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皎是孙权的什么人孙权为何对他另眼相待

以史为鉴 2023-06-29 06:10:36

孙皎是孙权的什么人孙权为何对他另眼相待

孙皎是孙权的什么人?孙权为何对他另眼相待?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孙权不惜打破吴蜀联盟,也要联合曹操围堵关羽,实际上这是因为孙权已经感到了关羽的威胁。当时关羽在襄阳取得大捷,如果不及时阻挡关羽,看蜀汉继续壮大,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关羽也是没想到孙权竟然会单方面背叛盟约,最后败走麦城。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堂弟孙皎发挥了奇效,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孙皎到底是谁,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孙皎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部征讨屯驻在襄阳的曹仁,曹魏在荆州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曹操派出了左将军于禁,亲率大军赶往襄阳解围。当时又正好赶上汉水暴涨,关羽就趁机利用水军的优势击溃了救援的魏军,并抓获了于禁在内的三万多人送到了江陵。

此时的孙权,眼看着关羽在荆州的势力越来越来稳固,内心的惧怕与日俱增,所以就利用这次机会向曹操乞和,并表示愿倾全军之力为他代劳征讨荆州。乞和只是孙权使用的一种手段,他的真实目的就是借此稳住曹操然后自己拿下荆州诸郡,彻底铲除关羽这个威胁。

曹操对孙权的用意也心知肚明,但是他也乐意看着蜀、吴之间刀兵相向,最好打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他好坐享渔翁之利。所以就同意了孙权的请求并给曹仁下了命令,只允许闭城自守以弓箭据敌,不允许出城迎战,而孙权则开始实施偷袭荆州的计划。

在东吴这次征讨荆州的过程中,除了吕蒙、朱然、潘璋等这些为人熟知的名将之外,还有一个他极为重用的宗室成员孙皎,也被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据《三国志 孙皎传》中记载,孙皎是孙权的堂弟,是他小叔孙静的第三个儿子。孙静自孙坚起兵的时候,就纠结乡里以及宗室中的五六百人,跟随在其身边攻城拔寨、开疆扩土。在孙策时期,又辅助孙策破刘繇、入会稽,在平定江东诸郡的战斗中居功至伟。只是在江东平定之后由于恋家不愿意出仕,所以就一直留在故土直至病逝。

在孙静的几个儿子当中,最有作为也最被孙权看中的,就属孙瑜和孙皎这两个人了。孙瑜最早以恭义校尉开始统兵作战,在孙权初期的平定叛乱、征讨不服、出征江夏、北据曹魏等战役中屡建奇功。只可惜在正值壮年之际就英年早逝了,“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孙皎是孙瑜的亲弟弟,最早以护军校尉开始统兵作战。在曹操数次出兵濡须的战斗中,孙皎一马当先每每率精锐前线迎敌,在整个战斗中功不可没,孙权对他也是极为的喜爱和重用。程普病逝之后,孙皎被晋升为都护征虏将军,程普的部属也划给了孙皎并屯守夏口。黄盖和孙瑜病逝之后,其帐下的部将也都归并到了孙皎的手下。

从这些史料当中就能看出,孙权对他这个堂弟是极为信任和重用的。当然,这其中除了宗室亲情之外,孙皎身上确实有很多特长比较瞩目。勇猛、果敢,这是武将身上必备的特质,孙皎除了这些特质之外还轻财好施、善于用人。尤其喜爱结交名仕,他跟当时同在孙权帐下效力的诸葛瑾就是莫逆之交,这从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自从甘宁归附孙权之后,孙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跟甘宁争吵。当时有人就劝甘宁息事宁人,躲着点孙皎以免矛盾加剧。但是甘宁也是一个有血性且非常倔强的武将,不听劝阻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加深了。孙权知道了这件事儿之后,就给孙皎写了一封长信,并专门让诸葛瑾带着这封信到孙皎面前重重地训斥他。

