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三兄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田氏三兄弟是故齐国的王族,都自立为齐王,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田儋是反秦的主力,兵败后死在章邯手上;田荣是反对项羽的主力,被项羽击败后死在平原人手上;田横收复了田荣丢掉的国土,被韩信击败后依附彭越,最后在前往长安的路上选择自杀。可以说,田氏三兄弟一直在不屈服地战斗,都对秦末汉初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秦末汉初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田儋自立为王,败亡于章邯之手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自称楚王陈胜吴广起义开启了中国皇朝更替模式的另一端,派周市经略魏地,到了田儋的老家狄城,狄城令选择闭门自守。田儋以拜见狄城令后杀死自家奴仆为计策,率人袭杀了狄城令,之后召集狄城豪强和少年,以故齐国后裔的身份自立为王。随后,田儋发兵攻打周市,在周市军队撤走后夺取整个齐国故地。
然而,反秦农民军的形势很快就急转直下。先是,陈胜诛杀吴广,导致内部动乱;接着,章邯率秦军大败张楚军队,导致陈胜被手下人杀死,然后率军攻打魏国,将魏王魏咎围困在临济。田儋在接到魏王的求救之后,当即率军前往支援,但被章邯率军夜间袭击,齐军和魏军大败,而田儋被杀、魏咎自杀。田儋也是死得其所,毕竟打不过名将章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用项羽的话讲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田荣两次统一齐地,死于无名小辈之手
田儋身死后,堂弟田荣便收集残部逃往东阿,而章邯也是紧追不舍。项羽得知田荣危急的消息后,率军在东阿大败章邯军,并率军追击章邯的败军。田荣在危机接触后,马上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即齐国人在田儋死后又立了故齐王田建之弟田假为王,田角和田间分别为相国和将军。田荣大怒便率军驱逐了田假、田角和田间,并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以弟弟田横为将,再一次收复了整个齐国。
这次内乱导致齐国选择了在秦军和项梁军大战之际选择壁上观,直接影响了当时和之后的天下形势。项梁追击秦军后发现章邯军力强盛,就向齐国和赵国发出通告,要求共同攻击章邯军,但是田荣提出了齐国出兵的条件,要求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和田间。楚国和赵国都拒绝了田荣的要求,在田荣以抗秦之事进行威胁后,再一次予以拒绝。田荣也很愤怒,拒绝出兵,而项梁很快兵败被杀。项羽得知自己叔叔死因后,对田荣非常怨恨。很快,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败秦军,然后进入关中分封天下,将齐国分为齐国、胶东国和济北国,而田荣因项梁之死及未出兵攻秦没被封王,齐王田市被移封为胶东王。
在那个时代,裂土封王是每个牛人的追求。田荣对现实结果是难以接受的,所以非常怨恨项羽。但从项羽的角度来说,没参与灭亡秦国当然不可能被封王,项羽在此事上做得还算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田荣的实力。很快,田荣就拉上陈余一起反抗项羽,先是攻打新齐王田都,再杀死了私自到胶东国上任的田市,又攻灭胶东国,又一次收复了齐地。不过,田荣就被项羽击败,被平原人杀了。
田横败于韩信之手,洛阳路上选择自杀
项羽项羽——成也勇、败也勇大胜田荣之后,在齐地夷平城池、屠杀百姓,促使齐人不得不起兵自保,而田横也聚拢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在项羽返回彭城攻打刘邦后,田横趁机收复齐地,然后立田荣之子田广为傀儡齐王,自己则成为专权的国相。
齐国之后在楚汉战争期间毫无存在感。田横收复齐地三年后,郦食其前来游说齐国归附汉国,田广和田横被说得心花怒放,一定要拉着郦食其郦食其—可叹的辩士和儒生,死在了成功的路上胡吃海喝了一个多月,同时放松了军事戒备,结果被韩信率军袭击。毫无准备的齐军又哪是韩信军队的对手,于是田广和田横分别逃亡,田横在路上得知田广死后,就自称齐王,被逼无奈之下投奔了彭越。在彭越被刘邦封为梁王后,田横恐惧之下只能率领五百余人逃到海上,不久被刘邦恩威并施下前往长安,因自感耻辱和愧疚选择在路上自杀。
结束语
田氏三兄弟将齐国当成自己的自留地了,从田儋称王之日起共4次统一齐地,每次都是败而不散、重新崛起,秦军和楚军都不能对齐地进行有效占领,真可谓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印证司马迁所说的“皆豪,宗强,能得人”,这也是刘邦统一天下后对田横深感忌惮的原因,汉朝如果不处置田横,就时时刻刻担心齐地发生动乱,不能彻底地对齐地进行有效的统治。
