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西汉丞相曹参整日饮酒作乐,为什么还会被称为贤相?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曹参,字敬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秦时,曹参为沛县的狱掾。曹参在沛县任职期间,交好刘邦、萧何等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戎马生涯中,曹参灭两国,取一百二十二县,身上伤疤七十多处。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灭掉了项羽,得了帝位。刘邦对群臣论功行赏,群臣争功不下,一时难分,谁为首功。最后,刘邦以萧何为首功,曹参功居第二。曹参心中不服,认为自己应居首功。自此曹参和萧何存在间隙。
惠帝二年(前193),萧何临终前,惠帝前来探望萧何,询问道:“继萧丞相后,谁可为相乎?”萧何答道:“知臣莫若君,陛下应知臣荐谁。”此时,惠帝思索片刻问道;“萧丞相认为曹参如何?”萧何泪如泉涌答道:“陛下已经找到合适丞相的人了,老臣可无憾而去矣。”人们都认为萧何不会举荐曹参为相,萧何为国家举荐人才,并不以自己喜恶而决定,而是任人唯贤。萧何肯定了曹参是一个有治国之才的能人。
惠帝二年(前193),曹参得知萧何去世的消息,曹参安排门客准备行装,说道:“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不久,朝廷果然派遣使者来召曹参入宫为丞相。原来,萧何和曹参是惺惺相惜,英雄识英雄。
在曹参为相国时,曹参对当时的法律制度不做任何改变,一切按照萧何制定的汉法去执行。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萧规曹随”。曹参挑选全国淳厚不善于文辞的贤人来当自己的属官,并且曹参还调走喜好对文辞苛求细节的官吏。在相府中,曹参发现别人的细小过失,一律宽容。相府的人不用敬小慎微的办公,不用害怕因小失误而被责罚,一心一意处理政务,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可就在曹参为相期间,他又开始整日痛饮美酒,不理政事。下属好友见曹参沉迷美酒,便想规劝曹参恪尽职守,然而规劝的人,统统被曹参看穿心思。这些人一来,曹参便请他们喝酒,待酒醉离去,始终没有机会开口劝谏。
曹参的相府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们也和曹参一样喜欢饮酒高歌,然而曹参的属官就不乐意了,非常厌烦此事。相府官员便带曹参一起去后园游玩,让曹参看见官吏们的饮酒作乐,引吭高歌。相府官员希望曹参见此进行制止。结果曹参叫人取酒设座,和醉酒的官吏一起纵酒高歌。曹参此举拉近了和官吏们的距离,至此上下都知曹相国和官吏们“相处融洽”。
汉惠帝得知曹参整日饮酒,不理政务,便派曹参之子曹窋前去规劝,结果曹窋被曹参大骂一顿。第二天早朝后,汉惠帝留下了曹参。君臣进行了一席对话,曹参表示:如今的天下更适合休养生息,采用黄老之治,沿用先前的法令治理天下即可。汉惠帝也是将信将疑地接受他的意见。
在曹参任相三年期间,西汉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发展,人口增长,百姓生活相对安逸。司马迁评价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曹参之所以整日饮酒,不理政务,是因为采用了“无为而治”,汉朝经历了秦朝的苛政,楚汉争霸,天下生灵涂炭。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政策清明,轻徭薄赋,给人民喘息的机会。萧何制定的法规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所以不做改变,汉王朝也可以在渐进中走向强盛。曹参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被世人称为贤相。
本文涵盖了关于西汉丞相曹参整日饮酒作乐,为什么还会被称为贤相?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曹参是否贤能,不能以表象作为判断标段,为何这么说,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在历史上,曹参在萧何死去以后接替相位,但是当上一朝之相的他不仅没有勤奋处理公务,还天天喝酒,和手下一起谈天说地,好不痛快。但是其实曹参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洞悉了当时汉朝的境况,知道当前帮助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原则当是休养生息,采用黄老之治。
曹参和萧何一样,跟着刘邦从沛县起义,一路打拼天下,为刘邦立下了赫赫功劳。萧何与曹参之贤,自然是不用说的。虽然刘邦一开始任命萧何为相,曹参还有点赌气,但是实则二人惺惺相惜。
萧何死前推荐曹参为下一任丞相,而曹参自己呢,一听说萧何死讯后,便叫下人收拾东西,说自己是时候去做丞相了。可见曹参和萧何都了解彼此,也承认彼此的才华。
后来曹参果然去当丞相了,并且也没有改变萧何立下的规矩制度,以至历史上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而曹参当上宰相之后,挑选的属下都是一些埋头做事,嘴巴不大灵活的贤才,对于小细节比较苛求的人都被曹参调走了。不仅如此,曹参在办公的时候非常喜欢喝酒,还一点都不避讳,下属觉得这样不行,想来劝他,结果被他拉着一起喝。
以至于汉惠帝都知道了曹参天天喝酒且不处理政事,这让汉惠帝很生气,招来曹参训话。曹参则缓缓说道:“现在的天下不适合政令过多,适宜修养生息,采用黄老之治,沿用先前的法令就可以了”。
汉惠帝一听,觉得曹参说的也有点道理,于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曹参黄老之治的说法。果不其然,汉王朝渐渐变得强盛,曹参虽天天喝酒,但是却另有深意,他洞悉当时百姓刚从战火中走出来,正是韬光养晦的好时机,明着是在喝酒,其实是告诉百官不宜政令太多。也正是因为曹参的智慧,汉朝强盛起来,曹参也因此被誉为贤相。
西汉时期丞相曹参为官三年时间内,整日饮酒作乐还与下属官吏一同享乐,就是因为贯彻无为而治的思想让百姓自由自在,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
曹参与刘邦萧何等二人都是在秦末时期相识,与刘邦一起在沛县起兵,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刘邦灭掉项羽后称帝为汉高祖,手下所有臣子论功行赏,由于手下能人志士极多一时间分不出谁是首要功臣,在刘邦心中萧何是最大的功臣,曹参第二,于是封萧何为丞相,但是曹参心中不服气,认为自己才是首要功臣,于是二人间便有了微妙的矛盾。
萧何担任丞相后励精图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完整的律法。几年之后萧何的年纪也逐渐的大了,无法在担任丞相一职了,这是刘邦文萧何你认为谁有能力来当这个丞相呢,萧何说,其实您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这个人选是最有能力的。没过多久萧何就病逝在家中了。
曹参在家中听到萧何病逝的消息后对家里仆从们说,准备好了,老业我要去当丞相了,仆从们本是不相信,结果真的没过两天皇帝就下旨让曹参去做丞相。曹参上任后一切律法都按照萧何制定的律法实施不做任何变动,而自己整日喝酒享乐,下属官员们闲来无事也与他一起喝酒享乐。
又一次皇帝命太子前去检查吏治,发现官员们在后堂齐齐喝酒,让曹参先去劝阻但是没想到曹参竟然与他们一起喝起酒来。后来曹参去跟皇帝解释说,大家刚从秦朝严酷的刑法中走出来,这时候就是休养生息的好时候,这种无为而治的心态最让百姓爱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0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