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三武一宗灭佛”讲的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21:57:13

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三武一宗灭佛”讲的是什么

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三武一宗灭佛”讲的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佛教在东汉时期经天竺传入中国,在战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学说给了战乱时期命如草芥的普通大众以精神信仰,因而得到迅速传播,在隋唐时期甚至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神话体系已经将神佛平等对待了。

但是,历史上仍然有这么四位皇帝,他们偏偏毫无畏惧,遇佛杀佛,兴起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这四位皇帝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那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

图1 九色鹿本生北魏壁画

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等多个割据政权,又击败了柔然、吐谷浑、山胡等多个游牧民族,统一了北方。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一纸诏书“罢沙门(佛教术语,佛教派别的统称)年五十以下”,强迫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中人一律还俗服兵役,这是他灭佛行动的开始。

后来,太武帝听取三朝元老崔浩的建议,改信寇谦之创立的天师道教,开始彻底排斥佛教。也是倒霉,长安的一所寺庙后来牵连到盖吴起义之中,太武帝大怒,加上崔浩的推波助澜,正式开启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长安几乎所有的沙门中人被诛杀,北魏全国的经文、佛像和寺庙被焚毁。

图2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他的两位哥哥,也就是北周的第一和第二任皇帝均死于权臣宇文护手里,他本人也在宇文护手里当了12年的傀儡,经过韬光养晦,宇文邕最终诛灭了嚣张跋扈的宇文护,开始执掌国家大权。宇文邕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立志统一天下。

建德三年(574)五月,北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下令“初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同时,还下令“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在这次运动中,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

图3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

唐武宗是唐朝的第十五任皇帝,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势力,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造就了“会昌中兴”。他本人崇信道教,深恶佛教,又因,财政紧缺,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宰相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毁佛行动。

但由于当时地方上藩镇割据,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贯彻,例如如河北三镇就没有执行;有的地方执行命令不力,各地毁佛规模不一。

图4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中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仅仅六年,但文治武功成就极高,一举扭转了唐末以来社会的颓势。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极高,称赞他为“五代第一名君”,要不是他英年早逝,赵匡胤和北宋就不可能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自今不许私度僧尼,及亲无侍养者不许出家。无敕寺舍并须停废。……此年废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存者为二千六百九十四所,以所毁铜佛像铸钱。”由此可见,柴荣在位时也兴起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只不过相对比较温和,保留了不少寺庙。

图5 北魏佛造像拓片

这四位大规模灭佛的皇帝很明显都是非常有作为的明君,都在自己执政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他们灭佛的原因是脑子抽筋、一时兴起,而他们之所以顶着骂名乃至天谴的压力灭佛,都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而灭佛之后取得的效果也证明了他们的行动是有意义的。而深入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在给百姓带来信仰,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

在政治上

虽然“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百姓的反抗意识,稳固统治者的政权。但发展壮大的佛教徒也一度与朝廷分庭抗礼、不畏皇权,甚至干预政治、组织叛乱。仅仅在北魏时期就发生过沙门慧隐、沙门法秀、沙门司马惠御和“法庆之乱”等多起佛教徒组织的叛乱。佛教一度成为阴谋者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甚至有引发政教合一的趋势。

图6 佛教

在经济上

早期佛教传播规模不大的时候,对于经济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佛教传播规模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它对于经济的负担就凸显出来了。佛教僧侣和寺庙不需向朝廷纳税、不必服徭役,而众多的寺庙不仅占据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而且内部也逐渐发展出剥削制度,大量的人口依附于寺庙,开始承受寺庙统治阶层的剥削,而且他们的剥削程度甚至远超朝廷的赋税。此外,统治者因信奉佛学往往会大兴土木,修建佛堂、庙宇、雕像,这本身也是对民力的一种浪费。可以说,古代的贫苦百姓不仅要承受朝廷的负担,还要承受沙门的负担。

图7 文佛经

在文化上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加上本土又诞生了影响力同样很深的道教。而佛教无论教义如何,终究是外来文化,在很多习俗、理论上与中国传统儒学、道教格格不入。例如,儒家《孝经·开宗明义》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佛教则讲究“六根清净”,出家为僧必须要剃光头发。佛教文化如果不能根据中国传统做出改变,势必会遭到统治者的抵制。

图8 南朝佛头

“三武一宗”灭佛虽然略有差异,除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做法过于粗暴,出现了屠杀僧侣的流血事件之外。历次灭佛行动的方式都是拆毁寺庙、佛像,财产充公,僧众强制还俗后遣散。而达到的效果也基本相似:增加了朝廷的兵员和纳税人口及土地,增强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军事实力,缓和了寺庙统治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本土文化,根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在中国古代生根发芽的可能性。

不过,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终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灭佛行动仅仅只是纠正佛教发展中的一些弊端,并不能根除佛教在的传播。但是,佛教文化为了便于在中国生存,还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发展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等。

佛法无边,历史上有哪几位帝王进行过灭佛运动?

这件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要有三件,这三件事合称为三武灭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三件事情所牵扯到的三位帝王在他们的称号之中都带一个武字,他们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这三位帝王在他们在位的期间都进行了对佛教的抵制!

