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信最早是在项羽手下做事的,项羽就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众妙之门 2023-06-22 19:27:55

韩信最早是在项羽手下做事的,项羽就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的韩信其实一开始是在项羽手下做事,后来,才改投刘邦麾下。有不少人认为:“韩信之所以舍弃前者,是因为他没有受到重用,在项羽手下做了很多年,才只是一个小官。”然而,结合史书记载,笔者发现,项羽对于韩信其实是十分看重的。

年轻时,韩信十分困窘,他虽然有才华,但却没什么人赏识他,所以,他整日依靠着别人过生活,甚至,还向人乞讨为生。如果不是时局大乱,给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恐怕,他这一辈子都要这样虚度一生了。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当机立断地加入了楚军阵营,随着大家开始轰轰烈烈地反抗秦朝统治,项梁死后,他理所当然地开始为项羽出谋划策。

但是,面对这样的奇才,项羽却没有人尽其用。他让韩信做了郎官——执戟郎,每天都拿着兵器,护卫他的安全。因此,就有很多人说了,竟然让这么个天才去做卫兵,项羽可真笨。

难道项羽真的笨到没发现韩信的才能吗?不见得。

一个骄傲的人在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的面前要是还倨傲着,那样,他只能被看轻!

首先,韩信的职务是郎中,这虽然是个九品芝麻官,可是也算是前途无量。放到现在来说,郎中就相当于在总裁旁边协理事情的助理,专门负责为总裁出谋划。而霸道总裁项羽,是一位手握重兵的大人物,身边肯定是卧虎藏龙的,一般的宵小近不了他的身。韩信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名声的素人,凭什么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了总裁身边最近的助理?所以,肯定是因为项羽的赏识啊!

历史上,很多人都是从郎中这个位置上位的。例如说:汉代的娄敬,汉朝建立之初,他可是十分有名的。刘邦刚刚打下天下的时候,一直都很犹豫,不知道该把都城定在哪里。娄敬就在那一通劝,终于,让刘邦下定决心,将都城定在了长安。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所以,刘邦给了他郎中之职,后来,他从郎中一路往上升,最后成了侯爵。

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来,上级想要提拔一个人,也是要走流程的。假如一下子就把一个人拎上高位,一定不能服众,所以,项羽的考量就在于此。他想先让韩信在基层积累经验和威信,慢慢地让他往上升,直至统领军队。也就是说,只要韩信在军中呆着,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威震一方的大将,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名气,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并且,韩信自身也有问题,韩信在汉拜为上将军时可谓声势浩大,刘邦筑起点将台来迎接,从这点来看韩信有着强烈的虚荣心。那么,他在项羽面前自荐的时候肯定会觉得自己本事大,说些让项羽感到不痛快的话,结果自荐就不成功了。还有就是,这两人的军事策略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项羽讲究战争主动,控制全局。而韩信讲究诱,诈来获得主动权,都知道,项羽是很多疑的一个人。

项羽何人?中国古往今来第一战神,光明磊落,不擅人情世故,敢爱敢恨,所以,本人认为韩信暂时不被项羽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项羽有耐心,韩信不一定有啊!他嫌弃自己升官太慢,不愿意在这里熬下去了。有才能的人都是有心气儿的,韩信偏偏又是个眼高于顶的人,在他眼里,身边的人碌碌无为,却还能身居高位。而他不愿意像他们一样混,只想着一步登天,希望领导能一下子就把他提拔为重臣。所以,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项羽提了非常多的宝贵意见,但是,对方并没有采纳。

韩信虽然有才,可到底还是一个刚刚踏入官场,没有履历的青年人,怎么能比得上那些老江湖呢?更何况项羽身边能人辈出,假如,总是听一个小儿的,难免会让老部下心里不舒服。自己的意见不被领导重视,韩信自然看不到什么升官的希望,所以,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比较传统的项羽。

然而当他到了刘邦阵营以后,发现境遇并没有得到好转,他还是一个芝麻小官,每天就守守仓库,也做不了什么大事。而且,有一次差点被人连累致死,还好,在死前见到了夏侯婴。夏侯婴还是比较有眼力见儿的,看出了韩信非凡的才能,于是,爱才的他果断向萧何推荐了他。之后,萧也对韩看对眼了,觉得他真是个人才。

虽然,夏侯婴和萧两个人对韩信的印象都不错,可是最终决定韩命运的,还是大Boss刘邦。

不过,刘邦的想法和项羽一样传统,为了不破化部下们之间的和谐,只好让韩信慢慢熬。韩信这哪儿受得了啊!他见不被重用,再一次选择离开,于是,便有了萧死命追赶他的那段故事。可以说,萧真是为韩操碎了心,追到他以后,萧立刻向刘邦进言,希望刘能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封韩为大将军。好在,这次刘听了他的话。

就这样,韩信一步登天,成就了自己的官场人生。之后,直到韩信从荥阳引兵1万从太行山进河北井陉背水一战大破赵军,一代将神这才崭露头角,项羽得知后反应是大惊。刘邦也在相处中看到了韩卓越的军事才能,于是,放心地把兵权交给了他。

在韩信当上大将军的这件事中,我们不但能再一次感受到韩信惊人的才干,也能看出刘邦这个人的魄力。怪不得刘这个人一直为各级领导人赏识,从这件事中我们就能看出他的人格魅力。与对手相比,他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对属下给予了绝对的信任,也正因如此,他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开创了另一个盛世天下。

参考资料: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呢?

