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付朝廷腐败的政治手腕有多强硬?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自元朝末年的残暴统治与连年征战,国家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争权夺利,贪腐现象盛行,吏治败坏。正是因为元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导致百姓生活疾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也最终结束了蒙元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尤其是元末官场上的贪污腐化现场,朱元璋更是深恶痛绝。他曾说:“不禁贪墨,则民无以遂其生。”
可见朱元璋对吏治清明的向往以及对打击官员贪污的重视。
昔日功臣武将、王侯权贵,也都居功视傲、贪赃枉法
随着朱元璋对其它农民起义军战争的不断胜利,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矛盾的重点也逐步转向内部。可统治秩序的建立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也伴随着一批跟随朱元璋夺权江山的功臣武将、王侯权贵,甚至是些地方官吏,也都居功视傲、贪赃枉法起来。
由于元末官员贪墨遗风的存在,同时大批元末官员也加入到了新王朝的官员队伍,也加速形成了明初时的吏治腐化的堪忧状况。在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贪污腐化问题多次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然而最高统治者的尊尊告诫却并未引起群臣的重视,贪污之心迅速膨胀,腐化之气也日益严重。如户部侍郎郭桓,身为朝廷要员,利用职权与地方官员相勾结,大量私吞秋粮。本要如实上交的秋粮四百五十万石,实际却上交二百六十余万石,私自侵吞达一百九十余万石。
盛怒之下,许多官吏都被处死
史籍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永嘉侯朱亮祖出仕广东时,大肆收取贿赂,以权谋私,释放豪强与犯罪亲属。大将蓝玉,“多蓄庄奴假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利”。又如刑部官员为收取钱财,犯人虽可保释出狱,但也不释放。工部官员也经常克扣工匠的安家钱与月食钱,即使工期已满,如要不给钱财,也不能按期回家等。地方官吏更是有恃无恐,欺压百姓。如朱元璋多次下诏减免太平、宣城等地的税收,但地方官吏无视圣意,强迫百姓继续缴纳。
从种种案例中可以看到,明初的官员贪污现象还很普遍,这与朱元璋与民休养生息、实现吏治清明的初衷是相悖的。朱元璋的亲自教诲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贪污案件仍是不断出现。
因此,朱元璋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避免元朝灭亡的重演,达到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也必须实行严厉的惩治腐败政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显现出来
随着当时民族矛盾的逐渐衰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显现出来。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就动摇着朱明王朝自身的统治。淮人集团与非淮人集团存在着矛盾,淮人集团以李善长为核心,非淮人集团以浙东派的刘基为代表。由于李善长出身嫡系,所以在政治上占有先天的优势,而非淮人集团则相对被排挤压制。
此外,朝廷里还有大量的功臣、王侯,他们大都因战功而获受封。不仅拥有大量的部曲、奴仆,还与各地卫所军官联系密切。在明初的相对和平环境里,这俨然成为推翻朱家王朝统治的因素。
于此同时,以朱元璋所代表的皇权,与胡惟庸所代表的相权之间的冲突则更具有明显性。胡惟庸侍职中书省七年,逐步的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小集团,这对权利欲望极重的朱元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两人的矛盾也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了对丞相的裁撤。
不难看出,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矛盾互相交织,而为了避免矛盾的激化对政治上的冲击,就更需要采取一种严厉的手段约束内部的行为,维护自身的统治秩序。
朱元璋除掉的是贪官污吏,百姓怎么可能造反呢?拍手叫好还差不多!虽然很多人说朱元璋很残暴,但是他的残暴要分对象。对待那些贪官污吏,他的确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但是,他对百姓却是非常的仁慈,从来没有对百姓下手。而且朱元璋自己是从穷苦人家出来的,所以他即便后来称帝了,生活也过得非常的拮据和简朴,一点儿没有帝王的奢侈和浪费。
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封了许多藩王。这些藩王虽然手上的确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并不足以造反,也没能对朱元璋的实权构成威胁。如果想要强行造反,那就等同于飞蛾扑火。
自己死了不要紧,还得连累家里人。造反可是灭九族的大罪,谁也不会嫌自己活得时间太久了。
朱元璋除了残暴之外,他还是有一些政治手段的。对于忠诚的大臣,他懂得要拉拢人心,恩威并重,这样才能够让大臣都臣服于自己。
朱元璋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大臣都看在眼里。天下真的是靠他自己一点一点慢慢打下来的。这样一名武将身上有些戾气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论是百姓或者大臣都对他心存敬畏和害怕。
退一步来说,不论是百姓还是被斩杀的贪官污吏,或者是为官的大臣,不论是谁似乎都没有造反的理由和能耐。百姓难得遇上这样一位好皇帝,为什么要造反呢?
被杀掉的贪官污吏,只得伏法,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剩下的大臣,如果身正清白,也没什么可怕的,也没有造反的理由。
这就要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了,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有人说刘邦也是,但刘邦好歹做过泗水亭长,属于国家公务人员,吃过皇粮,而朱元璋呢?他当年身处的环境可比刘邦差远了。
首先老朱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其次老朱出生在一个汉人地位最卑微,最低下的时代?元朝。这两条就注定了老朱想要翻身就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造反,可是自古农民造反都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若稍微有口饭吃,也不会走这条路,但现实很残酷,老朱很不幸,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日益腐败,为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的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的赋税,使得国内民族矛盾十分严重,老朱的祖上就是不堪如此重赋才逃到濠州,当了佃户给大户人家种地,勉强糊口。因此老朱很小的时候就当了放牛娃,给地主放牛,然而这种生活老天爷都不愿给他,在老朱还是少年的时候,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可是当地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只知收税敛财不知赈灾,没多久老朱的父母大哥就饿死了,死后没钱买棺材只能拿些破衣服勉强裹了尸体找地儿埋了,可以说从这时候开始上天就在老朱的心里埋下一颗复仇和杀尽天下贪官的种子。
埋好父母大哥,为了生活下去,老朱和二哥便分别各自去讨生活,老朱来到皇觉寺当和尚,可是没多久,灾荒蔓延到这里,寺中得不到施舍,只能各自出去化缘,老朱自然也逃不了,不过这一走便走了三年,这三年里老朱走遍淮西,亲眼目睹了元朝统治下百姓生活的艰难,再加上父母亲人惨死的画面时常浮现在眼前,没多久他就加入了反抗暴元统治的起义军,之后便是一步步得到重用,登上帝位。
通过他参加起义军之前的生涯,可以发现他一直都是被迫的接受残酷的现实,他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见证了社会贪污腐败下的丑态,深知贪官污吏能给百姓能带来多大的灾难和伤害, 而当作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的时候这种认知更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明白元朝就是从上到下统治阶级的腐败才导致灭亡的,不管是出于个人的私恨还是为了国家的统治稳定,贪官都是不允许出现的,于是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惩处贪腐的力度,可以说老朱对待贪腐的处罚是历史上最严厉的,虽然贪腐行为不可能全部杜绝,但在朱元璋一朝贪污腐败之风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得知刘备称帝后,汉献帝刘协是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