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魏良卿,无才无德的农夫被封为国公,全靠当官的叔叔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12:20:26

魏良卿,无才无德的农夫被封为国公,全靠当官的叔叔

在历史长河中,魏良卿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在明朝所有的勋臣中,爵位、俸禄最高的是开国功臣徐达!洪武三年,朱元璋加封徐达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徐达一生南征北战,战功显赫,享受这份待遇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皇帝居然加封一介农夫为国公,所给与的待遇还超过了徐达!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农民既无才也无德,更没有为朝廷立下任何功劳,但他却获得了堪比徐达的爵位、俸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农夫名叫魏良卿,是直隶肃宁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肃宁县。魏良卿出生在农村,一直靠种地为生,家里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然而,到了明朝天启年间,魏良卿很快飞黄腾达,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待遇就超过了明朝开国功臣之首的徐达!

并非魏良卿本事大,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叔叔”,那个人就是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贤!魏忠贤于万历年间进入宫中。魏忠贤为人八面玲珑,在宫里面混的不错,与皇长孙的乳母客氏结为“对食”,从而得到了朱由校的信任。万历皇帝死后,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然而朱常洛在位一个月就死了。

于是在1620年10月,原来的皇长孙朱由校继承皇位,改元天启,即明熹宗。当时明熹宗只有16岁,也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与当皇帝相比,他更喜欢做木工。明熹宗很聪明,他制作出来的器具非常巧妙,巧夺天工,堪称是一位优秀的木匠!由于明熹宗将所有的心思放在木工上,所以他就任命魏忠贤为司礼监太监,负责处理朝政。

魏忠贤在朝中组建自己的党羽,残酷打压东林党,从而使他的权势得到顶峰,人称“九千九百岁”。魏忠贤是宦官,没有子女,但他没有忘记的自己老家的家人。于是,在魏忠贤的关照下,他的家人很快就飞黄腾达。天启二年,明熹宗父亲的陵寝完工,要嘉奖主持工程的官员,魏良卿根本没有功劳,却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没过多久,魏良卿又升官了,而且是很有权力的官职,“佥书锦衣卫南镇抚司”。此后,魏良卿扶摇直上,又先后被授予太子太保、左都督的职务。到了天启六年,袁崇焕率军坚守宁远,取得宁远大捷,打破了后金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直接指挥战斗的袁崇焕却没得到赏赐,明熹宗却下诏加封魏良卿为肃宁伯,禄米为一千一百石。

与此同时,明熹宗还赐魏良卿一座大宅,又赏赐一万九千两白银。没过多久,明熹宗又下旨,晋封魏良卿为肃宁侯。到了这年十月,皇宫三大殿完工,内官监太监李永贞上奏说,“工程神速,皆魏忠贤之功”,请求皇帝给与赏赐。明熹宗觉得有道理,就下了一道诏书,“原封太子太保、肃宁侯魏良卿晋封宁国公,世袭宫衔照旧,锡之诰券”,“岁支五千石,所赐庄田再加一千顷”。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毫无功劳的魏良卿就达到了徐达的位置。这还不算完,到了天启七年八月,兵部右侍郎霍维华上奏,要求给魏良卿加恩,于是明熹宗下旨,晋封其太师,加禄米三百石。至此,宁国公魏良卿的禄米达到五千三百石,超过了开国功臣之首的徐达!如果天启帝没有早逝,也许魏良卿还能继续创造记录!

这年十一月,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家族末日到了。魏良卿被杀前还为自己抱屈,“吾生长田舍,得负耒耜足矣,何知富贵?今曰称功,明日颂德,功德巍巍,自当封拜,吾不合为珰侄,遂以袍册加身,是称功颂德者,以富贵逼我,我何罪也!”

《红楼梦》中,宁国公和荣国公都是国公,谁的爵位更高?

