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费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53年,成都歌舞升平。蜀汉实际掌权人费祎喝的醉醺醺的,突然一个人手持武器冲过来,接连在费祎身上连刺数刀,85岁的费祎当场死亡!费祎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费祎的死是蜀汉重大损失,也成为一个三国历史上千古悬案!费祎位高权重,但是刺杀他的那个人是魏国降将郭修,演义中写成郭循。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出现在那次高级宴会上的。但是偏偏他出现了!三国志对费祎的死写的相当含沙射影。影射的矛头直指姜维。
众所周知,姜维是诸葛亮的衣钵继承者。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不断地北伐中原。造成蜀汉国力空虚。费祎屡次劝阻他:说我们的能力和诸葛丞相比相差太远,诸葛丞相尚不能成功,何况是我们呢?姜维刚愎自用,但是蜀汉的兵权全在在费祎手里掌握着,费祎每次调给姜维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属于小规模的骚扰行动,根本对曹魏构不成影响。但是费祎死后,蜀汉兵权尽归姜维!没有了羁绊,姜维开始大规模北伐曹魏!
姜维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说的就是他。但是姜维刚愎自用,最终功败垂成,死在成都之乱中。费祎是蜀汉保守派,他也是姜维北伐的最大障碍。但是费祎也是为了蜀汉着想,为了保存蜀汉实力,但是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遗志,不顾蜀汉国库空虚,穷兵黩武。而郭循作为一名曹魏降将,如果没有人的知识,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那次宴会上,因为费祎是蜀汉的实际当家人!巧合的是费祎死后,姜维大权在握,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说法!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蜀汉的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诸葛亮死后,费祎主政的时候,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蜀国国力得以逐渐恢复。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尽力,但是这样一位名臣,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被暗杀了。
公元253年,也就是蜀后主延熙十六年,当时正是正月的朔日,蜀汉举行岁首大会。魏国投降的人郭脩当时也坐在那里。那个时候费祎很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结果正是因为这样,等到郭脩手里拿着匕首亲自刺杀他的时候,也来不及防备,当场身亡。
对于蜀汉政权而言,费祎的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诸葛亮生前比较频繁地北伐用兵,已经耗尽了蜀汉的国力。而在此之后,无论是蒋琬当政十三年,还是费祎当政六年,都没有再大规模地对魏国用兵,休养生息。
蜀汉获得了这个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国力才慢慢开始恢复。但是当费祎死后,朝中的大权就落到了姜维手中。姜维是一个武将,在他当政的五年内,年年兴兵,年年用兵,蜀国刚刚积蓄的一点国力又瞬间被消耗一空。
也就是说如果费祎还在位的话,最起码蜀国不会这么快因为国力耗尽而灭亡。姜维上台后就是穷兵黩武,频繁北伐,加速了蜀汉的灭亡。那么刺杀费祎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这又不得不提到郭脩。郭脩并不是蜀国的人,而是凉州西平人。蜀军攻打西平的时候,郭脩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了蜀国。
就在郭脩刺杀费祎之后,魏国还下了一封诏书对郭脩的行为进行褒奖。表面上看郭脩的行为是受魏国的指使,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郭脩刺杀费祎是在正月份,而魏国颁发褒奖的时间是在八月份。
