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泽:元朝唯一汉相,揭秘其传奇人生,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永清县)人。他是唯一在元朝中担任宰相的汉族人,而且能做到“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
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说说史天泽是如何做到上级不怀疑,下面又无怨言的,我们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一.父亲确立家族地位,承兄职平乱崭露头角
史天泽祖上财力雄厚,为乡里的大姓。其父史秉直喜爱读书、讲求义气,在当地很有影响。但当时正值金朝末年,国家衰乱,各地地主武装多据地自保。史天泽为史家的第三子,他身高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过人。
在成功平乱后,史天泽以真定为中心,任用原金朝治下的儒士和官员,开始修缮城壁、加强武器装备;并招集流散军民、存恤穷困百姓,短短几年之间,取得显著的成效。他也以此为根据,成为了汉人的一大世侯。
二.伐金攻宋,屡平变乱,军功卓著
三.倡导元帝推行汉法,尊重部下勤政爱民
自忽必烈建元中统以来,中书省官员少则有五、六人,多时至六或八人,他们列坐一堂,每到商议施政方针时,常常各持己见,等待国相表态然后再决定。史天泽为相后,便分情况予以处置:如果此事无害,那就决意施行;如果有所不妥,就心平气和地详细分析,充分征求下属及同仁们的意见,以使其合于事理。
所以在史天泽为相的十多年间,他有时秉承上意,有时据理更改,进行多方周旋,总使天下人都为受益。这正是他善待部下与尊重皇上的典型表现。
四.感悟:
综上所述,因史天泽器量大度、知时识势。他每临大事、遇大难、论大政时,都能做到以天下之重自任,以竭忠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而且从不追求个人富贵权势。他还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因此,史天泽被称为“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们还将他比作郭子仪(唐朝名将)、曹彬(北宋名将)。我们应该学习他忠于职守、善待民众与同仁的优良品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 史天泽 > 继兄任帅> > 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名将。23岁时接替阵亡之兄职位,任蒙古军都元帅, 因作战功绩卓著,才能过人。授五路万户。在灭金战斗中立功,升任中书右丞相。他在军中50多年,足智多谋,征战勇敢,治军有方,谋政有德。是蒙军中威望极 高将帅,也是元朝中惟一一位官至丞相的 *** 。> > 史天泽是河北豪强史秉直最小的儿子。丢失汴京之后,河北、河南、山东、河南等地为金人占有,这些地区的反金义士纷纷举起反金义旗。史天泽的父亲史秉直是义军首领之一。在反金中逐渐扩充队伍,慢慢演变成一种不主动向金兵进攻却占地为王的势力,逐渐成为地方豪强。> > 出身于豪强之家的史天泽,自幼受习武环境的影响,各种兵器无所不通。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为了儿子专门请人教读书。史天泽学习非常刻苦,拿起书本便 ,,因此精通《春秋》、《汉书》以及孙、吴兵法等中国古代名篇。这为后来他出将入相创造了条件。由于受父兄性格影响,史天泽自幼豪爽正 直、刚毅勇为,青少年时期的史天泽,身高八尺,魁梧健壮,声音洪亮,勇力过人。> > 蒙古族在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不断向 金朝发动进攻,蒙古大军打进了长城,占据了幽燕之地。史天泽的父亲因痛恨金兵,就投靠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让史秉直继续率领自己的队伍,配合蒙古军与金人 战斗。史秉直死后,史天泽的哥哥史天倪接替了父亲职务,被蒙古政权任命为真定路兵马都元帅。> > 史天泽便加入到哥哥的队伍中。