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献忠屠四川一天20万少妇受辱

网络 2023-06-18 10:47:19

张献忠屠四川一天20万少妇受辱

据随军传教士回忆,张献忠出川,深虑各营中妇女众多,有碍行进,敕令次日将妇女引至大营外一律杀之。献忠除有正后四名外尚有嫔妃三百人,除留后妃二十人服役诸事外,余二百八十尽皆杀绝。至于各营妇女,齐集一处,号令一下,乱砍乱杀,叫冤哭喊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计是日所杀妇女之数……仅少妇竟达二十万人之多。

张献忠杀妇女后,狂喜欲舞,并向百官称贺,谓已脱妇女之扼,身无挂累,前行无阻,定得天下。

被张献忠部队掳去的妇女,凡是有姿色的都被轮奸得奄奄一息,然后割下首级,将尸首倒埋进土中。女人的下体朝上,据他们认为可以压制炮火。除了在一种情况下妇女可以免死,那就是张献忠的士兵一进入百姓家,家里的妇女装出十分情愿的样子主动与士兵相淫。因此张献忠的士兵经过的地方,妇女不得不首先迎出来,自己脱衣供他们侮弄,这样才有机会救一家人的性命。

从崇祯元年(1628年),张献忠同李自成延安起事,到张攻陷四川建立大西国政权,再到顺治三年(1646年)兵败亡于西充,以及后来其残部在川东、贵州一带盘桓,寇掠祸害。他们的军队到底杀了多少人?历史上恐怕永远无法准确统计,明史上称有六十多万。只看他们的铁蹄横扫四川前后四五十年,祸遍巴蜀。“举兵不当,被患无穷”(董仲舒《春秋繁露》),使物力丰饶的天府之国,变为百里人烟俱灭,莽林丛生、狼奔豕突之地。战乱使百姓弃田舍逃亡,在战祸最烈的十来年间,稼穑不生,颗粒无收,造成人相食。因此川人死于饥馑、瘟疫者又倍于刀兵。这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历史的大倒退。据有关专家考证,平定乱局后,直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第一次户籍清理,四川省仅有八万人左右。而明末崇祯以前,蜀中人口是三百万以上。以后一百来年中,康乾时从湖广移民填四川,正缘此而来。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天,张献忠连陷广济、蕲州、蕲水等地。他进入黄州的时候百姓都逃走了,于是他驱赶妇女铲城,之后将城里的妇女全部杀死填入沟堑。张献忠的军队由鹦鹉洲进至道士,沿路浮尸遮蔽江面,水面上人的脂油厚达几寸,水里的鱼鳖都不能再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接着清军入关,张献忠攻占成都,称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权。张献忠到了蜀地后大开杀戒,男子无论老幼一律杀死,或者剥皮后剁碎制成醢酱。妇女们被兵士集体轮奸,轮奸后用刀杀死。张献忠患了疟疾,他就对天许愿说如果病好了就以“朝天蜡烛两盘”贡奉给上天,直到他病好以后周围的人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张献忠命令兵士,专砍女子的纤足,每个兵士必须至少进献十双小脚。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专门搜寻女子的纤足,只要遇见女子就地先将脚砍下来。不到半天军营中的小脚已经堆积如山。张献忠命人将收集来的三寸小脚堆成一座山的形状,称为莲峰。他回头一看自己的小妾的脚也很小,就顺便砍下来堆在莲峰顶上,随后再将这些小脚架火烧毁,名为点朝天烛。至于男子则被砍脑袋或割下阳具,也堆在一起在太阳下暴晒。

张献忠性格狡谲嗜杀,一天不杀人就悒悒不乐。他在蜀地开科取士,取中一名姓张的状元。张状元的外表学问都很优秀,容貌长得像美女一样娇艳。张献忠对他非常宠爱,吃饭睡觉形影不离。但是有一天张献忠忽然对左右随从说:“我很爱这个状元,一刻舍不得他离开,还不如杀死了他,免得整天牵肠挂肚。”于是将张状元砍成好几块,用布囊装了挂在床边。接着他又悬榜诡称开科取士,召诱士子前来应考,令人在地上挖掘一个深三四丈的大坑,待这些寒窗十年的读书人来到青羊宫考场后,就被张献忠下令推进土坑活埋。张献忠在中园坑杀成都百姓,明朝投降的各卫籍军九十八万人全部被杀死。他派遣手下四个将军分道屠戮蜀中的各府各县,名为“草杀”。张献忠又创造了生剥皮法,就是在人皮还没有被完全剥下而人已经死去的,刽子手抵死。属下的将卒以杀人数目的多少叙功。若属下表现出不忍心的神情,张献忠就将他们处死。都督张君用、王明等数十人都因为杀人少而被剥皮。

