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周子隐:亡国之恸岂止吴人(周处(历史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人生百味 2023-07-19 09:15:10

晋朝王浑带兵灭了东吴。(公元 280 年)当天在建业宫祭天地,以酒洒地,后来喝醉了,问吴国人说:“各位在亡国之后,会不悲伤吗?”当时周子隐回答说:“汉朝末年天下分裂,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的悲恸,恐怕不只吴国人才有吧!”王浑听了,露出惭愧的脸色。(王浑以前是魏人)

周处(历史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人。西晋大臣,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有方。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遇害于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諡号为孝。

基本介绍本名 :周处 字号 :字子隐 所处时代 :东吴→西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 出生时间 :236年 去世时间 :297年 主要作品 :《默语》《风土记》《吴书》 主要成就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详其枉直,解决三十年不决案件 官职 :新平太守、广汉太守、御史中丞 追赠 :平西将军 諡号 :孝 典故 :除三害 人物生平,改过自新,转仕晋朝,战死沙场,死后哀荣,个人著作,人物评价,后世纪念,家族成员,人物生平

改过自新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阳太守。周处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现在时政和谐年成丰收,何苦不快乐呢?”父老感叹道:“三个祸害未除,哪有什么快乐呢?”周处说:“指的是什么?”父老回答道:“南山有白额猛虎,长桥下有蛟龙,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说:“像这样的祸患,我能除掉它们。”父老说:“你如能除掉三害,那就是一郡的大庆,不只是除害而已。”周处便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时沉时浮,游了几十里,而周处同它一道,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人们认为周处也死了,都彼此庆贺。 马企周绘《周处斩蛟》周处果真杀死了蛟龙回来,听说乡里互相庆贺,才知道别人特别厌恶自己,便到吴国寻找陆机、陆云。当时陆机不在,见到陆云,具以实情相告,说:“我想修养操行而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代的人看重朝闻道晚上就改变过失,你前途还可以,应担心志向不立,何必忧虑美名不彰呢?”于是,磨砺意志,发奋好学,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刚烈的志气,说话一定讲忠信,注意克制自己。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在吴国出仕任东观左丞。孙皓末年,做无难都督。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哀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世说新语》

转仕晋朝

孙吴被晋朝攻灭后,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对吴国的人说:“各位是亡国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戚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王浑有惭愧之色。 周处进入洛阳,渐渐迁任新平太守,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地人赞美此事。转任广汉太守。郡内有很多久而未决的案件,有的经历了三十年还未判决,周处评考曲直,一时都判决或遣返。后因母亲年老离官回家。不久出任楚国内史,尚未到任,又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辞大官不辞小职。”便先到楚地。该郡已经经历丧乱,新老居户夹杂,风俗不一,周处用教义敦促他们,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安葬,然后才应朝廷征召。远近都称赞他。

战死沙场

及至位居近侍,讽喻规谏很多。升迁为御史中丞,所纠察弹劾之人,不论宠臣还是亲戚。梁王司马肜违法,周处严格按法律条文作结论,等到氐人齐万年反叛时,朝廷大臣因讨厌周处的刚直,都说:“周处是吴国名将的儿子,忠烈果敢刚毅。”便让他隶属于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道他准会战死,对他说:“你有老母,可以凭这个理由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既然已经告别亲人侍奉国君,父母又怎么能把我当儿子呢?今天是我献身国家的时机。”齐万年得知后说:“周处从前守卫新平,我知道他的为人,文武兼备,如果独自决断而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别人控制,就一定会被我捉住。”不久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知道司马肜心怀不平,一定会陷害自己,而自己又认为做人臣的应当尽节,不应该推辞畏惧,便悲愤地上了路,决意不活着回来。 周处题跋像中书令陈准知道司马肜将会报旧仇,便在朝廷说道:“夏侯骏和梁王司马肜都是贵戚,不是将帅之才,进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责罚。周处是吴国人,忠勇果敢,与人有怨隙又没有救援,必将丧身。应该下诏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当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会让周处当先锋,定会失败。”朝廷不同意。 当时贼兵驻扎在梁山,有七万人,夏侯骏逼迫周处带五千兵进攻。周处说:“我军没有后援,必定失败,不仅自身灭亡,也是国家的耻辱。”司马肜又命令周处进军讨贼,周处便与振武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进攻齐万年。将要作战时周处的士兵还没吃饭,司马肜督促他赶快出战,而断绝他的后援。周处知道必定会失败,便赋诗说:“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美梁黍,期待能善终。”说罢便作战,从早晨到日暮,杀敌万余人,弓箭用尽,卢播、解系不救援他。他手下劝他撤退,周处按剑说道:“这是我报效臣节献出生命的时刻,为何要撤退?以身殉国,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全力作战而覆没。

