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代流放宁古塔是一种什么体验,被流放之人为何不逃跑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09:20:18

清代流放宁古塔是一种什么体验,被流放之人为何不逃跑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流放宁古塔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清朝有个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宁古塔。此地位于东北,终年苦寒,是绝境中的绝境,只有罪大恶极的之人才会“享受”流放宁古塔的待遇。然而流放宁古塔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给宁古塔的一个特殊兵种做奴隶。而这个兵种便是“披甲人”。

顾名思义,披甲人便是“披着盔甲”的军人。在清朝,披甲人等同于东北部的边防军。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确立“以旗统军,以旗统民”的原则。

旗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旗人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的意思是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可以是汉人、蒙古人甚至是俄罗斯人,地位高于阿哈;旗丁的地位最高。

满清入关后,大批披甲人留在了东北,负责看守满洲人的龙兴之地。在宁古塔地区,就存在着大量披甲人。宁古塔在哪呢?就在现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在当时人看来,宁古塔简直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到了冬天,宁古塔更是成了一个寒冰的地狱,很多人都被寒冷、饥饿和疾病夺去了生命。有人说,宁古塔被称为“塔”,那么应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笔者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宁古塔并没有“塔”,这个地名完全是音译,意思是六个。也就是说,在这片广袤的地区,只住了6个人,由此可见此地的条件之恶劣。

如果犯人有点文化或地位,在宁古塔或许稍微要好过一点。他们到戍所之后,就得到宁古塔将军或都统们的照顾,有的还被聘请为家庭教师,开医馆。但如果是给披甲人做奴隶,那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披甲人会肆意地折磨被流放的犯人,让他们终年劳作。雍正曾规定:“凡是发配宁古塔的犯人,主人可以随意处死。”除了被剥夺人身权利以外,奴隶们还要日夜耕作。据曾被流放宁古塔的学者吴兆骞所说,当地的奴隶要一年四季的耕作,一日无休,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炭,并无半刻空闲之日。

事实上,给披甲人做男奴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要数给披甲人做奴隶的女犯人。在那个没有任何人身权利的地方,所有的女人均为贱民,地位连营妓都不如。但凡主人家有男的新婚,为奴者妻女都是被拉去试床。如果女犯人有一定姿色,往往会被披甲人强行从丈夫、父母身边夺走,纳为自己的小妾。尤有甚者各处披甲人等,竟有图占该犯妻女,从而毙其丈夫和父母致死的案件。由于给披甲人做奴隶实在太悲惨,因此很多女子在听说自己被流放宁古塔后,都会想尽办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到了宁古塔,那才是生不如死。如果男犯人听说自己的妻子要“一并为奴”,往往会将自己的妻子、女儿杀死,免得她们受辱。时信息阻塞,以为发配宁古塔总比死了强。去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悔不当初死,恨做今日生!

既然这样,很多读者就要问了,为何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不试图逃回家呢?这是因为根本没法逃,从北京到宁古塔要走几千里,路途遥远,周围不是森林就是沼泽,人烟荒芜,常有虎熊出没。很有可能还没逃多远就迷失了方向,最终不是冻死就是被野兽吃掉。

如今,宁古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但是谁又知道,在这片林海雪原曾出现过一幕幕残酷而冰冷的故事。

在清代,被流放到宁古塔有多惨呢?

01

在很多电视剧中都会提及到?满清十大酷刑?,而?流刑?就属于十大酷刑之一。这种刑罚虽然听起来比死罪好很多,但事实却是真正的生不如死。被判做?流刑?的人不管判刑之前的身份有多么高贵,一旦被判刑就只有一个身份?流人?,而在清朝的时候流人的归属地大多都是宁古塔。

宁古塔,虽然带有塔字,但其实是一个古地名。宁古塔在清朝的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满语中,宁古塔的意思就是6个。而努尔哈赤的曾祖父曾经有6个孩子,并且他们都生活在宁古塔地域,所以宁古塔的全称叫做宁古塔贝勒,被视为发源之地。

▲宁古塔现址

按理来说,宁古塔拥有这样的寓意和地位。这里应该常年驻有大量军队,并且是东北地区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那么为什么满清的官员对于宁古塔如此的惧怕呢?宁古塔又为何成为了流放流人的地方呢?