当时川中百姓被屠杀一空,据《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就陡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一些四川县志上的户口记载也可以说明,如民国《温江县志》卷一记载:温江县在张献忠死去十三年后仅存三十二户。经过这一次劫难,可以说如今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当时的民谚说:“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平民被杀完了,张献忠就派心腹去士兵中间窃听,士兵偶有怨言,就会全家被杀。

张献忠为什么要将四川人杀之一空?有个荒诞不羁的说法是因为当时的四川人过于奢靡淫逸,因而上天降怒,让张献忠杀尽四川平民。当时蜀中妇女的裙子,都是在白罗上用红丝碧线绣成风流的香艳诗句,然后飘若惊魂地在市井间盈盈经过,路上行人都注视着绣裙上的文字。另外蜀中女子流行穿一种高底、厚约三四寸的绣鞋,鞋跟是用檀木雕琢而成,里面藏着香檀雕的花蕾,并放入香末,高底鞋跟下开个小孔,每走一步,足底就会漏出一朵花状的香末。因为张献忠的肆虐,后来的四川女子或许美艳的还有,但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诗意盎然的风流韵致了。

川中自从遭到张献忠的杀戮,城内都杂树成拱,野狗吃起人肉像虎豹那样的凶猛,在路上咬死人,不吃干净就走了。百姓逃到深山中,穿着草编的衣服,遍体都生了毛。顺治三年(1646年),在四川已经赤地千里之后,张献忠向陕西进发,企图与清军争夺西安。他焚烧了成都的宫殿庐舍,率众出川北进,又想尽杀川兵。属下的将军刘进忠统率川兵,听到这个消息逃跑了。在盐亭界凤凰坡,张献忠被清兵捕获斩首。当清军到达成都府时,整个成都只剩下不到二十户人。

清代彭遵泗所写的四卷《蜀碧》记述了张献忠在四川时的所作所为,书前作者自序说全书是他根据幼年所听到的张献忠遗事及杂采他人的记载而成。当时的西洋传教士也有相关的记载。

张献忠的残忍或许让人难以接受,其实这是游民的最真实一面。王学泰先生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指出:游民不同于农民,历代王朝末世乱局中的许多起义者都是游民而绝非农民。而且张献忠与腐朽的明朝政府为敌,缺少切实的目的。他占领一个地方然后再放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并且不停地杀戮,如此才使他的毫无目标的行为具有存在下去的活力。


搜索

立即关注328662397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可有证据?

明末史料:《圣教入川记》节录 按:《圣教入川记》是欧洲天主教著作,主要记叙天主教在四川的活动。其中包括明朝末年天主教传人四川的最初情形、清初四川地区教徒的概况、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天主教同道教的矛盾、同时也记载了明末张献忠制造四川大屠杀的详细经过。《圣教入川记》作者是被张献忠封为“天学国师”的西方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由于他们都是张献忠制造四川大屠杀的目击证人,因此他们所撰写的《圣教入川记》也应该说最具有权威性。国内长期不知此书,直到1917年上海教会的法国传教士古洛东(Gourdon)才把它翻译成中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利、安两名传教士的口述。他们在张献忠称帝那年经人推荐,被张封为天学国师,直到张献忠被清军射死都在献忠身边。利类思,本名布格略(buglio)。安文思,本名嘉庇厄尔玛加尔纳(cabrielmagallaens)。

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圣教入川记》中文版,内部发行3000册供史学研究用。
原文摘录:

