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盘点刘邦封的四位同姓王,他们分别是谁

以史为鉴 2023-06-14 16:44:51

盘点刘邦封的四位同姓王,他们分别是谁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刘邦在跟项羽交战的四年中,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赵王张敖。这七个王,他们都有各自的军功,尤其是韩信、彭越、英布,没有他们刘邦根本打不过项羽。但是他们又是不得不封的,并不是刘邦发自内心真心想封的。

刘邦封了四位同姓王,他们分别是谁?

刘邦有兄弟四人,大哥早早的就死了,二哥是他父亲喜欢的儿子,老三是刘邦,老四是刘交。但是刘邦在汉六年封了四位同姓王,第一位是楚王刘交、第二位是代王刘喜、第三位是齐王刘肥、第四位是荆王刘贾。

第一个:刘邦封他的弟弟刘交,封为楚王。在兄弟中,刘邦和刘交的感情最好,刘邦最看重刘交这个兄弟。从刘邦沛县起兵到做了皇帝,一直就跟着刘邦。在刘邦阵营中,只有两个人能进入刘邦的寝室。一个是后来的燕王卢绾、一个就是刘交。

所以在汉六年,有人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依陈平之计,伪游云梦,抓了韩信,废掉了韩信楚王的爵位。把楚国一分为二,把他弟弟刘交封为楚王。

第二个:刘邦封刘喜为代王,封地在代地(今在山西太原),他是刘邦的二哥,是刘太公最喜欢的儿子,这个人老实,能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没问题。代地北边就是匈奴,一年后,匈奴侵犯代地时,刘喜不能坚守,弃国而逃,一个人逃回了洛阳。按说这是死罪,但是毕竟是亲哥哥,下不去手。最后降为合阳侯。

第三个:刘邦的儿子,庶长子刘肥为齐王,齐国可不是一般的诸侯王,有七十多座城池。刘邦手下有个谋士说过:在汉朝有两个地方最为重要,一个是关中地区,一个是齐地。为什么这么说?关中百二之地,就是二个人防守,能挡住一百个人进攻。齐国是十二之地,就是十二个人防守,能挡住一百人进攻。而且,不是自己亲人不能在齐国称王。所以封刘肥为齐王。

第四个:刘邦封刘贾为荆王,他并不是刘邦亲兄弟、也不是刘邦的儿子侄子。史记中也没有记载他是刘邦哪一支远亲。但是他姓刘,又有军功。所以封他为荆王,封地是在楚国,刘邦把楚国一分为二,三十六个城池封给他弟弟刘交,五十二个城就封给这个刘贾。

刘邦为什么要封同姓的人为王?

刘邦当初因政治需要封了七位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是很不放心的,有的异姓王是怀有野心的,有的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但是他们拥有实力,有威胁刘邦江山的能力,这就是他们的原罪,所以刘邦要封自己同姓的人做王,而慢慢的替代他们。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削弱异姓王的实力。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刘邦把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又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就可以看出来。把刘肥封为齐王,把刘交封为楚王,把刘贾封为荆王,这原都是韩信的封地。后来把彭越杀了,把彭越的封地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所以刘邦封同姓王的主要原因就是削弱异姓王的实力。

另一个原因:巩固刘姓政权,稳定政局。像黥布叛乱,楚王刘交、荆王刘贾都出兵平叛了。再有吕后死后,铲除诸吕的时候,也是刘姓诸侯王率先起兵的。

汉初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都是谁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建立汉王朝,史称汉高祖。刘邦立国之初一共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

楚王韩信,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是一个军事天才,被后世称之为”兵仙“,史载:“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在汉王朝的建立中韩信领兵平定三秦,灭魏国虏魏王魏豹,活捉代相夏说、破代,擒赵王灭了赵国,降燕国,伐齐国灭齐。汉朝建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之后因被人告以谋反降封他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吕后与萧何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乱棒将韩信打死并诛灭三族。