史天泽在征战中异常勇猛,被誉为队伍中的“第一勇士”。每次战斗,史天泽都冲锋在前,他挥刀冲锋,所到之处,敌人非死即伤,金兵虽勇,但见史天泽铁塔般的身躯和挥动如风的大刀,都有畏惧之感。> > 1225年春,史天倪在与金将武仙的战斗中受伤而亡,临终前嘱托弟弟史天泽为他报仇,天泽说:“兄弟之仇,虽死不避。”史天倪死后不久蒙古政权命天泽袭兄职,任其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这年史天泽刚满23岁,就成为了一个独挡一面的将帅。> > 力胜金兵> > 史天泽虽然当了元帅,但所辖兵马并不多,其兄在与金将武仙的战斗中被击败,兵已被打散。史天泽接受元帅职后,收集散卒,招募壮勇之士,不久,就征集到数千兵马。后得蒙将率三千骑兵援助,实力大增,随后即率领士卒向南进攻武仙。> > 当时金将武仙在河北、河南一带势力很大,史天泽率军与金兵战于真定,占领了真定城,活捉金将葛铁栓,可惜武仙趁乱逃跑了。原宋将彭义斌投靠金兵,从大名出兵支持武仙企图收复真定,史天泽率军与敌战于赞皇,敌人大败,史天泽在阵上活捉了彭义斌,立刻把他当众斩首。> > 武仙不甘心失败,趁着夜色组织人马偷袭史天泽的营地成功,史天泽逃到蒿城,重新组织人马,然后与武仙再战,武仙败,率数骑逃到西山抱犊寨。武仙在山上聚众万人,史天泽攻下抱犊寨,武仙又逃跑了。> > 蒙军一首领把寨中万余人聚到一起,以支持贼寇为名欲杀之。史天泽坚决不准,他说:“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子民,只是被奸贼威胁才不得不如此,为什么要杀他们呢?”经过史天泽的据理力争,终于使这些无辜百姓幸免于难。> > 武仙兵败后,南逃到蔡州,后来蒙军邀请南宋大将孟珙,一起攻金,包围武仙于蔡州城,攻破城池后,武仙又逃。不久,武仙部下投降宋军,报告了武仙部队和营寨详情,罪恶累累的武仙终于被抓住处死,史天泽也完成了替兄报仇的心愿。> > 金兵将领完颜白撒率大军从东北入关,包围了新卫,史天泽得知后率轻骑前往救援,史天泽到时,金兵已把新卫包围得像铁桶一般,无法靠近城池。> > 史天泽自己跃马挥刀杀入围中直突城下,然后对城上守将大呼:“你们要坚守,援兵已到。”喊完之后,跃马杀出,史天泽在数万敌军的包围下,进退如入无人之境。> > 蒙军主力赶到后,吏天泽组织城内外军队一齐对金兵夹击,金兵溃败。史天泽尾随追击。追至归德,天已晚,蒙古大将撒吉思不花轻视金兵,背水扎营。史天泽劝 道,敌人虽然败了,但兵马尚众,此地不宜扎营。但撒吉思不花轻视 *** ,不听史天泽之劝告,正巧上面有令,命史天泽率军蔡州。史天泽走后,完颜白撒对蒙军反 击,撒吉思不花全军覆没。> > 史天泽率军至蔡州,渡汝水,攻蔡州城北面,宋军攻城南侧,两面夹击,城池很快就被攻破,金主自杀身亡。金朝遂灭。> > 在一系列灭金战争中,史天泽连打胜仗,不仅为兄报仇,而且为蒙古政权立了大功。即位后,被授为真定五路万户。> > 伐宋有功> > 蒙哥即帝位之后,被派治理漠南地区,漠南包括河东、河北、山东、河南诸地。忽必烈胸有大志,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史天泽有勇有谋,豪侠仗义,深得忽必烈赏识。经过长期交往,和忽必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史天泽随蒙哥进军四川,其他各支军队都被宋军击败,唯有史天泽善于根据地形和敌之防守状况,灵活用兵,因此,三战三捷,深得蒙哥赞赏。> > 史天泽奉命攻取南宋两淮之地,蒙军到达复州,宋军用数千条舟连结为栅,锁住湖面,以阻蒙军。史天泽集中舰船,分数处突击,舟栅瞬时而破。突破舟栅之后,宋水军畏惧,不战而降。> > 蒙军攻宋,始终难以突破长江天险。蒙哥进军四川失利,史天泽攻襄阳却获成功,为后来突破长江,消灭南宋奠定了基础。史天泽攻襄阳,出奇计,破战船,淹杀习于水性的宋军万余人。> > 在攻复州时,史天泽见蒙军有畏难情绪,便亲登船头,猛擂战鼓,鼓舞士气,结果一举攻克复州。> > 李圭在济南背叛元朝,自立为王,元朝廷多次派人征讨,均遇败而还。忽必烈只好命史天泽前去济南战场。史天泽率精兵进讨济南。李圭率军固守济南城,史天泽 对随行宗王说:“敌人必败!”他知道李圭的部下英勇善战,很难对付。因此,采取长期围困之策。他令部下,在城的周围挖下深沟,防止城内的骑兵强行突围出 逃。城中孤立无援,历时四个月,济南城内粮尽,叛军陆陆续续偷偷出城来请降。李圭被生擒活捉,手下将领开城门请降。