02

满清官员之所以害怕宁古塔,主要还是因为宁古塔所在地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以前即使天气再寒冷,屋子里面也没有暖气,所以常年处于冰封之地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宁古塔所在的地区,由于常年处于冰封状态,农作物生长困难,粮食供应紧张,导致宁古塔所在地区人烟稀少。与之相对应的是,这里的环境很适合毒虫猛兽生存,自然环境危险重重。所以流放到这里的犯人不仅惧怕恶劣的环境,更担心这里的野兽让自己死于非命。

▲宁古塔旧址

当然,满清统治者将大量的官员流放至宁古塔,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惩罚犯人。宁古塔是满清的发源地,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宁古塔地区越发荒凉,这是每一代满清统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象。所以他们在惩治犯人的时候,也希望通过流人的努力让宁古塔重现太祖当年的辉煌。

那么,前文和宁古塔联系在一起的?披甲人?又是什么呢?甲就是铠甲,所以披甲人就是军人。而根据满清的的制度,披甲人属于中等人。他们和真正的军人有一定的差别,他们的身份可以按照社会局势随意切换,即时战时民。偶尔还会兼职猎人。

▲披甲人画像

03

所以,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宁古塔地区的军人为奴。披甲人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些流人去改造宁古塔当地的环境。人们常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所以很多犯人到了宁古塔之后都受不了这里的生存环境,选择了逃跑,而披甲人大都是睁一只眼闭只眼,不上报官府,任其逃跑。逃跑之后被抓回来,披甲人一般也会为其求情,从而减轻其刑法。

虽然披甲人是为了解决自身温饱,流人是为了劳动改造。但他们对宁古塔作出的贡献却不少。流放者中不乏身份高贵之人,这种人一般都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到来也给宁古塔创造了很多福利,让这个地处偏僻的宁古塔有机会接触到中原大地先进的耕种、经商、教育等知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些流人和披甲人让宁古塔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复苏。

▲披甲人旧照

常言道:去了宁古塔,10个黄泉也不怕!可见宁古塔之?威力?何等惊人,所以相对于京城优渥的生活,宁古塔那艰苦的环境,才会令那些满清官员如此惧怕。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清代罪犯一听到流放宁古塔,就痛不欲生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为了保证自己皇帝的权威性,经常会处置一些罪犯。对于这些罪犯,处置的方法大致有两种比较惨的方法,一种就是杀头,这种反而是痛快些,不用受罪,另一种就是要流放了,清朝的时候,犯人们在听到自己要被流放宁古塔的时候,都会痛不欲生,甚至是说不如直接处以死刑,这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宁古塔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

宁古塔是满清的发源地,也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镇,那里设有宁古塔将军,专门负责管理被流放到当地的犯人。东北位于非常偏远的地方,远离经济繁荣的区域,这里贫穷落后,尤其是犯人去了这里过得简直是猪狗不如的生活,因此他们不愿意去,但并没什么办法,皇帝的命令谁敢不执行啊。

宁古塔的环境非常的恶劣。

这个地方一片荒芜,到处是沼泽和丛林,毒虫猛兽到处出没,流放到这里的人不是半路上被活活饿死就是被这些猛兽吃掉,而且监狱里还有许多的老鼠蟑螂。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甄嬛的父亲就是被流放到了宁古塔,并且还染上了鼠疫,当时要不是派人过去精心诊治,甄远道基本上就是必死的了。


综上所述,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实际上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只不过这种死法比砍头更惨,是被这些恶劣的环境活活折磨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2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