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8年2月14日,清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孔尚任一生著作颇丰,诗文集有《石门山集》等。而最享盛名的,是戏曲作品《桃花扇》传奇,该剧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观众。
孔尚任巧解康熙难
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写的。令人奇怪的是,墓碑前建有一道不伦不类的矮墙,还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对于建这样一道墙有一个故事:
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到孔林朝拜孔子墓。猪、牛、羊三牲已供桌上摆好,地上黄毡也已铺就,香雾袅袅,烛光晃晃,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这时皇帝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准备祭祀。当康熙走到孔子墓前准备跪拜时,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接着,祭祀的鼓乐奏起,康熙帝皱了皱眉,仍站着不拜,众人全都愣住了。这时,《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于是他便马上叫人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这个充满厚黑态度的哑谜就这样传了下来,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情景,孔子的墓碑前就建起了这道矮墙了。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自称云亭山人,曲阜孔子六十四代孙。他与洪齐名,世称“南洪北孔”。二十岁以前就入学为诸生,此后一直谋官未成。他三十来岁时买下了曲阜县北四十里景色秀美的石门山(古称云亭山),在那里筑屋隐居,昼夜读书。他对礼、乐、兵、农、民俗、历史都有浓厚的兴趣。孔尚任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清兵入关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岁月。他受时事的刺激,受父辈崇尚民族气节精神的影响,以气节自尚,倾向经世致用之学。康熙二十二年(1683),孔尚任被“衍圣公”孔毓圻请去编修《孔子世家谱》和《阙里新志》。康熙二十三年秋,被委任教习七百多山东青年子弟礼、乐知识。然后在盛大的秋丁祭祀典礼上亲自指挥庞大的乐队,并自任司仪,主持祭礼。在这次祭礼大典中,他以杰出的音乐才能,谱制了《大成乐章》,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音乐修养,事后证明成为他创作《桃花扇》的铺垫。
又是: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背景是怎样的?
孔尚任在家乡协办完孔氏家族的几件大事,出现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此时恰逢康熙南巡回京,路过曲阜,特地去祭祀孔庙。孔毓圻挽留孔尚任经办接待事务。孔尚任应诏在御前讲经。康熙大为赏识,指示“特简为国子监博士”(封建社会最高学府教授)。孔尚任因此走入了仕途。此后,他在官场无大作为,因为康熙对他的破格提拔不过是因为他孔门后裔的身份,希望笼络汉族文人。受到皇帝赏识的积极意义可能倒是他能走出家乡、接触社会。
孔尚任生活的时代,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还近在眼前。他的族兄孔尚则曾任南明朝刑部主事,是南明王朝兴亡始末的历史见证人。孔尚任还有一些亲友,知晓许多南明遗事。他因此间接获知了许多素材,特别是李香君血溅折扇、杨龙友画笔点染的轶闻,激起了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灵感和冲动。之后他曾在江淮治河三年半,深入了解了官场腐败和百姓生活,结识了大批入清不仕的遗民故老,了解了更多的南明遗事。比如冒辟疆,与《桃花扇》剧中的侯方域、李香君、杨龙友、柳敬亭、苏昆生关系密切,与侯方域、陈贞慧、方密之一起被称为“四公子”。冒辟疆不但是知情人,还是与阉党余孽阮大钺斗争的参与人。他曾特意从隐居地赶到孔尚任处,“高言燕清谈,连夕达曙”三十日。对孔尚任创作《桃花扇》显然帮助很大。孔尚任还到过四镇鏖战的战场,凭吊过史可法的衣冠冢,游历过南京明故宫、明孝陵,访问了秦淮河畔李香君的媚香楼遗址,拜访过南京栖霞山的道士。所以,孔尚任的《桃花扇》能当做历史来读,许多事情几乎可以考证出时间和地点来。孔尚任广采史料、长期酝酿、三易其稿而成的《桃花扇》。从有创意到定稿,花费了整整14年的时间。完成《桃花扇》时,孔尚任已经52岁。
词典解释 :◎孔尚任KǒngShàngrèn[KongShangren](1648—1718)清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县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石门山,康熙帝于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南巡至曲阜,被召讲经,受到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著作有《桃花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0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唐寅《漫兴墨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