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松的俸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武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的那些传奇故事,已经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单臂擒方腊”等等。当然了,武松并非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是存在这个人的。比如在元代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就有关于武松的记载:说武松是宋江部三十六名头领之一。
在宋末元初时,龚开就在其《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著作中专门写到了武松,其言曰:“汝有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除了这些记载之外,还有很多关于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记载。只是在后来经过《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加工,从而才为大众塑造了一个更加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武松——剧照
在施耐庵的笔下,武松既是一个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大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家境悲惨、个人遭遇困苦的悲情人物代表。除此之外,关于武松身上的奇闻轶事,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很多人都说武松是北宋末年著名武术家周侗的点化弟子,在武艺上曾受到过周侗的点拨,所以武松也称周侗为师傅。周侗一共有三个弟子,大徒弟玉麒麟卢俊义,二徒弟史文恭,三徒弟林冲。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抗金名将岳飞也是周侗的弟子,而且还是关门弟子。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然而在武松学成归来之后,便在清河县伤了人,于是便一路逃亡到柴进府上,可不想的是在来的一路上感染了疟疾,于是便只能病恹恹的在柴府养病。
一年之后,武松得知清河县的官司已经了结,风声已经过了,于是便打理行囊返回清河县。结果没想到的是,在武松回清河县的途中,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老虎,为来往的路人除去一害。于是武松便也因此得到了阳谷县令的赏识,最后在县令的提携之下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武松当上都头之后,这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呢?折合成人民币又是多少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根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朝的官员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编制内的官员,他们是可以拿朝廷俸禄吃饭的,比如像太尉高俅和奸臣童贯、蔡京等人;另外一种就是没有编制的“吏”,他们的俸禄主要是来自于服务的对象,当然,有一些人则没有钱,比如宋江,他虽然是一名押司,但这一职位本身是没有任何工资可言的。
而武松虽然也是都头,看上去好像是宋朝时期警官级别的人物,但却也是没有编制的小吏而已,他的主要俸禄就是来自于阳谷县令对他每个月进行的补贴。苍蝇再小也是肉,无论多少,武松都还是有“工资”可以拿的。那么他一年的工资是多少呢?
根据《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的一个都头,其工资高低跟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当然,还与县令本人的慷慨程度有关。像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个都头的年薪就是60贯;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一个都头的年薪大概在45贯左右。而武松所在的阳谷县就是后者。也就是说,武松一年的俸禄大概是45贯左右。那么,宋朝的45贯钱,能兑换多少人民币呢?
据记载,北宋末年时期的米价为一贯钱一石,武松一年的俸禄可以购买45石大米。在古代,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10升,一斗米相当于现在的12.5斤。这样换算下来的话,武松一年的俸禄够买5625斤大米。按照4块钱一斤来计算的话,那么就是22500元,当然,如果按照3元每斤来计算的话,那就是16875元。
所以总的来说,武松一年的俸禄大概在15000元以上,具体数额则不确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武松名为都头,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小小的吏而已,一年所有俸禄不过就一万多元!真的是低得让人不敢相信!