孙皎被孙权训斥了一顿,又经过诸葛瑾的开导,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任性,所以就上书向孙权承认过错,并和甘宁也抛开了所有的不痛快结成了至交好友。这就充分体现出了孙皎和诸葛瑾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对诸葛瑾本人也非常的信服。

在孙权派兵出征荆州之前,还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就是关于吕蒙和孙皎统兵的问题。据《三国志 孙皎传》中记载,孙权在出兵之前,意欲让吕蒙和孙皎各任左右大都督一起统兵作战,但是这件事却遭到了吕蒙的抵制。吕蒙对孙权说:“主上要是觉得征虏将军行,你就让他统兵;如果觉得我吕蒙行,就让我统兵。早年周瑜和程普为左右大都督,共同领军出战江陵的时候,就因为不和睦差一点耽误了大事。虽然决定权在周将军手里,但是程将军却以资历持重力争,并且两人都是大都督,导致了江陵之战久拖未决。这是前车之鉴,不得不重视。”孙权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随即做出了决定:“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这一段记载,倒并不一定说吕蒙和孙皎之间有什么不和睦的地方,只是有了前车之鉴,吕蒙也是害怕在战场上再度发生类似于江陵之战中的情况。经过吕蒙的争执之后独得了兵权,保障了征讨荆州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优良的战绩。而这也是吕蒙自被重用以来,唯一一次因统兵的问题跟孙权发生的争执。

孙权、吕蒙、鲁肃的生平简介

1、孙权: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2、吕蒙: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3、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一、孙权故事:

1、乘马射虎

孙权喜爱狩猎,常常骑马射虎,早出晚归。一次,孙权至庱亭射虎,老虎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孙权的侍从张世趁机用戈再击。最终老虎被抓获了。

重臣张昭曾劝谏道:“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孙权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始终不能停止,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遮盖,自己在里面射虎。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孙权每次都以亲手搏击为乐。

张昭多次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

2、不记前仇

孙策掌理江东时,曾让吕范管理财计。当时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当时被孙权怨恨。

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但等到孙权开始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再录用。

吕范去世后,孙权路过吕范墓,忍不住呼喊他的字:“子衡!”言毕泪流不止。

二、吕蒙故事:

1、梦中学习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宗关于吕蒙的玄幻故事。

孙权劝吕蒙多学习经典,于是吕蒙便潜心博览群书,而以《易经》为主要学习对象。吕蒙经常因酒醉而坐在已逝世的孙策的旧座位上,有时更沉沉睡去。

一次在他沉睡中,竟然将《易经》诵读了一遍,然后惊醒。众人问他惊醒的原因,他便说:“我刚才梦见伏羲、周文王、周公,与我谈论世代治乱兴衰之事,与及日月宇宙变化之理,无一不是精妙之极;他们不是只谈空话,纯粹诵读文章而已。”

于是大家都知道吕蒙曾经在睡梦中诵读《易经》之事。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兴平元年(194年),吕蒙周岁年仅十四五岁,私自随姐夫邓当作战。后为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止。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蒙说:“这贫贱的日子难生活下去,说不定获得功劳,就能取得富贵。再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怜惜而饶恕了他。

比喻不冒危险,就难以成事。现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难以取得真知。

三、鲁肃故事:

1、安车软轮

赤壁大战结束,鲁肃先行归来。孙权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鲁肃进殿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示敬,并对他说:“子敬,我扶鞍下马迎接你,足以表彰你的功劳吧?”鲁肃趋前几步,摇头说:“未能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

鲁肃就座后,才徐徐举鞭说:“我希望至尊的威德遍及四海、总括九州,完成帝王大业,再用软轮小轿车召见我,这才算显扬我。”孙权听后,抚掌大笑。后用以安车软轮来形容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表示优礼。

2、死后显灵

孙权病得很重的时候,一个巫师报告说:“有个鬼戴着绢的头巾,像是已经故去的将相,大声斥责他都不理睬,径直走进宫里。”当夜,孙权果然看见已死的鲁肃前来拜见,衣服头巾和巫师说的完全一样。?

