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汉书·冯异传》
1
日头偏西,大军宿营。一帮武将三三两两聚到了一起聊天打屁,这个说自己如何神勇阵斩敌将,那个说自己缴获敌军辎重多少多少,只有一个武将,游离在这些王婆卖瓜的武将圈子之外,默默地在大树下休息。
时间长了,这个沉默的武将被称为“大树将军”。他就是东汉名将冯异,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七,星号箕水豹。
2
冯异是一个纯粹的军人,甚至可以说,虽然排名第七,但实际上他才是云台二十八将中最杰出的一个。
冯异的军事生涯里诞生过两个成语,都是光武帝刘秀在夸赞冯异劳苦功高时留下的。
一个是“披荆斩棘”,一个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渑池大捷是刘秀军先败后胜,刘秀在给冯异的嘉奖令上写道:“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以鸟为喻。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个人,能有两个成语流传世间,很不简单。
3
当时,赤眉军攻入长安,关中一片混乱,刘秀派心腹大将邓禹率军前去平定关中。邓禹因为实力的原因,始终不敢和赤眉军正面交手,仅有的几次遭遇战也以邓禹失败告终。
刘秀看邓禹打不开局面,派冯异前往支援。
年轻的邓禹固执已见在一个叫回溪的地方硬憾赤眉军,结果大败,邓禹身边只剩下二十四骑,配合进攻的冯异也丢弃战马,只身逃脱。
大败之后,冯异没有气馁,也没有责怪邓禹,他招集兵马,再次与赤眉军决战。
冯异派出一部分精兵化装成赤眉军,秘密埋伏在道路两侧,当双方大军战至胶着状态时,伏兵出击,赤眉军大败,八万多人投降。这是刘秀的部队在和赤眉军的作战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史称“渑池大捷”。
之后,冯异再接再厉,稳扎稳打,顺利地平定关中,刘秀的统一大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4
冯异加入刘秀阵营的时候,是一个战俘。
最初的时候,冯异是王莽新朝的一个地级干部,管理颍川地区五个县,刘秀攻击不利时,却意外生擒了外出的冯异。
刘秀和哥哥刘縯的锋芒引起了更始政权内部的妒忌和警惕,刘縯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刘秀也危在旦夕,说不准第二天屠刀就要加到刘秀的脖子上。
这时,一直为刘秀镇守颍川五县的冯异来到刘秀身边,不仅私下里宽慰刘秀,还和当时的左丞相曹竟拉上了关系,在曹竟的努力下,刘秀终于如愿前往河北,开始二次创业,从此蛟龙入海。
冯异也在刘秀单薄得有些可怜的北上队伍中。
5
刘秀在河北的初期,很不顺利,被王郞追得东躲西藏。
在这个可以说是刘秀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冯异和后来加入的邓禹一直在刘秀身边,不离不弃。
饥寒交迫里,冯异给刘秀做豆粥。风雨交加中,冯异又弄了一碗麦饭。
后来,当冯异平定关中之后,实力很强,声望很高,民间甚至管冯异叫“咸阳王”,因为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很高,所以有谣传说冯异会自立门户。
冯异很忐忑,要求回到洛阳述职。刘秀却根本不相信有关冯异会自立为王的流言,在给冯异的诏书中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当冯异终于回到洛阳之后,刘秀给了冯异大量的赏赐,还特别允许冯异带着妻儿回到关中。
6
很多名将都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或孤傲,或嗜杀,不一而足。