死后哀荣

晋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赐他百万钱,安葬之地一顷,京城的地五十亩为宅第,又赐给他王家的近田五顷。诏书说:“周处母亲年纪大,外加是远方之人,我每每怜悯,要供给她医药酒米,赐她寿终。” 当时潘岳奉诏作《关中诗》道:“周处殉军令,滋润黄铖斧。其人吊已亡,贞节能称举。”又西戎校尉阎瓒也上诗说:“周处全臣节,美名不能已。身虽遭覆没,载名为良史。”到后来司马睿当晋王时,打算为周处加封諡号,太常贺循议论道:“周处德行清廉方正,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定人心建立美政;入朝主管百僚,贞节不屈不挠;而出征以身为国,临危献出生命,这都是忠臣贤士盛美的德业,也是英烈勇士高远的节操。按照諡法“固守仁德而不行邪僻”叫做孝。”于是便諡号为孝。 周处有三个儿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于世。个人著作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人物评价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众朝臣: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陈淮:周处吴人,忠直勇果,有仇无援。 齐万年:周府君尝为新平太守,有文武才能,若专断而来,不可就也;或受制于人,此成擒耳! 陆机: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 潘岳:周徇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阎缵:周全其节,令问不已。身虽云没,书名良史。 贺循: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案諡法执德不回曰孝。 房玄龄:①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即君子,背之即小人。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比凶蛟猛兽,纵毒乡闾,终能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②平西果劲,始邪末正。勇足除残,忠能致命。 柳宗元:冯妇好搏虎,卒为善士。周处狂横,一旦改节,皆老而自克。 苏轼:历观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恶修善,不害为贤。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蔡东藩:知过非难改过难,一行传吏便胪欢。如何正直招人忌,枉使沙场暴骨寒。后世纪念《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存放于周王庙孝侯殿,是宜兴最为著名的文物之一。周王庙又称周孝侯庙,因周处諡号“孝”,后又封“王”。庙边上原来有一座高大的“周墓墩”,为周处“金甲墓”,也有人说是“剑甲墓”。以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有“元康九年”铭文的墓砖及晋代青瓷等文物。古人瞻仰周王庙和周府君碑,常常流连忘返。南唐学者徐锴游历周王庙后说:“历将军之庙貌,想先贤之高风,周旋徜徉,欲去不忍”。 “周侯古祠”为荆溪十景之一。周王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经成为宜兴碑刻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周处江苏宜兴石刻像家族成员父:周鲂 子:周玘、周靖、周札

《晋书》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子玘 玘子勰 玘弟札 札兄子莚〕 周访〔子抚 抚子楚 楚子琼 琼子虓 抚弟光 光子仲孙〕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孙皓末,为无难督。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馀,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万年闻之,曰?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宿憾,乃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不然,肜当使处先驱,其败必也?朝廷不从。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追赠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近田五顷。诏曰?处母年老,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赐以终年?

处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集《吴书》。时潘岳奉诏作《关中诗》曰?周徇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又西戎校尉阎缵亦上诗云?周全其节,令问不已。身虽云没,书名良史?及元帝为晋王,将加处策谥,太常贺循议曰?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案谥法执德不回曰孝?遂以谥焉。有三子:玘、靖、札。靖早卒,玘、札并知名。

玘字宣佩。强毅沈断有父风,而文学不及。闭门洁己,不妄交游,士友咸望风敬惮焉,故名重一方。弱冠,州郡命,不就。刺史初到,召为别驾从事,虚己备礼,方始应命。累荐名宰府,举秀才,除议郎。

太安初,妖贼张昌、丘沈等聚众于江夏,百姓从之如归。惠帝使监军华宏讨之,败于障山。昌等浸盛,杀平南将军羊伊,镇南大将军、新野王歆等,所在覆没。昌别率封云攻徐州,石冰攻扬州,刺史陈徽出奔,冰遂略有扬土。玘密欲讨冰,潜结前南平内史王矩,共推吴兴太守顾秘都督扬州九郡军事,及江东人士同起义兵,斩冰所置吴兴太守区山及诸长史。冰遣其将羌毒领数万人距玘,玘临阵斩毒。时右将军陈敏自广陵率众助玘,斩冰别率赵驡于芜湖,因与玘俱前攻冰于建康。冰北走投封云,云司马张统斩云、冰以降,徐、扬并平。玘不言功赏,散众还家。

