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颖嫔有历史原型吗是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

众妙之门 2023-07-01 11:45:10

颖嫔有历史原型吗是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

电视剧《如懿传》即将开播,剧中巴林湄若是一个性格活泼的蒙古格格,巴林湄若有历史原型吗?巴林湄若的历史原型是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如懿传巴林湄若历史原型是谁

在《后宫·如懿传》中,为分开的两个角色,分别为戴湄若,封号为“忻”,以乾隆帝忻贵妃戴佳氏为原型;巴林氏,封号为“颖”,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两者合并,取名巴林·湄若,封号为“颖”。

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之女。乾隆帝妃嫔,育有二女。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封为嫔,二十八年九月初十日晋忻妃,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去世,年龄约在三十上下,追赠贵妃。乾隆三十年葬入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颖贵妃(1731年-1800年)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为乾隆帝的诸多嫔妃之一。初进宫时受册封为颖贵人,乾隆十六年册为颖嫔,二十四年为颖妃。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并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嘉庆五年(1800年)颖贵妃七十寿辰,嘉庆同母弟弟永璘(颖贵妃抚养的孩子)送去寿礼,无儿无女、寡居深宫的颖贵妃十分高兴;嘉庆帝得知,却十分光火,叫来弟弟训斥一番,指责他不和自己请示就擅做主张。经此番训斥,颖贵妃的古稀寿辰也就索然无味了。颖贵妃在寿康宫甫过完七十大寿之后不久便薨逝。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原著中对她的描写非常美,“玲珑娇小的女子,一双眸子如暗夜里星光璀璨,十六七岁年纪,眉目间迤逦光耀,肌映晨霞,云鬓翠翘,一颦一笑均是天真明媚,娇丽之色便在艳阳之下也唔半分瑕疵。她活像一枚红儿饱满的石榴子,甜蜜多汁,晶莹得让人忍不住去亲吻细啜。宫中美人虽多,然而,像忻嫔一般澄澈中带着清甜的,却真是少有。”

不知是乾隆帝后宫的嫔妃太多,还是这位颖贵妃巴林氏入宫后不得宠,乾隆十六年她由贵人被册封为颖嫔,一直到乾隆二十四年,也就是说在嫔位上等了八年才被封为颖妃,可见她不算是一个得宠的嫔妃。之所以说她不得宠,除了由嫔到妃等了八年外,还与她一生无子女有关。不过幸运的是她抚育了令贵妃的皇十七子永璘。

颖贵妃巴林氏,从初入宫的颖贵人到乾隆十六年的颖嫔,再到乾隆二十四年的颖妃,再到颖贵妃,那都是过了好多年的事了。当时已经不是乾隆朝,乾隆禅位给嘉庆帝,乾隆帝原本已是太上皇,已经不再过问朝政,可健康的乾隆帝一直还在把持着朝政,在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

颖嫔巴林·湄若是乾隆中期宠妃,总督之女,在江南长大的蒙古格格,天真慧黠,尊贵而高傲。在江南长大的蒙古格格,出身高贵,性子活泼烂漫,娇俏可人,单纯直接,与如懿交好,不喜魏嬿婉。

乾隆唯一册封的贵妃,一生未育成六宫之主,为何最后还是凄惨落幕?

这位颖贵妃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才死的。其实乾隆的妃子中有贵妃名分的有五个女子,但是除了颖贵妃是在生前被封的以外,其他四位贵妃忻、愉、循、婉贵妃均是在死了以后被照着贵妃的礼节下葬的,所以真正被封为贵妃的只有颖贵妃。

依据当时那个朝代选秀的规矩来说,巴林氏的身世是八旗之一的镶红旗之女,所以巴林氏的最初头衔至少应该是贵人。但是颖贵妃巴林氏在刚进宫最开始的时候她的头衔才只是常在。随后因为孝贤皇后离世以后巴林氏才被封为了贵人,称为那贵人。

后来她和陆氏一起被被封为了颖嫔、庆嫔,之后因为令妃魏氏被乾隆皇帝晋升,成为了贵妃,然后庆嫔陆氏和颖嫔巴林氏才又一次一起被封为了庆妃、颖妃。然后庆嫔陆氏和颖嫔巴林氏又一起被封了庆妃、颖妃。之后巴林氏就没有再被晋升了,直到嘉庆年间嘉庆三年的时候作为太上皇的乾隆才封了巴林氏当颖贵妃。

在乾隆三十一年的时候十七阿哥永璘出生后,被乾隆送到了没有生子的巴林氏颖妃那里养育,之后永璘被养大成人后,被嘉庆帝封为了庆郡王。颖贵妃过七十岁生辰的时候,庆郡王永璘没有和嘉庆帝说就直接到了后宫给颖贵妃送礼物,嘉庆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特别生气,处罚了庆郡王永璘,后来颖贵妃巴林氏因为庆郡王被惩罚,最后郁郁而终。

