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什么会投敌叛国

众妙之门 2023-06-16 11:33:45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什么会投敌叛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李陵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西汉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在这时候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由此开始对匈奴主动出击。汉武帝能够主动出击匈奴,与这些武将肯定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卫青、霍去病等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武将都是为西汉建功立业的。除去卫青和霍去病之外,汉武帝时期仍然出现了一位重要的武将,他就是李广。飞将军李广无疑是一位受到争议的武将,在历史上,李广的战绩实在是不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前期的飞将军李广是建功立业。

可是到了后来,李广的功绩就非常不好了,尤其是在漠北之战的时候,李广竟然迷路了,在其后卫青对李广进行了羞辱,六十多岁的李广受到侮辱之后,根本受不了,于是拔刀自刎了。值得一提的是,李广的孙子李敢被霍去病所杀。

那么李广还有另一个孙子,他叫做李陵。说到这个名字,与李敢相比,知名度就是差一些的。在李陵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事,这就是李陵降敌匈奴,这无疑是李陵身上的污点,更是成为了李广的污点,真是给李广丢尽了脸面。

要知道李广即使是自刎,也不会选择投敌。数千年来,“李陵案”一直是困惑着人们。这个让人们困惑的地方就是,李陵到底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投敌叛国,还是因为“将以有所为”而忍辱偷生。时至今日,对此的争论仍然是存在的。

不妨来看看李陵到底是为什么选择了投敌叛国。李陵出生在世家大族中,祖上李信曾是故秦大将、祖父李广更是名著文景两朝。有了这样的身世背景后,在汉朝没有科举的情况下,李陵无疑是能够得到重用的。李陵走入仕途后,创立了“荆楚”特种部队。

史书对此评价为“骁锐果敢,悍不畏死”,也就是说,李陵少年得志。那么李陵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呢?根据《汉书》的记载来看,李陵在最后的生死关头,之所以投靠了敌军,原因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则人无所遁逃矣”。

换个角度想,此时的李陵根本没有必死的决心。李陵曾独自一人外出观敌,至于李陵到底去了哪里,已经成为了谜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观敌之后,李陵回来后说出了:“兵败,死矣”的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陵是有对生命的眷恋。

无论是什么人,对生命肯定都是有所眷恋的,这一点没什么不对的。也是人之常情。可问题是,在李陵的身上,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就是自始至终他都不敢正视自己的怯弱和恐惧。这种懦弱和恐惧是无法伪装的,战争到来之际,李陵原形毕露。

当时的李陵发出了“再有数十支箭就可以脱身而去。如今无兵可战,只能束手待缚”的感叹。大战在即的时候,李陵竟然说出这样的感叹,实在是不像一个大将之风。从另一个角度想,这又是人在面临死亡之际最真切的表现和告白。

李陵心中的胆怯和懦弱是无法抹去的,在当时来说,李陵还说出了“无面目报答陛下”的感慨,然后直接选择了投降。“无面目报答陛下”这无疑是和吴三桂的“大丈夫宁不能保全妻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李陵选择投降,从根本来说就是内心的想法。

投降,是李陵内心最真实的心愿;殉国,不过是其封堵天下舆论的借口。借口终究是借口,天下之人肯定是没人相信李陵的。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李陵是心甘情愿投降的,这从后来的霍光想要接回李陵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被李陵拒绝了。

西汉名将李陵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汉武帝要杀其全家?