陈敏反于扬州,以玘为安丰太守,加四品将军。玘称疾不行,密遣使告镇东将军刘准,令发兵临江,己为内应,剪发为信。准在寿春,遣督护衡彦率众而东。时敏弟昶为广武将军、历阳内史,以吴兴钱广为司马。玘密讽广杀昶。玘与顾荣、甘卓等以兵攻敏,敏众奔溃,单马北走,获之于江乘界,斩之于建康,夷三族。东海王越闻其名,召为参军。诏补尚书郎、散骑郎,并不行。元帝初镇江左,以玘为仓曹属。

初,吴兴人钱璯亦起义兵讨陈敏,越命为建武将军,使率其属会于京都。璯至广陵,闻刘聪逼洛阳,畏懦不敢进。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璯遂杀度支校尉陈丰,焚烧邸阁,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劫孙皓子充,立为吴王,既而杀之。来寇玘县。帝遣将军郭逸、都尉宋典等讨之,并以兵少未敢前。玘复率合乡里义众,与逸等俱进,讨璯,斩之,传首于建康。

玘三定江南,开复王略,帝嘉其勋,以玘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封乌程县侯。吴兴寇乱之后,百姓饥馑,盗贼公行,玘甚有威惠,百姓敬爱之,期年之间,境内宁谧。帝以玘频兴义兵,勋诚并茂,乃以阳羡及长城之西乡、丹杨之永世别为义兴郡,以彰其功焉。

玘宗族强盛,人情所归,帝疑惮之。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玘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复为刁协轻之,耻恚愈甚。时镇东将军祭酒东莱王恢亦为周顗所侮,乃与玘阴谋诛诸执政,推玘及戴若思与诸南士共奉帝以经纬世事。先是,流人帅夏铁等寓于淮、泗,恢阴书与铁,令起兵,己当与玘以三吴应之。建兴初,铁已聚众数百人,临淮太守蔡豹斩铁以闻。恢闻铁死,惧罪,奔于玘,玘杀之,埋于豕牢。帝闻而秘之,召玘为镇东司马,未到,复改授建武将军、南郡太守。玘既南行,至芜湖,又下令曰?玘奕世忠烈,义诚显著,孤所钦喜。今以为军谘祭酒,将军如故,进爵为公,禄秩僚属一同开国之例?玘忿于回易,又知其谋泄,遂忧愤发背而卒,时年五十六。将卒,谓子勰曰?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也?吴人谓中州人曰?伧?,故云耳。赠辅国将军,谥曰忠烈。子勰嗣。

勰字彦和。常缄父言。时中国亡官失守之士避乱来者,多居显位,驾御吴人,吴人颇怨。勰因之欲起兵,潜结吴兴郡功曹徐馥。馥家有部曲,勰使馥矫称叔父札命以合众,豪侠乐乱者翕然附之,以讨王导、刁协为名。孙皓族人弼亦起兵于广德以应之。馥杀吴兴太守袁琇,有众数千,将奉札为主。时札以疾归家,闻而大惊,乃告乱于义兴太守孔侃。勰知札不同,不敢发兵。馥党惧,攻馥,杀之。孙弼众亦溃,宣城太守陶猷灭之。元帝以周氏奕世豪望,吴人所宗,故不穷治,抚之如旧。勰为札所责,失志归家,淫侈纵恣,每谓人曰?人生几时,但当快意耳?终于临淮太守。

勰弟彝,少知名,元帝辟为丞相掾,早亡。

札字宣季。性矜险好利,外方内荏,少以豪右自处,州郡辟命皆不就。察孝廉,除郎中、大司马齐王冏参军。出补句容令,迁吴国上军将军。辟东海王越参军,不就。以讨钱璯功,赐爵漳浦亭侯。元帝为丞相,表札为宁远将军、历阳内史,不之职,转从事中郎。徐馥平,以札为奋武将军、吴兴内史,录前后功,改封东迁县侯,进号征虏将军、监扬州江北军事、东中郎将,镇涂中,未之职,转右将军、都督石头水陆军事。札脚疾,不堪拜,固让经年,有司弹奏,不得已乃视职。加散骑常侍。

王敦举兵攻石头,札开门应敦,故王师败绩。敦转札为光禄勋,寻补尚书。顷之,迁右将军、会稽内史。时札兄靖子懋晋陵太守、清流亭侯,懋弟莚征虏将军,吴兴内史,莚弟赞大将军从事中郎、武康县侯,赞弟缙太子文学、都乡侯,次兄子勰临淮太守、乌程公。札一门五侯,并居列位,吴士贵盛,莫与为比,王敦深忌之。后莚丧母,送者千数,敦益惮焉。及敦疾,钱凤以周氏宗强,与沈充权势相侔,欲自托于充,谋灭周氏,使充得专威扬土,乃说敦曰?夫有国者患于强逼,自古衅难恒必由之。今江东之豪莫强周、沈,公万世之后,二族必不静矣。周强而多俊才,宜先为之所,后嗣可安,国家可保耳?敦纳之。时有道士李脱者,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自中州至建邺,以鬼道疗病,又署人官位,时人多信事之。弟子李弘养徒灊山,云应谶当王。故敦使庐江太守李恒告札及其诸兄子与脱谋图不轨。时莚为敦谘议参军,即营中杀莚及脱、弘,又遣参军贺鸾就沈充尽掩杀札兄弟子,既而进军会稽,袭札。札先不知,卒闻兵至,率麾下数百人出距之,兵散见杀。札性贪财好色,惟以业产为务。兵至之日,库中有精杖,外白以配兵,札犹惜不与,以弊者给之,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

