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和珅背后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他的好弟弟

众妙之门 2023-06-12 21:35:34

和珅背后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他的好弟弟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靠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贪官奸臣有很多,但是像和珅这么出名的实在少有,和珅的财产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有人说和珅贪污的银子相当于大清朝国库的一半。

说到和珅为什么能够贪污这么多银子,很多人都会说是乾隆皇帝的宠信导致的,其实除了乾隆皇帝的宠信,和珅的背后还有一个秘密人物,一直是和珅的大靠山,这个人就是和琳。

和琳是和珅的弟弟,两兄弟从小就命运坎坷,母亲因为难产而死,在和珅兄弟九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父母双亲的相继去世让两兄弟遭受不少的欺负。也正是在这艰难悲惨的命运面前,和珅两兄弟相依为命,一直以来感情都非常好。

和珅作为兄长,在生活上非常照顾弟弟,和琳也对和珅非常敬重,并且两个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珅喜欢读书写字,和琳则是非常擅长舞刀弄枪。和珅与和琳两兄弟的特点似乎也决定了他们将来的仕途走向。

当时朝廷里面有一个官员名叫李天培,此人为了讨好军中红人福康安,在自己入京的时候将孝敬福康安的礼品放在官府的船上。其实这件事情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常见的方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事情虽小,力量却不小。在和珅眼里,这正是帮助乾隆皇帝打击福康安的机会,因为和珅清楚地知道乾隆早就想收拾在朝廷上势力很大的福康安。和琳在上朝的时候呈上一个奏章,内容是弹劾李天培公器私用的,并没有提及福康安。

乾隆皇帝拿到这个奏章之后心中肯定有点小兴奋,自己一直渴望的机会终于来了,乾隆佯装大怒,派出自己的心腹前往查证。结果是李天培罪名成立被流放,福康安因为监督不力停俸半年,官职遭到削减。

这件事不管是从和珅兄弟二人还是乾隆皇帝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事件的受益者。

一天,乾隆突然接到奏报,尼泊尔出兵攻打西藏地区,当时的和珅在朝堂上已经有不小的话语权,他极力推荐自己的弟弟和琳前往西藏平定敌人。经过和珅的一系列周旋举荐,和琳跟随大军出发了,这次和琳要搭档的人就是大将军福康安。

和琳此人平常就表现得非常谦逊,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和智谋,他与将军们在战场上配合得当,经过这次的出兵,和琳不仅取得军功,更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

和琳在仕途上开始逐渐提拔,不久就开始担任工部尚书,并且和琳还主动和福康安搞好关系,两人还结为异姓兄弟,福康安也对和琳的升迁起到帮助作用。

后来清朝爆发了苗民起义,和琳带兵前往镇压,这次出兵和琳不顾劳累,一鼓作气击破敌军,并且连战连胜打败了敌军多个将领,收复了松桃等地。为了表彰和琳的功劳,乾隆皇帝降旨赏赐和琳双眼花翎。

和琳在完成任务之后主动带兵帮助还在作战的福康安,在和琳部队的帮助下,福康安顺利占领70多个寨子。在这次的出兵中,和琳再次得到赏赐,被晋升为一等伯,乾隆皇帝还赏赐和琳黄马甲和黄腰带,这些都是代表着无上荣耀的恩赐。除此之外,乾隆还要和琳担任太子太保,就是做太子的老师,来教导他,可见和琳当时在朝廷上的地位。

福康安因为身体不好去世了,此时的和珅有些兴奋,他知道自己弟弟的机会来了,和珅抓住机会向乾隆上书,推荐自己的弟弟暂代军务。和珅是非常聪明的,他并没有举荐弟弟替代福康安掌管军务,而是从大局稳定出发暂代军务。

由于乾隆皇帝对和琳的表现一直都很满意,所以乾隆就下旨让和琳督办军务。和琳尽心尽力地做好,并且在行军打仗中保持了自己一贯的英勇,不曾有败绩。

让和珅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弟和琳竟然不长寿,在和琳统管军务一年后,在外领兵作战时感染上疾病,疾病来势凶猛,没等到和琳回到京城医治就已经去世了。得知和琳去世的消息,和珅甚是悲痛,还写下悼亡诗来缅怀。

和琳的去世让和珅失去了军中的靠山保障,此时和珅只能依靠乾隆皇帝的恩宠来生活。如果和琳能够长寿一些,作为掌管军权的人物,嘉庆皇帝也许还不敢对和珅有所行动,毕竟他需要考虑和琳的存在。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可以看出和珅的靠山确实不是只有乾隆一个,他的弟弟和琳也是很强大的靠山,只是这个靠山倒下得有点早。

和珅如此聪明,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前拥立太子找到靠山呢?

说到乾隆时期的宠臣,我们都会想到和珅,虽然他在乾隆在位时位极人臣,但是在嘉庆朝时却被抄家,并且被罗列多项罪状,如此聪明的人,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前就拥立太子找靠山呢?

