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个工作狂

众妙之门 2023-06-16 20:10:57

揭秘,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个工作狂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天启二年,崇祯被封为信王,不过因为年纪还小,所以还暂时居住在京城,只要等时机成熟,朝廷就就给他封藩地,让崇祯去就藩。不料崇祯却等不到就藩的旨意,却白捡一个皇位。原来他的哥哥天启皇帝病逝,并且没有子嗣留下,而按照兄终弟及的礼法,崇祯是第一继承人,所以很幸运的,崇祯被众人推举,登基做皇帝。

崇祯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可以施展抱负,拯救大明,不幸的是,这难度可不小,甚至可能要担负亡国之君的罪名。崇祯接手时,大明时处在内忧外患之际,外有强大的后金政权,内有农民起义军,各地频发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些问题等待崇祯来解决。

崇祯上台后,积极工作,不眠不休,也曾做出不小的政绩,他在登基第二年,便铲除阉党,逼死魏忠贤,还朝堂清明。百官和百姓皆赞崇祯是个明君,铲除了大奸臣,此外,崇祯对待后金的态度也很强硬,没有妥协,而是派兵镇压。

可是局势却越来越糟糕,起义军攻陷诸多地区,崇祯面对后金和起义军,着手腾不出手,明廷苦于两头作战,十分疲惫。然而常年的打仗,光是军费多大千万两以上,早就掏空了国库,就算崇祯再怎么勤俭,也没有用。

在中后期,崇祯心态变了,越来越急躁,同时杀心也越来越重,一些犯了错,没有本事的人,崇祯直接下令处死,也因此或间接或直接,错杀了诸多良将和忠臣,让百官畏惧如虎。此外,崇祯性格多疑,并且还刚愎自负,好面子。大明曾有许多次被挽救的机会,却被崇祯一一错过,比如迁都,招安李自成等等。

最后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去煤山上吊自尽,那年他才三十四岁。

崇祯有缺点,可也是有优点的,比如大家都说崇祯是勤政的皇帝,那么他到底多爱工作?说了你可别不信。

在明史记载中,崇祯是一个罕见的勤政之君,少年白头,还有眼角皱纹,这无不说明崇祯很爱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把身体都熬坏了。

据史料记载,崇祯常常处理公务,彻夜不眠,有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刘太妃(他的奶奶这一辈分),竟然坐在椅子上睡觉了,太妃见之都落了泪,为崇祯感到心酸,她让奴婢拿来被子,替崇祯盖上。

崇祯醒来后,谢过太妃,说自己这几天一直在工作,没怎么合眼,所以才控制不住,一下子入睡了。太妃叫崇祯多休息,不可太劳累,说完她便红了眼,眼里含着泪珠,而崇祯与刘太妃相对落泪。