如懿传七公主璟妧历史原型是谁

《如懿传》中七公主璟妧历史原型人物是固伦和静公主,后来嫁给了拉旺多尔济,只可惜也是英年早逝。

七公主璟妧的生母是魏嬿婉,但是魏嬿婉并不喜欢这个女儿,反而倒是很讨厌她,魏嬿婉最后与颖贵妃争夺七公主璟妧,但并没有得逞,七公主璟妧一直是由颖贵妃所抚养的。

在《如懿传》里,当时地位不保的令妃魏嬿婉因第一胎生下的是女儿不是阿哥而对七公主失望,魏嬿婉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提升,七公主年幼之时乾隆皇帝便将她放在当时无子女的颖嫔巴林氏身边抚养,因为七公主是女儿,所以令妃也不反对。

令妃见颖贵妃自从抚养了七公主更加得宠,便想将七公主接回身边抚养,可是她的计谋并没有得逞,这时七公主和静已经八九岁了,她只视颖贵妃为生母,对生母令妃魏佳氏无半点母女之情,并且还说令妃是坏女人,这伤透了令妃的心,当时令妃送走七公主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令妃趁颖妃巴林·湄若主持如懿丧仪时,抢回七公主璟妧,但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璟妧大闹永寿宫,死活不认魏嬿婉为母亲,只认颖妃巴林·湄若为自己的额娘,毕竟魏嬿婉对自己的女儿并不是很好,所以七公主才会不喜欢她。

七公主一直只称嬿婉为皇贵妃,连礼数上应唤的“令娘娘”都不愿意唤,并认定是嬿婉害死了皇额娘(如懿),皇贵妃与皇额娘的死脱不了关系,璟妧虽为魏嬿婉的孩子,但与母亲却十分的疏远。

乾隆的颖贵妃一生未育,为何能成为六宫之主?

《如懿传》中,颖贵妃巴林·湄若是如懿的好朋友,性格恬淡,不争不抢,靠着她是蒙古嫔妃的身份过得很好,而事实上,乾隆的颖贵妃巴林氏是乾隆唯一下旨册封的贵妃,据推测她在乾隆后期掌管后宫大权。

巴林氏是蒙古正红旗的贵女,根正苗红的蒙古贵族女子,清朝皇帝历来看重与蒙古的联姻,在后宫,蒙古族女子也比汉族女子高一等。所以巴林氏的出身占据了先天优势,因为她代表的是清朝与蒙古的联姻,就这样,乾隆十六年被册为颖嫔,乾隆二十四年被册为颖妃。

令贵妃生了永琰,给庆妃抚养,生下永璘,就给了颖妃。两个儿子都是一生下来就给了别人。这么看来,出身低贱的令贵妃只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出身高贵的妃子即使没有孩子,乾隆也会给她们找孩子养,所以清朝后宫重视出身。

乾隆四十年,令皇贵妃去世,后宫没有一位能真正统领大局的女子。舒妃早死,愉妃深居简出,于是巴林氏重掌大权。嘉庆三年,颖妃被册为颖贵妃,于是她成了乾隆唯一亲自册封的贵妃。

嘉庆五年,颖妃养子永璘因为没有和皇兄报备,直接进入后宫看望颖妃,使得嘉庆大为光火,按照规矩,男子无故不得出入内廷,永璘无视祖宗规矩,嘉庆斥责了他一番,将他贬职,颖妃大为忧虑,深思之下竟身体虚弱,没过多久就死了,享年七十岁。

颖妃为什么能代表蒙古49部?

因为她是蒙古族在清廷后宫的代表人物。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因为蒙古位于边关的位置,如果他们要发动叛乱,或者有人在边关发动叛乱而蒙古部族不管,这对清朝皇帝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所以清朝就得拉拢蒙古,主要方式就是和亲加上给钱,清朝将公主嫁给蒙古,蒙古也将他们部族的公主嫁给清朝皇帝,以示交好。

而颖妃就是蒙古49部派来的和亲公主,从政治层面来讲她就是蒙古族放在清廷权力中枢的政治势力。

所以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颖妃都敢当面指出错误,想当初不管是高贵妃还是嘉贵妃,甚至是如懿,都被皇帝降位分、关禁闭,但是面对颖妃皇帝却只是轻轻的让她回自己宫里待着去。

人物原型:

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及忻贵妃戴佳氏。原著小说中为两个角色:颖妃巴林·艳拂及忻妃戴湄若,电剧版中两者合并。

是作品中期宠妃,蒙古嫔妃之首,在江南长大的蒙古格格,出身高贵,性子活泼烂漫,娇俏可人,前期单纯直接,与如懿交好,不喜卫嬿婉。

在嬿婉害死五公主璟兕过程中受惊生下六公主,六公主夭折后伤心过度,郁郁寡欢,一直以为是玉妍所害,深恨玉妍。为照顾蒙古嫔妃,皇帝将七公主璟妧给颖妃抚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6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