货币是同时期金银储备量的反映。所以我们首先要将贯折算成白银,再按照当前金银价格进行折算。由于金银价格随时都在浮动,我们只能算出一个大致上数目。
大宋的一两白银是一千贯。这是一个正常数值。但由于大宋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陌是通假字,通百),那么一贯钱实际上的数量只有七百七十个。这样,我们就得出第一个换算结果,一两白银=七百七十个铜钱。反过来计算,一千贯约等于1.3两白银。
10万贯,就是100千贯。理论上就是100两白银。但按照我们上面得出的第一个数值换算,应该是一百三十两白银。这是我们得出的第二个换算结果。
一两等于50克。那么一百三十两等于6500克。当前白银和人民币的换算汇率在5.30元/克左右浮动,我们就按照5.3元计算,那么6500克白银约等于34450元人民币。
这基本上是武松的“安家费”。放到现在,以不足四万元置办全套的四季僧装以及简单的起居用品,不算宽裕但也不至于捉襟见肘;但由于现在的寺院实行“以寺养寺”制度,对僧人而言,有一定数量的生活保障金不算蓄私财,对僧众个人财物如何管理,每个寺院有每个寺院的制度,不被我们这些外人所知。但以不足四万元的数目在置办僧衣和简单起居用品之外,所剩应该不多。
但若放到宋朝,这笔钱足够。因为在大宋,佛寺由朝廷供养,不存在生计问题。武松在六合寺出家,朝廷赏赐十万贯原本就超出了“安家费”所需,带有赏赐寺院的性质。一方面是对武松过去所立军功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关朝廷的颜面——一位曾经的朝廷武官出家,寺院方面不得有怠慢之意。
《水浒传》里武松是因为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一事而闻名的,当时官府责令猎户去打猎,猎户们宁愿被罚钱也没有一个冒着危险去和老虎干一架的,所以当听说这头猛虎被一个喝醉了的好汉打死了,连同七里八乡的百姓都去看武松的威风。县令也很高兴,当即奖励了武松一千贯铜钱。可是武二郎竟然没要,不仅没要还把这些钱散给了猎户们。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一千贯铜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吧!难不成不值多少,武松看不到眼里?其实不然!
北宋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通常一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个铜钱串成一串叫一贯,一个铜钱是一文,一贯钱或者一吊钱就是1000文铜钱。一文钱换成人民币相当于0.2-0.3元,所以一贯钱就相当于二三百块钱,奖励武松的1000贯就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十万,不小的一笔钱呢!从这个钱的来源也可以看出并不是小数目——这是阳谷县商户们凑出来的赏金,如果数目很小,一个商户就可以赞助了,何必那么费劲的凑呢!在北宋,像宋江这样的小吏,月奉也就是10-12贯铜钱,一年也就百十贯,这笔赏金相当于他十年的薪水了!
既然不菲的一笔赏金,足够武松每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了,送给哥哥武大郎一点也不至于他每天起早贪黑的往外跑只为赚那几文钱最后把媳妇看丢了。就算是现代,政府奖励你十万块钱都高兴的屁颠儿的塞口袋里,为什么武松竟然不要呢?
这就和武松的性格有关了!武松骨子里面是一个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公私分明、视钱如粪土的人,说难听点打死老虎是他不听人劝执意上山酒后孤身遇到老虎的自卫行为,并不是为了得到一笔奖金而去专门和老虎斗个你死我活的。
之前猎户们为此罚了钱,自己却一夜间得了这么多钱,在他心理上是过意不去的,这个时候的他对钱也没什么多大的概念,和官府也没什么仇,能过自己的逍遥自在日子就很知足了!就像他在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以后不逃路而是主动去官府自首一样,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就不要,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他认为杀人违背法理该接受惩罚,所以哪怕赴死也愿意。
一个认原则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意的人又怎么看的上身外的钱呢!尽管在经历了很多黑暗,他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甚至也不惜杀害无辜了,但是最终他还是看得透红尘,出家六和寺了。
在刚出道这个时候的武松显然有点二,但是这确实是他不可逾越的性格卡点。但是散钱的行为不正像宋江、杜月笙等人一样,懂得散财聚人的道理吗?他这一举动不仅让人们更加服气他的侠气,而且让县令欣赏,又白白送了一个步兵都头的差事,虽然级别不是多高,但是毕竟是一份很体面威风的官差,毕竟带领着刀手8人,枪兵16人,弓箭手70多个呢!相比那1000贯铜钱,这份差事更加对武松的胃口呢!
林冲. 武松他们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末年,那个时侯的一千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7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据是根据当时和现在大米的价格推算得来的,大概差不多吧。
做这个推算首先需要确定银子和铜钱的换算,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铜钱,白银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但是通常都会认可下面这个比例: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因此1贯基本上等于1两白银。
在宋朝的时侯,1市斤是640克。宋时的1石是92.5市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林冲.武松他们生活的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米价1贯左右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约8元钱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470元左右,也就是1贯铜钱等于470元人民币。也就就是说一千贯大约可以约等于47万元人民币。
宋朝经济发达,据考证宋朝GDP约占全球经济总量75%。经济繁荣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据考证北宋时期财政收入最高峰时为1.6亿贯(一贯约为1000文),南宋财政收入峰值为1亿贯。同时宋朝官员的工资是相当高的,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据估算,当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员(宰相和枢密使)的月收入竟然达到128万元之巨(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一年的收入超过1500万元,即使是相当于现在县长级别的官员的月收入也将近13万,一年也是130多万!