公元253年的年初,已经成为季汉政权一把手多年的费祎志得意满,搞了一个大型而隆重的新年party。当然这也是费祎的传统,本来这种岁首大会其实在蜀中地区的传统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新年交流平台,但是费祎上台后,按照自己喜欢热闹和笼络人才的性格,把这个大会搞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费祎向来很聪明,他知道这样一个大会,一定会在团结那些反对派和北伐派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宴会进行的过程中也正如费祎所料,一切都非常顺利,节奏平稳,时不时穿插的蜀地歌舞也让费祎多喝了几杯酒。就在这种酒酣耳热的情况下,费祎发现一个人向自己走来,此人是之前姜维在蜀地作战中俘虏的一名魏国官员,名叫郭修,因为这个人表现出来一副非常积极融入季汉的样子,加上有情商又有眼界,所以被姜维送到了季汉的朝堂。为了更好地招纳降人,郭修成了季汉的活牌坊。
看到郭修走过来,费祎也准备象征性的打个招呼,表现一下自己的接近底层干部的亲民政策和平易近人的特点。然而万万没想到,走近费祎的郭修,掏出刀子来狠狠地朝费祎捅去,而费祎因为喝多了酒反应迟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捅,在座的其他人也不曾预料一场宴会会发生这种事,最终结局是季汉执政大臣费祎被当场杀死。
就这样费祎以这种略显荒诞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费祎被刺无疑是一件相当奇怪的事件,无论是从什么角度讲都是如此,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会发现很多不符合逻辑的情况。首先是费祎,费祎为什么会亲近一个来路不明而且地位不高的降臣,须知郭修并不是夏侯霸这种跟司马氏执政有血海深仇的曹魏贵族子弟,至今为止连他的姓名记载都有各种说法,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费祎的信任显得非常突兀;其次郭修的刺杀动机也很有问题,如果他是忠于魏国的刺客,刺杀费祎或者如记载般想要刺杀后主很明显是南辕北辙的,主张北伐的代表人物是姜维,费祎在任恰恰是主张休养生息和割据蜀地,刺杀了费祎不更加会鼓励姜维的北伐吗?
公元250年,姜维第三次北伐结束后,从魏国带回来一个降将,叫做郭循。这郭循是凉州西平人,出生日期不详,前半生事迹也不详,在此之前,他只是曹魏西北的一名普通士兵,后跟随郭淮南征北战,因作战勇敢被郭淮提拔为帐下的中军将领。
如果郭循就这样混下去,那史书上也就不会有郭循传,他在历史中最多就留下一句诸如某某将领,仅此而已。但后来,他却在史书留下了一身传奇,而这一切都是从他被姜维所俘虏后开始。
当郭循被姜维带回成都后,就正式归顺蜀汉,凭良心说,蜀汉待他真不差。当然,这个也源于蜀汉的传统,他们对于降将普遍都很人性化,姜维凭借降将的身份,却官至卫将军,仅在费祎一人之下;至于夏侯霸,也被刘禅封侯拜将,官至车骑将军。
这个郭循呢?一来到蜀汉就被刘禅拜为左将军,和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廖化平起平坐,这样的荣誉是他在魏国根本想都不用想的。这要是换做其他人,不说对蜀国感恩戴德,至少也不会再起异心了吧。但这个郭循,却是个认死理的家伙。
他虽然被刘禅拜为左将军,心里却一直不愿成为蜀臣,更想找机会刺杀刘禅。平日里他利用向刘禅道贺的时机,一边拜贺一边趋前,希望能接近刘禅,却总是被侍卫阻隔,难以得手,于是他决定另觅刺杀对象。
很不幸的是,蜀汉的大将军费祎,成为他的刺杀目标。郭循选择刺杀费祎,一方面是因为费祎是蜀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刺杀这位仁兄实在太容易。由于费祎是个非常潇洒的人物,有点?雅量高致?的意思,大大咧咧,交朋友很杂,对投降的敌人采取不加警惕就接纳的态度。
鉴于这个情况,张嶷就曾写信告诫费祎:?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於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翻译一下就是,昔日大将岑彭(刘秀帐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就是因为太过亲信投降的敌人,结果被刺客所杀,现在你身为大将军,应当以此为戒,有所防备。
但费祎却根本不听,依旧我行我素。于是郭循就在暗中积极准备,等到公元253年,万事俱备,就差最后的一缕东风。而这缕东风,正是大年初一,新春佳节之际,费祎在其驻地汉寿举行岁首大会,大宴群臣,同僚共欢。