崇祯出了上朝之外,平日里喜欢在书房办公,几乎断绝了女色,出了批改奏折,他还坚持读书,每日视朝,并参加日讲和经筵,他对日讲很认真,不敢糊弄老师,而是一丝不苟学习。

但是,他的勤政却救不了那时的大明,抵挡不住历史大势,崇祯只能无奈自尽谢罪。

解读历史上那些「 ”工作狂”皇帝

很多人认为,在古代做一位皇帝是天下第一得意之事,然而,在封建专制主义之下,一位负责任的皇帝必须是一个「 ”工作狂”。中国古代的400多位皇帝中,颇有贤德勤政者。他们宵衣旰食,早生华发,为治理国家用尽自己的智力和体力。 秦始皇:每天看120斤的文件 秦始皇,大秦王朝的缔造者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也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勤政到让人吃惊的地步。 《史记》有载:「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全国的大小事情皆由皇帝一人来裁决,真忙!这么多的事情,怎么能处理得完呢?所以秦始皇用石头作为砝码,来称量一定数量的奏章,规定自己必须要处理完,若处理不完便不休息。那么,这个一定数量是多少呢?据范文澜先生考证,是120斤(秦朝一斤合如今半市斤)。持续看下来如此之多的奏章,恐怕拿竹简的手都要酸死了吧! 隋文帝:迷恋开会的拼命十三郎掀起了开皇之治的隋文帝也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以至于到了唐太宗时期,皇帝跟大臣议事的时候还会想起他拼命十三郎的精神。据《贞观政要》记载,一次,唐太宗让大臣们评价隋文帝,一个叫萧璃的大臣回答说,隋文帝「 ”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 说隋文帝绝对是个勤劳克制的好皇帝,他每次一上朝就忘了时间,到了中午还没下朝,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与皇帝议事。因为每天要处理太多事情,要见太多大臣,所以都没时间吃饭,只好让侍卫为他准备工作餐,边吃边干活。这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废寝忘食”啊! 秦始皇 朱元璋:一天处理500多件事 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位工作狂皇帝。他从一个贫下中农,一路打拼,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创了大明王朝。终于咸鱼翻身,按说,应该好好享受一番吧,可朱元璋废掉丞相以后,国家大事就落到了他一人的肩上,所以他每天都十分忙碌。 据《明实录》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几乎每天都要批阅200件以上的公文,处理500多件大小事情,所以天天四更天(凌晨三点左右)就起床,睡眠严重不足。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事务来不及处理,朱元璋为防止遗忘,只能把这些事情写到小纸条上,塞进袖子里,有的时候一不小心还会掉出来。因为每天要批阅的奏折实在太多,所以朱元璋最恨写公文啰啰唆唆的人。 洪武年间,有位叫茹太素的大臣给朱元璋上奏言事,他把一件能够用500字讲清楚的事情硬生生用20000字写了出来,朱元璋读到6000字的时候就没了耐心,把茹太素拉过来打了一顿:你不知道我每天看奏折很累吗?从此要求大臣写奏折都要「 ”陈得失,无繁文”,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虽然即位时家底已经很丰厚,但他一切都向老爸看齐。在位22年里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午餐也和大臣们在一起吃,一边吃一边讨论工作问题,晚上也没闲着,几乎是听着大臣们的上奏入眠。几十年如一日。 朱元璋 朱由检:二十多岁的白发皇帝 众所周知,大多开国之君都很勤政,然而,有位亡国之君对待工作的狂热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开国之君,他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为收拾好祖宗留下的烂摊子,崇祯皇帝可谓废寝忘食。《烈皇帝遗事》这样评价崇祯:「 ”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崇祯皇帝在二十多岁就长出白发和皱纹。 然而,大明朝积重难返,崇祯还是没能挽回江山,「 ”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可悲可叹! 朱由检 雍正:忙到昼夜不分 雍正皇帝勤政是一件妇孺皆知的事情。每年春天,他都要带着嫔妃们到圆明园居住,这里风景优美,是个避暑胜地。可雍正皇帝没有时间游山玩水,每天批阅奏折,接见各国使臣,事事亲力亲为,即使吃饭和休息时,也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为了勉励自己,他在御案后面刻了「 ”不逸”二字,告诫自己,别贪图安逸,安逸会让人堕落的。 据《啸亭杂录》记载:「 ”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位忙到昼夜不分的皇帝。雍正皇帝自己曾言「 ”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堂,披览诸处奏章,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千数百言。” 雍正 赵光义:没有一天不上朝 宋太宗赵光义也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每天八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从来没有一天不上朝,而且,就连打仗也亲自上阵,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后来受了箭伤,被伤痛折磨得生不如死,依然坚持每天工作,从不缺勤,一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工作。 如此繁忙,他还能挤出一点时间读书,给自己充电,每天坚持看三卷书,一年看一千卷。现在那些叫嚷着工作忙没时间看书的人,只能让赵光义鄙视了。 赵光义 历史如此巧合,工作狂老爸总能教育出工作狂儿子,宋真宗赵恒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史书上记载,他当年的作息时间表如下:每天清晨在前殿接见各大部门的官员,听闻奏事,能决定的立即答复;早饭后处理各司奏折,直到中午;下午看书,并且安排各项例常活动;晚上听大师讲学,研究政事,直到深夜。不仅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高,还虚心学习,真是难得。

崇祯是一个勤勉的皇帝吗?

崇祯不算是一个好皇帝。

崇祯皇帝与历史上其他的亡国之君不一样,他不贪色、不昏庸、不暴戾,崇祯每天工作八个时辰以上,按理说,崇祯皇帝如此勤勉执政,应该算是一个好皇帝,为何就不能阻止大明王朝的灭亡呢?

其实,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他的勤勉却是用错了方向,比起他的哥哥朱由校,他的帝王之术差的实在是太远了,他不仅没有治国之谋,而且还没有任人之术,除此之外,他的性格上也是有缺陷的,他严苛、猜忌、多疑,这对帝王而言可是非常致命的。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累积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首辅,平均一年换一个刑部尚书和三个内阁首辅,崇祯皇帝此举导致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为国效力了。

崇祯皇帝刻薄寡恩,孙传庭是晚明时期了不得的一个文臣,也是一个武将,非常厉害。当年他跟洪承畴两个人打李自成,灭张献忠,包括把高迎祥抓住。李自成差点被他灭了。后来崇祯皇帝就怀疑他装病,装病就抓起来,甚至一度要杀他。

崇祯皇帝的一生,真的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是一个勤勉的皇帝,甚至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频繁的更换重臣,以至于朝纲不稳,除掉阉党以至于朝中势力失衡,冤杀袁崇焕自废武功,屡放农民起义军首领以至于最终亡国。

背景: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年—1644年)。崇祯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父朱常洛,母刘氏。为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七年(1627)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

崇祯元年(1628)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1629)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崇祯年间大明王朝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三,其一明末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后金,其三为农民起义军。明朝败亡之后,李氏朝鲜的士族出于小中华思想,在国中仍然使用崇祯年号,如崇祯纪元后八十三年(1710年)、崇祯后再癸丑(1733年)、崇祯后百三十八年(1765年)等等,这被称作“崇祯纪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