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都知道项羽爱虞姬,虞姬的名份为什么只是美人

以史为鉴 2023-06-18 01:19:03

都知道项羽爱虞姬,虞姬的名份为什么只是美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至于项羽为什么一直没有给虞姬一个正式的名分也无非是以下这几个原因。

第一:项羽妻妾无数,且已经有正妻

项羽年少英俊,天生神力,身材魁梧,而且出身楚国贵族,虞姬是吴中虞氏美女,项羽最初跟随叔叔项梁起事的时候,转战到吴中,那一年遇到虞姬的项羽24岁,虞姬是项羽手下一名战将虞子期的妹妹,虞姬和项羽互相爱慕,因此项羽纳虞姬为妾。

古人结婚很早,而且大多三妻四妾,项羽在此之前肯定已经结婚,有正妻,因此就没办法给虞姬正室夫人的名分,虞姬并非项羽的妻子,只是时刻跟随项羽的女人而已,也只能称为“王的女人”。

第二:项羽虞姬双方都不在意名分

之所以虞姬一直没有名分,还有个可能是双方都不在意,既然是真正的爱情,何必在意这些?当时项羽已经有妻子,虞姬不可能不知道,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必要纠结,两人在一起是两情相悦,当时兵荒马乱的,英雄美女在一起,高兴就好,双方自然不在乎名分。

第三:项羽正妻身份高贵,对项羽有扶持作用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说项羽的正妻,然而在《史记 陈丞相世家》中记载陈平和刘邦的一段对话,称项羽在用人方面“任其所爱,非诸相即妻之昆弟”。

也就是说项羽任人唯亲,喜欢任用自己妻子的兄弟们以及自己家族的人,而项羽正妻必然也是出身楚国贵族,家族都极力支持项羽,因此项羽正妻地位无法撼动,自然没办法给虞姬名份。

项羽的正妻是谁,史料上面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不是虞姬。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常幸从”说明项羽的女人不止虞姬一个,只不过项羽喜欢带着她四处征战罢了。“常幸从”绝对不会用在正妻身上。

比如刘邦喜欢带着姬夫人,《史记·吕后本纪》记载:“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只有年轻的妾才会带在身边,以解作战的单调孤独,这是人之常情。君主的正妻身份尊贵,是不能带着四处征战的。所以虞姬只是小妾,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妾能得到“美人”这样高贵的封号,正说明项羽对她的重视。

谁才是项羽的正妻?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说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平的意思是说项羽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的宗族和妻子的兄弟,哪一个才是项羽正妻之昆弟呢?

陈平说过:“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正因为项羽任人唯亲,这几个人中一定有一位是项羽的妻弟。

除去年老的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三人谁才是?《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这个中途叛变的周殷首先排除。如果他是项羽的小舅子,至少不会那么早叛变吧。

《史记·陈丞相世家》又说:“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

项羽这么容易相信钟离眛经不起考验,钟离眛极有可能不是他的小舅子。那个始终没有背叛项羽的龙且,那个“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的亲信,才极有可能是项羽的小舅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妻弟,项羽才不会也不能轻易换掉正妻,所以虞姬最多也只能做到“夫人”这一级。

公元前209年项羽和叔叔项梁一起造反,公元前202年去世,中间七年。如果从公元前206年自立为霸王时算起,他的鼎盛时期只有4年。在四年中,虞姬从一个没有品级的江南女子连跳数级,做到第三等的美人,相当于后世的贵妃的位置,不正是说明项羽对她的宠爱吗?

君王封王后,更多的是要综合考虑,平衡各方利益。所以没有背景,没有兄弟撑腰的虞姬,对“美人”这个封号应该满足了。

综上所述,因为虞姬的身份决定了她始终没办法“转正”拥有正妻的名分,不过这些在现在看来并不重要,毕竟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霸王项羽与虞姬美人的爱情故事

在故事开始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虞姬只是最宠爱的小妾,并不是项羽明媒正娶的老婆。

虞姬是怎样的一个人?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的较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言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的真实姓名,却成为了一个谜。

有点扯远了,回到正题,虞姬的品格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因为她是一个美女的女子,一个坚守妇道的虞美人。要知道,在当时那个社会,弄权的女人都十分美丽,然而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女人却不弄权。她默默无闻,为项羽无私奉献。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姬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虞美人陪伴在项羽身边不为钱不为权,只愿能够朝夕相处,同生死共患难。

刘邦妻妾成群,为何项羽却只爱虞姬一人?

因为虞姬的性格刚烈,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她的性格也正是项羽这种磊落之人喜欢的类型。很多人都听过?霸王别姬?,也看过《霸王别姬》的戏,所以对于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我们也心生羡慕。而在同时期的刘邦则和项羽恰恰相反,刘备风流成性,喜欢见一个爱一个,而项羽至始至终都只爱虞姬一人,其实把这两个人物拿来做对比的话,你会发现两人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他们之间的反差都很大。

刘邦的出身不好,一直都被认为是无赖,成天吊儿郎当,不着调的样子,反而有很多女人钟情于他,而他也乐意接受这些女人,而项羽出生名门,受家庭影响,不仅有学识有风度,做事还特别沉稳,最关键的是他一生只爱虞姬一人,从不贪恋她人美色,所以有很多人都疑惑,这项羽样样都不差,追他的人也有很多,为什么会独宠虞姬?其实这和虞姬的性格有关。

虞姬是位十分刚烈的女子,她知道项羽钟爱她,也知道项羽对她用情至深,但是他为了让项羽专心做事,为了让项羽顾全大局,最终虞姬选择了自刎而死,但是虞姬没想到的是,她的死也带走了项羽的心,项羽久经战场,什么样的险难没见过,他都一一扛了下来,但是虞姬死了以后,他却再也没有心思去作战,还把自己的部下全部送走,然后一个人犹如行尸走肉般在乌江边上选择了自刎,可见他对虞姬是有多爱。

而在刘邦众多女人当中,她们有的平庸,有的贪图刘邦的权势,因此她们都需要别人保护,怎么可能会有虞姬的那种刚烈性格,除了吕雉要强点儿以外,哪一个不是娇滴滴的,成天只知道在刘邦面前争宠,但其实就连吕雉的骨子里也是把刘邦放在第一位,所以吕雉也根本不能和虞姬的刚烈性格相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