在宴会上,郭循趁机来到费祎身边坐下来,费祎不仅没引起怀疑,反而还兴致勃勃地和郭循聊起了家常。等他看到费祎及在座的诸位大臣们都喝得是东倒西歪酩酊大醉,郭循决定动手了,他偷偷地从袖子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匕首,慢慢地向费祎靠近。
在这一刻,费祎还在笑容可掬地端起酒杯,慢慢地凑近了香味四溢的美酒,而与此同时,一把锋利的匕首穿透了他的身体,刺入了他的心窝:一击毙命。自此,这位蜀汉的第三任执政者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四十八岁。随后,侍卫们才反应过来,赶紧一齐扑上来,将郭循刺成了马蜂窝。
客观来说,费祎的死,就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但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自从诸葛亮频繁北伐耗尽蜀汉国力后,蒋琬当政十三年,费祎当政六年,均未再大规模地对魏国用兵。蜀汉也由此获得十几年的休养生息。
此时,随着费祎的死亡,也意味着蜀国内部鸽派势力下台,鹰派势力正式登场。而鹰派势力的代表人物,正是姜维,并且,在费祎死后,姜维就正式接替费祎的位置,成为蜀汉的第四任大将军,此后他的北伐,也再也没有人能够给予限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姜维确实是费祎之死的最大收益者。
也正因为此,再加上郭循本身就是姜维带回来的,所以很多人开始猜测,郭循其实是受姜维指示来暗中刺杀费祎的。虽然说,大家都没有证据,但姜维的作案动机确实非常充分,那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首先,如果郭循真是姜维指示来刺杀费祎的,那么郭循做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当时郭循已经是蜀汉的左将军,这可是国家高级将领,郭循只要是脑袋没被门夹,凭什么舍弃自己的高官厚禄和性命去刺杀费祎!这怎么看都是一笔明显的赔本生意,就凭郭循和姜维的交情,还不至于让他为姜维这样做吧。?
也有人会说,或许是姜维威逼利诱,好,我们先说威逼吧,当时郭循的子女和亲友全部都在魏国,只是他本人在蜀国,姜维能拿什么来威胁他?拿他的性命吗?但问题是,刺杀费祎这种重臣,不管成不成功,最后肯定是活不了的。那既然横竖都是死,干嘛非要受姜维的胁迫呢??
其次,我们再来说一说利诱,姜维好像也没法给郭循开出利诱的条件,因为行刺之后,他必然是死罪,至于他的家人,又都在魏国,姜维给他许诺再多好处,也没办法去兑现。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郭循实在没有理由去受姜维的指示。更何况,姜维就算真想杀费祎,他找谁不行,非要找和自己有着莫大关系的郭循,这不典型的掩耳盗铃么??
事实上,如果大家仔细查看费祎被刺杀的这几个月,魏蜀吴三国发生的各大事情,就应该能够明白为何郭循会刺杀费祎。当时,在费祎被刺杀的前两个月,由于东吴大帝孙权的病逝,司马师兴兵二十万大举伐吴,虽然东吴在诸葛恪的带领下,成功抵挡住魏国的这次进攻,但谁也看得出来,魏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超出东吴太多。
在这种背景下,费祎对于魏国的态度也发生改变,他不再想着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修生养息。因为,随着孙权的病逝,还有司马师和诸葛恪的这场战役,让费祎感受到了危机,如果蜀汉在这些继续保守下去,将来蜀汉和东吴只会被魏国各个击破。于是,在他被刺杀的前几天,他正式接受了东吴诸葛恪的出兵邀请,打算在关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北伐,以配合诸葛恪在淮南的军事行动。
结果,费祎很快就被刺杀。而刺杀费祎的郭循,被魏国朝廷亲自颁发诏书予以嘉奖,并被追封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赐谥号为?威?,由其子承袭父爵,加拜奉车都尉,获赏银千鉼,绢千匹,可以说是超级豪华的奖励。这也充分说明魏国的高层认为这场刺杀非常的及时、必要,是有非常大的功劳。否则,区区一个费祎的死亡,实在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
而事实上,正是由于费祎的意外去世,才导致蜀汉北伐的出兵时间,比东吴诸葛恪的出兵时间,整整晚了近三个月,最终让魏国可以不用在同一时间面临两大对手。从这层意义上说,郭循刺杀费祎,应该是受到魏国高层的暗中指示,又或者是威逼利诱,而这个下指示的人,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他的老上司郭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