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宋祁所作的情诗,这首词一出,迅速传遍大街小巷,一股恋爱的味道弥漫了整个京城。
宋祁和他的哥哥宋庠曾刻苦读书,兄弟首擢双魁,人们便把他二人称作“二宋”,还专门为他们建了两座高塔,史称“双状元塔”。考取功名以后,宋祁就入朝为官了。
有一天宋祁刚结束了一个宴会,正悠哉悠哉地逛街回家,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队带着皇家标志的车队缓缓驶来。路上行人纷纷让路,再说了有哪个不要命的敢阻拦皇家车队?宋祁当然也是不敢的,他脚步一收,赶紧让道,老老实实地站在路边。突然,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小宋”传入了宋祁的耳朵里。
宋祁抬头寻找声源,发现皇家车队中的一辆马车上,有位妙龄宫女撩起了车帘,正对着他笑呢!咚!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湖面,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咚——咚咚——
宋祁俊脸一红,心跳的节奏几乎是立刻就乱了起来。他不认识这个人吧?她认识我?怎么就有人能笑得那么好看呢!
红杏尚书宋祁的妻子是怎么得来的?
美人一笑打乱了宋祁的心湖,他灵感大发,赶紧跑回家写下了这首《鹧鸪天》: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那个时候,宋祁的名气很高,新词一出立刻就火了起来,大街小巷的人每天的八卦就是宋祁的这个梦中情人到底是谁?怎么能让红杏尚书这么念念不忘呢?就连皇帝宋仁宗也听说了这首词,他也好奇这个神秘美人是谁?
和大家这些小粉丝心理不同,宋仁宗既然被勾起了好奇心,那就不会跟着瞎猜,而是立刻派人把那天的人都叫出来,问他们谁叫了那声“小宋”,一名宫女站了出来,端的是落落大方,姿容秀丽,只听那宫女缓缓讲来:“那天我们是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和左右官员说过他就是小宋,我在车上看到他,就唤了他一声。”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仁宗问起了宋祁这件事,宋祁被问得怪不好意思,他也很想知道那女子是谁,他还想再见到她呢!谁知道仁宗来了一句“蓬山并不远呀!”然后就把那天的女子叫到了他的面前,还给他们二人赐婚了。
宋祁这一天都是懵的,一见钟情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就已经很“惊悚”了,现在心心念念的人还成了他的未婚妻,就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宋祁运气爆棚,不但官运亨通,就连这婚姻大事也比一般人浪漫,当时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他抱得佳人归呢!
宋祁一生顺遂,最终因病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戒,让儿子们简单安葬自己就可以了,不能铺张浪费,他也希望儿子们将来好好做人、做官,时人皆知,宋家的家教向来都是好的。
中国历史上有帝王威武,有武将豪迈,有文人风流,也有情痴感人。一起来看看古代那些痴情的男人。
第一位,尾生。相传尾生是春秋时期人,他和一个女子在一座桥定好了约会的日子。结果他去赴约,女子却没有来,尾生就一直傻傻的等。后来,洪水到来,尾生也没有离开,只是抱着桥梁还在痴痴守望。最终尾生被大水淹死。
虽然有人说尾生是傻子,但是尾生对爱情的忠贞,可以说是“情痴之祖”。
第二位,荀奉倩。荀奉倩是曹操谋臣荀彧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名士。荀奉倩和他的妻子非常恩爱。有一年冬天,他妻子生病发高烧了。荀奉倩就去院子中捡起冰雪,把自己弄冷了,然后给妻子降温。他为了妻子康复,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不愧是情痴。
第三位,宋祁。宋祁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代表作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也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宋祁有一次在江边喝酒,他宠爱的几个歌姬都在旁边。宋祁突然感觉寒冷,就对歌姬们说:“我有点冷,谁能够把衣服给我我披一下。”没想到那几个歌姬全部把衣服递了上来。
宋祁立刻傻眼了,看了看众歌姬,她们一个个希望宋祁披她们的衣服呢。宋祁心里想:“我不能厚此薄彼啊。”摇了摇头,咬了咬牙,居然一个人的衣服都没用,就这样忍着寒风,走在了回家了路上。可以说,宋祁也算情痴了,但是境界比尾生差太多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名人名句:【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名人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名人名句:【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木兰花宋祁词鉴赏】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
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
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
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生平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1024)与兄郊(后更名庠)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范镇为撰神道碑(《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王国维称道其《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蝶恋花·情景