及敦死,札、莚故吏并诣阙讼周氏之冤,宜加赠谥。事下八坐,尚书卞壸议以?札石头之役开门延寇遂使贼敦恣乱,札之责也。追赠意所未安。懋、莚兄弟宜复本位?司徒王导议以?札在石头,忠存社稷,义在亡身。至于往年之事,自臣等有识以上,与札情岂有异。此言实贯于圣鉴,论者见奸逆既彰,便欲征往年已有不臣之渐。即复使尔,要当时众所未悟。既悟其奸萌,札与臣等便以身许国,死而后已,札亦寻取枭夷。朝廷檄命既下,大事既定,便正以为逆党。邪正失所,进退无据,诚国体所宜深惜。臣谓宜与周顗、戴若思等同例?尚书令郗鉴议曰?夫褒贬臧否,宜令体明例通。今周、戴以死节复位,周札以开门同例,事异赏均,意所疑惑。如司徒议,谓往年之事自有识以上皆与札不异,此为邪正坦然有在。昔宋文失礼,华乐荷不臣之罚。齐灵嬖孽,高厚有从昏之戮。以古况今,谯王、周、戴宜受若此之责,何加赠复位之有乎。今据已显复,则札宜贬责明矣?导重议曰?省令君议,必札之开门与谯王、周、戴异。今札开门,直出风言,竟实事邪。便以风言定褒贬,意莫若原情考征也。论者谓札知隗、协乱政,信敦匡救,苟匡救信,奸佞除,即所谓流四凶族以隆人主巍巍之功耳。如此,札所以忠于社稷也。后敦悖谬出所不图,札亦阖门不同,以此灭族,是其死于为义也。夫信敦当时之匡救,不图将来之大逆,恶隗、协之乱政,不失为臣之贞节者,于时朝士岂惟周、札邪。若尽谓不忠,惧有诬乎谯王、周、戴。各以死卫国,斯亦人臣之节也。但所见有同异,然期之于必忠,故宜申明耳。即如令君议,宋华、齐高其在隗、协矣。昔子纠之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若以死为贤,则管仲当贬。若以不死为贤,则召忽死为失。先典何以两通之。明为忠之情同也。死虽是忠之一目,亦不必为忠皆当死也。汉祖遗约,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违命天下共诛之。后吕后王诸吕,周勃从之,王陵廷争,可不谓忠乎。周勃诛吕尊文,安汉社稷,忠莫尚焉,则王陵又何足言,而前史两为美谈。固知死与不死,争与不争,苟原情尽意,不可定于一概也。且札阖棺定谥,违逆党顺,受戮凶邪,不负忠义明矣?鉴又驳不同,而朝廷竟从导议,追赠札卫尉,遣使者祠以少牢。

札长子澹,太宰府掾。次子稚,察孝廉,不行。

莚卓荦有才干,拜征虏将军、吴兴太守,迁黄门侍郎。徐馥之役,莚族兄续亦聚众应之。元帝议欲讨之,王导以为?兵少则不足制寇,多遣则根本空虚。黄门侍郎周莚忠烈至到,为一郡所敬。意谓直遣莚,足能杀续?。于是诏以力士百人给莚,使轻骑还阳羡。莚即日取道,昼夜兼行。既至郡,将入,遇续于门,莚谓续曰?宜与君共诣孔府君,有所论?续不肯入,莚逼牵与俱。坐定,莚谓太守孔侃曰?府君何以置贼在坐?续衣里带小刀,便操刃逼莚,莚叱郡传教吴曾?何不举手?曾有胆力,便以刀环筑续,杀之。莚因欲诛勰,札拒不许,委罪于从兄邵,诛之。莚不归家省母,遂长驱而去,母狼狈追之。其忠公如此。

迁太子右卫率。及王敦作难,加冠军将军、都督会稽、吴兴、义兴、晋陵、东阳军事,率水军三千人讨沈充,未发而王师败绩。莚闻札开城纳敦,愤咤慷慨形于辞色。寻遇害。敦平后,与札同被复官。

