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官阶明朝各级官职和职能一览表

人生百味 2023-07-23 00:33:26

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两部分,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为了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首创的内阁则成为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地方官制,明朝共设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军事官制,明朝设锦衣卫,武官第一次掌有监察百官万民之权。明朝官制在汉、唐旧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其官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朝,甚至是今天。

一品官:

太师、太傅、太保 【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有些也是虚职】

宗人令【明朝宗人府的负责长官。掌皇族属籍等事。】

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也是宗人府的,低于宗人令。】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文散官名】

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无固定职务,依皇帝诏命行事】

勋位,文官叫左柱国 【明朝的极品勋爵】

武官叫右柱国。【明朝的极品勋爵】

从一品官:

少师、少傅、少保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都督同知【为分散大将事权,便于皇帝集中控制兵权】

那是有太师头衔的。比如张居正的官职,你可以参考一下:内阁首辅、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

两个一品官的头衔,一个五品头衔,内阁首辅是实权在握。

正二品官: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六部尚书: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物】〖全套〗明朝各级官职和职能一览表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都御史【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都督佥事【指挥使之助手,一般分掌训练、军纪】

正留守都督指挥使【专门管理首都治安的将军】

衍圣公(孔子的后代)【爵名,为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

官阶,文官初授资政夫【散官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

加授资德大夫【散官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

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全军总司令,是骑兵部队的统帅。】

升授金吾将军【掌管宫中及京城昼夜**之事。】

加授龙虎将军【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

勋位, 文官叫正治上卿【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叫上护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王右军造像

从二品官:

布政使【管一省之行政】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加授正奉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初授镇国将军【爵名。明用以授郡王除被封为郡储以外的诸子】

升授定国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加授奉国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勋位,文官叫正治卿【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叫护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正三品官:

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

侍郎【六部的副长官,长官是尚书】

副都御史【掌监察内外百官,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重大案件(副职)】

共6页:123456下一页

明朝官员等级

明朝官制分两部分,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首创的内阁则成为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地方官制,明朝共设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军事官制,明朝设锦衣卫,武官第一次掌有监察百官万民之权。

扩展资料:

明朝官制的特点是:

一、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明朝自洪武后,不设宰相,取消中书省,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事权至为集中。

二、设内阁,为皇帝辅助、办事机构。

三、中枢组织系统比宋、元简化;六部九卿系统较清,职责较明。

四、地方官制比唐、宋、元简明,惟道的设置较杂,至清不改。

五、在贵州建行省,加强了这一地区的管理。

六、采用土官制度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即以本族上层领袖为土官(即土司),可世袭。

参考资料:-明朝官制

明朝时官衔制度

明代官衔
1.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都属於正一品的官职。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勋位,文官叫左柱国,武官叫右柱国。

2.从一品官: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和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及都督同知。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勋位,文、武官都叫柱国。

3.正二品官:太子太师、少傅、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督指挥使、衍圣公(孔子的后代)都是正二品官。文官初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勋位,文官叫正治上卿,武官叫上护军。

4.从二品官:布政指挥同知。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勋位,文官叫正治卿,武官叫护军。

5.正三品官: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太常卿、檐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勋位,文官叫治资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6.从三品官:光禄、太仆、参政、苑马卿、运使、留守指挥同知卫、指挥同知宣慰使。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勋位,文官叫治资少尹,武官叫轻骥都尉。

7.正四品官:佥都御史、太仆、通政太常、苑马少卿,少詹太常、京府丞副使、鸿胪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勋位,文官叫赞治尹,上骑都尉。

8.从四品官:祭酒、参议运司、宣慰副使、宣抚。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清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勋位,文官叫赞治少尹,武官称中骑都尉。

9.正五品官: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春坊的大学士、翰林学士、庶子通政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卿、光禄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上林监正、寺中宗人经历、按察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佥事、宣抚同知。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勋位,文官叫治少尹,武官叫骁骑尉。

10.从五品官: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少卿、员外、五府经历、知州、运副、正提举、京府判、卫所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使、宣抚、副安抚使。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勋位,文官叫协正庶尹,武官叫飞骑尉。

11.正六品官: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侍讲、侍读、司业、太常、都察院留守、尚宝司丞、大仆寺丞、京知县、司都司经历、通判、上林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断事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副招讨宣抚佥事。文官初授奉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12.从六品官:赞喜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署正、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正提举安府副长官。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目:宣德郎;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13.正七品官: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评事、行人司正、五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博士、典簿、兵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副断事审理、副安抚佥事、蛮夷长官。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称:宣义郎;武官初授忠靖校尉,升授忠勇校尉。

14.从七品官: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典簿、署丞詹事、太仆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问卫运司宣慰经历、布政司都事副理、蛮夷副长官。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武官初授敦武校尉,升授修武校尉。

15.正八品官:国子监丞、行人部院司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卫、按察司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正府经历、县丞。文官初授迪光郎,升授修职郎;武官没有正八品以下的官阶。

16.从八品官:翰林典籍、光禄事监事、典簿博士、国子助教、鸿胪主簿、京府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经历、知观。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佐郎。

17.正九品官:校书、倚书、国子学正、部院司检校、鸿胪署丞、上林典署监候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知事。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18.从九品官:待诏、詹事、上林录事、司谏通事舍人、正字司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19.未入流的官:包括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做官人家的太太叫「命妇」,也依官人的等级不同,称谓也灰粯樱?br>

1. 一、二品都可称「夫人」。
2. 三品叫「淑人」。
3. 四品叫「恭人」。
4. 五品叫「宜人」。
5. 六品叫「安人」。
6. 七品叫「孺人」。

明朝官吏等级列表 明朝官职等级一览表

1、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

2、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

3、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

4、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

5、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6、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7、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8、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9、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10、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11、翰林院。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12、内阁。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国家政事要务。一般大学士连任其他职务抬升品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