田氏三兄弟相继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一直游离在主流势力之外,既未能有效、坚定地加入一方,又未能使齐地成为影响天下走势的第三方势力,最终被韩信彻底击垮。田儋还算好的,虽然出现过攻击农民军的情况,但也知道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亲自前往救援魏国,可惜不敌名将章邯而兵败身死。田荣因坚持要杀田假三人,坐视项梁军与秦军交战及拒不支援赵国,使自身被排除在诸侯共灭秦朝的决定性事件之外,导致齐地被项羽名正言顺地拆分,因而田荣不得不率先起兵,独自承受楚军的强势打击,最后兵败被平原人杀死。假设当时田荣能忍一忍,命令弟弟田横镇守齐国并派亲信之人严查交通,亲率军队支援项梁和赵国,田假三人应该也翻不起浪花来,齐国也不会错过项羽的分封天下,至于后面历史如何发展还未可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田横则是犯了严重的低级军事错误,最后不得不自杀以保存自身的羞耻感。田横相信郦食其的游说也就罢了,根本不该下令齐军放松警戒,有句话说“受降如受敌”,更何况韩信军韩信统军支撑起了大汉的整个战局就在赵地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齐国。
归根结底,田氏三兄弟还是没有当王者的命了。他们虽然都能得牢牢地守住齐国这片土地,但没有足够的智谋以分清楚当时大势及足够的武力去自保、灭敌,以致于最终身死。拥有田氏王族之名、强横之宗族、英豪及得人之能,田氏三兄弟又如何不能在那个乱世为自己奋力一争,以求一片立足之地?!田氏三兄弟得人效死之能力,又如何不应该成为管理者学习的榜样?!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田氏三兄弟这种奋争的精神及得到世人拥护的能力就足以让人学习。
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秦昭襄王听说田文贤能,把他请到秦国,想让他就相位,但秦国宰相樗里疾担心田文夺他的相位,指使他的门客公孙谗言于昭襄王:“田文是齐国人,他必定先齐后秦。再说,他的门客都是藏龙卧虎之辈,对秦国的事务了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国,秦国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问樗里疾,樗里疾假作惊诧地说说得对呀,田文是秦国的祸害,不如杀了他!”,昭襄王将信将疑,就把田文软禁在馆舍里。秦泾阳君与田文要好,把真相告诉了田文,并献策说:“昭襄王宠爱燕姬,只有贿赂于她,让她在秦王面前求情,就有救。”田文找秦昭襄王宠妾燕姬求情,宠妾索要他的白狐毛皮袍子,但这件袍子已送了给秦昭王,幸好田文有一位下等门客,深夜里潜入库房,学狗叫骗过守库门吏,把袍子偷了出来,献给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田文放了。但不久,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田文一行来到秦国边境函谷关,关口规定要鸡鸣才放人,由于时辰未到不肯开关。幸好下等门客中有人学鸡鸣逼真,带动其他鸡一起叫了起来,田文及时地过了边关。到了赵国,赵国人取笑他矮小,田文大怒,其门客把取笑他的人全杀了。回到齐国,成为齐相。田文感叹“明珠弹雀,不如泥丸;细流纳海,累尘成冈”,正是两位不知名的下等门客救了他,人才不可估量呀。于是,他把这两位门客提为上等客。后来齐湣王灭了宋国,十分骄横,要杀田文,于是田文逃到魏国为相,联合燕国、赵国、魏国、楚国、秦国几乎灭了齐国。
田文鸡鸣狗盗的故事,史记指是齐湣王二十五年,资治通鉴指是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
国家:大楚
爵位:霸王
谥号:西楚霸王 (称王时亦自号西楚霸王)
身份:名将之后---义军首领(前209-前207)---诸侯上将军(前207-前206)---西楚霸王(前206-前202)
籍贯:江苏宿迁
祖上:楚国名将项燕
父名:项超(项燕的大儿子)
叔父:项梁(和项超是兄弟关系,与项伯是堂兄弟关系)
宠妾:虞姬
座骑:乌骓马
项羽-人物评价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中国史书上记载项羽目有重瞳。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著名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叔父项梁因此不满他,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他兵法,但项羽学了一点后便不肯继续学习下去。 后来项梁因为杀了人,连同项羽逃亡到吴中(今江苏南部)躲避仇人。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项梁对羽另眼相看。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 吴广起兵反秦,到了九月,会稽太守打算反秦,找项梁商议,但项梁和项羽杀了会稽太守,自行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项梁自任为会稽守,项羽则任裨将。 后来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得到一些反秦军队的归附,兵力增至六七万人,进驻下邳。 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芈心,立他为楚王,仍号怀王,以争取楚人民心。
巨鹿之战
