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单雄信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投降,死前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

众妙之门 2023-06-15 07:36:51

单雄信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投降,死前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

单雄信为什么只喝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于古代的将领来说,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对了人,建功立业自然有自己的一份,最后还能受封,但是如果跟错了人,只能是成王败寇了。不过却有一条摆在单雄信面前的不一样的路,王世充败了,但是单雄信可以选择投降李世民,但他最终宁死不降,而他的好友在李世民的阵营,想要替他求情却失败,这是为何?而在最终单雄信为什么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其他人的都没有喝呢?

公元581年,当时尚在隋任将的李渊,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围住了东昌。双方血战数日,李渊率部攻破城墙,单禹也是兵败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宁死不屈,最后被李渊处死。

此后,单氏举族出逃,逃至潞州后,便购置庄园田地,隐居了下来。这里就成了后来为后人熟知的二贤庄。

然而,单李两家的恩怨却并非到此为止。

在单雄信之上,有一位兄长,名叫单雄忠。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李渊受封太原太守。他在上任途中遭遇截杀,最后受人所救,并且在最后奋起反追,杀退来袭之人。在人困马乏后,便选择休息片刻。就在此时,恰巧单雄忠策马而来。李渊误以为敌人再次来犯,便举箭射杀了前者。

此外,李渊还曾经奉命讨伐过瓦岗寨。还俘虏那里的家眷亲属。虽然他这次围剿,有被人算计陷害的原因。但最终还是被单雄信算在了前者头上。

新仇旧恨相加,单雄信自然恨极了李唐。只要让他碰到李氏族人,都恨不得杀之后快。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的过程中,就两次险些葬身在单雄信手下。

因此,在双方互相视彼此为仇家的情况下,且不论李唐方面作何感想,就单雄信这份倔强刚烈的性子,要他降服与李世民,是断然不可能的。这便是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的原因。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曾经叱咤于乱世的瓦岗寨,被王世充率军击溃。从此之后,很多原瓦岗寨的将领纷纷顺应大势,投到李世民麾下。但只有单雄信因与李唐之间存有难以调解的仇恨,转投了王世充所部。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部,单雄信领兵出战。在战争期间,单雄信曾对李世民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李世民终究还是笑到了最后。

以往的一些瓦岗旧将,念及当年与单雄信的情谊,纷纷向李世民求情。希望赦免单雄信的死罪。

但直到最后,单雄信依然不肯屈服于李世民。一代隋唐好汉,终究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单雄信为何宁死不屈雄主?

被俘之后的单雄信深知在当时的情形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降。

单雄信的父兄都死在李渊之手。这份仇恨对他可谓是不共戴天。加上他本就是性情刚烈倔强之人,自然不可能向仇人之子磕头乞饶。结局也就显而易见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能放过单雄信?

李世民在世人的眼中,一向是礼贤下士的英明雄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何不能赦免已经无法构成威胁的单雄信?还是因为单李两家的恩怨,为此单雄信曾数次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这让他明白,要让单雄信屈服李唐,是不可能的。加上王世充一败,天下大局已定。他自然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对李唐构成威胁的人物。

一个不降,一个不放。悲剧的发生,也就无法避免了。

单雄信最后怎么样了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

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单雄信二话不说便提枪追杀而去。期间徐世勣抓住他的衣袍阻拦,他与好友便割袍断义。随后他被闻讯赶来的尉迟恭夺下武器,见报仇无望,最后只能退去。而这一次的变故,让李世民坚定了要杀单雄信的念头。此后,窦建德兵败,王世充也顺应时势率部投降。

单雄信终究还是被李唐所俘。他恨李唐入骨,加上曾数次加害李世民,心知绝无活路,因此绝不投降,一心求死。而徐世勣、秦琼等好友,纷纷为他求情,但遭李世民拒绝。

徐世勣在求情无果之后,含泪向单雄信告别。为了朋友之义,前者割下自身的一块肉喂给后者。单雄信吃完之后,含笑赴死。最后终被斩在洛阳渚上。而他的子嗣则被徐世勣收养。

此外,单雄信因在临死前立下“三世不投唐”的誓言,民间便根据此种说法,编成许多传言。一说单雄信死后转世四次,分别为:辽东大帅盖苏文、西凉大帅苏宝童、反唐逆贼薛刚以及耳熟能详的安禄山。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言,只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可信。

单冰冰,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角色,在剧中为单雄信的妹妹。此角色根据民间评说《隋唐演义》中的单彬彬改编而来。是民间艺术家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中并无此人。

在剧中,单冰冰是个冰雪聪明、敢爱敢恨的女子,因为家世,自幼习得一身武艺。有着铁马双枪的美称。

剧中除了展现她与兄长单雄信深厚的兄妹情谊之外,她与罗成之间贯穿全剧的爱情戏,让观众们在感受剧中热血征伐之余,也感到绵绵细长的儿女情长。

单雄信的妹妹单冰冰与罗成从在瓦岗寨开始,便是互生情愫。后瓦岗寨兵败将散。单雄信率领一干瓦岗旧将投向王世充。后徐茂公前来劝说秦琼、罗成、程咬金等人投向李唐。为了让众将能顺利逃出,徐茂公设计让罗成与单冰冰成亲,在婚礼中领着众将出逃。两人成亲后,单冰冰生下儿子——罗通。

罗成身死之后,因他死前一心辅佐李世民。单冰冰继亡夫遗志,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此后数十年间,大唐兵伐突厥、勇夺三江岳虎城、征讨高丽、迎战苏宝童、灭西凉国等战役中均有她的身影出现。虽然,在这些剧情中,存在胜负输赢。但不能否认,她对巩固大唐江山有着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单雄信的妹妹单冰冰只是后人们编撰的虚构人物,但从她身上流露出的气质,与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单雄信很是相像。或许,这是后世艺术家不忍单雄信忠义刚烈的性子就此消失,而撰写了延续。

