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肯救孔融,刘备为什么不肯去徐州救陶谦

众妙之门 2023-06-14 09:10:24

刘备肯救孔融,刘备为什么不肯去徐州救陶谦

对刘备不救陶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李傕和郭汜把持了朝政。另一方面,曹操也开始招兵买马,逐步扩充势力。正当此时,陶谦的手下竟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震怒之下举兵进攻徐州。同时,孔融也遭到黄巾军的围攻。刘备听说后,立刻赶了过来救孔融。但当黄巾军被刘备打败后,孔融要求刘备前去徐州救陶谦时,刘备却犹豫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首先,刘备与曹操是熟悉的。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时,关羽用一杯酒的时间斩杀华雄之后,本以为会得到奖赏。结果盟主袁绍并没有,而且袁术还侮辱了刘备等三人。反而是曹操在其中周旋。

从这件事来看,曹操对刘备可以说有知遇之恩。所以,当孔融要求刘备前去救陶谦时,那就意味着要与曹操作对。没有任何缘故就与一个薄有情义的人作对,自然会遭到世人的鄙弃。因此,刘备自然会犹豫。后来刘备在孔融的相逼之下答应了,他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也是这样劝说他的。

但救孔融不同。因为围攻孔融的是黄巾军。黄巾军对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叛逆。叛逆者人人都可以诛杀的。不但不会被世人鄙弃,反而还能够得到一些清名。因此,当孔融来求救时,刘备才会立刻就答应出兵。这是因为他本人也想借着此战继续打响自己的声名啊。但如果救陶谦的话,那是陶谦和曹操之间的私事。自己无缘无故就去帮助一方的话,只会给人说自己的野心大。这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一直以仁义称世。

再加上虽然孔融与陶谦交情很深,但刘备与陶谦之前并没有任何交情。放在任何人身上,要与一个同自己有交情的人相抗,而去救一个与自己没有交情的人,第一时间都是会犹豫的。虽然当时的社会很混乱,但人们的基本社会观念还在,而刘备一心想建立自己的仁义形象,那就凡事都不能留下把柄给人议论。否则,他就没办法让那些忠义之将领跟随了。

其次,刘备之所以肯救孔融,也有英雄惜英雄的味道在里面。当太史慈找到刘备,并表达了孔融的求救愿望之后,刘备说了一句:孔北海竟然知道世间有刘备?当时的刘备只不过是一个县令,而孔融却是一方太守,两人的地位天渊之别。而孔融竟然向自己求救,再加上要打的又是叛逆黄巾军,刘备自然赶紧答应了。但陶谦并没有直接向刘备求救,而是向孔融求救,如果刘备答应了,那很可能陶谦最后感激的人只会是孔融,而不是自己,这是刘备不想看到的。

不过,在小编看来,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刘备救了孔融之后,孔融非但没有赏赐些粮食和士兵给自己,还要自己帮他救他的好友。刘备自然不乐意了。所以,他一再提醒孔融说自己没兵没粮的,但可惜孔融也是老油条一个,装作听不懂。

因此,即使最后刘备被孔融逼着去救陶谦,他心里也是憋屈的很的。你们认为呢?

陶公多次相让徐州给刘备,为何刘备都拒不接受?

因为当时的徐州,是一个军事要地不管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是要争的,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你说守吧你能挡的住其他两个国家的进攻,你说不守吧就是去了民心,而且当时陶公杀了曹操的父亲向其诸侯求救过,但是没有一个人派兵过来,当时只有刘备过来了,后来刘备救下了陶公,陶公非常感激想把徐州给他,但是如果这个这个时候他接的话,不是说称火打劫吗,所以呀他不能接。

在刘备救下陶公后,陶公大摆酒宴感谢刘备的千里相助救徐州于水火,在酒席宴上刘备更是说救的不是徐州,救的天下的心,如果像陶公这样贤明的君主都遭受诬蔑那大汉的天下何时才能太平。这一番话更让陶谦钦佩,酒菜过半便提出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刘备。刘备说我本是来救徐州的不是来取的,这样会让天下人耻笑。又过了一会,陶谦又说徐州这么好的地方应该交给胸怀天下的英雄,你是汉室宗亲就算不为我,也为徐州百姓想想,但是刘备依然没有接受,是在徐州选择了一个小城住下了。

在之后刘备要离开徐州的时候,陶公的儿子找到刘备说陶公有要事相商。刘备来到陶公面前陶谦说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我把徐州托付给你,你就别再推脱了,这个时候在继承这个徐州应该可以说得过去。就这样陶公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拒绝了三次。最后陶公临终相托,刘备接下了徐州

浅聊三国:孔融为什么出兵救陶谦?又举动刘备?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 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

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陶谦更加敬重刘备。请来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

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重话,借着张飞小弟的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比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那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最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