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周朝犬戎是什么民族(历史上犬戎与匈奴是什么关系)

人生百味 2023-07-18 21:11:45

犬戎是古代部落名,又称猃狁,古代居住于于今陕、甘一带,都城位于今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犬戎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

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都称为“犬戎”和“戎狄”。在唐朝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基本释义

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

由来

犬戎曾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周幽王时期,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军国大事为儿戏。被犬戎族趁机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三百五十二年的西周由此覆灭。

诸侯联合驱逐犬戎,为天子牧马的秦国凭借着多年和游牧民族对抗的优势参与平乱,从此走上了争夺天下的大舞台。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劲敌之一。

直到唐朝,中原王朝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朝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为秦所平,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的劲敌。《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白狼国就是犬戎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历史记载

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周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废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子姬伯服为太子,并拟问罪申侯。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今山东枣庄东)和犬戎军队大举进攻西周都城(丰、镐两京,今西安西)。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仓皇出逃,终被犬戎军队追上。幽王被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拥立宜臼为平王,迁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犬戎后为秦国所灭。

历史上犬戎与匈奴是什么关系

犬戎是商周时期活动在我国甘肃一带的民族,图腾为狼,西周时逐渐强大,后来申侯叛乱,联合曾国和犬戎攻入周都镐京,杀死周幽王,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时期彻底结束,原先西北边境的秦国因互送周平王迁都有功,秦国首领被册封公爵,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周平王还下令将西北地区给秦国,秦国经过历代进攻灭掉了犬戎,但是一个民族不可能就这样断子绝孙,犬戎受到致命打击,必定迁徙,会分成三个路线,一部分向西南,一部分投奔秦国融入中原,另一部分会向北迁徙,所以匈奴很有可能有犬戎血统,《后汉书》中也记载东汉时期在犬戎曾活动过的地盘上出现了一个“白狼国”,可见这正是融入中原的犬戎后代。
而匈奴是继犬戎之后在西伯利亚崛起的一个强大民族,“匈奴”是汉族起的蔑称,匈奴人自称胡人或夏人,匈奴是一个构成很复杂的民族,西周时西伯利亚上分布着众多游牧部落,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部落逐渐被统一,而且割据史书描述,匈奴内部还融入了白人血统,后来的羯族就是以白人为主的匈奴的一支,到了战国时匈奴开始南下骚扰边境并影响了邻居东胡,秦汉时期匈奴占领了西域广大地区,西域上的很多城邦畏惧匈奴,向匈奴称臣,原先活动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更是为躲避匈奴迁到印度那边,后来汉朝强大起来,占领西域对此出击匈奴,东汉时匈奴分成南北两部,北匈奴为躲避打击向西迁徙到了西域(史学界有说法认为其中有一部分去欧洲),南匈奴南迁到了汉朝境内与汉族杂居,新兴的鲜卑族则取代了匈奴的地位,五胡乱华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起兵攻入洛阳,之后匈奴相继建立了多个政权,北魏之后逐渐融入汉、藏等族,隋唐时已没有了匈奴与汉人的区分

什么是周朝的“犬戎”?

古族名。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现了衰落的现象。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幽王三年,又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相传为博得褒姒最美的一笑,曾点燃烽火(军事警报用),戏弄诸侯,失去诸侯信任。接着,又废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子伯服为太子,并拟问罪申侯。周幽王十一年 (公元前 771年),申侯联合缯(今山东枣庆东)和犬戎军队大举进攻西周都城(丰、镐两京,今西安西),幽王急命点燃烽火,结果诸侯一个也不来救。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仓皇出逃,终被犬戎军队追上。幽王及太子伯服被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拥立宜臼为平王,迁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犬戎后为秦所灭。

"犬戎"是什么?

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象征华夏最高权力和地位的“九鼎”宝器也被犬戎掠往草原,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 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这个“犬戎”的“犬”字带有汉族特点的强烈的侮辱性,而且说戎狄是“豺狼”也准确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国就是犬戎国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据史料记载犬戎族极为野蛮凶悍,据史书记载犬戎的母族——古羌族也崇拜犬图腾。《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里说:在唐朝初年有“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而且,唐还“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这说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实际上,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说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由此可以断定,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
参考资料:新浪 读书频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