初,莚于姑孰立屋五间,而六梁一时跃出堕地,衡独立柱头零节之上,甚危,虽以人功,不能然也。后竟覆族。

莚弟缙,少无行检,尝在建康、乌衣道中逢孔氏婢,时与同僚二人共载,便令左右捉婢上车,其强暴若此。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祖纂,吴威远将军。父敏,左中郎将。访少沈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馀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乡人盗访牛于冢间杀之,访得之,密埋其肉,不使人知。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领兵一千二百,屯寻阳鄂陵,与甘卓、赵诱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逸遁保柴桑,访乘胜进讨。轶遣其党王约、傅札等万馀人助逸,大战于湓口,约等又败。访与甘卓等会于彭泽,与轶水军将朱矩等战,又败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访执轶,斩之,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寻阳太守,加鼓吹、曲盖。复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而贼从青草湖密抄官军,又遣其将张彦陷豫章,焚烧城邑。王敦时镇湓口,遣督护缪蕤、李恒受访节度,共击彦。蕤于豫章、石头,与彦交战,彦军退走,访率帐下将李午等追彦,破之,临阵斩彦。时访为流矢所中,折前两齿,形色不变。及暮,访与贼隔水,贼众数倍,自知力不能敌,乃密遣人如樵采者而出,于是结阵鸣鼓而来,大呼曰?左军至?士卒皆称万岁。至夜,令军中多布火而食,贼谓官军益至,未晓而退。访谓诸将曰?贼必引退,然终知我无救军,当还掩人,宜促渡水北?既渡,断桥讫,而贼果至,隔水不得进,于是遂归湘州。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时湓口骚动,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访追击败之,贼婴城处自守。寻而军粮为贼所掠,退住巴丘。粮廪既至,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将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王敦表为豫章太守。加征讨都督,赐爵寻阳县侯。

时梁州刺史张光卒,愍帝以侍中第五猗为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出自武关。贼率杜曾、挚瞻、胡混等并迎猗,奉之,聚兵数万,破陶侃于石城,攻平南将军荀崧于宛,不克,引兵向江陵。王敦以从弟廙为荆州刺史,令督护征虏将军赵诱、襄阳太守朱轨、陵江将军黄峻等讨曾,而大败于女观湖,诱、轨并遇害。曾遂逐廙,径造沔口,大为寇害,威震江、沔。元帝命访击之。访有众八千,进至沌阳。曾等锐气甚盛,访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使将军李恒督左甄,许朝督右甄,访自领中军,高张旗帜。曾果畏访,先攻左右甄。曾勇冠三军,访甚恶之,自于阵后射雉以安众心。令其众曰?一甄败,鸣三鼓。两甄败,鸣六鼓?赵胤领其父馀兵属左甄,力战,败而复合。胤驰马告访,访怒,叱令更进。胤号哭还战,自旦至申,两甄皆败。访闻鼓音,选精锐八百人,自行酒饮之,敕不得妄动,闻鼓音乃进。贼未至三十步,访亲鸣鼓,将士皆腾跃奔赴,曾遂大溃,杀千馀人。访夜追之,诸将请待明日,访曰?曾骁勇能战,向之败也,彼劳我逸,是以克之。宜及其衰乘之,可灭?鼓行而进,遂定汉、沔。曾等走固武当。访以功迁南中郎将、督梁州诸军、梁州刺史,屯襄阳。访谓其僚佐曰?昔城濮之役,晋文以得臣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曾,祸难未已?于是出其不意,又击破之,曾遁走。访部将苏温收曾诣军,并获第五猗、胡混、挚瞻等,送于王敦。又白敦,说猗逼于曾,不宜杀。敦不从而斩之。进位安南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如故。

初,王敦惧杜曾之难,谓访曰?擒曾,当相论为荆州刺史?及是而敦不用。至王廙去职,诏以访为荆州。敦以访名将,勋业隆重,有疑色。其从事中郎郭舒说敦曰?鄙州虽遇寇难荒弊,实为用武之国,若以假人,将有尾大之患,公宜自领,访为梁州足矣?敦从之,访大怒。敦手书譬释,并遗玉环玉碗以申厚意。访投碗于地曰?吾岂贾竖,可以宝悦乎?阴欲图之。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守宰有缺辄补,然后言上。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初无一言何也?访曰?朝廷威灵,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与李矩、郭默相结,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初,访少时遇善相者庐江陈训,谓访与陶侃曰?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寿,周当下寿,优劣更由年耳?访小侃一岁,太兴三年卒,时年六十一。帝哭之甚恸,诏赠征西将军,谥曰壮,立碑于本郡。二子:抚、光。