赵王张耳。汉4年(前203年)11月,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第二年秋天,张耳病死。张耳死后其子张敖袭赵王,并娶刘邦之女鲁元公主为妻,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贬爵宣平侯。吕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张敖去世。

淮南王英布,原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前196年起兵反汉,因谋反罪被杀。

梁王彭越,秦末率众起义,之后在魏地举兵并归附刘邦,楚、汉相争大战之时彭越率军攻击楚军的补给线。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灭三族,枭首示众。

长沙王吴芮,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阳王。汉朝建立后,刘邦改封其为长沙王。卒于公元前201年,谥“文王”,善终。长沙王爵位一直由其子孙世袭,一直到汉文帝之时其玄孙吴差死时无后,长沙国除。

燕王臧荼,燕王韩广部将,项羽分封天下时立臧荼为燕王,都蓟。汉三年(前204年),臧荼投降刘邦,刘邦仍令其为燕王,但在打败项羽后就把降而复叛的臧荼杀掉,之后让自己的发小卢绾为燕王。燕王卢绾与刘邦是发小,两人同日出生,刘邦在击灭臧荼后封卢绾为燕王,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卢绾参加陈豨叛乱,刘邦令樊哙、周勃领兵击之,卢绾携及家人奔走匈奴。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元年),卢绾死于匈奴,享年63岁。

韩王信,韩王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张良的支持下刘邦封其为韩王。但在次年刘邦就将韩王信迁往太原,太原紧靠匈奴使韩王信的日子很不好过,加上刘邦怀疑其和匈奴勾结,韩王信最后投降匈奴。在前196年,韩王信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刘邦称帝后,分封了多少异姓王?结局都怎么样?

  汉朝建立,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奖赏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就分型了7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汉初七大异姓王的结局:
  1、韩王信本名韩信,后被封为韩王。为了与同名同姓的兴汉三杰之一楚王韩信相区别,一般习惯称他为“韩王信”。韩信(?-前196)是秦末汉初的人物,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韩王信逃亡匈奴时,因为已经作了一定的准备,还顾得上携家带口,包括王太子在内,尚不算太过狼狈。后来到了颓当城,居然一下子添了两口男丁:王妃产下一子,因地制宜命名为韩颓当,太子妃也产下一子,取名韩婴。文帝14年,韩颓当、韩婴叔侄率领他们的部属投归了大汉。
  2、赵王张耳。汉4年(前203年)11月,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第二年秋天,张耳病死。
  3、淮南王英布。前196年,英布反叛失败后,跟随吴臣的使者来到番阳(今江西波阳),结果在农舍中被人轻易杀死。最后,英布的头颅被人送往长安报捷请赏。
  4、楚王韩信。汉6年(前201年)12月,刘邦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削去韩信的楚王爵位,降封他为淮阴侯,从此伴食京师,无所事事,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汉11年(前196年)正月,再次因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遭到吕后胁迫的丞相兼老友萧何骗到长乐宫诱杀,并被夷灭三族。
  5、梁王彭越。汉10年(前198年)9月,陈豨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到了邯郸后,感到兵力不足,就征召彭越领梁军参战。彭越已经安富尊荣丧失斗志,他重复了英布当年的错误,称病未往,派手下将领带了一些人马前去邯郸见高祖听命。刘邦大怒,派人前去斥责。彭越这下子才知道天威莫测,有些害怕了,想亲自朝见皇帝,当面谢罪。部将扈辄说:“当初不去,受到斥责才去,去后就会被擒,于事无补。依我看,不如干脆发兵反了拉倒!”彭越不听,依然称病,敷衍塞责。
  当时,梁国太仆有罪,彭越正要处分他。此人乘隙逃往长安,控告梁王彭越与扈辄合谋造反。刘邦派人突然逮捕彭越,将他囚禁在洛阳。彭越因为没有任何异图,所以毫无准备,束手就擒。三司会审后,审讯结果是:“已有谋反迹象,按律该斩。”刘邦也不过为己甚,宽大为怀,将彭越予以赦免,削去王号,贬为庶人,派人押送到蜀郡青衣(今四川临邛)监视居住。彭越纵有过错,也无非是没有亲自领军从征,这跟当年英布的问题,实在是异曲同工相映成趣。他之所以如此迅捷地遭受到这么严厉的处罚而无可奈何别无选择,是因为天下已定,世间已无楚霸王。
  彭越满腹委屈,含悲忍泪往前走。他实在好彩,又实在太不长眼,居然在途经郑县(今陕西华县)时,恰巧碰上了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吕后。失国的王爷像个孩子似的痛哭流涕,向这个普天之下最有权势的女人诉说自己的冤屈。他并无奢望,只是请求皇后帮助说情,让高祖改变成命,允许自己回老家昌邑终老。
  吕后一脸奸笑,满口答应,当即让彭越随自己回返洛阳,彭越乐滋滋地听从了。谁知吕后一回到洛阳就变了脸色,极力劝说刘邦斩草除根,立即处死彭越,免除后患。刘邦经过长考后,终于点了头。可怜的彭越当天晚上临睡前看着窗外澄澈的月光,想起总算可以回到故乡了,心头得到莫大的安慰。他很感激吕后。
  吕后派人告发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处以灭族,刘邦照准。汉11年(前196年)3月,彭越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杀,枭首示众,并夷灭三族。其肢体更被剁成肉酱分送各家诸侯,以资炯戒。
  6、燕王臧荼。 臧荼属于项羽膝下旧封的孑遗,原封燕王。汉5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再次封臧荼为燕王,大致辖治原燕国故地及辽东地盘,都蓟(今北京大兴)。7月,臧荼举兵反叛,高祖领兵镇压。9月,臧荼战败被俘,刘邦改立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7、长沙王吴芮。项羽在戏下封吴芮为衡山王。汉5年(前202年)2月,刘邦改封他为长沙王,辖治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等郡,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几个月后,吴芮病逝,其子吴臣袭封为长沙王。

