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谥曰贞侯。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多恐怖?这是否属实?依据相关资料,简要分析。
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他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初出山投奔袁绍, 可惜袁绍多疑猜忌,没有雄才大略。建安元年投奔曹操,被曹操奉为上宾,曾公然表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
曹操对郭嘉非常信任,许多军国大事,曹操总是让郭嘉最后做定论。而郭嘉的诀策则也十拿十稳。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郭嘉的料事如神,对敌方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为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失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其次机智推断刘备杀留的利弊。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
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会使您背负杀害贤士的恶名。那么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谁还会和曹公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以及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明察!
曹操亦有感于此,想到自己曾经因为杀死名士,边而引发张邈、陈宫等兖州士大夫们的集体造反。因此,便决定不杀刘备。 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长久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趁袁术北投袁绍之机,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此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下邳,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悔恨不听郭嘉之言。后来郭嘉死后,刘备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大发神威,曹操连招败绩,赤壁一战后天下三分。所以便有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
再次力劝曹操生擒吕布
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束手无策,是退是攻,犹豫不决。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献计曹操,力劝曹操用水计进行急攻吕布。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水攻,顺利攻克下邳,擒了吕布,安定了自己的大后方。
最后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留下了一句:“若郭奉孝在此,决不会使吾有此大败!”恐怕这是对郭嘉最大的肯定。罗贯中说: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作者给出的评价也是及近褒奖。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年仅37岁病死于征战途中。当时曹操北方已定,拥兵百万,势力已成,统一全国,胜利在望。如果郭嘉不死,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可能就会实现吧。或许是曹操时运不济,历史终究是演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局面。
肯定是抬举他啦。郭嘉是牛,但三国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三国乱世,群雄争霸,能人辈出,如过江之鲫。郭嘉人在其中,表现惊艳,值得肯定,但就此认为他可以左右三国大势,就真的太过臆断了。
在我看来,郭嘉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身后名,主要是他死得早。他死得早,让人有更大的想象以及发挥空间。当然了,和他本身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一定的能力,就没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下面,就和大家看看,郭嘉可以让人臆断之所在。
1.0 “才策谋略,世之奇才”的郭嘉郭嘉,本来计划跟着袁绍混饭吃。不过,他很快发现袁绍志大才疏,饭碗不长久。于是,他拍拍屁股,就跑了,结果喝了整整六年西北风(赋闲六年)。后来,经荀彧介绍,他来到曹操帐下,两人一通胡侃,竟然相互看对眼了。曹操认为郭嘉可以帮他成就大业,郭嘉认为曹操是明主,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
就这样,郭嘉就跟着曹操征战四方,为曹操出谋划策。郭嘉的牛逼之处,在于但凡他出手进行分析和谋划,几乎都是曹操获胜的关键。譬如“十胜十败”,譬如建议举师东征讨伐刘备,譬如断定孙策必定被刺客所杀,譬如断定袁谭袁尚两兄弟必定反目,譬如建议远征平定辽东,等等。因为这些功绩,曹操对郭嘉十分看重。
从以上来看,郭嘉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好事者进行臆断的基础。加之,郭嘉死后,曹操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曹操感叹““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这句话,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认为郭嘉经天纬地,可定天下。
但事实上,就算郭嘉活到赤壁之战,他都未必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同等级别的战役)中,郭嘉就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主要是得益于荀彧、荀攸、许攸的出谋划策。至于郭嘉,是没有什么贡献的,和个隐形人差不多。
2.0? 三国谋士,层出不穷,不输郭嘉,大有人在毫无疑问,郭嘉非常牛逼。不过,纵观三国,和郭嘉一样牛逼的谋士,大有人在,部分人甚至比郭嘉还要出彩。譬如上文提到的荀彧荀攸两叔侄,就有不输于郭嘉的才华。至于诸葛亮、司马懿、贾诩等人,甚至比郭嘉还要牛逼,还要出彩。
三国里面,真的牛人太多,譬如东吴的鲁肃、陆逊,西蜀的法正、姜维等人,个个可以独当一面。郭嘉一人,想力敌吴蜀两国众多群雄,那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他在世的时间长一点,曹操犯错可能会少些,魏国一统天下的时间,可能会早些。最多,也就这样了。什么“没有三国”,就别扯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