另有一则说:王伯阳家在京口,家东边一坟墓,相传是鲁肃的墓。王伯阳的妻子是郗鉴的女儿,去世后王填平坟墓用来下葬。

过了几天,王伯阳在厅上,看见一个贵人乘着坐轿,络绎不绝,随从的人有几百人,远远地说:“我是鲁子敬,你为何毁我的坟墓?”于是在左右的注视下下轿,用刀环击打了数百下离开,不久王伯阳被击打处都发疽溃烂而死 。

扩展资料

一、孙权评价:

1、刘琬: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2、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3、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4、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5、钟繇:顾念孙权,了更妩媚。

二、吕蒙评价:

1、陈寿: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2、陆机: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

3、邓骞:武昌既定,据其军实,镇抚二州,施惠士卒,使还者如归,此吕蒙所以克敌也。

4、张骏: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

5、慕容廆:不知今之江表为贤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将吕蒙、凌统高踪旷世哉?

三、鲁肃评价:

1、陆机: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2、袁宏:昂昂子敬,拔迹草莱。荷檐吐奇,乃构云台。

3、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4、孙元晏: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5、周昙: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都属于三国的重要功臣,孙权、吕蒙、鲁肃的生平是怎样的?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 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时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年仅十五、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作战。后为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止。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生气,欲责罚吕蒙,吕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2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彼坚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的。1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2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害,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

孙权有几个孩子

问题一:请问孙权有几个女儿? 孙权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名亥叫做鲁班,称为鲁班公主,又称全公主;乳名却是“大虎”。中间的一个女儿,不知道叫做什么名字。小女儿叫做鲁育,称为鲁育公主,又称朱公主,乳名是“小虎”。大虎与小虎,均为步夫人所生。中间的一个女儿,是谁所生.我们不知道。

问题二:孙权的子女是谁 孙氏家族
祖:孙武、孙膑
父:孙坚
母:吴氏(吴夫人) 继母:吴氏(吴国太)(演义)
叔父:孙静
嫡兄弟:孙策、孙翊、孙匡
庶兄弟:孙朗
堂兄弟:孙瑜、孙皎、孙奂、孙蒿、孙谦
妹:孙尚香
嫔妃:谢氏、徐氏(养孙登)、步氏(生孙鲁班、孙鲁育,皆女)、王氏(生孙和)、王氏(生孙休)、潘氏(生孙亮)
子: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孙:孙皓、孙德、孙希、孙、孙英、孙基、孙壹
侄辈:孙绰、孙赵、孙恭
侄孙:孙琳、孙峻

问题三:孙权的儿子谁继承了帝位 孙亮(243-260),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废为会稽王。 孙亮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所以最初他不是太子。(孙权共有七子:登、虑、和、霸、奋、休、亮)然而,孙权的长子宣太子孙登、次子孙虑早年已经去世;而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后,因被意图争夺太子之位的四子鲁王孙霸和孙权长女全公主陷害而被废去太子之位,孙霸也被孙权逼迫自尽。最后孙权决定立幼子孙亮为太子。锭权于吴太和二年(252年)去世,孙亮继位,改元建兴,时年十岁。   孙亮即位时,由太子太傅诸葛恪、太常滕胤、侍中武卫将军孙峻等人辅政。诸葛恪在孙亮继位 后便出兵北伐,进攻魏国,但最后吴军战败,伤亡惨重,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建兴二年(253年),孙峻在得到孙亮的同意后,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其后孙峻出任丞相大将军。   孙峻的地位并不稳定。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五凤二年(255年),孙峻带兵与魏国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次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亦于是年去世。   引发了另一次政变。骠骑将军吕据等人不满 孙的继任,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遂与滕胤密谋推翻孙,但最终失败被杀。另一位将领王也密谋杀死孙,亦事败被杀。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但施政常被孙的掣肘。孙亮对孙的独断专行甚为不满,于是暗中与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   同年,魏国的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做人质。孙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一些参战的将领因为怕被孙杀死而投降了魏国。   太平三年(258年),孙发觉孙亮想杀死自己,于是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了刘承,率军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亦声称孙亮在祭祀时口出恶言。   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且将他遣送回封地,孙亮后丧命于途中。据相关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孙休派人毒死的。时年仅17岁。

