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光弼是怎么用1200兵打败了史思明的原因是什么

众妙之门 2023-07-05 13:02:12

李光弼是怎么用1200兵打败了史思明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之时,李光弼仅用1200兵力就打败了史思明,怎么做到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唐朝留给我们的印象,一向都是浪漫繁华、高贵大气的盛世景象,然而随着唐玄宗晚年到来之后,极度宠爱杨贵妃,连杨家一大家子都跟着升官发财,骄横起来,弄得朝野内外乌烟瘴气,人心开始动荡不安。安、史两个地方军政大员趁机叛乱。

皇帝的军队是以郭子仪为元帅的,账下有一个叫李光弼的,颇有些军事才能,渐渐引起了郭元帅的重视。此人不但武艺高强,还懂得兵法谋略,在叛军已经逼近洛阳的情况下,被临时任命为副元帅,与敌人对峙。当时,李光弼的军队力量比敌人的弱,硬打是挡不住敌军冲向洛阳的脚步的。他分析形势之后决定,暂且驻守在河阳,等待战局变化,再随机应变。

乱军很快就攻破了洛阳城,紧接着就把矛头指向了河阳的李光弼。哪知李光弼还是不应战,他下令自己的军队留在城内死守,不许擅自应敌,而他自己呢,却带了一部分兵跑了。更让人奇怪的是,临走前,他还交代守城将领一定要顶住,只管顶住不投降,对方不久之后就会先向我们投降的。一番话听得小将领直发愣,不懂他凭什么断定敌人会主动投降,甚至还怀疑他是不是根本就是想自己临阵脱逃,反而故意说些玄妙的话迷惑大家。

叛军首领史思明很快通过探报知道了李光弼逃跑的消息。他嘲笑这个没用的副元帅,大手一挥,派了李日越带500骑士去追,叫他抓不到就别回来了。李日越追上李光弼才知道,人家有至少1200兵力,要想抓住人家是不可能的,而史思明又威胁自己抓不到就别回来了,要是回去肯定受到重罚。思量几遍,心一横,干脆直接投降李光弼算了。而李光弼高兴地接纳了他,还上奏朝廷,请求封李日越为大将军。

史思明手下的另一大将高廷辉听说了,心里寻思着自己各方面才能都比李日越强得多,现在人家都升了大将军了,不如我也去李光弼那边,也封个将军元帅什么的。就这样,李光弼不动刀枪不流血,就收了史思明的左膀右臂,叛军实力受到损失,暂时拿河阳没有办法了。双方军队又对抗了一年多,最终曾经假装败逃的李光弼,反过来真的打败了史思明。

此后,李光弼又接连打了多场胜仗,在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功劳卓著,被封为最高级别的军官,并获得皇帝御赐勋章,世代享受礼遇和免死特权。

叛军史思明、蔡希德进攻李光弼,李光弼是如何以9胜多的?

至德二年(757),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率领高秀岩、牛廷玢等十万兵马进攻李光弼。当时精兵都去了朔方,部下士兵只有一万,大家提议加厚城墙来防守,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敌军来了再修它,只会使9军疲劳。”于是拆居9房屋做成擂石车,每辆车用两百人起动抛石头,石头落地就砸死几十个人,敌兵被砸死数千人。史思明造了一座飞楼,用木板遮蔽,垒土堆接近了城墙,李光弼派人从地下挖垮了土堆。史思明在城下设宴,命艺人到台上指责嘲9皇帝,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很害怕,把营帐移到远处,军队都用棍子探地才敢走路。李光弼边悄悄在敌营下挖坑,一边派人到敌营假装请求投降。到了约定投降时间,他命士兵守城,派将校假装去投降,史思明大喜。一会儿几千名叛军跌进了陷坑,城上击鼓呐喊,城中骑兵冲出乘机攻击敌军,俘虏并杀死了上万敌兵。史思明见要吃败仗,就离开了,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敢死队出城杀敌,杀敌七万人,蔡希德吓得连夜逃走了。

“河阳之战”史思明步步受挫,李光弼是如何阻挡史思明进攻的?

一方面是因为李光弼他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合理安排作战规划,使得自己的势力安好无损,而史思明的队伍寸步难行。就李光弼这个人来说,作为一个将领,指导军队进攻城池可能相对于史思明会差一截子,但是,守住城池却是他最拿手的事情。所以这二人一守一攻,李光弼便利用了城池附近的地形等等来守住了史思明的进攻,还使得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步步受挫。

河阳之战发生在安史之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唐朝,本就寸步维艰,想要守住身为东都的洛阳本就不易。所以,在李光弼镇守洛阳的时候,他就发现有一个当地的节度使叛变了,选择投靠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史思明。无奈之下,李光弼向唐肃宗汇报这一情况,不过还好唐肃宗信任他,把野战部队的军权都交给他,让他务必击败十万大军。后来李光弼选择退出洛阳,镇守河东,因为知道河东的重要性,李光弼把东都洛阳的粮食,百姓等等全部迁移出来。等到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占领洛阳的时候,发现只是一座空城。李光弼的这一暂时退离洛阳的决策,也成为了他能够战胜史思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话说史思明占领洛阳的时候,发现洛阳城没有粮食,只能靠洛阳附近的小城接济,但是根本维持不了太久,毕竟是十万大军,所以粮食问题就成了燃眉之急。洛阳这边的状况还没解决,雪上加霜的是,史思明的老巢范阳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当时史思明一心在于攻下唐朝主力军,一直在黄河附近作战,但是江南地区大多势力本就对他不服,他一不在老巢,就有人开始兴风作浪,使得老巢对于史思明的供给很是困难。


最后,在史思明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李光弼又在黄河地带派兵对他两面夹击,黄河地势险要,就算是史思明的十万大军也不行,最后还是败于李光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1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