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重刑犯为什么只流放不杀呢,其实这里面别有用意

以史为鉴 2023-06-29 17:45:21

古代重刑犯为什么不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众所周知,古代人命如草芥,上位者打杀普通百姓可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古代刑罚量刑还很重,被判死刑也是见怪不怪的事。

在现代法律中,最高不过是死刑而已。而在古代刑罚中,即便是判了死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轻轻松松就死了,折磨人的法子可是多得是。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会发现,虽然古代统治者大多心狠手辣,但并不是所有重刑犯都会被处死,有一部分会被发配边疆,免于一死。

很多人都会以为,将犯人发配边疆,是统治者仁慈,给了犯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殊不知统治者可没这么好心,他们如此安排都是有用意的。

一般来说,古代边疆就是远离京城的苦寒之地,犯人到这里可不一定是好事,这一去山高路远,都要靠双脚走去,很多人甚至连目的地都没走到就死了。

即便是侥幸活着走到了流放地,这里的生存环境也比之前的差太多。身体素质好的,估计还能挣扎着活下来,若是个身娇体贵的,可能待不了多久就因水土不服或是疾病没了命。

所以说,别以为被发配了就万事大吉了,很可能只是延缓了一段时间死期罢了,最终还是逃不过丧命的结局。但是在外人来看,这就是皇帝的仁慈了,毕竟他给了犯人机会,只是他没抓住罢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到了流放地活了下来,但他们轻易也回不去原来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会碰到皇帝大赦天下,或是其他机遇,说不准能脱罪回家,但大部分人都会在流放地待到死。

不得不说,统治者心思实在是缜密,将重刑犯发配边疆,可比直接杀掉来的划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人虽有罪,但也还是壮劳力,发配边疆正好能利用起来。

之前我们说过,边疆都是些苦寒之地,其实说白了就是还没搞好建设的地方。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基础设施,并不适宜人们的生存。

但俗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流放地毕竟也是自家地盘,若干放着不管,也没什么大用处,迟早也是要建设起来的。

若单靠当地百姓去做这件事,显然是人手不够,但若是加上劳改犯那就不一样了。隔段时间京城就会外放一些重刑犯,这些人在边疆可以一边服刑一边搞建设,干得好的若是立了功,说不准还有机会免罪,也是好事一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2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