问题四:孙权的儿子是谁 历史上的孙权有几个儿子 孙权一生共有7个儿子,在这7个儿子中,除长子、次子因病早亡以外,一个被孙权自己赐死,另有三个在孙权死后被孙氏子侄杀死或逼死。孙权的7个儿子分别是: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孙权的长子,三国时东吴宣太子。赤乌四年五月卒,年仅三十三岁。
孙虑(213-232),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吴国大帝孙权次子,封建昌侯。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是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也是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父亲。他曾被孙权立为皇太子,但后来被废黜,最后更被赐死。
孙霸,字子威,吴郡富春人,孙权之子,孙和被选为太子时,受封为鲁王,因此与孙和之间产生继位的问题,後来被降罪赐死。
孙奋(?-270年),字子扬,孙权的第五子,生母为仲姬,三国时东吴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转封章安侯。
孙休(235-264),字子烈,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权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
孙亮(243-260),字子明,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废为会稽王。

问题五:孙权的儿子是什么死的 孙权后代结局如何 孙权的儿子
孙权年幼时便跟随父兄征战沙场,虽说他的事业一半是由其父兄为其打下的,但没有他的骁勇善战和有勇有谋是完成不了父亲孙坚的遗业。孙权称霸一方的东吴帝国却因为他没有处理好继承人之事,而导致东吴政变,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孙权的儿子有哪些吧。
孙登为孙权的长子,因其生母地位低微先后由谢夫人、徐夫人抚养长大,孙登品行颇佳,对朝政多有见解,礼贤下士。在他孙权称帝那年被立为太子,多次劝谏孙权,处理政务颇谨慎,十分体恤百姓。后英年早逝,病逝前还举荐能人,望孙权任用,孙权知子孙登逝世甚是悲伤。
孙虑为孙权次子,自幼聪颖,且多才艺,深得孙权喜爱,后任职半州,政绩颇佳,深得民心,但不幸早逝,享年20岁。
孙和为孙权三子,因母亲王夫人甚得恩宠而被孙权喜爱,因孙登逝世,故18岁的孙和被立为太子。因其母王夫人和孙权之女鲁班公主有过节,遂得铝板公主陷害被废除太子之位。
孙霸为孙权四子,为孙和同母之弟,孙和伟太子时被封为鲁王,因不满继位问题而产生“两宫之争”,导致大量人才因此被迫害,遂孙和被罢黜,孙霸被赐死。
孙奋为孙权五子,孙权在位时受封为齐王。
孙休为孙权六子,曾为琅琊王,后东吴政变,孙休为吴太宗成为东吴第三位帝王。
孙亮为孙权幼子,母亲为潘皇后,为东吴第二位帝王,在位时仅10岁,后因政变被贬为会稽王,年仅16岁便逝世。
孙权后代
孙权一生子女众多,晚年因其处理继承人之事不当,导致日后东吴政变,朝局动荡,国势衰退。孙权一生英勇贤明但却晚节不保,猜忌加重,滥杀忠臣,其后代也均死于非命或早逝,甚是悲哀。
孙权长子孙登病逝于31岁;次子孙虑早夭;三子孙和为废太子,于30岁时被孙峻杀死;四子孙霸被孙权赐死;五子孙奋被孙皓处死(孙皓为孙和之子,后为吴国皇帝);六子孙休曾为吴太宗,30岁时病逝;七子孙亮曾为吴国帝王,后被废,年仅17岁便无端逝世,有传言是被害死。
孙权的长女为孙鲁班,为步夫人所生,因孙权甚宠步夫人,遂鲁班公主十分得其宠爱,鲁班公主因此持宠而娇,为非作歹,心肠十分恶毒,不仅加害太子孙和,引起政变,还残害亲妹妹,后被流放。
孙鲁育同为步夫人所处,她不仅被亲姐姐孙鲁班所害,其子也同被残害,命运悲惨至极。孙权还有一个女儿未得其名,但也早逝。
而关于孙权的后人,目前最多的聚居地便是如今的浙江富阳龙门镇一带,故孙权的后代也被称为是富春孙氏,而如今的南京市也被称为是孙氏后人发迹地,因此还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孙氏宗亲的协会。