史天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济南城,受到 皇帝赞赏。> > 出将入相> > 史天泽虽为 *** ,但在蒙古族的朝廷中仕途却一帆风顺。忽必烈称帝之后不久,任史天泽为枢密副使,次年任为右丞相职。出将入相,仕途如此之顺,除忽必烈任人唯贤,不计较种族之外,主要的还在于史天泽卓越的战绩和非凡的才能。> > 史天泽在灭金、攻宋、平内乱等诸多战事上,屡立大功不比任何蒙古族将领差。更重要的是史天泽的才能和修养远远超过其他将领,史天泽出谋划策,常中忽必烈之意,忽必烈常常愿意采纳史天泽的意见。> > 史天泽的修养更是令人佩服,天泽带兵,爱将护卒,仗打胜了,总是归功于诸将,皇帝慰劳和奖赏之物,全部分给部下,从不居功自傲。> > 史天泽在作了丞相之后,因病主动提出辞职在家休养。后因襄阳战事紧急,皇帝请他出山,他只好再次出征。在襄阳筹备战事,待一应事务筹措完毕,史天泽再次 病倒,他推荐伯颜继任。忽必烈知史夫泽病重,亲赐葡萄酒,又下诏多加抚慰。还至真定,忽必烈又派儿子陪医生赶往探视,赐给医药。> > 忽必烈的儿子问史天泽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呈请转奏天子:“臣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以战胜为目的,不要肆意杀戮和抢掠,这是为天下人造福。”仅嘱此语,概无他言。说完这话史天泽就去世了。
人物档案
姓名:史天泽
字号:润甫
谥号:忠武
官职:中书左丞相、枢密副使等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爵位:镇阳王
民族:汉族
别称:史忠武王、史拔都
主要成就:平定李坛之乱
去世时间:1275年
出生时间:1202年
追赠:太尉、太师
史天泽是大蒙古帝国和元朝初年著名将领,为蒙古帝国南下攻金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初为左丞相,治世理政,安邦定国,是文武双全之辈。
史天泽出生永清一个大户人家,自幼学习骑射,功夫过人。元太祖八年,蒙古帝国南下攻金,一路攻打到河北境内,其父史秉直前往归降木华黎。父亲史秉直归降蒙古,史天泽以及其兄史天倪、史天安自然也一道归降。
世家最开始受到重用的是史天泽的长兄史天倪,因为向成吉思汗进献计谋而受到重用。
太祖二十年之时,史天倪在部下武仙反叛之时被杀,史天泽为报长兄之仇,不顾门下阻拦,一路搜集部众北上。蒙古国命其接替史天倪都元帅之职,率军击败武仙一部,武仙败逃,攻克赵州、真定等地。元太宗元年,受五路万户之职。
中统元年,为河南等路宣抚使史天泽简介,二年为中枢右丞相。至元元年,加光禄大夫,三年为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四年改中书左丞相。
在史天泽为蒙元大臣之时,可以说“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前期为将,后期为相,无论是武还是文史天泽简介,元朝的功勋布上都绝对少不了他的名字。
拖雷在三峰山大败完颜合达之时,史天泽看准时机,乘胜取京东,连续招降了太康、拓县、瓦冈、眼州各城,又在阳邑斩杀金将完颜庆山奴。
金哀宗南逃蔡州,史天泽率军从北面渡河进攻,血战数日,最终协助都元帅塔察儿攻下蔡州。金哀宗自缢而亡,金国灭亡。金国亡之后,史天泽率军回到真定。
金朝被灭之后,蒙古帝国剑锋直指南宋。作为前宋民的史天泽,如今既然已经是蒙古大臣,自然听从蒙古帝国调令,奉命攻打南宋。这也是史天泽个人受后人争议的地方,对于他到底是名将贤相还是汉奸的争论一直不休。
不过需要说的是,史天泽在随蒙攻宋之时,曾经多次阻拦蒙古帝国对南宋臣民进行大屠杀。这一举措一方面有利于蒙古帝国统一中国,另一方面也不失为百姓谋利。
在为文臣期间,史天泽安抚民生,修文重教,为中原经济的发展和蒙古帝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至元十一年,随伯颜出征南宋,行军至郢州之时,史天泽患病北返。第二年病情未曾得到好转,最后在真定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元朝朝廷追赠其为太尉,后累赠太师,谥号“忠武”,追封镇阳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