李陵之所以会被汉武帝下令诛杀全家是因为他犯了叛国重罪。李陵是名门之后,他的祖父是曾为西汉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广。借着李广的关系,李陵长大之后很顺利地便进入宫中任职。因为他任职期间表现出色且名声颇佳,所以就连汉武帝都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不愧是李广的孙子。后来李陵也曾率领军队前往匈奴,自匈奴回来之后他便一直待在张掖。

之后汉武帝有意派兵攻伐位于天山的右贤王,所以他指定李广利为军队首领,此外他还想将李陵任命为运送粮草的负责人。但是李陵却不愿只担当运送粮草这等任务,所以他主动请命要求汉武帝拨五千步兵,并声称有信心凭此攻下匈奴单于王庭。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感动,所以答应了他的请求,随后李陵便带着?讨?来的五千步兵向北进发。

待他们一行人行军至浚稽山时好巧不巧正好遇上了单于所率领的匈奴军队,对方的兵力远远胜过李陵这方的军队。因为双方兵力差距悬殊,李陵可谓是拼尽全力进行厮杀,但是最后依旧不敌。在这种局势下,李陵不愿看到剩余兵力就此被杀尽,于是选择投降。此番战败的消息传回朝中时汉武帝十分震怒于李陵的投降之举,为此就想处死李陵的家人。

这时司马迁却站出来说李陵并非真的投降,而是借此进入匈奴打探消息。经由他的一番劝说,汉武帝打消了处死李陵家人的决定。但是一年之后汉武帝觉得时机成熟,便派出公孙敖前去匈奴接应李陵。但是公孙敖非但没能将李陵接回,还在回朝之后因担心被责怪而一再诽谤李陵。汉武帝在他的诽谤下觉得李陵是真心投降匈奴,于是十分生气地将李陵的家人给处死了。除此之外,司马迁也因一年前的求情而遭遇腐刑

让司马迁受刑的“李陵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陵是西汉时期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本人也没有辱没先祖的名声,很会用兵,为人正直,下面士兵对他的口碑也比较好。我们都知道,从汉高祖刘邦开始,西汉一直没有停止对匈奴的攻打,尤其到了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汉武帝在位55年,有四十多年都在攻打匈奴。“李陵事件”也是发生在攻打匈奴的时候。


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出战匈奴,召骑都尉李陵为李广利军押运辎重。但李陵不愿意辅佐别人,想要自带一部人马去攻打匈奴便向汉武帝请命。汉武帝知道李陵的本事,觉得他有乃祖遗风,也理解他的心思,但是没有多余的骑兵给他,李陵说没关系,只要步军五千就可以。汉武帝被他的豪壮之气感动,就答应了。


李陵以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和匈奴单于相遇对峙。开始匈奴派出约三万骑兵围住李陵,见李陵所部人少,立刻发起冲锋,但李陵布阵有方、丝毫不乱,最后把匈奴三万人击退,还追杀数千人。


后来,匈奴单于又召八万铁骑合众围攻。敌人十倍于己,且是骑兵,李陵的队伍抵不住了,一边打一边撤。一路血战,击杀敌军数千人。匈奴倚仗人多,想要拿人数耗死李陵,但是李陵只有败象,没有溃散,匈奴一时也吃不掉李陵,因为一路南撤,离边塞不过百里之地,单于心里胆怯,疑心李陵有大军埋伏,准备撤军。就在这时,李陵军中有个军候因为被校尉所辱,忿恨投敌,把李陵没有后援的情报都告知单于,匈奴于是全军压上,李陵力战难脱,南逃时,成安侯韩延年又战死,李陵自觉无颜见汉武帝,遂束手就擒。


汉武帝得知李陵投敌,勃然大怒,问太史令司马迁应该如何处置。司马迁是李陵的朋友,知道李陵为人,说李陵转战千里,虽败犹荣,“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本来汉武帝就因为他投降而生气,现在听到司马迁这样说,更是气上加气,结果被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处以腐刑


汉武帝后来也知李陵孤军无援,力有不逮,派公孙敖将四万步骑深入敌后营救。公孙敖无功而返,公孙敖怕汉武帝责怪,敷衍搪塞,说李陵正在教匈奴练兵,使的汉武帝在盛怒之下族诛李陵家室,其实此人不是李陵,而是李绪。


李陵自知惭愧,本想戴罪立功,保全老母,可惜全家被杀,断了自己的后路,还为世人所恨,自己也无法再回去了。后汉武帝死,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都是李陵的旧时好友,派李陵的故人去招李陵。李陵说:“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最后终死匈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5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