而北周武帝灭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皇权的统治,使皇权进一步的集中化起来,彻底断绝佛教寺院以平民之间对政府的抗议,想要发展出一种政府与教派合一的政治方式,使得自己对国家的统治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集中的程度,而在北周武帝实行灭佛的计划的情况之下,各地的武僧开始相互逃窜,混迹在民间,有的躲在深山之中,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南度,这也造成了南北佛教之间的交流!

而唐武宗选择灭杀佛教,主要是征收佛教的财产以及逼迫僧人们还俗,佛教因为这一次的灭杀行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失去了佛教宗派繁荣的客观条件——经济支柱在支撑,从而有走向了衰败,而大量的僧人选择还俗回到了俗世间的生活,这也造成了寺庙所占用的土地以及财产都归于政府所有,从客观上减轻当时人民的一些赋税!

但是,三位帝王对佛教的灭杀,虽然说其打击的力度是非常大的,但也存在着一点不足,那就是他们所打击的范围,绝大部分都仅限于北方,而对于南方的佛教所打击的力度是非常小的,这也造成了佛教现在三位帝王的打击之下,没有在我国彻底消失!

三绝一报灭佛四皇是怎么死的?



五邑有四帝灭佛。其中,武义是指谥号中带有武字的三个皇帝,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这三个皇帝统称为武义,一个是指后周世宗的柴荣,谥号为后周世宗。所以世人在他们的名字里取了一个字之后,就组成了三吴氏族,三吴氏族里只有这四个灭佛的皇帝。


后世许多虔诚的佛教徒认为,三武灭佛的皇帝接连受到报应,其中后周世宗的柴荣受到的报应最大。他从马背上得到了全世界,但江山没坐多久就把座位让给了别人,他自己也被政敌俘虏了。他的结局很悲惨,所以后周世宗发生的事情让人们普遍认为三吴灭佛的皇帝没有好下场。事实上,一个三吴灭佛的皇帝所采取的策略确实很残忍,他们毒辣的手段也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以北周武帝灭佛事件为例,他在实施灭火措施的同时,还清理了道场和佛寺,将一些佛书烧成碎片,活埋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虽然他的极端做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骚乱,但却为他在后世招来了太多的非议和谩骂。在消灭佛教徒的三个皇帝中,只有北魏的吴泰使用了温和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王子。当时太子信佛,在太子的保护下,一些佛教徒得以逃出京城,性命有了保障。然而,首都的一些寺庙被大火烧毁,但与其他皇帝相比,北魏皇帝吴泰使用温和的方法来消灭佛教徒。


毁佛报应三案


五邑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制约佛教发展的著名事件。由于五邑四皇对佛教采取了限制策略,限制佛教发展的手段残忍,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于是,民众纷纷对这种残忍的手段表示不满,一场灭佛三武的报应从此蔓延开来。因为佛教有因果报应的说法,四皇灭佛让佛教徒以为自己自然会得到报应。


吴仪灭佛的报应在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心中是真实的,因为我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灭佛的四个皇帝,结局都很惨。其中,周世宗的柴荣,赢在马背上,输在马背上。他的最终结局非常惨淡。不仅他的大臣离开了他,而且他自己也被敌人俘虏了。后来,一些历史学家评论周世宗,说他一生中从未享受过任何幸福,而且刚刚登上王位没几天。而三五灭佛的报应似乎也在他身上得到了验证。事实上,三吴灭佛的报应还体现在另一个皇帝身上,那就是北魏的吴泰。当初北魏吴泰亲自率领铁马打垮四国,却招致灭佛业障。当时信佛的太子屡谏上表未果,延误了圣旨的颁布,制约了皇帝灭佛的手段。然而,没过几天,皇帝的江山就不稳了,而在灭佛后仅两年,北魏便如日中天。至此,吴仪灭佛的报应达到了顶峰。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这些皇帝遭受如此悲惨的报应是因为他们摧毁了佛教,但其他两位皇帝的结局似乎可以验证这种说法。其他两个皇帝虽然没有像上述两个皇帝那样遭受如此悲惨的报应,但结局也并非尽善尽美。一个被政敌带走,一个病死。


吴仪灭佛的影响


三臂一臂一臂佛灭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并没有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多大的好处。相反,三枪一炮一炮一炮灭佛太残忍,杀死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政治上来说,三皇灭佛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因为当时三皇采取的措施非常恶毒,在民众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也动摇了他们不稳定的统治基础,不仅没有巩固统治,反而给统治造成了危机。


其实从思想上来说,三吴佛教的影响同样很大,因为佛教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和主导,三吴佛教对四帝发展佛教的强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人们的感情,也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他们的思想活动,不利于古代思想的进步和开放。对于人们来说,三吴佛教无异于扼杀他们的精神支柱。于是,一些人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想法。其实三绝一佛灭的影响还是很多的。比如在社会生活中,三武一佛灭灭灭了很多道场和寺院,使得当时的人们在业余时间没有很好的娱乐场所,也对社会治安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文化方面,很多珍贵的佛教典籍也被三国志烧毁,一些寺院收藏的经文也全部被烧毁。因此,三大武功也极大地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损失惨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