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萧太后萧绰的故事。
孙俪领衔主演的《芈月传》让秦国这个“霸气侧漏”的传奇太后,成为我们家喻户晓的“女神”。芈月的传奇经历被后人津津乐道,她对秦国的贡献,她那为国家而付出一切的伟大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而此人堪称辽国的芈月,16岁她成为辽国皇后,29岁成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她执掌辽国大权的27年里,辽国国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她不但成功玩转朝堂,更两次亲征北宋,因为她,北宋杨家将的杨业大将军被逼得只能自杀,从此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光复幽云十六州之梦”彻底破灭,北宋对辽国的战略计划,也从此从战略进攻变成以守为主。那么这位辽国芈月是谁呢?
萧太后萧绰
她就是辽国太后萧绰,辽景宗的妻子,辽国一代雄主辽圣宗的亲生母亲。在很多宋辽电视剧当中经常提到的“萧太后”,90%就是指辽圣宗的母亲萧绰。《辽史后妃传》曾如此高度评价这位辽国历史上最伟大最睿智的太后: 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辽国超级豪门萧家
仔细研究《辽史》,我们可以知道,辽国皇家妃子当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萧姓,这种带有汉族特色的姓氏,据说是辽国太祖爷耶律阿保机亲赐给当年辅助自己的第一大家族的姓氏。而皇族耶律也有一个姓,刘。看来耶律阿保机很是崇拜汉朝太祖爷刘邦啊!萧姓不是冲着萧何去的吗?从这个赐封萧姓,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耶律阿保机是希望萧家能够如当年萧何一样去辅佐刘邦,看来帝王心不可测啊!从此,萧家和耶律家族也成为辽国势力最大的两大家族,萧家更是几乎承包了辽国皇后皇妃,以及帝国重要军政高位。
萧太后萧绰就是辽国萧氏家族最为杰出的女性,在她主政辽国朝政的27年里,辽国国力空前强盛,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军事上更是打得北宋狼狈不堪,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是成为一句空话,大将军杨业牺牲,著名的“澶渊之盟”更是在萧太后主导下签订。
萧绰辅佐丈夫掌控朝政
萧绰,出身于辽国豪门萧家,其父是辽国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萧思温。可以说她的父亲在辽国基本上是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相信大家对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里面主角之一乔峰,也就是萧峰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电视剧里乔峰就被辽国皇帝封为南院大王,其实萧思温的职位就和乔峰差不多,当然,萧思温的实权要比乔峰大得太多。
作为助辽景宗登基的功臣,萧思温可谓是风光一时,不但在朝廷势力强大,而且也开始渐渐插手军队事务。而辽景宗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在朝政方面不但依赖萧思温,在私下,聪慧睿智,对朝务颇有独特见地的萧绰也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于是,日子久了,辽景宗慢慢的开始咨询萧绰的意见,发展到后来,辽景宗甚至将大部分朝廷要务直接交给萧绰处理,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资深历史爱好者们就会想起武则天和慈禧太后两个“女强人”,对比之下,我们发现,这三个女强人的早期崛起模式几乎是差不多的,唐高宗李治和清朝咸丰皇帝都是因为身体不好,从而给了武则天慈禧太后两人插手朝政的契机。
萧太后的私生活
经过长时间梳理朝政,本身就非常优秀的萧绰更是对辽国上下了如指掌,这给她日后成为“萧太后”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公元970年,父亲萧思温跟随辽景宗围猎的时候,被高勋等人刺杀身亡。虽然外戚助力失去了,年仅17岁的萧绰也没有慌了手脚,而是隐忍下来,继续做丈夫“背后的女人”。虽然随着父亲的死,娘家的帮助已经几乎可以说没有了,但是睿智、政治智慧超凡的萧绰却开始慢慢培植自己的嫡系力量。其中,韩德让这个汉族重臣对萧绰日后掌权的帮助是最大的。
根据一些零星历史资料显示,这个韩德让能力极强,韩家虽然不是正宗的契丹人,是汉人,但韩家不管在政界,还是在军方的势力都非常强大。也正因为如此,在丈夫辽景宗死后,萧绰不惜“下嫁”韩德让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当然有资料指出,人家韩德让本身就是萧绰的初恋情人,反而辽景宗是拆散这对有情人的“第三者”。当然,契丹人和我们汉人民族习惯差异性还是很大的,在我们汉人看来,太后属于我们国家女性的“楷模”,怎么可以改嫁呢?然而,契丹人虽然建国了,但骨子里草原民族野性让他们对于礼教并不是特别重视。
