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

说历史 2023-06-08 15:06:13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

想必大家都听过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很多小伙伴们会提出疑问,不是说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宿敌吗,既然连空城计都识破不了,又怎么称得上是诸葛亮的对手呢,实则不然。

司马懿的野心和抱负都很大,这一点很早曹操便是看出来了。但是呢,当时又只有司马懿有着和诸葛亮同级别的智慧,只要诸葛亮在,曹操就必须重用司马懿。天资聪慧的司马懿自然是深知这一点,因此,想要实现宏图,就不能太过显露,并且诸葛亮必须也得活着。

空城计,他肯定也早已猜到诸葛亮没有兵力抵御,但是此情此景,也只能是看破不说破罢了,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危。如果当时大军司马懿入城,诸葛亮必死无疑,但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也会被曹操弃用,甚至无法善终。他与诸葛亮的区别在于,诸葛亮等不起,但他可以耗得住。所以,空城计他选择了装傻,而诸葛亮或许也深知此理,才敢摆这么一场。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

司马懿真的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的用意吗?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知道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就是一对死对头,诸葛亮北伐面对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而,在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大将军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在此,诸葛亮使出一场“空城计”: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的故事。

事实上,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不擒杀诸葛亮呢?这个还得慢慢道来,当时司马懿十几万大军包围了西城,而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不要说别的,派一支万人小队过去,也能够灭掉诸葛亮。

关键是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而诸葛亮弹的《长河吟》给予司马懿足够的提示,让聪明的司马懿想到了什么。于是乎,不顾儿子的劝诫,下令掉头就跑了。

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声之中听到什么,就这样放过了诸葛亮呢? 其实,司马懿听到了诸葛亮的处境堪忧。身为蜀汉权臣的诸葛亮,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把持朝政基本是全靠北伐这个理由支撑着,这是他们“光复汉室”的行动。而诸葛亮的北伐,无疑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只会加速蜀汉的衰败,也会导致蜀汉的快速灭亡。一旦诸葛亮在此战命丧黄泉,那么司马懿将要面对的或许就不是自己熟悉的诸葛亮,又或许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就会被曹魏皇帝解除兵权,碌碌无为的苟延残生。

司马懿知道杀诸葛亮可谓是易如反掌,但是杀了之后,自己将要面对是权力的割舍。诸葛亮一死,蜀汉气数也算是到头了。蜀汉一旦被灭,司马懿的执掌军权的日子也到头了,这是司马懿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曹氏宗族对司马懿防范非常严重,从曹操到曹叡时代,基本都是半利用半防范。

因此,这次“空城计”即使被司马懿识破了,司马懿也聪明的放了诸葛亮,从而使司马懿躲避了一次“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所以,诸葛亮称赞司马懿,真乃知音啊!

司马懿明明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呢?

熟悉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比较有名的谋士,比较厉害的有:郭嘉、荀彧、诸葛亮、司马懿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军事才能无人能出其右。比较脍炙人口的经典的计谋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火烧藤甲兵、空城计等等。要说到最悬也是最大胆的计谋就是空城计。几乎以一人之力吓退司马懿十几万的大军。司马懿明明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诸葛亮:不走就会死。

诸葛亮空城计


故事要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上伐魏说起,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一直牢记先主匡扶汉室的梦想,所以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但是魏国因为曹丕去世,新皇曹睿刚刚登基没多久,且在对东吴的战争中发挥失利。面对蜀汉大军节节败退。接连沦陷三座城池,司马懿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分析了局势的司马懿果断做出判断,命大将张郃去破蜀汉的粮草助力军马谡。也是因为马谡的失守导致蜀汉第一次北伐失败。但是心系百姓的诸葛亮坚持要护送百姓安全转移耽误了时间,以至于被司马懿率领的大军包围在西城。


诸葛亮看了这个情形将计就计命两个书童拿着他的古琴站在城楼上,西城门户大开,悠哉乐哉的在城楼上弹琴,所谓不知其中雅意等于对牛弹琴,但是司马懿是一般的人吗。司马懿听懂了也看透了,所以才仓皇逃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起当时魏国的局势了,当时曹操的大部分部下已经相继去世,只剩下曹休和司马家族,新皇曹睿虽然刚上位没多久,但是善于权谋。蜀汉能否强大主要在于诸葛亮,如果说一鼓作气把诸葛亮拿下了,那么蜀汉可以说是断了一只胳膊,但是司马懿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蜀汉没有了诸葛亮,谁为大将都可,只是时间问题就能把蜀汉拿下。但是没有了诸葛亮,曹魏的新皇曹睿也会清理内政把把持朝政的司马家族废掉。所以正是因为司马懿看得很清楚,以至于不敢贸然金城,只要进城了发现了是一个空城,诸葛亮难逃厄运。那么司马懿的家族命运离死还远吗?

司马懿早已是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不去生擒诸葛亮?

很简单的理由,司马懿仅仅是为了活命而已。在这一场两个智力高手的对决之中,诸葛亮要退回蜀中,司马懿既能邀功也要能保命,护住军队,所以两人选择了双赢的办法。

诸葛亮巧施空城计马谡一失街这,诸葛亮就知道这次北伐已成功无望,着手回蜀的安排,他所待之处为了西城,当时守将不足千,且要搬运粮食,收到信息已然不够安然撤退,司马懿大军就快兵临城下,诸葛亮就摆下了空城计。城门大门,安排士兵假扮百姓打扫城门,自己登上城墙之上,轻笑抚琴,司马懿于城前思索之后,直接下令?后军变前军?的撤退命令。而后诸葛亮成功带着城中士兵与粮草撤退,此计便成了传唱千古的?空城计?,其实以正常作战逻辑来说,为什么司马懿没想派小队人马去试探呢?

司马懿选择?上?当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的谋略难分上下,诸葛亮临时想出来的空城计,司马懿难道看不透吗?这可是个立大功的机会,无论是全军进城或是派部分人马进城,最终的结果都会以诸葛亮被俘或被杀为结果,此后蜀汉再无人能与司马懿匹敌,再做曹魏外敌就大大的减少的危险性,曹魏来说是天大的功劳,司马懿亦可一战而成名。但是以曹魏的帝王来说,诸葛亮北伐一路顺畅,才不得不去请出司马懿来匹敌,然曹操生前就曾留下遗言,司马懿此人不可予军权。一旦没了诸葛亮这个对手,曹氏皇帝若在封赏之后,就把刀锋对上司马家,综合性命安全的选择,司马懿就直接下了撤退的命令。

其实当时的司马懿的军权拿在手上也是不怎么稳定,已然能将诸葛亮赶回蜀中得到赏赐,若彻底平息了外患,他的军权必被收回,诸葛亮自己登高显身,是以自身的重要性来提醒司马懿,其实《三国志》上并没有提到空城计,你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