昔献忠之破武昌府,将城中居民悉令投置大江中。其占据成都,杀人如麻。若非孙可望极力阻止,成都人民恐悉上断头台矣!其立国之初,假开科之名,召士人三万二千三百余人,其中一人未至,小视其令,即虎威大作,将众士人尽行屠戮。
献忠已令刘清(进)忠(此即大西军骁骑营都督刘)率领大兵驻守汉中,以防满兵,并防归路。献忠闻南京大兵将至,又恐暗受川人算计,逐之出川,因其虐杀川民之故,已失民心。后来满兵抵汉中,刘清(进) 忠献城投降,献忠闻之大怒,于是大杀川人。

二位司铎在成都屡见献忠震怒,七窍生烟,人莫能当。无论宫人大小官吏,稍有不慎,怒即随之,或令绞杀,或定斩决,或令凌迟碎剐以缓毙命,种种酷刑,令人寒心。

此时成都僧人最多,已达二千之数。因献忠惨杀,无一漏网者。其余住川中各州县人民,多受杀戮,因献忠疑若辈所谋为谋乱之尤,故下令清剿。

献忠深恶川人,以为汉中及各处之败皆由川人使之,故大加杀戮,已杀去川人十四万之多,拟将川省变为旷野,无人居住。后即率同党类离川,欲由汉中而出,占据他省。

前言南京之兵,即明帝之兵,已占据长江一带,1645年秋间入川,已取叙府,欲攻嘉定邛州。献忠闻之,焦灼万分。及闻刘清(进)忠在汉中兵败,属下之兵皆系川人,于是狂怒大发,虐杀川人,以雪其恨。此次杀伐,不知死人若干……各州县城边皆有大坟名万人坟者,其中所葬尸骨不知凡几。后献忠令将尸骨堆集,作为百骨坟。其近江河之城,命将尸体抛入水中,亦不知凡几。而逃避他省者,亦不乏人。

献忠杀人太多,不能安居城中,得将省垣人民尽杀,房屋焚毁后率同类往北进发,在顺庆扎营。

献忠如此残杀,招致众怒,各处川民皆举义兵,为父母妻儿亲戚邻朋报仇雪恨。献忠见之,疯病忽作,故发剿杀成都之令。1645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献忠欲剿洗全城居民。先遣一人捏词诳报以安民心。谓某路敌军大队将至,须当操练兵马。次日,大集人马,若将赴战场一般。献忠暗将毒谋通知各营军官,饬令剿杀全城,不留一人。诡言:“百姓等已暗通敌人之故,勾引大队入川,以图大举,故剿灭全城居民。尔等各宜秘密准备,不得遗留军情”云云。众官闻之,各自回营,预备明日大屠之事。剿后即当渡河,以迎敌军。

次日,二位司铎见军队纷纷出城。聚于平原,不知作何举动,并不知昨日会议何事。后闻献忠吩咐各官各保已家,否则妻氏儿女不保,俱为屠戮。二位司铎始知献忠恶谋,于是急奔往寓所,欲救安当先生及佣人等。此时从佣人势难保存,因各军人皆奉命认真严剿,毫不容情,凡城内居民一律杀绝。各军分队把守城门,余军驱百姓至南门就刑。时利司铎在南门,安司铎在东门,见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血流成渠,心如刀绝,欲救不能。急向刑官救赦,均属枉然。二位司铎各在一方,惶极恐极,惨闷欲绝,继闻献忠率马将由南门往东门,二位司铎皆伏地哀求,情词恳切声泪俱下,为百姓求赦,未蒙充准。

后献忠因利司铎之请,免杀司铎寓内人等,随令左右传令统兵元帅,饬令军兵莫伤司铎寓内之人。如寓内之人已被获者,从速释放。利司铎得此赦令,以救佣之故,救了许多教友。

安司铎在南门,不知利司铎已蒙允之事,终日在城楼上见无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获就刑,惨不忍睹,不时高声痛惜云:“此等无辜之人,未必无一人救之耶!”不时有见教友被拘,押往杀场,犹为伤心,恨不能救,悲痛不已。