项梁后来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将章邯杀死,章邯其后率军攻赵,大败赵军,赵王赵歇退至巨鹿(又名巨鹿)。 楚怀王自定陶之败后迁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封项羽为鲁公。
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杀了宋义,楚军诸将不敢反抗项羽,拥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派人禀报怀王,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进兵巨鹿,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其他反秦诸侯军望风归附。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秦将章邯其后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杀掉秦降兵二十余万人,但没有杀章邯、秦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
进入关中
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但沛公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占领秦都咸阳,刘邦的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当时项羽统率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得十万人。范增游说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但席间没有杀他,刘邦平安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 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自立为王
这时有人劝说项羽留驻关中,可成就霸业,但项羽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虽然项羽名义上是楚怀王的臣下,这时的怀王已不能约制项羽。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另自行分封天下,把一些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军将领封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秦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亦受封为王,各有其领土。项羽又改动以前六国的王的领土和封号。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 项羽不久把义帝徙至长沙郴县,暗中命人在半途杀死他。 项羽改动六国封地的举动,令一些人不服,齐、赵等国在分封不久便发生动乱。
楚汉战争及项羽之败亡
前206年,汉王刘邦出兵占领关中,项羽因在齐地用兵,没有全力攻击刘邦。前205年,汉军会同五国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攻楚,占领彭城,项羽自齐率三万精兵回救,大败汉军,汉军损失数十万人,刘邦侥幸逃脱。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 前204年,楚军攻下荥阳,刘邦命纪信扮成自己去骗项羽,项羽大怒,纵火烧死纪信,此后楚汉两军在今河南省地区成拉锯局面,然而韩信所率汉军在黄河以北地区屡胜,形势开始对项羽不利。 前203年,楚汉议和,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不久背约,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计大败项羽。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军紧追不舍,项羽退至乌江,一亭长把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但没有人生还,所以不肯渡过乌江,力战汉军,杀数百人后自刎而死,死前曰:“非战之罪”。 项羽死后,尸体为吕马童等五人所得,他们各自得到奖赏。 项羽死后,西楚其余地方皆向汉投降,汉王在谷城以鲁公礼安葬项羽。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有关项羽的诗、词等给你个链接,有很多。
/question/22624421.html
也叫田陈篡齐。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田世袭敬仲完(谥敬仲,名完。)—孟夷—湣孟庄(谥湣孟,名庄)—文子须无(谥文子,名须无)—桓子无宇(谥桓子,名无宇)—武子开、釐子乞(谥武子,名开;谥釐子 ,名乞)—成子常(谥成子,名常)—襄子盘(谥号襄子,名盘)—庄子白(谥庄子,名白)—太公和(谥太公,名和)。
代齐过程综述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田氏代吕氏,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有和平演变,也有武装斗争,有时隐蔽,有时公开。