但冯异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有战略眼光又会战术安排,既能征惯战又无比忠诚,既能够上阵厮杀又能够运筹帷幄,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
除了引文中“大树将军”的美名之外,炫耀自己的战功,甚至不要脸地抢功,这些腌臜事和冯异完全绝缘。
如果一定要说冯异的缺点,那就是短命了,冯异病死在军中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而这时,全国范围内的主要战事已经结束,刘秀的一统大业已经接近完成。
也许,军人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主要成就:助刘秀建立东汉
归顺光武帝——刘秀
新朝末年,冯异奉命监护五县。光武帝亲自帅兵攻打父城,打了好些天,一直打不下,无奈停止进攻。冯异看刘秀安生了,自己就赶紧出门去查看其它四个县,谁知道出去没多久,刘秀把城给包围了,冯异心疼城中百姓,更担心自己的母亲,只能跟刘秀服软:“我叫守城将士放弃抵抗,你别打了,至于我,你想咋着都中,叫我弄啥我弄啥。”光武帝看冯异真有孝心,就留冯异在身边当了文书,冯异的伙计们,兄弟们都当了会计,文员等。(因为他们太猛了,暂时不敢叫他们拿枪拿剑了)
随征河北
刘秀的哥哥遇害,刘秀表面上没啥。私底下不住点哭。作为文书的冯异,细心开导,加倍关怀。增进友谊的同时,也为光武帝的事业,出了不少好点子。后来,刘秀看冯异是真心拥护自己,就让冯异当了大将军,去河北招兵买马。
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平定关中、因功被封“应侯”
镇守孟津
冯异当孟津将军的时候,听说敌军守洛阳和守南阳大将军,俩人不老丁对,就偷偷给守南阳的将军写信,劝他归顺。
冯异看南阳将军有点松口的时候,赶紧报给刘秀(南阳将军就是杀刘秀他哥的人),刘秀把消息透漏给洛阳将军。敌人内乱后,冯异带军横扫一普拉儿,成功逆袭。捷报传到河北,众将庆贺并劝刘秀称帝。刘秀最后还是先跟冯异商量:“我夜黑揍了个梦,骑着一条赤龙上天了,醒后心里狠河萨哩”冯异说:“这是天命指示,咱赶紧想个封号吧!”
平定关中
冯异当阳夏侯的时候,关中闹饥荒,乱哩不像,到处有人称王称霸。刘秀令冯异率军平定,赐七尺宝剑。冯异西进,一路留好名声,好些人投奔。走华阴的时候,遇上比较大的造反军团“赤眉军”对峙了两三个月,敌军也投奔过来五千多人。这时候自己人的两个大将军也走到华阴,要求合兵剿灭赤眉军,冯异不让,他们不听最后反让赤眉军打的溃不成军。他们逃跑后,冯异没门了,让部下都把马扔了步行。一路收集溃卒,并纠集附近地主武装力量数万人,整军再战。冯异让所有人穿上赤眉军的衣裳,打的敌人晕头转向。各地小军小霸太多了,仗一打打了四年,最终冯异大军完胜。
征讨陇右
冯异打陕西刚刚稳定,刘秀派去打甘肃的大军又败的一塌糊涂,刘秀只好又派冯异前去征伐,冯异到后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青山胡率万余人投降冯异。冯异又一横扫包括匈奴的一普拉。
再后来,冯异又打了不少漂亮的胜仗。冯异因为常年征战,最终病死在了前线。
“大树将军”
跟随刘秀的开国的将领们,征战间隙,常常聚在一起吹牛B,话题无非是夸自己战功,胡吹乱侃。每当众将们,在一起争功论能的时修,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西汉新莽时期,刘秀于南阳宛城,骑黄牛起兵。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手下网罗了二十八大将,这二十八大将中,大部分为他老家南阳人,他们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为刘秀建立东汉,立下汗马功劳。这其中的一个猛将却尤为特别,这个特别的的战将便是“大树将军”冯异。那么冯异为何被称为大树将军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认识说一说。