抚字道和。强毅有父风,而将御不及。元帝辟为丞相掾,父丧去官。服阕,袭爵,除鹰扬将军、武昌太守。王敦命为从事中郎,与邓岳俱为敦爪牙。甘卓遇害。敦以抚为沔北诸军事、南中郎将,镇沔中。及敦作逆,抚领二千人从之。敦败,抚与岳俱亡走。抚弟光将资遗其兄,而阴欲取岳。抚怒曰?我与伯山同亡,何不先斩我?会岳至,抚出门遥谓之曰?何不速去。今骨肉尚欲相危,况他人乎?岳回船而走,抚遂共入西阳蛮中,蛮酋向蚕纳之。初,岳为西阳,欲伐诸蛮,及是诸蛮皆怨,将杀之。蚕不听,曰?邓府君穷来归我,我何忍杀之?由是俱得免。明年,诏原敦党,岳、抚诣阙请罪,有诏禁锢之。

咸和初,司徒王导以抚为从事中郎,出为宁远将军、江夏相。苏峻作逆,率所领从温峤讨之。峻平,迁监沔北军事、南中郎将,镇襄阳。石勒将郭敬率骑攻抚,抚不能守,率所领奔于武昌,坐免官。寻迁振威将军、豫章太守,后代毌丘奥监巴东诸军事、益州刺史、假节,将军如故。寻进征虏将军,加督宁州诸军事。永和初,桓温征蜀,进抚督梁州之汉中巴西梓潼阴平四郡军事,镇彭模。抚击破蜀馀寇隗文、邓定等,斩伪尚书仆射王誓、平南将军王润,以功迁平西将军。隗文、邓定等复反,立范贤子贲为帝。初,贤为李雄国师,以左道惑百姓,人多事之,贲遂有众一万。抚与龙骧将军朱焘击破斩之,以功进爵建城县公。征西督护萧敬文作乱,杀征虏将军杨谨,据涪城,自号益州牧。桓温使督护邓遐助抚讨之,不能拔,引退。温又令梁州刺史司马勋等会抚伐之。敬文固守,自二月至于八月,乃出降,抚斩之,传首京师。升平中,进镇西将军。在州三十馀年,兴宁三年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襄。子楚嗣。

楚字元孙。起家参征西军事,从父入蜀,拜鹰扬将军、犍为太守。父卒,以楚监梁、益二州、假节,袭爵建城公。世在梁、益,甚得物情。时梁州刺史司马勋作逆,楚与朱序讨平之,进冠军将军。太和中,蜀盗李金银、广汉妖贼李弘并聚众为寇,伪称李势子,当以圣道王,年号凤皇。又陇西人李高诈称李雄子,破涪城。梁州刺史杨亮失守,楚遣其子讨平之。是岁,楚卒,谥曰定。子琼嗣。

琼劲烈有将略,历数郡,代杨亮为梁州刺史、建武将军,领西戎校尉。初,氐人窦冲求降,朝廷以为东羌校尉。后冲反,欲入汉中,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谋纳冲,琼密知之,收钊、勋等斩之。寻卒。子虓嗣。

虓字孟威。少有节操。州召为祭酒,后历位至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宁康初,苻坚将杨安寇梓潼,虓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从汉水将抵江陵,为坚将朱肜邀而获之,虓遂降于安。坚欲以为尚书郎,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坚乃止。自是每入见坚,辄箕踞而坐,呼之为氐贼。坚不悦。属元会,威仪甚整,坚因谓虓曰?晋家元会何如此?虓攘袂厉声曰?戎狄集聚,譬犹犬羊相群,何敢比天子?及吕光征西域,坚出饯之,戎士二十万,旌旗数百里,又问虓曰?朕众力何如?虓曰?戎狄已来,未之有也?坚党以虓不逊,屡请除之。坚待之弥厚。虓乃密书与桓冲,说贼奸计。太元三年,虓潜至汉中,坚追得之。后又与坚兄子苞谋袭坚,事泄,坚引虓问其状,虓曰?昔渐离、豫让,燕、智之微臣,犹漆身吞炭,不忘忠节。况虓世荷晋恩,岂敢忘也。生为晋臣,死为晋鬼,复何问乎?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挞之,徙于太原。后坚复陷顺阳、魏兴,获二守,皆执节不挠,坚叹曰?周孟威不屈于前,丁彦远洁己于后,吉祖冲不食而死,皆忠臣也?