从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完至齐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经历了286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陈完至齐当了工正,到田桓子侍齐庄公而得宠,为第一阶段。此间约计122年,在这段时间内,吕氏经历了齐桓公、无诡、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九代国君;而田氏经历了陈完、田孟夷、田闵孟庄、田文子须无、田桓子无宇五代。
陈完,是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出生之后,他的父亲陈厉公为他预卜未来,卜辞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将来可能要代替陈而有国家,但又是不在陈国而是在其他国家,不应验在他本人身上,而应验在他的子孙身上。如果是在他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四岳之后。事物不可能是两个同时强大,陈国衰弱之后,他这一支将要昌盛起来!借这一卜辞预先制造了陈氏将要取代齐国吕氏的舆论。
陈厉公是陈国陈文公的小儿子,文公去世后厉公的哥哥陈鲍即位,就是陈桓公。陈鲍与陈他是异母兄弟。厉公的母亲是蔡国女子。趁桓公生病的时候,蔡国人替他杀死了桓公陈鲍和太子陈免,立陈他为君,就是厉公。厉公即位后,娶蔡国之女为妻,这个蔡女和蔡国人通奸,常常回蔡国去,厉公也常去蔡国。桓公的小儿子陈林怨恨厉公杀死了他的父兄,就让蔡国人诱骗厉公并把他杀了。陈林自立为君,这就是庄公。所以陈完不能立为国君,只是陈国大夫。陈庄公去世后,弟弟杵臼即位,就是陈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杀死了太子御寇。御寇和陈完相友好,恐怕灾祸牵连到自己,所以,陈完逃奔齐国。时在齐桓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672年,独立发展。齐桓公吕小白欲任他为卿,陈完推辞说:“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够获得宽恕,免除罪过,放下负担,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不敢再接受这么高的职位。”齐桓公遂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大夫齐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为此事,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 “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意思是说有妫氏之后代陈氏,将在姜姓那里成长。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发达并取得正卿的地位。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没人比得上。于是,齐懿仲把女儿嫁给了陈完为妻。
陈完去世之后,谥号敬仲,陈氏世袭其工正之职,陈完生穉孟夷,穉孟夷之子闵孟庄,闵孟庄之子陈文子须无。陈须无(田文子须无)侍奉齐庄公,深受庄公赏识和宠爱。田须无去世,他的儿子桓子无宇继爵。田无宇初涉政坛,是在齐庄公四、五年(前 550—前449),齐庄公四年无宇力排众议,断然出兵伐卫、晋,并取得了胜利。太史公说: “田桓子无宇有力,事庄公,甚得宠。”齐庄公将自己的女儿孟姜嫁给了田桓子。桓子的父亲田须无去世后,桓子与孟姜共铸铜壶以表悼念。有“桓子孟姜壶”传世至今。
第二阶段是田氏势力与吕氏势力进行大较量的主要时期。田氏所采取的斗争方式和策略是施行新政,争取民心;武装蓄力,掌握实力。从田桓子事齐庄公得宠起,经过田釐子(田乞)、田成子(田常)三代,吕氏经历了齐庄公、景公、悼公、简公。齐国公族吕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国氏两家,国、高两家与吕氏同出于姜姓,皆为齐太公之后,吕氏旁支。在齐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高氏、国氏世代为齐国上卿,天子所任命,齐国形成吕氏、高氏、国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经过反复斗争,至田常为齐简公相,田氏掌握了齐国实权,历时约95年。