萧太后“垂帘听政”27年
公元982年,萧绰的丈夫辽景宗在围猎路上病逝。身体不好还去做围猎这么激烈的运动,也难怪了!在临死之前,辽景宗下遗诏:,梁王耶律隆绪即位,军国大事听从皇后命令。从此,29岁的萧绰开始名正言顺地掌握辽国大权长达27年。
可以预见,对于萧绰掌权,朝廷内外不服者是非常多的,尤其是辽国皇室对萧绰和辽圣宗这对孤儿寡母更是虎视眈眈,权力斗争的残酷我们可以从相关宫廷剧可窥一二,那是你死我活的战斗,作为一个女人,萧绰要彻底掌握大权,要给自己只有12岁的儿子打造一个令行禁止、上下一心的辽国,这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辽景宗刚刚病逝后,萧绰虽然被先帝任命为摄政太后,但是她的话并不是什么“懿旨”,下面很多人都不听从她的命令,甚至可能一些有继承权的王爷们还想着拉她下马呢?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萧太后非常聪明地开始示弱,利用先帝,利用大臣们的同情心,利用女人的眼泪,去取得大臣们的支持,尤其是一些中立派的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萧太后懂得利用以韩德让为首的汉人集团为自己服务,通过拉一派打一派这样软硬兼施的手段,成功地为自己巩固权力。经过残酷的政治斗争,萧太后最终还是成为了“笑到了最后的那个人”。
逼着北宋签下《澶渊之盟》的萧太后
掌握辽国大权以后,萧太后展现出了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在政治上,她重用汉人官员,并在情夫韩德让的帮助下进行改革。在军事上,萧太后更是开始两次披挂上阵,两次亲征大宋。
萧太后的这份无畏勇气让崇拜英雄的辽国人彻底臣服于她,而她两次战胜大宋,逼迫大宋放弃北伐,签订《澶渊之盟》更是让她成为辽国人心目中最为伟大的女神,此时此刻,没有一个人可以撼动萧太后的超然地位。
公元986年,萧太后率领辽军先和北宋第一名将曹彬大战,并击败宋军。之后更是一鼓作气和北宋大将军潘美、杨业率领的宋军在北方边境幽州展开激战,这一战,萧太后以一介女儿之身亲自驾着战车向宋军发动进攻,这下子可引燃了辽国士兵军官们心里的荷尔蒙,辽军战斗力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次,这一战,宋军大败,就连北宋初期名将杨业也悲剧被俘,一说是被萧太后下令砍了脑袋,一说是杨业绝食三日自杀。这一年,萧太后只有33岁。
18年后,也就是公元1004年,萧太后更是以五十多岁“高龄”亲征北宋。这一战,辽军同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辽军更是直逼北宋首都门户澶渊。之后,打不过辽军的北宋政府只能憋屈地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还要每年给辽国人进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总结语:
可以这样说,正是萧太后这样强势、睿智的狠角色才让辽国国力空前强大,正是她,让北宋政府从此失去了收复祖宗基业幽云十六州的可能。而对于辽国人来说,这位16岁成为皇后,29岁成为太后的萧绰无疑是他们的骄傲,而对于我们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睿智厉害的女性人物,这才让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变得格外精彩和饱满。
萧太后原名萧燕燕,名萧绰,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辽朝非常杰出的 政治 家、 军事 家与改革家,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萧太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萧太后的简介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辽朝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萧绰时年30岁,圣宗12岁,父萧思温于保宁二年(970年)被害,无嗣,使得萧绰无外戚可以依靠。统和元年(983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绰治国有方,听到好的建议必定采纳,赏罚分明。为了笼络群臣,她给许多大臣加官进爵或是绘像于景宗乾陵,使群臣尽其忠而效其力。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萧太后的生平简介
萧燕燕的一生在公元953年那年开始,她的父亲是?断腕太后?述律平的族侄,母亲是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萧燕燕名字是萧绰,小名叫燕燕,所以才有萧燕燕这一名, 传说 燕燕的名字是由她的母亲是燕国公主和她的父亲在燕国工作而得来。萧燕燕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从贵妃到皇后,再到皇太后。
