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武则天的墓地为什么数千年都没人敢动呢

说历史 2023-06-07 14:05:19

武则天的墓地为什么数千年都没人敢动呢

武则天的墓地为何数千年都没人敢动呢?

这是因为特别的坚固神秘,普通之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到其中,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应该感谢风水大师的创造。

唐代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就会开始寻找宝地,然后去建造皇陵,在经过苦苦的寻找之后,就发现有一个地方紫光冲天,而且还能够和北斗七星对应,所以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阴阳相合的地方,马上就派人走了过去。后来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兵家一直都会在这里争夺北面,山峰比较高,可以形成一个东西对峙的格局,就好像是一个女性的身躯就这么躺在大地上。

梁山的北处还会有一个峡谷,就好像是少女的腿部,一般中间还有瀑布,袁天罡则认为这一个梁山地貌显然和女性非常的符合,所以武则天最终就选择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宝山,希望能够成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地方。武则天的墓地在乾陵这里又会埋藏着武则天,还有唐高宗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武则天坟墓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惦记,其中也会包括野心家还有一些盗墓贼。

但是在唐代众多的帝王中,武则天的坟墓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办法被盗取的,到目前为止保存也会比较完整,是一个气势非常宏伟的陵墓。这是因为这个墓非常的坚固,而且非常的神秘,在这千年以来虽然说历经无数的浩劫,但是却始终能够完好无损,这也应该感谢袁天罡这一位风水大师。

古代的帝王在建造陵墓的时候,一般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可以永垂不朽,但是坚固的地下宫殿,还会有许多的稀世珍宝,这必然就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就想全部一起流传下来,也同样会有很多的难度,所以说现在武则天的坟墓能够一直保存下来,这确实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佩服,希望能够看到奇迹,因为一旦在开挖之后必然会有很多的宝贝。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武则天的墓地为什么数千年都没人敢动呢

武则天墓为何40万人挖不动?

说起武则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作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皇帝之一,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充斥着太多的传奇。就她的个人身世来说,从十多岁就进宫服侍唐太宗李世民,被封为才人,不过似乎李世民对她并不感冒,因此在李世民在位期间,武则天并未生育有子女。

但虽然老李不爱她,小李(即唐高宗李治)却对她爱得死去活来,等到李治继位之后,便上演了一出“废王立武”的好戏,即将王皇后废除,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是权力欲望爆棚的武则天并不仅仅局限在后宫之主这个位置上,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国之君。

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时年67岁。武则天在朝执政长达十五年之久,82岁驾崩。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光鲜亮丽,威服四海,在死后却给世人留下了重重迷雾。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她的陵墓——乾陵!

这座规模浩大的乾隆,是武则天与丈夫李治的合葬墓,在唐朝的“关中十八陵”中,有十七座帝王陵寝已经惨遭盗墓贼的毒手,墓中的金银宝器被早已被盗掘一空,但唯独武则天的乾陵却完好无损!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武则天的乾陵千百年来为何无人敢盗掘呢?”

实际上,武则天的乾陵不仅被盗掘过,而且每次被盗掘时,其盗墓贼的规模都不小。据史料记载,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下旨将国库里三分之一的金银为其陪葬。等到武则天去世之后,她的儿子唐中宗又将国库里三分之一的金银作为陪葬,放进了乾陵地宫。因此可想而知,乾陵里面的金银宝器之多。根据一些文物专家推测,乾陵里面的宝贝光重量就有五百吨之多。

因此在历史上,不遭到盗墓贼光临是不可能的,至于说不敢盗掘,那更是无稽之谈了。那么究竟是谁去盗掘过呢?

当然了,乾陵里宝贝很多,千百年来遭到过无数次的盗掘,其中比较严重的盗掘活动有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盗掘活动发生在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其军饷匮乏之际,他便决定盗掘乾陵,于是他便派出四十万军队前去盗掘。但是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挖掘,却始终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只挖出了几条四十多米深的大沟。

第二次盗掘活动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耀州的节度使“温韬”,因其盗掘的陵墓很多,故而被誉为是“史上最大的盗墓者”。当时他率领着几万人带着铁锹等工具去挖掘,但其结果也跟黄巢一样,什么也没捞着!

如果说前两次盗掘是因为盗墓工具落后的原因,那么第三次盗掘就完全是乾陵真的坚固了。这次的盗掘活动发生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军阀孙连仲派出一整个工兵团去挖掘。这一次,孙连仲的军队可不像黄巢或者是温韬等人一样用传统的铁锹铁镐,而是用炸药。不过即便如此,孙连仲最后也是一无所获。

那么这武则天的陵墓为何这么坚固呢?为何数万人都不能将其挖动呢?还有,这真正的地宫入口又在哪儿呢?