陈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第一是施行新政争取民心。田无宇去世,他的儿子武子开和僖子乞继父位,田乞侍奉齐景公是大夫。姜氏第二十五代统治者齐景公是个奢侈之君,特别到了晚年更是好治宫室,聚狗马,喜奢侈而厚赋重刑。公室仓廪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烂,生了虫子,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抗争的人民被镇压,遭到砍脚的人不知多少,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的异常现象。遇到灾情,也不去赈济。景公的大夫田僖子乞,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施行新政。将齐国的量制由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锺)改为五进制,向人民借贷粮时用新制,而还贷时用旧制。田氏施恩德于百姓,景公不加禁止。因此,田氏得到了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百姓心向田氏,归向田氏,田氏家族日益强大。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景公九年,即公元前539年,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 “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拥戴。”到景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516年,一天,晏婴陪齐景公坐在路寝,景公看到那豪华的宫殿叹气说: “多么漂亮的宫室啊!我死后谁会据有这里呢?”晏婴说: “如君主所说的那样,恐怕是田氏了,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而对于民众有施舍。豆区釜锤等量器的容积,他从公田征税就用小的,而对民众施舍就用大的。君主征税多,田氏施舍多,民众都归向他了。您的后代如果稍稍怠惰,田氏如果不灭亡,那么国家就要成为他们的国家了。”景公听了,问: “对呀,这事可怎么办?”晏子答道: “只有礼可以制止这个。如果符合礼,家族的施舍不能赶上国家,民众就不迁移,农夫就不挪动,工商之人就不改行,士就不失职,官吏就不怠慢,大夫不占取公家的利益。”景公说: “对呀,但我不能做到了。我从今以后知道礼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了。”晏子在这里面对面地对齐景公讲了田氏为什么要代吕氏的原因,并提出了阻止田氏代齐的策略,那就是以礼治国,使士农工商四民各守其职,各守其业,大夫不得以公肥私,擅自作威作福,也不得施惠于采邑之外,行阴德,收买人心。景公很赞许晏子的主张,但他已无能为力,为时已晚了。虽也采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发展的措施,但不甚得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公元前545年,田氏联合鲍氏,栾氏,高氏共同击败了执掌国政的庆氏,齐国自此改由栾氏,高氏执政,公元前532年,田氏又利用栾氏,高氏之间的矛盾,联合鲍氏分别击败了栾氏,高氏,并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孙召回国内,归还其原有的封地财产,以取得公族的支持齐景公于公元前490年去世,在位58年。后由晏孺子荼、悼公阳生、简公壬相继为齐君,共计不到10年时间。齐简公时,田常与监止一起任左右相。田常心中忌妒监止,因为监止受简公宠信,他不得专权。于是田常就重新使用他父亲僖子的措施,用大斗把粮食借出,用小斗收回。齐国人唱歌颂扬他说: “老太太采芑菜呀,送给田成子!”齐国大夫上朝,御鞅向简公进谏说: “田常、监止不可两立,请君主来选择吧。”简公不听。
数十年间,齐国民心背离吕氏,如流水般地归往田氏门下,田氏取得了人民的拥护。
陈氏采取的第二项措施是武装夺权逐灭强宗。齐景公病,让国惠子国夏、高昭子高张二相辅佐他的宠姬芮子生的儿子荼为太子。景公去世,荼即位,史称晏孺子。可是田乞不高兴,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阳生与田氏关系很好。晏孺子即位后,阳生逃到了鲁国。田乞假装拥护高、国二相,热心侍奉,暗地里却在大夫中间挑拨高、国的关系,掀起了一场武装争权的斗争。他对高、国二相说: “起初各位大夫都不想立孺子,孺子即位后,您俩任相国,大夫们人人自危,图谋作乱。”田乞又欺骗大夫们说: “高张很可怕呀,趁他还没动手我们先干吧!”大夫们都依从他。田乞、鲍牧和大夫们领兵进入宫廷。高昭子听说有变,与国惠子去救国君,国君的军队失败了。田乞的部下去追国惠子,惠子逃往莒,晏婴的儿子晏圉逃奔鲁。
田乞派人到鲁国,迎回阳生。阳生回到齐国,藏在田乞家中。田乞邀请大夫们说: “田常的母亲祭祀后留下的酒食,请各位赏光来聚会饮酒。”大夫们都来田氏家饮酒。田乞把阳生装在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饮酒中,田乞打开口袋,放出阳生,他说: “这才是齐国的国君呀!”大夫们都俯身拜见。遂即订盟拥立阳生,田乞编谎话说: “我是与鲍牧合谋一起拥立阳生的;”鲍牧怒冲冲地说: “大夫们忘记景公的遗命了吗?”大夫们想反悔,阳生就叩头说: “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鲍牧恐怕灾祸落到自己身上,就重新说: “都是景公的儿子,怎么不可以呢!”终于在田氏家中立阳生为国君。这就是悼公。于是派人把晏孺子赶到骀,杀死孺子荼。悼公即位后,田乞任相国,独揽齐国大权。
田乞去世,他的儿子田恒为相,就是田成子。
