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鲁智深曾多次当面反对宋江,宋江对他一再忍让是因为鲁智深和宋江之前在朝廷中全部都当过官,鲁智深之前也曾经做过鲁提辖,会知道朝廷的套路,宋江也会知道鲁智深非常懂自己这一套,因此根本就不敢拿鲁智深开刀。
一、鲁智深脾气特别差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武功比较高的和尚,原本在朝廷中做过官,更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由此可见,鲁智深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要知道当时和林教头还能够打一个平手,在鲁智深的一生中也曾经打赢过很多的人。在水浒传中显然也会拥有着很多和鲁智深有关的,在成为和尚的这一个阶段,一直都会喝酒吃肉,而且还会被其他的和尚刁难。当时鲁智深非常的生气,就把这些和尚全部的打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个非常粗鲁的人。
二、宋江只是沉默不语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其实一开始就没有看上过宋江,有一次杨志打上去寻求梁山的帮助,当时鲁智深就说宋江根本就不是什么东西,在那个时候其实这句话就非常的刺耳,后来在招安的时候,鲁智深也会选择反对。甚至直接当总就和宋江吵了起来,但即便如此,宋江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三、宋江是一个胆小的角色
这就是一个非常胆小的角色,直到现在大家也没有办法理解梁山的第1把交椅为什么会给他?或许真的就是被大家称之为及时雨,会散尽家财帮助所有的人,但是人们也会知道在他的背后也会有着许多不一样的故事,甚至这也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而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把其他的人放在眼中也难怪如此,鲁智深一直来都没有办法接受宋江确实让人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鲁智深曾多次当面反对宋江,为何宋江对他还一再忍让
文/主任
鲁智深是个好人,但往往好人却难以得到好的待遇,鲁智深侠义恩仇,是非分明,还是二龙山老大,结果在梁山排名却远低于几个降将不说,甚至远低于林冲和花荣。
为什么是这样,是鲁智深做得不够好,还是因为他得罪了某些人,抑或是他性格上的原因导致的结果。
如按武功来说,鲁智深显然不低,完全是可以进入一流高手行列,虽然三拳打死镇关西算不了什么,毕竟镇关西只是个杀猪的,有点死力气,但不算高手。但是力倒拔垂杨柳,这种事情放眼整个梁山,也只有他能做到。
而在和杨志的对战中,虽然打了个平手,但是杨志自己也自叹“刚刚地只敌的他住”。但是在对战一流高手邓元觉的时候,鲁智深却真正展现出了自己的手段,当时虽然也是平手,但是他的武功真正震慑了对方。
如果按照品德来说,鲁智深就占有更大优势了,他完全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这点在梁山上无人可比。随便说两件事情,一是深救助素不相识的金翠莲妇女,同时保护刘太公女儿,打了周通,再就是不辞辛苦千里护送林冲到野猪林,并救下林冲,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汉子,有情有义的人。
在二龙山,他是受人尊重的老大哥,无论是杨志还是武松,对鲁智深绝对尊敬,不然在和杨志比武打平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当上二龙山老大了。就像武松这样的谁也不服的人,在鲁智深面前,也只是一个受鲁智深影响的人,也愿意接受鲁智深的影响。
所以上了梁山之后,武松反而没有和结拜兄弟宋江走得很近,恰恰和鲁智深混在一起,而且在征方腊胜利之后,武松出家六和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鲁智深的影响。
按说,鲁智深这么完美,这么有影响力,他在梁山的地位和排名应该很高才对。但是事实却是,他排名看起来还可以,但是与他的影响力是不匹配的。
主任之前说过,鲁智深的排名,是宋江一手操作的,他排在武松后面,说白了就是一种制约,他害怕鲁智深哪天不爽了酒反了他,这是他接受不了的。
尽管,宋江口口声声对鲁智深称为“吾师”,但是在心里估计早就骂了无数遍娘匹西了。因为鲁智深竟然在菊花大会上公然反对宋江招安,宋江还不好发火,只有好好安慰他。
动不动就散伙,宋江最怕这一招了啊。
所以,这种人既不能得罪,但也不能让他得势,一边要安抚,一边要打压,这就是为什么鲁智深这么牛,但是在梁山的排名却不是很高的原因所在。
? ?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既然反对接受招安,却还跟着宋江南征北战,缘于以下几种原因:
? ? 1.鲁智深是个讲义气的人,不愿撇下相处了那么久的兄弟,独自离去。鲁智深虽然是一介莽夫,崇尚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而,吃饱喝足,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喜欢他的那些嫉恶如仇,快意江湖的朋友,他们虽然是一群亡命之徒,却也有着家国情怀。所以,即使自己反对接受招安,他还是跟着宋江南征北战。在斩杀侵略者的同时,和志同道合之人干着快意恩仇的事,岂不快哉!否则,他那倒拔杨柳的力气,该往哪里使?总不能平白无故的击打在自己人的身上。兄弟们都在打敌人,那也算我一个,鲁智深就跟着宋江南征北战了。他跟着宋江,也忠于宋江,而是不是为朝廷效力,他为着兄弟义气,才会南征北战的。
? ? 2.鲁智深没地方可去,他有人命案在身上。鲁智深当时路见不平,提拳相助,一不小心打死了镇关西,被朝廷通缉,来到梁山躲避,如果现在就这样脱离梁山,走出去,估计很快就被捕入狱了,所以,他不得不留在梁山,跟着宋江南征北战。
? ? 3.鲁智深骨子里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他虽然不赞同被招安,却也会为国为民上阵杀敌。像他这种人是有着侠之大义的,他们虽然憎恶朝廷,却依然不愿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才会披甲上阵,歼灭敌人。从他为了一个初次见面,毫不相干的金莲,就暴打镇关西,甚至犯下人命案,从此流落天涯,最终落草为寇,就可以看出来,他是看不惯这世间疾苦的,所以,有了可以平息战火,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机会,他自然是不会退却的,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原因让自己的侠之大义消灭掉的。故而鲁智深虽然反对接受招安,却依然跟着宋江南征北战。
?
首先,鲁智深是三山系(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的精神和实际领袖,是梁山中第二大派系的代表人物。
当初杨志提议二龙山向梁山寻求援助时,鲁智深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表达对宋江的观感:
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
这话也很微妙,隐含着对宋江深层的质疑。实际上代表了基于个性和精神魅力的领袖型人格人物对基于精妙算度和装大尾巴狼型领袖型人格人物本能上的不信任,反之,后者对前者自然也是忌惮防范的。
其次,再看反对招安各人的具体表现。梁山大聚义后的首个重阳节,宋江和弟兄们饮宴庆贺的席间,宋江让梁山好汉中文艺工作者乐和唱自己新作的《满江红》词,待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武松率先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马上接话:“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而同样反对招安,鲁智深是这么说的:
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相比武松、李逵相对情绪化的反对,鲁智深的反对有理有据、振聋发聩(而且实际上后来事件的发展完全验证了他的说法),所以,宋江应对李逵的方式是大发雷霆“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应对武松的方式是温言相恤”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而对鲁智深,宋江根本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转而对大众说“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齐宣王为何会娶丑女钟无艳为皇后呢
下一篇: 汉文帝并非孤军奋战,他背后有哪些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