虓竟以病卒于太原。其子兴迎致其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哭之,因上疏曰?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来叶。故西夷校尉、梓潼太守周虓,执心忠烈,厉节寇庭,遂婴祸荒裔,痛窴泉壤。臣每悲其志,以为苏武之贤,不复过也。前宣告并州,访求虓丧,并索其家。负荷数千,始得来至。即以资送,还其旧陇。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于地,则荣慰存亡,惠被幽显矣?孝武帝诏曰?虓厉志贞亮,无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陨厥命。甄表义节,国之典也。赠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赙钱二十万,布百匹?又赡赐其家。

光少有父风,年十一,见王敦,敦谓曰?贵郡未有将,谁可用者?光曰?明公不耻下问,窃谓无复见胜?敦笑以为宁远将军、寻阳太守。及敦举兵,光率千馀人赴之。既至,敦已死,光未之知,求见敦。王应秘不言,以疾告。光退曰?今我远来而不得见王公,公其死乎?遽见其兄抚曰?王公已死,兄何为与钱凤作贼?众并愕然。其夕,众散,钱凤走出,至阖庐洲,光捕凤,诣阙赎罪,故得不废。苏峻作逆,随温峤力战有功。峻平,赐爵曲江男,卒官。

子仲孙,兴宁初督宁州军事、振武将军、宁州刺史。在州贪暴,人不堪命。桓温以梁、益多寇,周氏世有威称,复除仲孙监益、豫、梁州之三郡。宁康初,杨安寇蜀,仲孙失守,免官。后征为光禄勋,卒。

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以所指别山与访。访父死,葬焉,果为刺史,著称宁、益,自访以下,三世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

史臣曰: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即君子,背之即小人。周子隐以趶弛之材,负不羁之行,比凶蛟猛兽,纵毒乡闾,终能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宣佩奋兹忠勇,屡殄妖氛,威略冠于本朝,庸绩书于王府。既而结憾朝宰,潜构异图,忿不思难,斯为隘矣。终于愤恚,岂不惜哉。札、莚等负俊逸之材,以雄豪自许,始见疑于朝廷,终获戾于权右,强弗如弱,信有征矣。而札受委扞城,乃开门揖盗,去顺效逆,彼实有之。后虽假手凶徒,可谓罪人斯得。朝廷议加荣赠,不其僭乎。有晋之刑政陵夷,用此道也。周访器兼文武,任在折冲,戡定湘、罗,克清江、汉,谋孙翼子,杖节拥旄,西蜀仰其威风,中兴推为名将,功成名立,不亦美乎。孟威陷迹虏廷,抗辞伪主,虽图史所载,何以加焉。

赞曰:平西果劲,始邪末正。勇足除残,忠能致命。宣佩懋功,三定江东。札虽启敌,筵实怀忠。寻阳纬武,拥旄持斧。曰子曰孙,重规叠矩。孟威抗烈,心存旧主。

《晋书》 唐?房玄龄等

西晋历史人物)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锁定

周处(236—297年[1]),字子隐,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人。西晋大臣,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周玘简介,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有方。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遇害于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本名

周处

字号

字子隐

所处时代

东吴→西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

出生时间

236年

去世时间

297年

主要作品

《默语》《风土记》《吴书》

主要成就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详其枉直,解决三十年不决案件

官职

新平太守、广汉太守、御史中丞

追赠

平西将军

谥号



典故

除三害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阳太守。周处

马企周绘《周处斩蛟》

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现在时政和谐年成丰收,何苦不快乐呢?”父老感叹道:“三个祸害未除,哪有什么快乐呢?”周处说:“指的是什么?”父老回答道:“南山有白额猛虎,长桥下有蛟龙,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说:“像这样的祸患,我能除掉它们。”父老说:“你如能除掉三害,那就是一郡的大庆,不只是除害而已。”周处便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时沉时浮,游了几十里,而周处同它一道,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人们认为周处也死了,都彼此庆贺。

周处果真杀死了蛟龙回来,听说乡里互相庆贺,才知道别人特别厌恶自己,便到吴国寻找陆机、陆云。当时陆机不在,见到陆云,具以实情相告,说:“我想修养操行而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代的人看重朝闻道晚上就改变过失,你前途还可以,应担心志向不立,何必忧虑美名不彰呢?”于是,磨砺意志,发奋好学,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刚烈的志气,说话一定讲忠信,注意克制自己。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在吴国出仕任东观左丞。孙皓末年,做无难都督。[2]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哀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周玘简介,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世说新语》

孙吴被晋朝攻灭后,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对吴国的人说:“各位是亡国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戚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王浑有惭愧之色。[3]

周处进入洛阳,渐渐迁任新平太守,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地人赞美此事。转任广汉太守。郡内有很多久而未决的案件,有的经历了三十年还未判决,周处评考曲直,一时都判决或遣返。后因母亲年老离官回家。不久出任楚国内史,尚未到任,又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辞大官不辞小职。”便先到楚地。该郡已经经历丧乱,新老居户夹杂,风俗不一,周处用教义敦促他们,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安葬,然后才应朝廷征召。远近都称赞他。[4]