很简单,萧何能看出韩信是个人才,是因为萧何与韩信经常接触,而刘邦很少与韩信接触,项羽则是完全不会发现人才,发现了也不会用,项羽一个范增都用不好,不要说别人了。

当然了,韩信被发掘为人才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光。


韩信之所以投靠在刘邦手下,是因为他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当官不过是个郎中,郎中在内是充当侍卫,在外则随从作战,其职位类似不过是个执戟卫士,并且韩信多次向项羽提出建议,以获得重用,但是项羽都不用,韩信觉得没前途,因此在项羽分封天下结束后,韩信逃出楚军投降刘邦的汉军。

因为没什么名声,也没有大人物介绍,韩信刚到汉军时,被负责接待的官员安排了一个“连敖”的官职,负责接待宾客,也就是说韩信初入汉营,也是不受重用的。

没多久,韩信因为犯法,按法律应该斩首,与他一起的13个人都被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正好看到刘邦的御用车夫夏侯婴在边上,于是韩信大叫一声音: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看到韩信出口不凡,又见到韩信相貌堂堂,就与韩信交谈,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于是就推荐给了刘邦。夏侯婴虽然只是刘邦的车夫,但他可算是刘邦最亲近信任的人之一,整天为刘邦驾车,可以有的机会在一起,夏侯婴跟刘邦一说有个叫韩信的是个人才,刘邦也没有当回事,就说封个官给他,估计连韩信见都没有见面,于是韩信被封为治粟都尉。

夏侯婴才是韩信人生中的第一贵人,没有夏侯婴刀下救韩信,韩信早就被砍了头,否则中国历史上也没有所谓的兵仙了,不得不说夏侯婴的眼光非常独到,把韩信给留了下来,而正是因为夏侯婴的推荐,韩信最终得到萧何的推荐。

韩信的官职是治粟都尉,是专门管生产军粮的,当时萧何在刘邦手下负责后勤和内政,经常会和治粟都尉打交道,于是萧何结识了韩信,经过与韩信多次的交流,萧何觉得韩信不是个一般人。

为什么萧何会觉得韩信是国士无双呢?

国士无双是指一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萧何之所以会觉得韩信是国士无双,就是因为韩信与萧何说话的内容,从《史记淮阴候列传》中记载韩信与刘邦的交谈来看,韩信很可能在这之前就与萧何谈过同样的内容。

韩信与萧何及刘邦谈话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击败项羽,项羽的弱点是什么?如何夺取天下,以及具体的战略部署。

韩信的哪个法宝被刘邦拿走了,项羽当初没看上韩信吗?

韩信,这位未来“西汉三杰”之一,古代战争史上的神级军事家,却是最早投奔项羽的老员工,而在跟随项羽征战的路途当中始终是作为扛枪的小喽啰。韩信的满身本事始终没有入得了项羽的法眼。在受到无数次的白眼后,最后却被刘邦撬走。靠着刘备的重用,韩信靠着自身的能力硬生生将项羽逼死子乌江之上。这也就是项羽看走眼造下的恶果,那么项羽为何会看走眼?

原因一——项羽盛气凌

当韩信还在受胯下之辱,然后奔波于各路诸侯求饭碗时,少年成名的项羽,已经跟随叔父项梁舞枪弄棒了。当韩信只是项羽军中的扛枪小兵时,少年成名的项羽,更是上演了破釜沉舟的巨鹿经典,把二十万虎狼精锐杀得崩盘。其发挥机动优势雷霆一击的能力,早已是炉火纯青的境界。

原因二——韩信最初太过普通

项羽年纪轻轻就身经百战被人封神的地步,但是这时的韩信丝毫不起眼。韩信说自己的懂得兵法但是却并未有真正的实战经验。在投奔项羽之前,还钻过别人的裤裆。你说你自己是人才,会帮助我统一江山?这不是扯淡吗?站在项羽的角度来说。这也就是职场是上boss遇到新人的反应!


不单单是项羽看走眼,在最初韩信刚投奔的刘邦的时候,刘邦以及刘邦手下都对韩信并不重视。根据史书的记载,刘邦照样对韩信没有重视。但是刘邦和项羽的差距就是,项羽并未给韩信机会刘邦却给韩信的足够的机会来让韩信证明自己。

韩信为何会被刘邦撬走?