此时,被拘百姓无数,集于南门外沙坝桥外,一见献忠到来,众皆跪伏地下,云:“大王万岁,大王为我等之王,我等为大王之民。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耶?我等无兵器,非兵非敌,乃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等无辜小民。”云云。献忠之心,禽兽不如,闻如是哀求之言,不独无哀怜之意,反而厉声痛骂百姓私通敌人。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众将士急速动刑,冤乎痛哉!无罪百姓齐遭惨杀,息静无声。真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处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像,非笔舌所能形容。

献忠之子孙可望此时领兵将回,离成都二百里,途中闻知成都剿洗之信,大为悲伤,叹息不已。有闻其悲愤而言曰:“哀哉无辜小民,杀戮尔等者,绝我等之望,吾数年辛苦,是为百姓受之,今付东流,何不惜哉?!父王为此,实不思已甚。父王为百姓之首,如一身之肢体然,今手足已去,其头安能独存哉!?!有王无民,何以为国?实不啻空有王名而已。”言讫,痛哭不已。

献忠分兵四出,名为迎敌,实为严剿主义。献忠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及畜类等,悉行诛灭,几无遗类。凡城镇村庄房屋无人居者,皆放火焚毁。而仓廪山林亦受毁灭。四乡已无人迹,皆成旷野,成都东西南三方受害又甚,惟北方独存,盖将由此地而出川也!

时南京明兵已抵邛州,离成都两日路程。

计其暨位之初,在朝之官统计千人,离川时亦有七百,临死时仅得二十五人。皆因献忠残暴,杀人众多,或令死于刀下,或令鞭死,或令将头皮揭去,或令凌迟碎剐,种种非刑,一言难尽。

献忠由川往陕,离成都时下令将皇宫焚毁。在城外见隆烟腾起,火光烛地,大为狂喜。复令全城四面纵火,一时各方火起,公所私地,楼台亭阁,一片通红,有似火海。大明历代各王所居之宫殿,与及民间之房屋财产均遭焚如。转瞬间,川中首城已成焦土,实属可惜。

献忠出川,又行一种惨无人道之事。即深虑人马上路,行程较迟,因各营中妇女众多,有如妨进行。如献忠除有正后四名外尚有妃嫔三百人,文武官员及各营将官有妇女多人,而兵弁犹多,皆由搂抢而来。献忠见妇女多,不能急行。于是,下令集文武各官及各营将校计议,表明意见,饬令次日将妇女引至大营外一律杀之。献忠除留后妃二十人服役诸事外,余二百八十尽皆杀绝。至于各营妇女,齐集一处,号令一下,乱砍乱杀,叫冤哭惨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集如山,血流成河。献忠残暴,令人骇闻。计是日所杀妇女之数,已有四十万之多。

献忠杀妇女后,狂喜欲舞,并向百官称贺,谓已脱妇女之扼,身无挂累,前行无阻,定得天下。次日由成都城下拔队起行。

献忠率领大队人马沿途奸淫烧杀,所过村庄场镇,尽成丘墟。远近居民闻虐王将至,均先期逃避他方。献忠率领人马往陕西进发,初始皆有向导引路,继因川道艰难,行程不易,每觉难处,疯威大作,杀向导官无数,竟至无敢引导者。献忠自行引路,向前直去。翻山越岭,歧途众多。每走至无路可行之处,人马困乏,备极辛苦,且恼且恨,逢人便杀,遇房便烧,以雪愤恨,计每日被杀者当有一两百人之数。

献忠灭后,旗兵在川一时未能设官治理。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逃往他处聚集人马,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载。至1660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所有官长,皆无一定地点居住,亦无衙署,东来西往,如委员然。此时四川已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1667年至1681年,一连十五载,川民各处被搂,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盗之害。哀哉川氏,无处不被劫掠,殊云惨矣。
幸至1681年,匪党盗寇悉为眕灭。然四川际此兵烫之后,地广人稀,除少数人避迹山寨者, 徐皆无人迹。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吝荒郊旷野,一望无际。

补记:
无论杜车别怎样给张献忠涂脂抹粉,也改变不了张献忠是个贼的历史事实,他在崇祯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制造过大屠杀,明末史书中有充分记载:
庚午,献忠、汝才合兵陷随州,知州徐世淳死之,合户被杀,吏民屠僇不遗,血流成沟浍。

