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建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大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经定下来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为的早在战争时期已逐渐产生的隔阂,终于表面化且发展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李建成只有一个太子妃,姓郑氏,为李建成生了六个儿子,女儿的数量至今没有定论,但是至少有五个。
李建成的大儿子名字叫李承宗。他出生之后,就被李渊封为郡王。但是他并没有活多久,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夭折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被控制,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冠以谋反的名义杀死。
唐高祖被迫下诏由秦王李世民处分军国大事。随后李建成次子李承道及三子河东郡王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义及也被诛杀,并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以延续其世系。关于李建成的五个女儿,名字纪录都不是很详细,只能够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两个女儿的命运。李建成大女儿不详,次女名字叫李婉顺,后来嫁给刘应道为妻,封闻喜县主。
李建成的次女能够活命,不知道是太宗李世民的仁慈,还是次女福大命大,总之能够在血腥的宫廷战争之中得以活命,已经是万幸了。第五个女儿历来被人认定是遗腹子,太子妃郑氏的墓碑上有一段话:“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缅惟梁寡,励节在于衡泌”。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个太子,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不逊色于李世民。由于权力作祟,骨肉相残。不得不让人叹息最无情是帝王家。
玄武门事变时,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披坚执锐入宫。要知道携带兵刃闯入禁宫可是死罪,换做平时给这大老黑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李渊看这形式就知道是出大事了。一问尉迟恭,说是太子和齐王谋反,被秦王诛杀,派尉迟恭进宫保护李渊。李渊哪里能不明白,已经贵为储君的人还要谋谁的反,尉迟恭进宫明明就是控制宫里的场面的。宫中的大臣闻讯马上见风使舵,说太子如何不贤,秦王如何的好。
等李世民进宫以后,这爷俩就开始互飙演技,李世民装的是多么万般无奈才痛下杀手,李渊也夸李世民是怎么有功才没让他们两个阴谋得逞,于是马上就立李世民为嗣。但是李渊的附加条件就是希望李世民不要杀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等人和李元吉的儿子渔阳王李承鸾等人。
已经弑兄杀弟的李世民不想在背上残杀侄子的骂名,本想答应下来。可是这时候李世民的谋士讲了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想法。谋士说到:“殿下没有听过淮南王刘安的故事吗?”
李世民当然听过,汉初时汉文帝刘恒有个弟弟叫刘长,刘长为人飞扬跋扈,文帝对他十分忍让,可最后刘长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反而造反了。但即使这样,文帝也不忍心杀刘长,而是把他流放到四川,可是刘长却在途中饿死,文帝觉得对不起弟弟就把他八岁的儿子刘安封为淮南王。后来在武帝时,刘安为报父仇又造反了。李世民心想:“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个刘安就差点让汉朝倾覆,我这十几个侄子还得了吗?”于是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杀了十几个侄子。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以后,他们的后代也被杀了。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为了不给日后留有祸根,于是下令将李江城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
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还有她们府中的妻妾幼儿全部杀害,并且在李家宗室的名单上面删除了这些人的名字。
传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取得成功并且登上皇位的不久,就经常做噩梦,梦到在玄武门事变当中被他杀害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家人前来索命。
于是派尉迟恭和秦琼在夜晚李世民睡觉的时候担任门前守卫,来保护他的安全,但是因为后来这两个人逐渐年龄变大。没有办法长期担任,李世民只能将两个人的画像挂在他的寝宫门口,这也就是后来门神的由来。
扩展资料: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
不料二皇子唐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
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场兄弟相残的惨剧,牵连人命高大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
但是这一血腥事实的真相却一直扑朔迷离,学者们也一直争论不休,一时间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方法是自为之说。
秦王李世民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史书记载,李世民在灭隋兴唐的大业中功高劳苦,显露出雄才伟略。
作为太子的李建成不可能感觉不到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威胁,面对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可能有失去的危险,李建成当然不甘心,于是一场你死我活、手足相残的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爆发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暗中蓄意谋害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变前不久,李世民到李元吉家喝酒,才喝几杯酒便腹痛不止,回府之后吐血数升,差点死去。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此次进宫也正是为了向李渊参劾李世民。故李世民为了自卫,被迫先发制人,不得已发动政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秦王登储)
对于李世民而言,这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问题倒不是担心这十个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长大后会揭竿而起替他们父亲报仇,而是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们的仇恨、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兴风作浪。
所以,既然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流血政变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李世民只能按照它本身的惯性,把它进一步推向那个无可避免的逻辑终点——屠侄!
只能如此,别无选择。
要说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残忍。可是,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游戏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内,每个人都是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你或许可以选择充当什么角色,但你绝对无法改变角色固有的规定性。
在历史和时代条件圈定的樊笼中,你只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并利用规则,却绝对无力改变规则。换句话说,你可以在规则中游刃有余,但是你不可能溢出规则之外。
所以,一旦历史选择了玄武门之变,一旦命运之神钟情于李世民,那么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就注定在劫难逃!
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当秦王府的两队飞骑奉命冲进东宫和齐王府的时候,李唐皇族的这些金枝玉叶立刻发出了恐惧而绝望的哭嚎。那十个年轻和年幼的亲王还未及从丧父的巨大哀痛中摆脱出来,死神便已伸出冰冷的白爪轻而易举地攫住了他们。
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年龄。也许这对后世的读者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们的内心可以避免受到某种触痛。但是史书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在泛黄的史册里,他们也就是那么一小串毫无特征的符号、两三行容易让人忽略的文字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说说古代妓院的规矩,妓院也是分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