这位女政治家的人生真可以算的上是圆满了,爱情事业双丰收。从小就备受宠爱的萧燕燕,原本以为可以跟自己的心上人白头到老,却发生了转折点。
萧燕燕的一生转折点就是嫁给了皇上。未出嫁之前,她和她的心上人一番离别后, 决定 嫁给皇上。在出嫁之后,她发觉皇上长得不错,而且又有才华,就像遇见了伯乐,所以她决定和眼前的人恩爱相处,皇上本性犹豫不决,在处理政事方面没有萧燕燕果断,就将萧燕燕的权利提升到和自己平起平坐。在这个铺垫下,萧燕燕的政治之路走得很是顺利,在皇上过世之后,当上皇太后。当上皇太后的萧燕燕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利,就将自己之前喜欢的韩德让纳入自己的后宫,直到她病逝于行宫。
萧燕燕的一生可谓是爱情和事业双圆满,让宋朝和辽朝和好,让辽朝的发展达到繁荣,到了晚年,还能与自己的心上人白头到老。不过她的成就也是经过她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虽然当时人们对萧燕燕的评价两极化,但那又怎样,豁达的人不需要向世界解释人生。
萧太后怎么死的
萧燕燕是怎么死的呢?有人说是她因为羞愧自尽而死的。在《杨家府演义》的萧燕燕是个昏庸无能,残暴的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敌人的,最后导致宋朝灭了辽,萧燕燕就羞愧的自尽了,还被宋朝降格为妃子得以安葬。
这是民间的说法,其实关于萧燕燕是怎么死的,后世的人都有着深深的误解。由于萧燕燕在未嫁人的时候有个情人,当上皇后之后她始终念念不忘。皇上死后,她和她的情人如同夫妻一般生活,虽然这种事情在当时的契丹族里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由于传统父权思想以及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偏执观念,才会让这个歪曲事实的演义里的情节深入民间,让萧燕燕的死因一直存在两极化的争议。
萧燕燕将辽朝从中兴发展到盛世,她听从贤良之才的 意见 ,没有民族歧视。她并不是那个杀伐决断的萧燕燕,而是一个深明大义,善于用贤良之才,并且为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虽然她和她情人的事情对于传统观念里的人来说是不耻的,但是俗话也有说了,彪悍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释的,所以她自己过得开心就可以了。其实萧燕燕死亡的真实情况是,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在行宫病逝,享年57岁。第二年安葬在乾陵里。
萧太后一般指萧绰。
在历史上,萧太后的真名是萧绰,也叫萧燕燕。他的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也是辽国的宰相。萧绰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父亲决定这个女儿将来必定会成大器。辽景宗时期,萧燕燕入宫,被封为皇妃。不到两个月,她被任命为皇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生活。
萧太后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辽景宗常年生病。朝政的事务无论大小都由萧绰处理。景宗也很放心。他从不问萧绰是否做了决定。萧燕燕生下太子耶律隆绪,景帝驾崩后,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就当上了皇帝,但他是少主而且年龄又小,萧燕燕被任命为辅佐政治。
萧绰上台后,对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整顿朝廷纪律,严惩贪官,修改新法规,使人民生活良好,辽国蒸蒸日上。
萧太后也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军事家。在大辽和宋军的对抗中,萧绰作为一个国家的太后,轻装上阵。凭借她的军事才能,她平息了内乱,抵抗了宋军,活捉了宋军领袖杨业。并砍下他的头来鼓舞军队的士气。之后与北宋作战。
审时度势,与北宋讲和,达成““澶渊之盟”,维持辽宋原有领土,互不侵犯干涉。宋每年向辽提供三十万金帛,结束了多年的战乱,进入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
扩展资料:
萧太后之死的真正原因是,晚年她从辽景帝统治时期开始掌管政务,统治政治舞台40年,最终将皇权归还给辽圣宗。
她准备去皇宫供养自己的生活,但在路上却感冒了。她病得很重,最终死去,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当时,萧太后的死在那个时代已经属于寿终正寝了。毕竟她一辈子在国家大事上打拼,身心俱疲,创造了很多传奇,最终回到了净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萧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3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