应历史潮流,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属应该基本肯定的历史人物。但由于受儒家传统观念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历史以来,人们对洪承畴的评价总是有偏见,说他是“大节有亏”之人,甚至给扣上“汉奸”的帽子,使洪承畴蒙上不白之冤。对洪承畴的评价,关系到满汉两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对洪承畴的评价,千万不能从狭隘的民族心理出发,要将其放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评价。


洪承畴顺应历史,背明降清,并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开清重臣。我们要颂扬民族气节,但必须将民族气节与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区别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公允评价洪承畴,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2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