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主,都是皇家女儿才能享有的封号,比照着与皇帝辈分的高低、血脉的亲疏,规定了不同的称号,以别尊卑。
简单来讲,大长公主是皇帝的姑姑辈的封号,长公主是皇帝姐妹们的封号,公主是皇帝女儿的封号。
各朝各代册封宗室女的制度都有差别,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这三者的定义都差不多,但是郡主和县主就有差别了。
下面纵横就简单说说宗室女封号的演变过程:
册封宗室女子的制度始于西汉,我们就从西汉时期说起。
以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刘嫖为例,汉文帝时期,刘嫖是皇帝女儿,封邑在馆陶县,故封为馆陶公主;汉景帝时期,刘嫖是皇帝胞姐,故册封为馆陶长公主,因其丈夫陈午为世袭堂邑侯,故也可称其为堂邑长公主;汉武帝时期,刘嫖是皇帝姑母(也是丈母娘),被尊奉为大长公主。
汉武帝打败匈奴之前,西汉有许多远支的宗室女子被册封为公主,派到匈奴和亲。
东汉之后,皇帝、王爷的女儿都叫公主,但是尊卑有别、封邑有差,称号也就有差别。皇帝女儿的封地一般是一个县,故称县公主,也有封地少的就称郡公主;王爷之女封邑更少了,称乡公主或亭公主。
隋唐时期的册封制度有了重大改革,皇女与宗室女的称谓彻底分离开来。皇帝姑母为大长公主,皇帝姐妹为长公主,皇帝女儿为公主,皇太子之女为郡主,亲王之女为县主。
宋朝皇女都以名字为公主封号,成亲后改成丈夫封地国名为封号。宋徽宗时期,应蔡京建议仿效周代,将公主、郡主、县主改称为帝姬、宗姬、族姬,南宋时期才恢复旧制。
纵横觉得,靖康之难是宋朝教科书式的耻辱,帝姬的称号就像是宋徽宗为自己立的耻辱柱,无情的嘲笑着他们父子的无能,让女儿姐妹遭此浩劫。
明朝的册封等级设置的最完善了,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与唐宋相同不赘述,亲王女儿为郡主,郡王女儿为县主,镇国将军之女为郡君,辅国将军之女为县君,奉国将军之女为乡君。
明朝爵位世袭制,亲王嫡长子承袭亲王爵位,余子为郡王;郡王嫡长子承袭郡王爵位,余子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镇国将军。也就是说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是辈分递减、位分递减的关系。
满清时期与汉人政权差别大了点,入关之前所有皇族贵女都叫格格,大户家小姐都叫格格。皇太极时期,皇帝女儿改称公主,皇后所生的嫡女封“固伦公主”,嫔妃庶出的女儿、皇后的养女封“和硕公主”。
亲王之女封郡主,郡王之女封县主,贝勒之女封郡君,贝子之女封县君,镇国公与辅国公之女为乡君。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皇帝偏疼的庶女(如乾隆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要嫁去蒙古和亲且夫家显赫的庶女(如乾隆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都有机会混个固伦公主的称号,想当年慈禧为了拉拢恭亲王,还执意封其长女为固伦荣寿公主呢。
一、指代上的不同
1、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令。
2、郡主:唐代称太子的女儿,宋代称宗室的女儿,明清称亲王的女儿。
3、公主:君主的女儿。
二、侧重点的不同
1、县主:侧重于表达此词多用于代表皇亲贵族中女子的一种封号。
2、郡主:侧重于表达在古时不同的朝代中代表太子、宗亲、亲王类的女儿。
3、公主:侧重于表达此词是古时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或某些妇女的尊称。
三:引证用法上的不同
1、县主: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2、郡主: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亲王女为和硕格格,汉文称郡主。”
3、公主:《明史·公主传》:“ 明 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
从朝代来说,格格是清朝的专用称呼,用来通称满族贵族的女儿。 公主和郡主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称呼。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郡主则是诸王的女儿。皇帝的姐姐称长公主,姑姑称大长公主。 在清朝,对于公主、郡主的划分更为详细。 皇后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皇后的养女和妃嫔的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这是惯例,但并不绝对。 以乾隆为例,乾隆皇九女,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但并没有册封固伦公主,而是和硕和恪公主。而皇十女,生母是敦妃汪氏,但由于乾隆十分宠爱,所以册封其为固伦和孝公主。 以下是清朝“格格”的具体称呼: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除此之外,“格格”还有庶福晋的意思。所谓“庶福晋”,是满洲贵族的妾。 以亲王为例,亲王的原配(即第一位正室夫人)称嫡福晋,以后的正室称正福晋或继嫡福晋,侧室称侧福晋,嫡福晋、正福晋、侧福晋都是经过正式册封的,有名额限制;一般是正室一名,侧室两名;除了这些福晋以外,还有等级较低的庶福晋,她们有的经过册封有的则没有,这些人统称为“格格”; 以乾隆生母钮祜禄氏为例,虽然她是由内务府指婚给时为王爷的雍正的,但由于其父地位较低(四品官),雍正其时的妻妾也有一大堆,所以当时的钮祜禄氏号“格格”。 根据清官档案《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元年记载(1723年)二月十四日记载: 谕礼部:奉皇太后圣母谕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 综述,公主、郡主、格格是完全不一样的称呼。唯一相通的,可能就是“和硕格格=郡主”这一例。至于我们在很多清朝电视剧里看到把皇帝女儿称作“格格”的,严格意义上是错误的,而且“格格”的发音应该是“哥哥”,而不是我们通常听到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