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帝国的主宰,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但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嘛!所以说历史上经常有流传皇帝微服出巡,然后与民间女子相恋的风流情事。
历史上到底有几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不清楚,但是李师师和宋徽宗二人的情事却流传极广。
李师师是汴京名妓,东京城内经营染坊坊主的女儿。大约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不幸流落娼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很受老鸨重视。
在鸨母的精心调教下,李师师不仅歌喉动人,精通琴棋书画,而且有文才能赋诗作词。这些因素加起来,让李师师在不满15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动汴京,“人风流、歌婉转”。
宋朝因为高度发达的经济,也催生了繁荣的情色业。虽然古代文人都以狎妓为风流,但在宋朝这种风气更重。
李师师年少成名,自然少不了众多的追求者。而在这之中,最著名身份最高的莫过于宋徽宗赵佶了。
宋徽宗艺术和文学素养都很高,但却实在不适合当一位皇帝。民间传说李师师名动京师之时,宋徽宗也偶然读了她的作品,此后便对李师师起了好奇心。
后来宋徽宗微服出宫,自称秀才赵乙求见李师师。当他见到李师师的第一面,便十分惊艳。在见识了李师师的歌喉、舞蹈之后,更是倾心不已,两人发生关系。
但李师师被人捧的再高,也是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的可怜人。所以宋徽宗身份再如何特殊,也不可能独占李师师。
据说宋徽宗有一次因为生病没有去找李师师,于是文人周邦彦便抽空去了。结果与佳人幽会到一半,宋徽宗突然来了,给李师师带了快马送来的江南新橙。
周邦彦仓促之中躲到了床下,非本意的听到了宋徽宗与李师师调情。他回到家之后,写了首《少年游·感旧》。
《少年游·感旧》: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诗后来被宋徽宗看到,便知当夜周邦彦的存在,于是寻了个借口将李师师贬出了京师。
除了周邦彦之外,李师师还与秦观有过一段痴缠爱恋。李师师认识秦观在周邦彦之前,对秦观的感情也远超过周邦彦。
秦观当时文采风流,年轻的李师师很快就陷入到对他的迷恋之中。而秦观也曾为李师师作《一丛花》。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两人才子佳人,互相爱慕,本是一段佳话。可惜秦观花花公子,李师师长在娼门。尽管秦观曾说“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但他到底还是离去。
所以这段感情,最终黯然收场。
李师师经历了这么多男人,身份尊贵者有之,文采斐然者有之,最后结局成谜。有说出家的,有说被金人掳劫的,也有说被金人掳劫吞金自杀,还有说随便嫁了个商人,最后淹死钱塘江的。
不管是哪种结局,都不太好。
李师师,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开封府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过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师是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高俅、王黼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不过历史上曾有过两个李师师。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
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京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
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
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据张邦基《墨漫录》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时”。可见政和年间,李师师红极一时。
而师师“门第尤峻”,像他这样的人已无缘叫局而一亲芳泽了,只得写了两首诗酸酸地“追往昔”。迎人桃出隔墙花,可以想见她的金钱巷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
李师师的生平记述最为详细的,当数南宋无名氏所作的《李师师外传》,文中言及李师师与宋徽宗赵佶相遇于大观三年八月十七。
直到宣和二年宋徽宗又去找李师师。为了来往方便,赵佶在张迪的建议下修了条“潜道”直通李家。有一次宫内宴会,嫔妃云集,韦妃悄悄地问赵佶:“是个什么样的李家姑娘,令陛下如此喜欢!”
赵佶说:“没什么,只要你们穿上一般的衣服,同师师杂在一起,她和你们会迥然不同,那一种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
可见,李师师并不只是容貌美,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气质美。再后来,宋徽宗把皇位让给宋钦宗,自号道君教主,退居太乙宫,同师师的见面就少了。
当时金兵同大宋开战,河北告急,李师师主动将自己的财富捐给河北作军饷,自己则出家慈云观了。
李师师,才气非常大,更是红颜佳人,据说宋徽宗都对她十分爱慕,经常来见李师师。但是在《水浒传》里面,李师师却似乎独独对浪子燕青很有好感。这个燕青,堪称是整本《水浒传》里面最完美的一个男人,自然也是很多女子心仪的人,似乎李师师喜欢燕青也不是什么怪事,不过,李师师喜欢燕青,或许和别的女子有所不同,同样是喜欢,那李师师又是什么理由呢?
由于影视剧的演绎,李师师在许多电视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甚是高大,但在原著中,李师师确实是梁山泊得以成功招安的串联式人物,可身为女子的她,依旧不算是正面人物。
首先赵佶这个人没事干就喜欢微服出宫找乐子,所以他的行踪也让宋江有机会能正面和圣上?对峙?,而李师师正是最近和赵佶打得最火热的网红,所以让妇人吹吹耳边风,或许效果会更好。但是圣上好说话,他手下的宠臣们可没那么好的脾气,等到梁山打走了高俅和童贯后,宋江才依朱武之计去和宿元景打通关系,这个时候,燕青也决定去李师师处消除一些误会,以免赵佶觉得梁山其实就是恐怖分子。
可以说燕青此行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梁山兄弟,更多的其实是为了自己,而燕青白净俊俏,又风度翩翩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李师师虽有报国之心,本质上她还是个风尘女子,看到燕青这等男人,自然要挑逗他一番,其实施公也把李师师的心理状态很明确的告诉了读者:
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酒席之间,用些话来嘲惹他;数杯酒后,一言半语,便来撩拨。
所以李师师的表现单纯就是职业病发作,如果此行的人换做是花荣、郑天寿、吕方、郭盛等人的话,那依然能消除误会促成招安,并不是李师师看上了燕青,而是李师师喜欢会风流的人罢了。
燕青在上山前也是混迹于风月场所的?驻唱歌手?,他也知道行业人的基本守则与底线,所以面对李师师的诸多撩骚,燕青不为所动。可燕青毕竟是正常的男人,面对美女的攻势难免也会犯错误,所以在李师师抚摸他的纹身时燕青怕动了邪心,忙心生一计和李师师拜为姐弟,纵使李师师再风骚,也明白燕青的用意了。
所以别被电视剧所迷惑,李师师没有爱上燕青只是单纯的挑逗,燕青压根也对李师师没意思。
在二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后,燕青?乘胜追击?做了一件有点不厚道的事,那就是利用李师师求赵佶给他下一道赦书。
宋江为什么要坚持招安,无非是为了给弟兄们洗白,不再被世人冠以匪徒的标签,但燕青仅依靠李师师的关系,就轻易的提前完成了宋江的理想。
更好玩的是,燕青拿到赦书后没有选择低调,而是在宋江和卢俊义面前?炫耀?。这赦书里面的内容也颇为恐怖,大致意思是无论燕青今后干什么事情,都被视为无罪,不受法律约束。也正是这道赦书,害了燕青的性命,具体分析我在之前的问答【梁山好汉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中有所阐述,今天不再分析。
在小说的结尾,宋江等人已被毒死,赵佶去李师师处寻乐子遇到了宋江等人的魂魄来诉苦,赵佶得知真相后大怒,于是回宫上朝,下令把高俅、童贯等人?拖出去!是的,仅仅是骂了他们一顿拖出去,并没有任何的处罚。可见在赵佶眼中,梁山群雄的性命压根就不重要,可怜宋江一片苦心,皆随一抔黄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欧阳修评李世民纵囚
下一篇: 明朝大礼议事件是什么大礼议结果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