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十二月,献忠复东去,陷桐城,屠之。

献忠沿江而上,悉师破汉阳,临江欲渡,武昌大震,议撤江上兵婴城守。参将崔文荣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洲,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议者不从,贼果从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荣御之,小有斩获。贼攻武胜门,文荣率诸军拒之,多杀伤。壬戌,楚府新募兵为贼内应,开门迎贼。文荣跃马持矛大呼,杀贼三人。贼攒矛刺之,洞腋死。大学士贺逢圣与文荣俱守武胜门,城陷归家,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载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凿舟,全家溺者十二人。逢圣尸沉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壬子始出葬。长史徐学颜与贼格斗,断左臂,右手持刀不仆,贼支解之。楚宗多从贼者。贼执楚王,尽取宫中积金百余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贼以箯兴笼王,沉之西湖。屠僇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百,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角者。

庚辰,献忠敛舟湘潭数千艘将北渡,忽大风起,覆舟百余,溺死数千人。因复还岳州,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遂陆行向长沙,甲申至城下,长沙人民先已走,李干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

戊子,贼陷萍乡,尽焚公廨屋庐,空其城。献忠归长沙,分兵徇佼县、分宜。

十月甲子,贼陷万载,于是瑞安、临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六月,张献忠陷涪州、泸州,蜀王告急,请济师于南都。左良玉兵屯德安。献忠顺流陷佛图关,遂围重庆。悉力拒守,四日而陷,瑞王阖宫被难,旧抚陈士奇死之。贼屠重庆,取丁壮万余刳耳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兵至不下,以此为令。

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

张献忠屠川是真的吗?

张献忠屠川是真的吗?

背景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三年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而四川民间一直流传着“张献忠屠川”的说法,张献忠究竟杀了多少四川人?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具体数字。但他并非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唯一罪魁,更不可能将四川人几乎全杀光。

相关真相

一个有力证据是,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就战死,此后清军用了近20年时间始击败各抗清势力而平定四川。据《四川通史》,1647年清将张德胜攻入成都被杀后,相继攻伐四川的清军有高民瞻、吴三桂、李化龙等部。

直到1660年,清廷任命的四川巡抚佟凤彩始在成都建立官署;直到1663年,清军才真正拿下重庆;直到1665年,下川东战事结束,全蜀才完全归于清廷统治。如果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前,就已将四川人几乎杀光,或杀到只剩野史传说的8万人,清军不可能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平川。

因此可见四川悲剧的最大祸首是满清,然而张献忠屠戮川人的史实并非完全虚构,但一定有夸大。清政府对明末清初历史文献的删存或捏造,以及文人出于迎合或仇恨的夸大、诬指,是造成“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神话的主要原因。

清廷删存的野史中,有记载张献忠曾在屠杀之地立一杀气腾腾的“七杀碑”,上书:“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然而,后来在广汉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重口味”。

人口锐减的真相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推手,清初张烺的《烬余录》说了一大半实话,他在“顺治五年”一项下记载,“蜀民至是殆尽矣。今统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死于姚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矣”。

“献贼”即张献忠,“姚黄”是另一支农民武装势力——姚天动、黄龙的部队,“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则是指四川地方土豪之间的攻伐。当然,由于这本书是献给康熙皇帝看的,作者不敢指认清军残害川民的状况。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之“人祸”,实是张献忠、姚黄等农民武装势力、残明军队、清军、地方土豪、吴三桂叛军等共同肆虐之结果。满清是其中最大的罪魁。从有点头脑的角度来讲,张献忠是将四川作为自己的基地,因此不可能杀了那么多人——张献忠能纵横天下那么多年显然不是白痴。

而满清的统治阶级除了像多尔衮那样少数人的要问鼎天下外,其他的还停留在入关抢劫阶段,因此很可能满清是四川人口锐减的罪魁祸首,毕竟满清的将军不打算长期占领四川。

在明末清初,绞杀四川人民的除了战乱之人祸外,还有天灾——瘟疫、饥馑与虎患。顺治初年,瘟疫等灾害席卷大半个四川,川北苍溪、达县等地“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

虎患也大扰蜀土,“有耕田行路,被老虎白昼吞食者,有乡居散处,被老虎夤夜入食者;及各州县,城垣倒塌,虎亦有径行阑食者”。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赴任的四川巡抚张德地,在川境内行数十里,绝无炊烟。