乾隆朝,众所周知,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本人担任多项官职,例如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户部、刑部尚书等官职,不仅如此,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迎娶了乾隆的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自己也成为了皇亲国戚。

对于拥立太子一事,和珅是非常上心的,但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乾隆最开始是按照惯例立过太子的,而且还不止一位,第一个太子是乾隆嫡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二皇子永链,结果年少去世,之后,又立了皇后的二子永琮为太子,想好好培养,可惜,天不如人意,永琮在两岁时,因染上天花而去世。无奈,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儿子里,最终秘密立十五阿哥为皇太子,因清朝的立储制度较为保密,所以和珅并不知道,即使后来猜到了,也已经晚了。

有时候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不知道哪一位是皇位继承人因此,和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分散投资,即每个人都巴结,即使如此,他也进行了重点押宝,在他看来十五阿哥永琰并不出众,因此他并不上心。而当和珅到处巴结时,十五阿哥正在冷眼旁观。当和珅知道皇位的继承人,并将此告诉永琰时,这无疑犯了乾隆的大忌。

利益面前无父子,皇权面前无亲情。皇权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会让人迷恋,迷恋权力的人,总是担心权力会被别人抢走,这是第一个皇帝必然会产生的心态。和珅是乾隆时的红人,就不会再成为嘉庆的人,这就是嘉庆的亲信的第一判断。两个集团是存在利益冲突的,并且是很难调和的。当嘉庆在位时,就会再次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而这个利益团体则会将和珅排除在外。而和珅为官多年,早已贪下巨额白银,同时,罪行累累,被嘉庆帝厌恶,最终被抄家、被赐死。

与其急着找靠山,不如踏踏实实地尽到自己的为官之责,那样的话,也许和珅也不会有如此下场!

势力巨大的和珅,为何会被嘉庆帝轻松给拿下?

和珅的靠山不就是乾隆皇帝么,所以,嘉庆帝才选择在乾隆皇帝去世后铲除这个大贪官。而且是急不可待地在乾隆离世十几天后就处理了这个深得乾隆宠爱的臣子,所以也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在他刚开始当官的时候,也是很清廉的。但是他却不满于此,乾隆34年,他通过他老丈人的关系进入了紫禁城,谋得了一个叫銮仪卫的差事。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给皇帝抬轿子的轿夫,但是这起码离皇帝的距离又进了一步。

和绅手下的党羽众多,势力庞大,但是这些人在嘉庆的眼里,无非是一只只蝼蚁,伸出一个指头来,都能把他们碾碎了。所以和绅倒台,以前和和绅关系好的,视和绅如毒蛇猛兽,立马和他摘清关系,落井投石的也有。至于和绅的“死党”也和和绅一样,砍头抄家。一个靠山就是他的弟弟何琳了,何琳和和珅不同,他走的是武将路线,也确实有本领,一路顺风,做到了总督,和当时的另一个大将福康安也关系特别好,所以说如果有其他大靠山,弟弟手里的兵权算一个。

也不时惩戒,这表明乾隆帝对其是否擅权自威始终保持警惕。所以和珅虽然是其宠臣,其权势与康熙时期权臣鳌拜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没有大到可以对抗皇权的地步。所以和珅靠山乾隆一死,嘉庆帝一上台就能迅速诛杀和珅。有感情的例如唐后主李煜落得个什么下场?国破家亡!帝王看中的永远是王朝的延续!乾隆地那么雄才大略帝王怎么允许自己死后给后代留下影响朝局的大患?一切不过是乾隆帝替儿子安排好的罢了。和珅被称为天下第一贪官,贪污巨款相当于清政府当时国库收入的15年总和,和珅的权势之大,毋庸置疑。看看他担任过的官职就能知道他能集结多大的势力。

传闻和大人真正的背后靠山连乾隆都忌惮,那他背后的靠山是谁呢?

和珅背后的人就是他的弟弟和琳,因为在当时他的弟弟手握重兵,所以就算是皇帝都是非常忌惮他的弟弟,所以乾隆皇帝也不敢动和珅。

其实和珅从小就过得非常的苦,因为在他父亲死后,他们家道中落,而和珅又是这一家中最大的孩子,所以他就不得不肩负起赡养全家的责任。

不过和珅他还是非常努力学习的,所以才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考上功名,但是刚开始因为和珅是一个无名小辈,又没有来头,所以只是一个小官,在之后和珅升官,就是因为他的弟弟和琳掌握了军权,所以才开始提拔他的。

而且在之后和珅他也举报了非常多的贪官,因此乾隆才越来越器重和珅,而在这时,和珅的弟弟和琳在军队的声望也变得越来越高,在有一次战争中他直接成为了当时领军的将军。

所以在随着和琳的地位越来越高,和珅他的官职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和珅在这时也变得很不满足,开始买卖官职来赚取钱财,然后再去放高利贷,不仅如此,和珅咋个当时也贪污了非常多的钱财,因此和珅在这时积累了大量的钱财。

而且在当时皇上还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因此和珅的地位在当时是非常高的,不过如果真的只是因为这样的话,乾隆也不必忌惮和珅,之所以他不敢动和珅,就是因为和珅弟弟何琳手中的军权,所以在嘉庆皇帝继位之后,和琳也已经去世,因此和珅立马就被打倒,也被抄家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