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疆域

华里士 2023-07-19 15:46:08

在开元盛世鼎盛时时期,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大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漠南漠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西域

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唐朝廷对葱岭以西中亚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的西域。

790年以后,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辖地区。

东北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西南

开元二年(714年),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

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开元十七年(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圌军”。

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西南云贵高原,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唐朝的疆域有多大?

唐朝在宋朝之前。 唐朝之后是五代,五代之后是宋朝。?

一、唐朝(618年—907年)

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二、宋朝(960年—1279年)

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扩展资料:

两朝疆域范围:

一、唐朝:

1、疆域

唐朝版图最大时期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属越南)、北括玄阙州(今属俄罗斯)、西及安息州(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又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

武周时期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与振武军管辖。

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2、行政区划

唐代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设州、府,州、府下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二、宋朝

1、疆域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区统一。宋与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

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

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年)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

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绍兴八年(1138年)金朝领三省事宗磐等人将河南、陕西之地归还宋朝。

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后,以淮水—大散关为宋金国界,南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

2、行政区划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

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崇宁五年(1106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

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重庆府、夔州、潼川府、京西南、成都府、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

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

参考资料:-唐朝

参考资料:-宋朝

唐朝巅峰时期的疆域有1600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这说法有什么依据?

大唐帝国疆域的巅峰出现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在变化中,不过,疆域却始终没有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巅峰时刻的疆域大约在1237万平方公里左右,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仅仅维持了几年而已。

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的考证,唐高宗龙朔年间(661年-663年)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我们先来看看661年的疆域图:

在这一年,大唐疆域最西到达了咸海(今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缩小的很快,预计2020年就可能会消失),不过对于咸海以东地区的控制只维持了约三年的时间;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到了贝加尔湖以北;东面和南面都环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三面环海。另一个高峰期可能就是681年左右,仍旧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如下图:

在李治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再达到这样的疆域值。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疆域是非常小的。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当时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割据势力,而大唐也只是其中之一。如下图所示:

大唐建立之后,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攻伐,李世民带领众隋唐英雄平定天下,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等割据势力,而李孝恭也灭掉了萧铣等割据势力,到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上台的时候,中原基本都已经是大唐的疆域。

贞观时期,名将李靖和李绩不断为大唐开疆扩土,在贞观末期,尤其是灭掉东突厥之后,大唐的疆域已经非常可观,我们看一下647年的疆域图:

李治接过李世民的棒之后,继续开疆扩土,使得大唐疆域达到最大值,中间虽有缩小,到在680年左右又回到了巅峰,只是682年的时候,突厥吐屯啜骨咄禄带领700人反唐,建立了后突厥政权,后突厥在武周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让大唐疆域锐减。尤其是武周末期,这个时候的疆域已经完全不能和高宗末期相比较。甚至出现这种变化不过是几年的时间。

即便在唐中宗和唐睿宗之后出了一个强悍精明的唐玄宗,将大唐带往最繁盛的开元盛世,但大唐的疆域再也没有达到高宗时期的广度。更不用说天宝末期,来了个安史之乱,昏庸的唐玄宗跑到了四川,安史之乱虽然在七年之后被平定,但大唐的繁盛已经再也没有可能回来,唐玄宗一手缔造了盛世,又一手毁了这盛世。

安史之乱之后,唐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皇帝的政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有效传达到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地方割据开始成为常态,而朝廷中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不断。但大唐还是顽强的存在着,只是疆域进一步缩减,大唐对西域逐渐失去了控制权。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另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迅速席卷半个大唐,这就是黄巢起义。长达十年之久的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但是大唐却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而且割据势力已经强悍到不把大唐皇帝放在眼中,李克用、朱温、李茂贞等崛起。最终,朱温在907年灭掉了大唐,建立了后梁政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