又“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芜麓”,到了成都,则“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康熙《成都府志》也说,其时“城郭鞠为荒莽,庐舍荡若丘墟;百里断炊烟,第闻青磷叫月;四郊枯茂草,唯看白骨崇山”。

明末清初…起义军首领张自忠气急屠川,清廷也因川人誓不剃发留辫屠川,四川千万人口只剩下八万人(或八万

首先修改阁下一个错误,是张献忠,不是张自忠。其次张献忠很喜欢小脚,有一个传说是他喜欢小脚,于是把四川很多女子的莲足都砍了,数量多的足以推挤成山。再修改一下错误,在张献忠屠四川之前,四川的人数也没有千万之多,只有200万的人口,他一屠就只剩20万,然后清军又屠了一次,就只剩8万了,而当时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很好掩埋,当然是暴尸荒野,并且被食用的也是有可能的。 浮尸千万也只是个夸张的形容词罢了。

张献忠入川故事,揭秘张献忠为什么要屠杀四川人

张献忠入川

张献忠,别号八大王,是明朝后期农民起义的著名人物,与李自成齐名。张献忠一生与蜀地结缘,不但曾经在成都称帝,最后也死在了四川。

张献忠攻城群雕

三度入川

张献忠是陕西人,早年当过捕快,后来犯事被除名,于是投军。没想到的是,本想在军中有所作为的张献忠,这次又因故被开除了。就这样,被斩断了吃皇粮路子的张献忠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由于受过军事训练,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成为明廷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

公元1634年,张献忠进攻夔州,被女将军秦良玉击败。1640年,张献忠军被明将左良玉逼入四川,与官军鏖战大半年,各有胜负。后来,迫于形势的张献忠率军进入湖北,并在武昌称王,号称大西王。不过,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张献忠并未放弃,于1644年再次挺进,在此正式建立大西政权,自称皇帝,并改元大顺。同时颁布了新朝历法,还分封四个养子李定国等人为王。大西政权的建立,意味着此时的张献忠和他的部队达到鼎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大西政权受到了四川当地豪强武装、明廷军队,以及后来的清朝军队的疯狂围剿。

屠蜀争议

关于张献忠入川,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张献忠是否对四川进行过大屠杀这一问题了。根据清朝官方记载,张献忠在占领四川期间曾多次屠蜀,以至当地人口仅剩十分之一二。但到了现代,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减少过半是事实,但这并非全是张献忠造成的,因为在张献忠死后,清军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占领四川地区。如果说张献忠几乎杀光四川人的话,那当时风头正盛的清军,进军四川应该不会遇到很大阻力。可见,所谓正史,也有值得推敲之处,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只凭一家之言。

张献忠为什么屠川

现阶段,四川人的主体发了很大变化,早已不是原住居民,外来移民非常众多,但张献忠屠川的阴影依然在川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那么,张献忠为什么屠川?这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他这样无理由地杀人,难道真的是一时兴致所为吗?

四川饥民

对于张献忠的屠川恶行,鲁迅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张献忠为了称帝,想方设法破坏李自成的帝位,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杀尽百性,张献忠认为杀光了老百姓,谁都当不成皇帝了。当然,这只是鲁迅自己的见解,是否属实,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史料记载。

不过,民间传说也不尽其数。比如,张献忠第一次率军入川时,被明朝的女将军秦良玉击败,心中留下了屈辱的仇恨,所以当他再次挺进四川时,就对四川人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为。又比如,张献忠小时候随父去四川卖枣。到达目的地后,父子将驴子系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回来时正巧碰见大户人家的家奴抽打驴子,张父急忙赔不是,但是家奴依然迫使他们擦净地上的驴粪和驴尿。据说,这件耻辱的事情在张献忠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由此导致了张献忠屠川的恶劣行径。

当然,民间传说不能全信。如果说,张献忠一早就打算报复四川人的话,大可不必将都城定在成都。他的疯狂行为,或者只是当他面临失败时的一种宣泄罢了。不管事实真相如何,种种迹象表明张献忠确实存在心理障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