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他们的结局分别怎样?

赵王张耳最终的结局是病死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了。其实张耳最开始是跟着项羽混的,而且还被项羽封为了常山王,后来张耳投靠刘邦后才被封为赵王的。由于张耳病死的比较早,所以张耳的家人也在刘邦大开杀戒的时候得以保全了。长沙王吴芮也是病死的,也避免了后来被刘邦制裁的命运。与张耳一样,吴芮最初也是跟着项羽打天下的,最后也是投靠了刘邦,被刘邦封王的。

淮南王英布是因为后来谋反被杀的,结局比较悲惨。英布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只是后来被刘邦封王后由于种种原因而起兵反叛刘邦了,最后被刘邦给杀了。齐王韩信则是被吕雉给杀害的,结局令人非常的叹息、惋惜。韩信对刘邦的江山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只是由于韩信在政治上比较糊涂,所以最后也就成为了一个眼中钉而被杀害了。

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走的路一样,最终的结局也是一样的。彭越也是一位非常强悍的大将,同样在后来起兵造反了,所以刘邦肯定也就不会留下彭越的性命,而把他杀了。燕王臧荼也是脑子一热的去造了刘邦的反,最后也是难逃被刘邦杀掉的命运。而且臧荼反叛的时间还非常的早,刘邦刚平定天下没二年他就起兵造反了。

燕王卢绾也是因为造反而被刘邦制裁,最后投奔到匈奴的阵营里去了。卢绾和刘邦是老乡,如果卢绾能安分守己的话也许会安享晚年的。可惜最后卢绾也造反了,最终被迫去投降了匈奴,最终也死在了匈奴的地盘上。韩王信和卢绾的路子差不多,也是起兵反叛刘邦最后头像匈奴的。不过韩王信的命不好,在后来与汉军的交战中被汉军给杀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