单雄信被杀时,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因为只有程咬金说的话说到了单雄信的心里。其实程咬金不怎么会说话,但是在一众虚伪托词面前,他这几句话就显得格外珍贵,令人觉得倍感珍惜。他说:?喝了这碗酒,你就转世,来世你有大把的时间来对付这些不讲义气的兄弟。?单雄信听了觉得真实在,不喝实在是不好意思。


01、单雄信和他的兄弟们,虽然结拜仍然改变不了命运

瓦岗寨一共四十六个兄弟结拜,可是因为时局和命运,他们在战场上根本难以避免刀剑相向。更多的时候是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所以人们都说结拜的人千万不要学瓦岗。单雄信本来是一个庄主,算是比较厉害的绿林好汉。后来在瓦岗寨待了几年,因为李密人不行,和自己的兄弟们离开了瓦岗寨。


02、从此决定了兄弟们不同的道路,也是兵戎相向的开端

秦琼他们下山直接投奔了李世民,虽然单雄信也知道李世民实力不错,是最有可能成为君王的,但是他跟李世民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不可能去投奔他。所以他去找了王世充,在王世充麾下效力。因为他出色的才能以及在外的名声,他在王世充那里其实也还混得不错。不过王世充不是那块料儿。


03、劝降失败之后,只好杀了他

李世民大败王世充,他手下的几位好汉轮番去劝说单雄信,想让单雄信投降,但是单雄信宁死不屈。李世民招揽无果的情况下只好下令杀了单雄信。这时候其实是很难过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很要好的结义兄弟。大家去敬酒都说恩怨两消,单雄信差点没气死。所以他只喝了程咬金的酒,其他人,他不认。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瓦岗几个结拜兄弟的虚假义气常常被后人调侃。是啊,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生相随,忠肝义胆,梁山好汉一个个为忠义英勇赴死,而瓦岗山的兄弟们封侯拜相,在单雄信死的前一天,连一个劫狱的都没有。

李世民用心险恶,让单雄信的四十六友全部来送行,就要看看他们是否忠心。单雄信是真侠士,对待朋友从来义字当先。秦琼卖马已经是最为潦倒的时候,若不是单雄信出面资助了他,怕是很难轻松走过这个人生低谷。后来他惹上了人命官司,也是单雄信为他奔走打点。可惜了单雄信行刑之时,他被李世民调开押送粮草,错过了与单雄信的最后一面,也是单雄信临终前的最大憾事。

徐茂公是个政客,什么事可为之什么事不可为之,他有自己的一番利益考量。单雄信怀揣这对李氏的仇恨,投奔了王世充。本来罗成、秦琼和程咬金是紧随其后的,而徐茂公自从投靠李世民之后,用计谋骗来了程咬金和秦琼。对于徐茂公的这杯酒,单雄信不接,就是对他的不原谅。在御果园割袍断义,两人的兄弟情已经到头,单雄信面前他敬的这杯酒完全是虚情假意,而电视剧剧情之后安排了徐茂公割肉喂到单雄信口中,希望他能出一口恶气,也是让人震撼。

而罗成这杯酒,单雄信更是不收。民间传闻单雄和罗成本就相克,分别是青龙白虎转世。而罗成在阵前投敌,使得洛阳城只有单雄信死守。曾经单雄信衣不解带照顾罗成,竟然换来这样的回报,他悔也恨。

众兄弟的酒在单雄信看来皆是虚情假意,却在程咬金敬酒之时一饮而尽。演义之中描绘了当时的场景,程咬金对单雄信道:?哥哥,来生再做一个好汉,将他们欠你的都夺回来。?这句话真正说到了单雄信心坎之中。此生落得如此下场,不得找李氏家族报杀全家之仇,亦不能让这些对自己背信弃义的兄弟亦尝到绝望的滋味,唯有下辈子,才是单雄信的希望。

也就是程咬金这句脑袋一热说出来的不着边际的话,让很多人相信单雄信在死后转世成高句丽的元帅盖苏文。盖苏文在世之时,唐朝始终不得攻陷高句丽,一直等他死后三个儿子内斗,唐朝才得以机会攻灭高句丽。而他生前疯狂斩杀瓦岗26将,让人不得不想起当年单雄信的死不瞑目。

在看电视剧时,刽子手的刀快要落下的一刹那,镜头一转,放起昔日种种,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劫皇纲,返山东,取金堤,立瓦岗。多少人因为此情此景泪流满面。

单雄信为什么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因为单雄信看不起这帮曾经的兄弟们,觉得他们没义气。而程咬金敬酒时,却低声说了这样一句话:二爷,早死早托生,您来世仍然是一位大英雄,到时候再宰了这帮见利忘义的家伙。

本来这程咬金的脾气也合单雄信的胃口,再加上这句贴心话,单雄信惨然一笑,一饮而尽,以上是演义版本,说唐后传中说单雄信还真的就早死早托生了,还托生成高句丽大将军盖苏文,在李世民御驾亲征辽东时,盖苏文还亲手把剩余的瓦岗英雄斩杀殆尽。

程咬金人物特征

程咬金589年至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骁勇善战,善用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继位,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原州都督、蒋王府长史、幽州都督、左屯卫大将军,检加号镇军大将军,世袭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图形于凌烟阁。唐太宗驾崩,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迁辅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

出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阿史那贺鲁,兵败免官。起为岐州刺史,年老致仕。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