我们先来探究一下贾府最开始的样貌,众所周知,贾府原来是金陵贾氏,是因为贾氏一对亲兄弟光耀了门楣,这才成了京城贾氏,同时也成为了金陵四大家之一,在京城贾氏其实还论不上号,因为前头还有四个王爷呢,不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家中重要的女眷都封了诰命,也是极繁华的富贵乡了。贾家两位国公是用命换来的,说白了,贾家也算是开国元勋。

总共是四王八公,四大王爷,八大国公,其中贾家就占了俩,可见地位之崇高。书中唯一有讲到荣宁二公的事是在讲述焦大这个人,那焦大在宁国府里肆意妄为也没人敢将他怎样就是因为从前救了宁国公一命,当时荣国公和宁国公为皇家上战场那是拼了命的,焦大当时是从死人堆里将宁国公给背了回来,否则宁国公当时就死了,何享后来的荣华富贵。也正是这样,贾府出了两位国公爷。

说完了二人国公身份的由来,我们再来说说这两亲兄弟谁的地位更高。答案是荣国公,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明白臣子的这种爵位虽然世袭,但是是递减形式的,也就是下一代要低一级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从荣宁二公的下一代爵位高低判断出最开始荣国公和宁国公谁的爵位更高。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国公分两种,一种是镇国国公,一种是辅国国公,很显然,前者地位更高。

哥哥宁国公贾演是辅国国公,因为其儿子贾代化是世袭一等神威将军。弟弟荣国公贾源是镇国国公,因为其而已贾代善是世袭辅国国公。为什么弟弟会比哥哥高一级呢,这就无从说起了,可能是弟弟军功更高,也只能这样解释。后来贾府的世袭爵位就越来越低,荣国府到了贾宝玉父亲贾政这一代已经是五品官员了,说白了也就是个虚职。宁国府那边干脆和朝廷就直接没有什么关联了。

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什么出身,为何能如此荣宠被封二公?

贾家是武将出身无疑的。但红楼梦开始就用了诗礼簪缨之族来形容通灵宝玉的去处,显然贾家属于文武双全的人家。

首先,贾家一门两公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极尽荣宠。他们从军功出身,也是历尽生死的人。尤氏说焦大:

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

这里说明了两点。

第一,荣宁二公经常出战。

荣宁二公作为先皇的人。在帝国开创之初取得了关键作用。能成为一国之公,显然并不是随便的军功可以比拟。焦大不过跟着太爷们出兵过三四次就骄傲一辈子,可荣国公和宁国公必然不是。他们一定浴血奋战戎马半生。结合明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等人,可见,荣宁二公也是如此。这也是后世为何有那么多人认为荣宁二公讲的是明初徐家事的原因。

第二,贾家一切是荣宁二公用命拼出来的。

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表明荣宁二公显然豁出命的浴血奋战,几次几近死亡。虽然说战争无眼,但能将命豁出去的死战显见荣宁二公勇猛,也表明荣宁二公当年的忠诚。

其次,荣宁二公允文允武。

宁国公荣国公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这又回到之前的诗礼簪缨之族,这就代表是文武双全的意思。贾家有家学,家学也是成立很久。贾代儒虽然是“呆儒”,秦业却说贾代儒是当世大儒。显然口碑非常好。贾家也有除了贾政是恩科之外,还是有进士的。就是贾敬,这是非常有意思。很多人的感觉荣国府的诗书气比较浓郁,但成就却是宁国府大。

贾政心心念念好好读书,却并不成功。贾代善死前刻意给贾政求了恩科,显然是贾政学习并不算好。由此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宁国公荣国公兄弟两人,宁国公更勇猛,所以才描写宁国府有一个焦大。因为尚武的人更渴望学习,所以反倒之前宁国府的贾敬比较学的好。

荣国公更尚文,贾家的家学,以及重视诗书学习可能就是荣国公定下的治家方针。只是荣国公有一点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荣国府的学习氛围并没有宁国府好。这也从赖嬷嬷说的老太爷教育儿子竟是审贼,也说的宁国府,显见贾家前期,宁国府做的更好,而宁国府的衰落,也是从贾敬开始的。

最后,以下纯属乱猜。

以上都是突然灵光一闪,并不代表严谨的考证,分享给大家,博君一笑。欢迎探讨。

综上,宁国公,荣国公是开国功臣,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拼下了贾家那一大片基业,他们也有感于武将没出路,就让子孙学习,他们对皇帝的忠诚为他们获得了皇家的宠信。可惜,子孙富贵惯了,渐渐心中“无天家(吴天家)”了,最终贾家被抄家,也是站错队伍,不心向皇帝有关。至于最后说的宁国府写明朝,荣国府写清朝,不过是个人的一个想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也不是主流思想。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6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