鲍牧和悼公不和,杀死了悼公。齐国人共同拥立悼公的儿子壬为君,这就是齐简公。[2]。成子田恒与监止一起为左右相,辅佐简公。因为监止受简公宠信,田恒心中嫉妒监止。子我是监止的同族,平时与田氏不和。田氏的远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宠。子我说:“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孙都杀光,让你来接续田氏宗族。”田豹说: “我只是田氏的远房啊。”子我不听。不久田豹对田氏说:“子我将要诛灭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灾祸就要到来了。”因子我住在简公宫里,田恒兄弟4人即乘车人宫,逐杀子我。子我闭门相拒,时简公正与宠妃在檀台饮酒作乐。听说田恒带兵入宫,欲逐田恒,太史子余说: “田恒不敢作乱,他是要为国除害。”简公才没有行动。田恒出宫后,听说简公曾发怒,恐怕自己要被杀,想出外逃亡。田子行说: “迟疑不决,是事业的大敌。”田恒于是攻击子我。子我率领他的部下进攻田氏,不能取胜,只好外出逃亡。田恒的部下追赶并杀死了子我和监止。
简公出逃,田恒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简公捉住杀了。简公即位4年被杀。于是田常让简公的弟弟骜即位,这就是平公,田恒任相国。
经过这两次的武装斗争,田氏取得胜利。田恒拥立了自己所需要的吕氏君主,操纵了齐国实权,并伺机削弱高氏、国氏、卢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实权,孤立吕氏公族,完全专齐国政。
陈氏采取的第三项措施是通好邻邦,外结诸侯。齐景公五十五年,即公元前500年,晏婴去世后,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起来反晋定公,到齐国请求援助借粮。按常规而言,齐景公是不应当去支持范氏、中行氏反对定公的,田常却劝景公说: “范氏、中行氏对齐有恩德,不可以不救他们。”于是景公派田氏去营救他们,并答应借粮。田常支持了晋国的反君者,在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田常为齐平公相后,怕诸侯讨诛自己,为了安定邻邦,取信于诸侯,争取诸侯的信任,尽归鲁国、卫国的侵地,西与晋国的韩、魏、赵氏订立了盟约,南方和吴、越互通使节。
陈氏采取的第四项措施是扩大封地,安排田氏宗族。田恒为相时,修治武功,论功行赏,亲近百姓,使齐国内部进一步得到了安定。同时,田恒割自齐安平以东到琅琊作为自己的封邑。这个封邑比齐平公的食邑还要大。
田常为相时,还选择了齐国7尺以上的女子入后宫,后宫嫔妃数以百计,而他的宾客及舍人入后宫不禁。等到田常去世时,有子七十多人。他的儿子田襄子盘做齐宣公相时,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晋国韩、赵、魏三家杀死知伯,瓜分了他的领地。襄子也让他的兄弟与三晋互通使节,此时,田氏几乎已经拥有齐国。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从襄子盘为齐宣公相至田和列为诸侯,计从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386年,约69年。这段时间,田氏经历了襄子盘和庄子白二代,吕氏经历了齐宣公和齐康公二代。此间,田氏主要是外争盟国,求立为侯。同时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田襄子去世,子庄子继父位,辅佐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齐国进攻晋国,攻毁黄城,围困阳狐。宣公四十四年,进攻鲁城、葛邑和安陵。宣公四十五年,取鲁一城。田庄子去世,田悼子继任齐相。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夺取鲁国的郕城。宣公四十九年,宣公与郑国人在西城相会。齐国攻伐卫国攻占了贯丘。齐宣公五十一年(前公元405年),齐宣公去世,子吕贷立,是为康公。田悼子去世,田和立。贷即位14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就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权作对其祖先的祭祀费用。齐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与魏武侯在浊泽相会,求他代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魏文侯派使臣报告周天子,请求立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大事记年公元前671年,陈国公族内乱,陈公子完为避祸奔逃至齐国,至齐国后为齐国田氏之祖,(“陈”“田”本为一字)。 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相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 心。
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史上又称:“田代姜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1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清朝最有能力的皇帝是谁是康熙还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