这么看来,林冲买刀用一千贯,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也是合理的事情。
武松无意间为阳谷县除去虎害,阳谷知县以一千贯铜钱作为赏金奖励武松。武松略加思考,当即表示不要这笔奖金,并且建议将奖金分发给百姓。一千贯铜钱给人的感觉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它究竟相当于现代的多少钱,武松又为何放弃这笔奖金呢?
武松起初并不相信景阳岗上有老虎,他也不是为了赏金而去打虎的。武松只是刚好喝多了酒,上了景阳岗遇到老虎,然后将老虎打死。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当时打老虎是为了虎口脱身,不得已才将老虎打死的。
武松打虎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在阳谷县成为一桩美谈。阳谷县上至知县,下至黎民百姓都很感激武松,把武松当作大英雄。人们用架子抬着武松上街游行,知县还专门召见了武松,以好酒好肉款待武松。
武松虽然是在无意间打死老虎的,但是面对阳谷县百姓的高捧,武松并不拒绝,反而是乐在其中。武松一次次向人们描述他打虎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武松是比较看重美名的。而相对来说,武松对钱财看得没有那么重,而且他也不是缺钱的人。武松从沧州柴进家离开的时候,柴进和宋江两人都送给他不少银两。从武松喝酒吃肉的阵势来看,他并不缺钱。
因此,虽然1000贯铜钱并不少,但是比起英雄美名,武松更看重后者。如果武松当时收了这1000贯铜钱,那么他打老虎的行为就更像是收钱办事的交易,就谈不上纯粹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因此,武松选择不要这1000贯铜钱的赏金。
阳谷县令赏给武松的这1000贯铜钱并不是官府出资的,而是阳谷县民众筹资的,这也是武松不接受这笔赏金的原因之一。原因很简单,擒虎本是官府的分内之事,即便是悬赏擒虎,那也应该是官府出钱。
而阳谷知县为了奖赏武松,却叫当地百姓筹集了1000贯铜钱的赏金。这笔钱本不应该是百姓承担的。如果武松接受了这1000贯铜钱的赏金,那么出资的百姓心里多少会有些不爽的。所以当武松听说这1000贯铜钱是当地民众筹集时,当即决定不要这笔赏金。相反武松还请求把这笔赏金分发给当地的百姓,这更为武松赢得了人心和赞誉。
武松当时选择不要那1000贯铜钱赏金也是为了卖知县一个人情。事实证明,武松这么做是明智的。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就保举武松做了阳谷县的一个都头。这自然是知县还武松人情而做出的一个决定。此外,在后来武松为武大郎报仇而杀死西门庆,潘金莲的时候,武松所犯之罪本是死罪。知县看武松是条汉子,并且曾经对阳谷县有恩,因此出手挽救。武松最终逃过一死,仅被发配。
那么阳谷县令当时奖赏武松的1000贯铜钱究竟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是不好比较的。一般来说,人们在比较不同历史时期货币的时候,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要比较的货币转换成同一种常见的金属货币,比如金子或银子。另一种方法是以货币的购买力来比较,而且通常是以购买大米的能力来比较。
北宋时期银子和铜钱的换算关系并不稳定,各时期有所波动,有些时候一两银子可以换一贯以上的铜钱,而另一些时候一两银子还换不到一贯铜钱。为了方便计算,在此取一两银子换算一贯铜钱。那么1000贯铜钱就是1000两银子。古代一斤是16两,算下来一两是31.25克,1000两就是31250克。目前白银一克5块钱左右,31250克白银的价值就是156250元人民币。这只是水浒传时期1000贯铜钱换算成人民币的一种方式,而且也只是一种估算,未必准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