问题六:孙权的儿子有谁 孙权具体有多少个子女不详,孙亮字子明,是孙权小儿子,孙休字子烈,是孙权第六子,孙和为王夫人所生,步夫人生有二女,长女名孙鲁班,字大虎,先嫁周瑜之子周循,后嫁全琮;次女名孙鲁育,字小虎,先嫁朱据,后嫁刘纂。
采纳哦

问题七:三国演义中涉及到的孙权的儿子有哪几个? 孙权有多少子女不详,(三国演义中提及的打了星号、)(1*)长子孙登。字子高。(2)次子孙虑,字子智。(3*)三子孙和,字子孝。(4)四子孙霸,字子威。(5)五子孙奋。字子杨(6*)六子孙休,字子烈。其弟孙亮死后承王位。(7*)孙亮,字子明,是孙权的小儿子。孙权死后承皇位。(8*)大女儿孙鲁班,字大虎。嫁给周瑜之子周循。(9*)二女儿孙鲁育,字小虎,嫁给朱据。*末代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与其同辈的是孙德*,孙希,孙蟠,孙英*,孙壹。

问题八:孙权有多少个孩子?一生有什么作为?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曾在濡须口一带,乘大船侦探魏军阵容,异常镇定自若。魏军弓箭齐发,箭镞集中在船的一侧。孙权下令掉转船头,再以另一侧受箭,待箭匀船平后再安全驶回。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他曾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战败刘表,取得荆州,企图一举灭吴。他对孙权声称:今治水军80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果断地采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公元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
孙坚在讨伐董卓时,於洛阳的一间公厕,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在厕所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孙权的蓝眼珠,是个不详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後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因此非常地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但周瑜独不离,反倒继续协助孙权,後来大臣们虽然都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却也从此变成了个无能,直到过世为止。
孙权规划并建造了建业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业城中建有壮丽的宫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公元247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基本上孙权除了是东无的开国皇帝以外,他基本上只是个无能兼失格的领盗人而已,基本上,吴国的江山,高达八成以上,都是孙坚和孙策打下的,而孙权可说完全没有参与这些战役;至於赤壁之战,若非周瑜、鲁肃、黄盖等人,吴国亦不可能获胜而得以和魏国与蜀国三分天下,但据传孙权为了掩盖自己无能的事实,而窜改史料,甚至於还给自己起了个字,叫仲谋,也就是很有谋略的意思,但东无大臣事实上,心里都很明白,孙权的表现和他的字号可说是完全相反。
孙权统治江东长达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

问题九:孙权有几个儿子,哪几个做了皇帝?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
公元252年4月,孙权病逝,享年71岁,吴立孙亮为帝。孙亮字子明,是孙权小儿子,孙休字子烈,是孙权第六子,孙和为王夫人所生,后为权臣所废,立其兄孙休为帝。孙休死后,儿子十分年幼。群臣认为主少国危,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便被拥立继位。孙皓继位之初,也曾有所作为。但很快就纵情声色,残暴刚愎。最终被西晋所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67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