及至位居近侍,讽喻规谏很多。升迁为御史中丞,所纠察弹劾之人,不论宠臣还是亲戚。梁王司马肜违法,周处严格按法律条文作结论,等到氐人齐万年反叛时,朝廷大臣因讨厌周处的刚直,都说:“周处是吴国名将的儿子,忠烈果敢刚毅。”便让他隶属于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道他准会战死,对他说:“你有老母,可以凭这个理由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既然已经告别亲人侍奉国君,父母又怎么能把我当儿子呢?今天是我献身国家的时机。”齐万年得知后说:“周处从前守卫新平,我知道他的为人,文武兼备,如果独自决断而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别人控制,就一定会被我捉住。”不久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知道司马肜心怀不平,一定会陷害自己,而自己又认为做人臣的应当尽节,不应该推辞畏惧,便悲愤地上了路,决意不活着回来。[5]

周处题跋像[6]

中书令陈准知道司马肜将会报旧仇,便在朝廷说道:“夏侯骏和梁王司马肜都是贵戚,不是将帅之才,进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责罚。周处是吴国人,忠勇果敢,与人有怨隙又没有救援,必将丧身。应该下诏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当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会让周处当先锋,定会失败。”朝廷不同意。[5]

当时贼兵驻扎在梁山,有七万人,夏侯骏逼迫周处带五千兵进攻。周处说:“我军没有后援,必定失败,不仅自身灭亡,也是国家的耻辱。”司马肜又命令周处进军讨贼,周处便与振武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进攻齐万年。将要作战时周处的士兵还没吃饭,司马肜督促他赶快出战,而断绝他的后援。周处知道必定会失败,便赋诗说:“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美梁黍,期待能善终。”说罢便作战,从早晨到日暮,杀敌万余人,弓箭用尽,卢播、解系不救援他。他手下劝他撤退,周处按剑说道:“这是我报效臣节献出生命的时刻,为何要撤退?以身殉国,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全力作战而覆没。[7]

晋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赐他百万钱,安葬之地一顷,京城的地五十亩为宅第,又赐给他王家的近田五顷。诏书说:“周处母亲年纪大,外加是远方之人,我每每怜悯,要供给她医药酒米,赐她寿终。”[8]

当时潘岳奉诏作《关中诗》道:“周处殉军令,滋润黄铖斧。其人吊已亡,贞节能称举。”又西戎校尉阎瓒也上诗说:“周处全臣节,美名不能已。身虽遭覆没,载名为良史。”到后来司马睿当晋王时,打算为周处加封谥号,太常贺循议论道:“周处德行清廉方正,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定人心建立美政;入朝主管百僚,贞节不屈不挠;而出征以身为国,临危献出生命,这都是忠臣贤士盛美的德业,也是英烈勇士高远的节操。按照谥法“固守仁德而不行邪僻”叫做孝。”于是便谥号为孝。[9]

周处有三个儿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于世。

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10]

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11]

众朝臣: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11]

陈淮:周处吴人,忠直勇果,有仇无援。[12]

齐万年:周府君尝为新平太守,有文武才能,若专断而来,不可就也;或受制于人,此成擒耳![11]

陆机: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13]

潘岳:周徇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11]

阎缵:周全其节,令问不已。身虽云没,书名良史。[11]

贺循: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案谥法执德不回曰孝。[11]

房玄龄:①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即君子,背之即小人。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比凶蛟猛兽,纵毒乡闾,终能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14]②平西果劲,始邪末正。勇足除残,忠能致命。[11]

柳宗元:冯妇好搏虎,卒为善士。周处狂横,一旦改节,皆老而自克。[15]

苏轼:历观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恶修善,不害为贤。[16]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蔡东藩:知过非难改过难,一行传吏便胪欢。如何正直招人忌,枉使沙场暴骨寒。[17]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存放于周王庙孝侯殿,是宜兴最为著名的文物之一。

周处江苏宜兴石刻像[18]

周王庙又称周孝侯庙,因周处谥号“孝”,后又封“王”。庙边上原来有一座高大的“周墓墩”,为周处“金甲墓”,也有人说是“剑甲墓”。以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有“元康九年”铭文的墓砖及晋代青瓷等文物。古人瞻仰周王庙和周府君碑,常常流连忘返。南唐学者徐锴游历周王庙后说:“历将军之庙貌,想先贤之高风,周旋徜徉,欲去不忍”。 “周侯古祠”为荆溪十景之一。周王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经成为宜兴碑刻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19]

父:周鲂

子:周玘、周靖、周札[1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