宋祁
绣幕茫茫罗帐卷。
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
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
泪落胭脂,界破蜂皇浅。
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宋祁词作鉴赏
此为闺情词。词中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个闺中少妇春睡方醒的神态和她醒后忆梦的绵绵情思。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梦中方醒的情态,塑造出一个娇慵、困倦、淡漠、惆怅的少妇形象,下片通过女主人公对梦境的回忆,揭示出她的内心世界。
上片起首一句,通过描写绣幕的空荡和罗帐的高悬,渲染出女主人公的孤寂、空虚,把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矛盾含蓄而细腻地揭示了出来,为全词营造出迷离恍惚的意境,为全词表情达意作好了铺垫,定下了基调。以下两句,勾画女主人公梦中初醒、娇软无力、媚眼惺松的神态。“腾腾”与“懵腾”同义,是睡眼朦胧、神志不清的样子。“娇波慢”是说妩媚的眼睛迟缓地转动着。上片结尾两句进一步刻划少妇春睡乍醒的神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她那面带枕痕、头钗滑落的倦慵、无聊之态。“腻云”,形容润泽的头发。
过片写女主人公春睡方醒,回忆适才梦中的欢聚,面对人远楼空、衾寒枕冷、寂寞难耐的现实,心中惆怅不已。“泪落”两句为词中名句,写女主人公惊梦、忆梦、念远、伤远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盈盈热泪,以致于泪水洗却了脸上化妆用的“蜂皇”。这两句,通过富于立体感和动态美的色彩线条的`转换变化,细腻传神地刻划出少妇内心的复杂矛盾,给人以深婉的美感享受。结尾两句,画龙点睛,以情语收束全词,使全词所抒写的情思波澜起伏,顿至高潮,给人以余韵无穷、意味深长的感觉。“翠鬟”,是妇女发式的美称。“芳心”,指妇女美好的心灵。
此词体贴人情、描摹物态无不形神兼备,细致入微,显示了作者高超而深厚的艺术功力。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词作鉴赏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锦缠道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指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宋祁词作鉴赏
此词叙写春日出游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题,既描绘了桃红柳绿、花鸟明丽的春日景色,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郊游宴乐的豪情逸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日景色的迷恋热爱之情和对郊游宴乐生活的向往赞赏之意,这是词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两句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时空交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意象。接下来两句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机,很见特色。上片结尾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喻为宫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经雨的海棠,红似胭脂;柳叶儿不是才舒娇眼,而是尽展宫眉,翠拂人首。
过片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活画出词人自身的情态。“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媚的色彩。
此词一反当时词坛以哀情写春景的风气,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热闹,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此词当时词风中自具一格。
总之,这首词以风流闲雅的笔调,通过明媚鲜妍的艺术形象和欢快酣畅的情致与韵律,抒写了及时行乐的人生况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幼年与兄随父在外地读书,日子艰辛,稍长离父还乡,与兄宋庠于天圣二年参加科考。宋祁本是殿试时的状元,宋庠为探花,但章献太后刘娥不同意,谓弟不可以先兄,将宋庠定为状元,而置宋祁为第十名。世人称誉兄弟俩为“双状元”,分别称为“大宋”、“小宋”。
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上疏认为国用不足在于“三冗三费”,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主张裁减官员,节省经费。并与欧阳修同修《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v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8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苏轼考试也会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