关于武则天陵墓为何这么坚硬,实际上跟它的具体建制有关,因为我们知道,在太宗时期,开创了“依山为陵”葬制,乾陵则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梁山坚固,为其陵墓做了很好的保护。再加上人为地进行巩固,封层,使得其地宫坚硬,且隐蔽。当然了,梁山体积庞大,如果不熟悉乾陵地宫的具体方位,而只是一味的挖掘的话,也很难做到。

不过在1958年的时候,当地几个农民在放炮炸石的时候,无意间炸出了墓道口,经鉴定这就是乾陵地宫的地宫入口。其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乾陵千百年来虽然受到了无数次盗掘,但其地宫始终都没有受到损害,其原因除了乾陵本身坚固之外,还与其地宫隐蔽有关。当然了,这也跟盗墓贼本身不熟悉乾陵建制有关,因为千百年来盗墓贼都没有找到地宫入口,却被几个农民无意间发现了!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没被盗掘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武则天秘史》

为什么没人敢盗武则天的墓?

武则天的墓既不简单也不普通,相反还来头很大。因为她的墓地建造者不简单,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风水师李淳风和袁天罡!武则天生前担心死后坟墓被盗,便派人找到李淳风和袁天罡来为自己建墓。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14岁入宫,先是用18年时间当上了皇后,然后又用35年时间当上了皇帝,死后又用1200年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就连郭沫若先生去世前,都还念念不忘中央批准发掘乾陵。可以说武则天是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盗墓贼人才济济,聪明过人,能工巧匠有许多,洛阳铲就是一大发明,他们不是不敢,而是时机未成熟了,所以,还没有商定好罢了。


他俩接到命令后便开始着手为武则天勘察好的风水穴位,当时两个人并不是同时进行选址,而是一前一后进行。李淳风费时90天左右才找到地址,最后在那里抛下一枚铜钱。接着袁天罡开始选址,袁天罡在找到的地方抛下了一个银钗,让人意外的是银钗和铜钱都是同一位置。这样墓地选址就完成了。

作为帝王墓地的地址所在,这里当然是块风水宝地,收风聚气。这两位风水大师为打造坟墓也是耗尽心血。后世都认为武后墓一直未被成功盗取,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个人功不可没。

当时墓地的设计是由阎立德和阎立本设计,他们在图纸上设计了很多机关,且有些机关还是特意针对盗墓者设置。单一处墓穴,据传是按照长安城来仿造的,可见里面建筑宝物之多。传《兰亭序》也在里面,很多盗墓人因此都想进入。当年黄巢还动用了40万的起义军在梁山开挖,为的就是能够进入墓地里面夺宝。

民国时的军阀孙仲连也曾派遣一个机械师去开挖武后墓,甚至还动用了炸药将墓地炸开一个口,谁知墓地炸出的口子尽飘出浓烟还形成龙卷风,造成许多人当场死亡,其他人吓得四处跑开,最终无功而返。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没人成功盗取乾墓的原因。一是前人多次盗取出现诡异现象。二是墓地机关防御能力较高。再者就是国家的保护力度加大吧。

为什么40万人都挖不动武则天墓

武则天墓无人能盗的原因:

1、武则天墓被称为“乾陵”。乾陵的建址讲究: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大家认为,梁山对女主大利。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2、乾陵石固墓坚:因为乾陵依山为陵,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梁山半山腰打洞开凿的墓穴,山上都是坚硬的青石,盗这种石头墓,非常难。即使按照现在的盗墓技术,打开墓穴至少要1~2个月的时间。对于盗墓者来说,时间太长了,还没打开盗洞,就被逮住了。

3、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4、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5、从风水学说: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昭令当时朝野闻名的大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命他们为皇上选址风水宝地。二人分别遍游九州,回来后交旨都说选在了好_县、今乾县的梁山上。武则天便派使臣去察看,到了梁山顶,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钉下一枚铁钉。刨开土,李的铁钉正好扎在袁所埋的铜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惊奇。于是,武则天便把陵址选在了梁山,即现在的乾陵。单从风水来说,乾陵就已经超过了唐朝所有帝陵。

武则天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但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这些原因功不可没。

扩展资料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是唐代“依山为陵”纪念性建筑工程的杰作,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