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诸葛亮真是布衣吗,诸葛亮有何来历,

华里士 2023-07-20 06:46:1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很多人理所当然的以为,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就是一个出身低微,种田南阳之人。遇到刘备之后,才一飞冲天,建功立业。不,你错了,诸葛亮来历可不平凡。

这也不怪大家,中国人自古一来都以“谦虚”为美德。在别人夸奖你的时候,明明的确很好,却也只说“一般一般”。正如诸葛亮这样,明明出身显贵,却还谦虚的说是布衣,躬耕南阳。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诸葛珪曾在东汉末年为泰山郡丞。诸葛氏是琅琊望族之一,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当过司隶校尉。后来诸葛亮父母早逝,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被叔父诸葛玄收养,而诸葛玄当时为豫章太守。

诸葛亮还有一个哥哥诸葛瑾,是孙权麾下重要谋士,深受孙权器重。后来担任长史和司马,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参谋长。

本家不错,别忘了诸葛亮还有姻亲。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与襄阳名士黄承彦交好,后来黄承彦将自己的丑女黄月英许配给诸葛亮。

黄承彦本身是名士,同时还有一个好岳家。黄承彦的岳父是南郡大士蔡讽,汉末诸蔡最盛,蔡家十分显赫。蔡讽的姐姐嫁给了汉太尉张温,小女儿配给了刘表。

黄承彦又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这些人都能成为诸葛亮的助力。

这么一圈人物关系图下来,你还认为诸葛亮就只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平头老百姓吗?

为什么诸葛亮最后选择了刘备?私认为是两种可能。

除了投靠刘备,诸葛亮还有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人可以投靠。而曹操和孙权两人,早就名动天下,手上的班子基本已经建成了。就算诸葛亮加入进去,也不能像在刘备那里一样,放手去干。

至于刘表和刘璋,可能就是诸葛亮看不上眼了。有人问,这样是不是显得诸葛亮有些功利。不是说诸葛亮本来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吗?那这可能又是一个误解了。

诸葛亮在投靠刘备之前,就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如果一个真的想要隐居的人,会如此为之吗?

这么一圈下来,已经名动天下,但是却还没有完全建成的刘备班子,就成了诸葛亮的最好选择。

第二种可能真就是诸葛亮看上刘备了,刘备三顾茅庐,完成了诸葛亮的考验。所以诸葛亮欣欣然跟随刘备出山,助他图谋江山。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诸葛亮效仿刘备神秘身份!诸葛亮的真实身份



历代众多学者撰写的关于诸葛亮的传奇著作,据三国志年玄祖亮耕龙牧、陈本卜弋耕南阳等记载,他认为叔父诸葛玄死后,无依无靠,生活艰难,不愿寄人篱下,隐居隆中,过着自力更生、清贫困苦的生活。


以上观点不恰当。


首先,诸葛亮出身于官宦家庭。诸葛丰,官家始祖,西汉校尉。他的父亲诸葛玄是泰山县令,他的叔叔诸葛玄是张羽知府。来到襄阳后,两姐妹先后嫁入当地名门望族蒯氏和庞氏,蔡氏豪强也是他的亲戚。这么多有钱的公婆,他的衣食会有问题吗?


其次,荆州刘表“爱民养士”,能安慰安置那么多非亲友的人,更何况是诸葛亮,一个山东老家的侄子,后来成了他姑姑的表哥。


还是那句话,如果他去隆中潜心谋生,工作谋生,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结交贤士,博览群书,烛光下谈天下事,充分了解和掌握混战的信息,而刘备一出手就能马上想出“千古奇谋”,分析精妙,预测准确?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正原因是:一是不想在刘表政权中做官,刘表封闭优柔寡断的政治态度与其远大抱负格格不入;二是深受、庞德公、黄等老师的影响,以种桑弹琴自娱,他们优雅天真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鄙弃刘表、妄自尊大、蔑视权贵的政治态度,对成长中的诸葛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于“布衣”这个词,在三国志有很多意思。比较典型的有:第一,指着亚麻布衣服;二是指平民;第三,延伸到普通;四、指尚未为官的秀才。第四种用法使用最广,诸葛亮自称布衣也应该这样理解,即指尚未为官的士人。


所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期是一个尚未步入政坛、正在得势的文人,而不是一个以务农为生的穷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8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