冯异是西汉末颍川郡父城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宝丰县人。天资聪颖,从小喜欢读书,少年时便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兵家名著。新莽时期,冯异当了颍川郡下五个县的主簿,也就是管钱粮的官,和当时的父城县官儿苗萌一起守着父城,刘秀兵过父城时,冯异正好去其他地方微服私访,被刘秀的兵逮个正着,当时,王莽篡政,人心思汉。冯异早就听说过那个在宛城种庄稼的刘秀,也起兵造反,并且平易近人,正招贤纳士。索性投靠了刘秀,献出了五个县城做“见面礼”。
冯异跟了刘秀后,先后向刘秀推荐了他的好朋友,铫期,段建,左隆等,都是当时刘秀急需的人才。刘秀带着几个人去河北后,当时河北的地方军阀,根本不买他的帐,冯异给刘秀说,首先要结交更始帝的左丞相曹竟和曹诩父子。这两人在当地影响力大,然后在河北广施恩德,安排人审理冤案,开仓放粮。扩大整治影响力,不久,正当刘秀占领河北,进一步扩大地盘时,洛阳的更始帝派舞阳王李轶,大司马朱鲉等,领兵三十万,东出洛阳,虎视河北,随时有进攻河北的可能。刘秀派冯异和冦恂配合出兵,封冯异为孟浑将军,率精兵驻守河上,冯异一面给李轶写劝降信,一面北攻上当等城,南击河南成皋等县。大破敌城,招纳投降兵士十余万。又渡黄河南下,与冦恂合兵击败更始帝大将苏茂。
河北大捷。之后,刘秀河北称帝,改年号为建武。第二年春天,冯异被封为阳夏侯,率军到今舞阳平顶山一带剿贼。胜利后,刘秀念旧,于是下诏书让他回老家父城(宝丰)扫墓祭祖,也算是衣锦还乡!正在这时,大司徒邓禹在陕西关中,和赤眉军战斗不利,刘秀召回冯异,让他率军西征。建武三年,冯异大军与邓禹军会合,邓禹听不进冯异的建议,一味猛攻赤眉军,被赤眉军大败,狼狈东逃,冯异趁赤眉军胜利麻痹之时,设巧计伏兵,大破赤眉,降八万余人。其余被刘秀在外围俘获。从此中原中稳定。
赤眉大败后,关中形成割据势力,他们互相攻击,社会秩序混乱。冯异奉刘秀之命,屯兵上林苑。利用有利时机,先后打败张邯,任良等势力,其余皆败逃入川,关中大定。冯异在陕西三年,减少百姓赋税,审理冤假错案,恢复农业生产,短短时间内关中便经济发展,户口增加。
这时有人眼红,写了密信告冯异说:“冯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人称“咸阳王。”有不轨之心!”刘秀看完信后,哈哈大笑,并亲手写了手诏给冯异,信上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有啥不放心的呢?”建武六年,冯异赴京朝见刘秀,刘秀对满朝文武说:“冯异是我宛城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一战定中原,再战定关中,堪称典范,不但孤不怀疑,而且要以珍宝厚厚赏赐。”冯异听完后,跪地泣曰:“臣德薄,为君征战是本职,愧不敢当!”
后来,刘秀亲征西北割据势力公孙述,,命令冯异驻军旬邑,冯异在此计败隗嚣将王元,于是西北诸豪强,纷纷叛嚣降汉。冯异又进军义渠,兼北地太守,又击破贾芳,匈奴王。于是上郡安定等皆降。
建武九年,冯异去京城述职,骑马在京城大街远远看见,其他将领的车辆,便号令手下,避让在道旁,手下不解,那些将领很多都没冯异的功劳大,为啥要给他们让路?冯异说:“骑马为将之人,一要谨慎,而要谦恭。这是我战我不胜的法宝!”
再后来,冯异跟着刘秀南征北战,每次打胜仗到一个地方,大家坐在庆功宴上论功行赏,而冯异总是独自坐在大树下,不言不笑。不凑热闹,时间一长,他淡泊名利的行为,也被光武所称颂,手下诸将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于是千百年后,冯异便被后世也称之为“大树将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1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女人系列:举案齐眉的大龄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