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内行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即使你不熟悉明朝的历史,应该也听过锦衣卫、东厂这些机构。明朝初年,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司法体系,朝廷中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地方上有按察使司,但皇帝们还不放心,因此在正常的司法体系之外,设置了特务机构,比如说锦衣卫、东厂、西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务机构,它的权势超越了东西二厂、锦衣卫,不过许多人似乎并不了解它!
这就是内行厂!提起明朝特务机构,人们经常会提到“厂卫”这个词,“卫“指的是锦衣卫,而“厂”除了东西二厂,还包括内行厂。内行厂由于存在的时间很短,所以它往往被世人忽略,但内行厂的权势堪称最大,甚至压制着东西二厂以及锦衣卫!那么这个内行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内行厂的兴废与两个人物,第一个是明武宗朱厚照,因为内行厂是他设立,也是他废掉的。另一个人就是太监刘瑾,他是内行厂的最高首领。根据史料记载,内行厂设立于正德三年八月,在此之前,明武宗已经有了东厂、西厂、锦衣卫,为何还要设立内行厂呢?这就要从太监刘瑾说起。
明武宗即位时,他身边有八个太监最受信任,即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等,这些人被称作“八虎”。虽然“八虎”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他们之间也有矛盾。当时,马永成负责掌管东厂,谷大用负责掌管西厂,而刘瑾掌管着司礼监,三人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执。
刘瑾虽说掌管司礼监,但由于没能兼管东西二厂,导致手中的权势大打折扣。于是,刘瑾向明武宗提出建立新的特务机构,明武宗对刘瑾非常信任,也就同意了。于是“改惜薪司外薪厂为办事厂,荣府旧仓地为内外事厂”,当时被人们称作内行厂。为什么说内行厂的权势大呢?因为内行厂不仅可以监视官民,还可以监视东厂、西厂、锦衣卫。
至此刘瑾手中已经掌握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司礼监,另一个就是内行厂,正是由于他掌握着这两个机构,再加上明武宗的信任,他才可以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内行厂开创了一个先例,“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戍边,或枷项发遣”。也就是说,无论罪行轻重,都要永久发配边疆,有的还要戴枷流放,就像《水浒传》中的那样。
不过内行厂的枷锁非常沉重,“枷重至百五十斤”,许多人熬不过数日就死了。此外,刘瑾利用内行厂打击异己,同时迫害那些正直的官员以及无辜的百姓。据记载,“尚宝卿顾璿、副使姚祥、工部郎张玮、御史王时中辈并不免,濒死而后谪戍。御史柴文显、汪澄以微罪至凌迟。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
刘瑾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他们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正德五年,宁夏发生叛乱,朝廷派史杨一清、太监张永前去平叛。叛乱结束,张永回京向明武宗揭露刘瑾的罪行。明武宗大怒,亲自前往刘瑾家查抄,之后下诏“磔于市,枭其首”。随着刘瑾以及党羽的覆灭,内行厂也被废除。
有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
1、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2、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3、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4、内行厂
内行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与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别名为大内行(háng,办事之意)厂,又叫“内厂”、“内办事厂”。
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後,内行厂与西厂亦一同被裁撤。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亦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扩展资料:
一、厂卫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厂卫者,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合称,除东厂外,还有短暂设立过的西厂和内行厂,西厂于宪宗和武宗两朝临时设立,前后共存在了十年有余,内行厂设立于武宗朝,存在了四年有余,可以把西厂和内行厂看做是东厂的扩充和加强。
厂卫主要负责侦缉和刑狱,直接受皇帝指挥,侦察平民,监视官员,缉拿犯罪嫌疑人,有时奉旨参与案件审判,是明代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机关。
厂卫朋比怙势,为明代法制之大蠹。从设立的时间来看,锦衣卫要早于东厂。
二、厂卫相互勾结
、东厂和锦衣卫同为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特务侦缉机构,通常情况下,东厂负责侦伺,锦衣卫负责刑狱。东厂缉获的嫌疑人,要送到北镇抚司鞠问,最后再送交刑部拟罪。
东厂的贴刑和番役等办事人员都是从锦衣卫中调拨而来,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势必深相倚结。
但厂卫之间也并非全然精诚合作,两者之间也时常互相争夺权力,当皇帝倚重东厂时,则锦衣卫顷心附之,皇帝大用锦衣卫时,则东厂反为之下。
但自明代中期以后,东厂的势力就未曾低落过,提督东厂的司礼监太监得势是重要原因。所以锦衣卫“无不竟趋厂门,甘为役隶矣”。
三、厂卫机构对司法制度的侵害
厂卫机构作为一个庞大的特务刑讯机构,设有独立的监狱,为数众多的特务人员,可以随意缉拿嫌疑人,对其下狱刑讯之,狱成报法司拟罪。
厂卫直接向皇帝负责,诸事可径自向皇帝汇报,而皇帝有时也授权予厂卫机构,让他们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案件。
在实际运做过程中,厂卫经常公然的侵犯三法司的权力,为所欲为,对明代的法制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终明一代,大臣们都对厂卫的擅权滥刑痛心疾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厂卫
它们的关系是“内行厂监视西厂;西厂监视东厂;东厂监视锦衣卫;锦衣卫监视文武百官。”六扇门属于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刑事侦查局。
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属于内侍,也就是太监。相当于(国安局第九局(对内保防侦察局)主管涉外单位防谍,监控境内反动组织及外国机构)。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锦衣卫属于卫所。相当于国安局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的一部分,主管侦查百官和反动活动。
东厂,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厂,即西缉事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内行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与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别名为大内行厂,又叫“内厂”、“内办事厂”。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例,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
六扇门指的是三法司衙门的合称。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明清时分别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元代指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宋代指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唐代只有大理寺和刑部,汉代指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
扩展资料: 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明武宗正德初年,以当时八虎之一的马永成掌管东厂,以八虎的另一成员谷大用掌管西厂。当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矛盾,又在京师荣府旧仓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设内行厂。
参考资料:
锦衣卫-百度百科
内行厂-百度百科
东厂-百度百科
西厂-百度百科
六扇门-百度百科
他们的关系是:
内行厂-----监视---→西厂-----监视---→东厂-----监视---→锦衣卫-----监视---→文武百官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简单:
六扇门属于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五局:刑事侦查局。
锦衣卫属于卫所。相当于国安局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的一部分 主管侦查百官和反动活动。
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属于内侍,也就是太监。相当于(国安局第九局(对内保防侦察局)主管涉外单位防谍,监控境内反动组织及外国机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