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粉丝更疯狂:追踪李白跋涉3000里

历史典故 2023-07-22 17:08:30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3000里,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

重量级诗人相当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发下誓言:“喝下杜甫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以七绝闻名的王昌龄曾贬到龙标,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拾落叶当柴烧。但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

晚唐诗人李洞“酷慕贾岛”,尽管贾岛是一个苦命之人;他的头上佩戴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手中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听说有人喜欢贾岛,他必亲手抄录贾岛的诗赠上。

最疯狂的当数一名叫葛清的粉丝,“自颈以下遍剌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连背后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并配上了画图。当时,连唐宣宗都写诗赞白居易:“童之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行。”据说,《长恨歌》传到了日本后,受到上至天皇下到平民的普遍喜爱。但,白居易并没有自恃“老子天下第一”,相反他还是李商隐的粉丝。

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并常说:“我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

在宋代,苏东坡无疑是人们心中最大的偶像。他的诗文影响大,以至于其生活情趣也被视为经典加以模仿。例如与他相关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等,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出现了“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简短瞻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

古代的“粉丝”是如何追星的?

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晋代。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由来。左思写一部赋不仅让自己成了大腕儿,而且还对京城的GDP上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加上他写赋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他有这么多的“粉丝”也就不足为怪了。

唐代是一个塑造偶像和名星的朝代,也是一个追星的时代。在众多的大明星中,数大诗人李白的“粉丝”最多。而李白众多的粉丝中,最有名的当数魏万,他为了一睹诗仙的风采,从《愚公移山》中提到的王屋山出发,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经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赶上大诗人。经人引荐,魏万得以和李白相见。他风尘仆仆,泪流满面,扑倒在地,双手捧上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写成的四十八韵《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请李白指正。李白为此深受感动,投桃报李,一气呵成了一百二十韵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回赠魏万,鼓励这位年轻人

杜甫的“粉丝”数量比不上李白,可其“粉丝”的虔诚度丝毫不差。有一个叫张籍的诗人,对他顶礼膜拜,他相信“吃什么就补什么”,就把杜甫的诗集烧成灰,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希望自己喝了杜甫的诗,能够写出与之一样的佳作。

在名家辈出的盛唐诗坛,王昌龄以擅长七绝闻名。他曾被贬谪到龙标(今湖南黔阳),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他的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和王昌龄一样,

贾岛也是位苦命诗人,生前穷困潦倒,郁郁寡欢,但死后诗名却很响亮。他身后不乏众多追慕者,其中一位是晚唐诗人

李洞。李洞“酷慕贾岛”,他的头巾上佩戴着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他的手中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听说有人喜欢贾岛,他必亲手抄录贾岛的诗相赠,还叮咛再三:“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南唐人孙晟也是贾岛的粉丝之一,他在庐山简寂宫当道士,还特意画了贾岛像挂在墙上,朝夕顶礼膜拜,大搞个人崇拜。

以上都比不上白居易的追星族疯狂。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有些文化,自称“好白诗”,“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由于他常袒胸裸臂于街头,且行且歌,人们见了呼为“白舍人行诗图”。追星追得“体无完肤”且如此的“袒荡”,仅此一人矣。

到了宋代,最受欢迎的天皇巨星要数苏轼苏东坡了。因为他的诗文影响巨大,且极懂生活情趣。因此,在天朝上下掀起了一股模仿秀,而且有了与之相关的明星产品开发,如“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东坡壶”等等。在东坡系列产品中,最为成功的要数“子瞻帽”了。苏轼喜欢戴的这种高简短瞻帽,被士大夫们争相效仿,成为了引领潮领的风向标。

在苏轼的众多“粉丝”中,有一个叫章元弼的,此人虽然长相平平却聚了个漂亮的老婆。章元弼喜欢苏轼的作品,胜过一切,为了赏读苏轼的诗文,甚至可将漂亮的老婆当成是空气,视而不见。其妻终不可忍受,与之离了婚。“被离婚”的章元弼依然不思悔改,天天拿着苏轼的书集看得不亦乐乎。苏东坡的仰慕者中,也不乏女性。话说他在杭州任职时,一天与朋友在西湖喝酒。有一位年过三十的女子追慕他,竟置“妇道”与公婆的责怪于不顾,只身雇船拜谒苏轼,为他弹筝,向他求诗。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明代画家徐渭,号“青藤老人”,才华横溢,诗画均出类拔萃。清代画家

郑板桥对其作品,赞不绝口,曾出五十两纹银换他的一幅石榴。并治印一方,曰“青藤门下走狗”,可见崇拜之深,倾慕之烈。

齐白石也是徐渭的狂热崇拜者,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古人追星比现代还疯狂,谁是李白的头号粉丝?

在古代时候,李白的头号粉丝就是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杜甫对李白的才华及人品非常的崇拜,因此杜甫就疯狂的迷恋上了李白。虽然两人之间的岁数相差了接近10岁多。但是这并不影响杜甫,热烈的去追捧李白。杜甫为了表达自己对李白的热爱,经常去购买和吟诵李白写的诗集,并且经常大声的朗读与炫耀和显示他对李白的崇拜之情。

其实杜甫之所以崇拜李白是并无道理的。李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家国情怀的诗人,虽然他写死的诗作充满着浪漫情怀,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诗中来品味出李白的个性以及他的人生魅力。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李白就是这么一个随性豁达的人,他的随性豁达造就了李白的诗作,也同样充满了不一样的魅力,杜甫正是被李白这种随性豁达的人生魅力所打动,所感染。这也让杜甫开始疯狂地迷恋上了李白。

杜甫正因为迷恋和崇拜李白的才华,于是他就经常去追星,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经常打着韭菜去寻找李白,希望自己与李白痛饮三百杯。事实也证明,二人之间确实产生了很多的交集,李白和杜甫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在饮酒的过程中,两人相互探讨了自己的人生看法和人生观念以及创作的一些心得,在这样日积月累的交流之下,杜甫更加的崇拜李白了,并且还为李白写下了很多的诗篇,比如说《赠李白》以及《梦李白二首》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当今社会都依然可以找到。李白也很对得起他的头号粉丝的祝福,也写了很多的回信诗给杜甫。也算是对杜甫的一种回应吧,比如说一首著名的《赠汪伦》,在这首诗中,李白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那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从这句名诗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和李白之间的这种友谊是非比寻常的。他们两人已经成为了人生中的一对知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0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