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詝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清朝咸丰帝,是清朝最后一位实际掌权的皇帝,可惜,咸丰帝锐意改革与抵制列强,没能考虑清朝实际状况,致使江南动乱延续,京城被英法联军占领,火烧圆明园成为民族永久的伤痛。
世人指责清朝道光帝,放弃文武双全的奕䜣,选择平庸无能的奕詝,导致清朝加速走向衰亡,道光帝为何会立奕詝为储君?笔者带您剖析,奕詝储君之争的智囊,帝师杜受田发挥的作用。
潜移默化改变道光帝立储决定
清朝道光帝共有九个儿子,因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皆亡故,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尚年幼,真正竞争皇位的仅有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与皇六子奕䜣三人。
清朝皇子熟读“经史子集”,以懂治国之道;练习“弓马骑射”,以安天下稳定;皇四子奕詝资质平庸,且腿曾跌伤留有隐疾,能够被立为储君,与帝师杜受田的督促指导密不可分。
首先,皇五子奕誴武艺高强,唯独不喜欢读书,作为上书房师傅,杜受田将此事汇报,引起道光帝不满,道光时期已有动乱之势,更需满汉臣工精诚团结;
其次,皇六子奕䜣文武双全,却在道光帝装病试探时,高谈阔论阐述改革,等同指出道光帝执政错漏,但奕詝“狩猎对答”与“病榻垂泪”,以仁孝谦和博取好感;
《清史稿》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此外,杜受田点拨道光帝,奕䜣母亲静贵妃,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子幼母壮”宗族强盛,易造成外戚专权局面,而奕詝既长又贤兼仁孝,更能稳定朝局;
最后,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病故时,道光帝言“奉慈闱而成顺孝,秉淑德而著醇全”,亲自赐谥号为“孝全皇后”,以嫡庶之争勾起道光帝哀思,激发对奕詝怜爱。
从始至终,杜受田都没有明确表露对奕詝的支持,因为杜受田深知,历代皇室最忌讳储君结党,显赫如卫青、陆逊等,皆因储君之争受牵连,清朝提防汉臣,需要懂得避忌,潜移默化影响道光帝。
而杜受田教导资质平庸的奕詝,隐藏对权位的觊觎,诸多累积的优势,终于在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帝效仿雍正帝“密匣建储”,诏命由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皇子婚姻也是政治博弈的工具
奕詝被秘密册立储君,即便杜受田知晓,也不敢有半分懈怠,储君只是阶段性胜利,若有疏漏便前功尽弃,野史传闻,皇四子奕詝与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便是由杜受田撮合成婚。
常理而言,杜受田五十多岁,以礼部尚书的身份“牵红线”,确实更像戏文的片段,但笔者分析之后觉得,皇子婚姻也是政治较量的一部分,杜受田作为顶级智囊,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良机。
第一,杜受田的礼部,刚好管辖太常寺,以杜受田揣摩道光帝的精准,对富泰性情品行定然知悉,见过富泰之女萨克达氏温良贤淑,便知道是奕詝所钟爱的类型,良配有助于稳定奕詝心性;
第二,奕詝皇子身份,成年后必定封王,但若想争夺皇位,必须继续装出与世无争,萨克达家族势力微弱,太常寺少卿仅为四品官,能够巩固世人对奕詝争储看法,以期获得道光帝的好感;
第三,杜受田在做两手准备,当时奕詝大概率争储失败,加封王爵已位极人臣,若有强大姻亲家族,新皇帝岂能安睡?与其被猜忌甚至清算,不如选普通世家女眷,幸福美满余生亦是幸事。
以杜受田才智可能想得更为深远,但涉及皇权斗争未留下文字,而道光帝被引导配合,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为皇四子奕詝赐婚萨克达氏,婚后夫妻幸福美满,咸丰帝登基后缅怀嫡妻,追封萨克达氏为孝德显皇后。
道光帝为保奕詝继位,以惇恪亲王绵恺无子嗣为由,将皇五子奕誴过继惇亲王,虽然还是爱新觉罗皇室,却无法再与道光帝血脉争夺皇位,由“直系血脉”变为“枝系血脉”,读音相近,意义却相差甚远。
针对皇六子奕䜣,道光帝在慕东陵做出安排,为静贵妃处提高宝顶的等级,又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为奕訢赐婚热河都统桂良之女为嫡福晋,世人皆确信储君之争落幕,直到咸丰帝登基才恍然大悟,这不过是道光帝对奕䜣母子的补偿。
总结:儒家教育的熏陶令杜受田辅佐奕詝
杜受田受儒家教育的熏陶,践行“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才会辅佐皇四子奕詝,劣势情况争夺储君,最终登上清朝皇位,杜受田的识人与谋划令人赞叹。
作为咸丰帝最信任的智囊,杜受田践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独没来得及助咸丰帝,打造稳固的政治班底,迷茫的咸丰帝启用肃顺等人,加剧清朝内外矛盾,这并非道光帝与杜受田所能预料。
相传道光皇帝原本是传位给六阿哥,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奕欣,但是由于一个太监知道了,于是将此事传开了,最后道光皇帝便修改了诏书,改为让四阿哥奕詝成为继承人。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具体的史实加以佐证,只是民间的传说,因此不可当成正史来看待。当时,道光皇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想破了脑袋。因为他的六阿哥奕欣能力强,但是他的四阿哥奕詝的母亲又是道光皇帝最爱的人,因此道光皇帝实在不知道选谁。他一方面偏心于亡妻孝全成皇后的孩子奕詝,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奕詝的才干压根比不上弟弟奕欣,为此道光皇帝纠结了许久。后来,道光皇帝认为自己应该遵循清朝留下来的规矩,立贤为主,便在诏书上写下了奕欣的名字。然而道光皇帝此举却被一个小太监看见了,小太监在远处盯着道光皇帝的笔,在最后一个字落笔后,小太监发现道光皇帝并没有划出那个勾,于是猜测到道光皇帝是打算立奕欣位储君。
这个小太监很快便悄悄把消息传递出去了,一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储君是奕欣。道光皇帝并不知道消息是如何传出去的,但是如此一来,却让道光皇帝本来已经定了的心出现了动摇,他虽然不知道这个消息是怎么流传出去的,但是他修改诏书的心却是定了。最后,道光皇帝念在心爱的亡妻孝全成皇后的份上,将储君的名字改成了奕詝。道光皇帝去世后,大臣们从正大光明牌匾后拿出诏书,发现储君不是奕欣而是奕詝,都大吃了一惊。
后来民间便有了传说,当初道光皇帝是传位给六阿哥奕欣而不是奕詝,是因为那个太监不小心走漏了风声,才让道光皇帝修改了诏书,奕欣也因此与皇位擦肩而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