刘邦虽然也不喜欢韩信,比起项羽来说刘邦这边却比项羽靠谱:哪怕看不上你,只要你工作能力和“业绩”够高就会重用。在刘邦大军的后勤粮草运输队中却让韩信管理的井井有条。之后刘邦的左右手萧何却看在眼里,接着韩信那隐藏已久的惊艳才华,就这样被挖掘而出就像岩浆喷发一样。

这就激起了刘邦的兴趣,终于给韩信一个机会直接让韩信当上大将军带兵打仗。然后,就有了韩信暗度陈仓,逐鹿中原的奇迹。

韩信离开真的是项羽的错吗?其实项羽做的很对,反而是韩信错了

我们都知道,最开始韩信是项羽的手下,后来才来到了刘邦手底下帮忙。而有很多人觉得,韩信之所以会选择放弃项羽,是因为他在项羽手下并没有得到重用,做了很多年的时间,不过是个小官罢了。而根据史书记载,我们能够发现,其实项羽还是很看重韩信的。

在年轻的时候,虽然韩信穷,但是他有才华。不过那个时候没人知道他的才华,所以韩信整天要靠着别人生活,韩信甚至还乞讨过,若不是天下大乱,韩信有机会施展才华,恐怕他的一生都要这么过去了。

而在起义爆发之后,韩信直接就加入了楚军,大家都在反抗暴秦的统治,在项梁死了之后,韩信自然就开始出谋划策了。不过对于这样的一位才人,项羽却并没有好好利用他,他选择让韩信去做一个执戟郎,整天拿着个兵器保护他。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才会说让军事天才去做保镖,项羽真是一个笨蛋。

不过项羽真的是因为笨,才会让韩信去做这一个执戟郎?那可不一定。虽然说韩信不过是一个郎中,但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因为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总经理助理,一般专门是在老总的旁边出谋划策的。而项羽自然是一个大人物,身边肯定是群雄逐鹿,一般人根本无法在他左右。而韩信能够在一年之内就成为项羽的贴身助理,那肯定是因为项羽赏识他。

其实有很多人在历史上都是从郎中上位的,比如说汉代时期,有一个人叫做娄敬。最开始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不知道定都在哪儿,娄敬劝告之后,刘邦才决心定都长安。正是因为娄敬的出色表现,刘邦才会赐给他郎中之位,后来他一路飙升成为侯爵。

所以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知道,如果上级想要提拔某个人,必须要走流程,如果一下子就把他拿到高位。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不能够让众人信服,而项羽也正是有这样的考量,他想要让韩信先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基层,积累威信和经验,然后再让他升上去,一直到统领军队。所以只要韩信能够耐下性子来,在项羽身边呆着,以后就一定能够成为大将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不过这一点项羽明白,但韩信不明白,他觉得自己才华这么强,但却是做了这么一个小官,升官太慢了,真的不愿意在这里继续熬了。而韩信也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他觉得旁边的人都是群傻子,他还能够做高官,自己这么聪明,还只能够做个郎中,所以才熬不下去离开了,后来在刘邦那边其实也一样,若不是遇到萧何,恐怕也无法上位。

刘邦(109)项羽(47)韩信(13)

韩信国士无双,为什么萧何一眼能发现其才能项羽却不能?

萧何不是一眼就看出韩信的才能,同样是慢慢发现韩信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将才。韩信出师之后第一个选择就是项羽,毕竟项羽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巨鹿之战成为所有军事家最为佩服的一次战争,韩信也希望得到项羽的赏识。而且项羽是所有诸侯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队伍,选择了项羽就是选择了一条捷径,能够更快的实行心中的目标,韩信自信满满的来到项羽军队当中,却没有想到项羽根本不识货。项羽在验货之后确信韩信只是一块普通石头,而不是金光闪闪的金子。

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之人。他只相信那些最早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领,龙且、季布、英布他们是项羽的心腹。除此之外项羽的心里已经装不下其他人,他不在相信任何人。韩信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项羽内心就相当排斥韩信,项羽一直在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韩信的行为,从始至终都没有把韩信当做自己人。

韩信对于项羽已经彻底绝望,他离开了自己第一个老板,跳槽来到刘邦这里试试运气。韩信这一次吸取了教训,他并没有直接把自己推荐给刘邦,而是找到了刘邦身边的红人萧何。萧何被韩信的自信打动,萧何给予韩信一些重要的任务,每一次韩信都能超额完成任务,而且很多事情萧何都无法解决,韩信却轻而易举的完成任务,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萧何已经看出韩信绝非池中之物。

韩信还是一匹千里马,可惜项羽并不是一个伯乐。萧何有多年的从政经验,他为刘邦推荐了很多人才,多年的人事经验告诉他韩信是刘邦最需要的人才,他必将是刘邦统一天下路上不可缺少的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8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